雷军有没有投资理想汽车,雷军投资造车

tamoadmin 0
  1. 身家一夜暴涨200亿,互联网造车的狂欢,马云和雷军赚翻了
  2. 当理想再次升起
  3. 市值蒸发4000多亿后,雷军再次遭受重击,到底发生了什么?
  4. 小米造车仅仅只有“不差钱”
  5. 雷军: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手握1080亿现金,小米要造车了
  6.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雷军没投资我时,我就建议他造车

易车原创 近日小米汽车MS11外观效果图曝光,一时间又引起大家对跨界造车的热议。时间倒回2018年,在政策鼓励以及“蔚小理”成功榜样的激励下,国内掀起了一波“跨界造车”热潮,包括百度、360、小米、魅族、苹果、乐视、格力、创维、富士康、宝能、恒大、五粮液等,从互联网大佬到科技巨头,再到家电、地产大鳄,都在造车。如今五年过去了,是骡是马都该拉出来遛遛了,看看当初那些跨界造车的企业,现在都怎样了。

小米汽车:2024年量产

在此前的一次发布会上,雷军宣布投资100亿进入汽车行业。如今千呼万唤,小米汽车首款车型效果图终于在2023年曝光,与此前米粉设计的海报款效果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雷军有没有投资理想汽车,雷军投资造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导演小Li设计渲染的小米汽车

△泄密效果图

官方表示这是二级供应商泄密的早期设计稿,并非最终文件。但结合春节前夕雷总试驾的伪装测试车可以判定,小米汽车MS11基本上是这个造型了。

雷军有没有投资理想汽车,雷军投资造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曝光的效果图显示,小米汽车MS11预计为***用轿跑造型,前脸整体为封闭设计,车顶配备犄角式激光雷达。

车辆***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车顶为***用当下流行的一体式天幕设计,五角星造型的轮圈很像奔驰同款,中间的小米logo清晰可见,**大卡钳也预示着车辆性能不俗。

技术配置层面,据说小米汽车将***用自研充电平台,有望配备800V高压充电技术。动力方面搭载一台260KW的驱动电机,并且还将搭载MIUI CAR车机系统,相信在UI设计和智能方面都要优于其他的汽车厂商,毕竟小米手机设计和系统优化在行业中口碑还是很好的。

雷军有没有投资理想汽车,雷军投资造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后,这台车预计会定位中型轿车,售价在20-30万元区间,年轻人的第一台中型轿跑有着落了,你期待吗?

创维汽车:第一批跨界造车企业

创维汽车的前身就是天美汽车,2021年4月27日,开沃集团拿到创维的商标转让后,正式宣布“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使用“Skyworth”英文名,创维集团则仍然专注家电专业领域。

而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正是创维创始人黄宏生于2010年12月出资成立的,所以相比格力董明珠、恒大许家印,创维的黄宏生或许才是严格意义上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批跨界商人。

目前创维汽车已经推出两款新车,创维EV6和创维HT-i,分别定位为纯电和插电混动中型SUV,车型都是基于天美ET5升级而来。新车在外观方面与创维汽车ET5相比并没有做太大改变,***用名为“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整体给人时尚、大气的视觉感受。

△创维EV6

但在车型配置、动力电池等方面做了许多更新与优化,创维EV6的CLTC续航为520-620km,指导价16.28-27.28万元。创维HT-i的WLTC纯电续航分别为81km、145km,对应的亏电状态油耗分别为5.85L/100km、6.1L/100km,指导价14.68-24.28万元。

△创维HT-i

百度:首款车型集度ROBO-01成功出道

百度可以说是BAT互联网三大巨头中造车声势最大的一家,2021年3月2日与吉利合作成立全新合资公司集度汽车,2022年吉利退出集度后相当于完全由百度持股。

2022年10月27日,集度汽车首款车型集度ROBO-01探月限定版正式上市,指导价39.98万元。这是一台中型纯电SUV,基于吉利SEA浩瀚平台打造,外观延续概念车的设计。底盘***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搭载宁德时代100kWh三元锂电池,续航可达600km,前后永磁同步双电机的配置使其零百加速仅用3.9秒。

新车主要卖点则是智能化,硬件配置上,标配算力高达538TOPS的双Orin X自动驾驶芯片、高通8295车机芯片、两颗激光雷达,还会用上百度Apollo全套高阶智能驾驶。集百度智能驾驶与吉利造车平台两大优势,集度ROBO-01在高端纯电SUV市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宝能、恒大:手握好牌 前途未卜

作为跨界造车新势力,又都属于资本财团的宝能和恒大经常同时被点名,因为两位大鳄在造车行业的波折出奇的相似,手里都有副好牌,但偏偏都混得不如意。

宝能收购观致的历史大家应该还记得,那是在2018年。然而在公众心中有着不错品牌印象的观致,却没能在宝能手中野蛮生长,五年后的今天再看,几乎是被抛弃了,观致汽车名存实亡。

可能觉得领养的不如亲生的好,宝能在2021年6月又发布了全新汽车品牌“BAO”, 并***在5年内至少推出16款车型,包括SUV、轿车、MPV、跑车等多种车型,逐步覆盖高端电动汽车细分市场。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可能残酷。

再来看恒大的恒驰汽车,这也是一个不缺钱的富二代品牌,2021年通过国能汽车变相拿到资质,品牌定位也是走高端路线,还有恒大老板许家印亲自为恒驰汽车产品站台。

2021年第19届上海车展上,恒大汽车更是一口气推出车型名从1到9共九款车型,产品定位覆盖“全年龄、全车型、全级别”。 就恒驰曾经的传播态势,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形势。

但随后的操作却让人看不懂了,首款车型恒驰5定位紧凑级SUV,CLTC续航602km,售价17.9万元,号称要对标奥迪Q3、宝马X1等车型,逻辑自洽很难说得通。

还有近两年来恒大不断爆出“破产”、“被强制执行”、“裁员”等负面新闻,恒大神话的破灭所带来的品牌坍塌,对汽车业务也是毁灭性的打击,现在恒驰不是车能不能买,而是用户敢不敢买的问题,要解决的是用户信任危机很难。

就目前来看,宝能和恒大还是一对难兄难弟,汽车业务砸进去的钱不少,前途却依然未卜。但到底是亏是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就像网友说的,造车不是目的,“圈地”才是醉翁之意?

五粮液造车:起于微末 造不明白

五粮液造车不同于格力、恒大投资造车,对于一家从事食品行业的企业来说,转型做汽车那是完全不沾边,难度更大,但五粮液却投资接手了奇瑞旗下的凯翼汽车,并且在五粮液的大本营四川宜宾建设工厂,还成功推出了几款新车,例如凯翼炫界,定位紧凑型SUV,指导价6.49-8.0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五粮液曾经为了卖车还搞出了“买车送五粮液”的活动,当时凯翼汽车也有所谓的“五粮液定制酒”, 某些购车商城也有购车送酒的文案,甚至有购车后,车内能塞多少就送多少定制酒的活动。

这种高端酒企造低端车,本身就拉低了身价,怎么看都是累赘的样子。可能五粮液也意识到了问题,既然造不明白那就联名吧,例如这款极氪与五粮液联名的白酒,52度浓香型,官方***定价1799元,不比茅台飞天有身价?只看这个酒瓶就很有收藏价值哇!

富士康:欲成为电动汽车界的代工

相比于执着于打造自己品牌的跨界造车企业,富士康的造车路线就很清晰了,那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从手机代工厂发展到汽车代工厂,为全球电动汽车代工生产

<img src="

身家一夜暴涨200亿,互联网造车的狂欢,马云和雷军赚翻了

小米占蔚来汽车股份为77%。

根据小米官方网站显示,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持有蔚来汽车77%的股份。雷军通过小米的投资,成为了蔚来汽车的主要股东之一。蔚来汽车是一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其与小米的合作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推广。通过持有如此多的股份,小米在蔚来汽车的发展和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

当理想再次升起

42岁何小鹏,第二次创业三年就敲钟了。

“前路依旧,更新起点。”8月27日晚,小鹏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公司简称“XPEV”,发行价为15美元/ADS。

本次IPO募集总额约为15亿美元,超出招股书预计的最高值12.71亿美元。超过上月理想汽车IPO时的11亿美元,以及蔚来汽车的10亿美元,远超特斯拉当年的2.26亿美元。

发行价对应的市值为108.2亿美元,超过了理想汽车的***.24亿美元,和蔚来汽车的64亿美元,远超特斯拉当年的17亿美元。就发行规模及融资后市值而言,小鹏汽车IPO是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公司IPO。

或许是因为工程师、产品经理双重身份的细节感知力,让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对于数字颇有执念。

上市这天,正好是他加入小鹏汽车的三周年纪念日(2017年8月27日)。再往前看,2004年何小鹏联合创办UC浏览器,在公司十周年的时候,作价近40亿美元卖给了阿里巴巴。

回头看何小鹏的两次创业,恰恰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做了正确的决定。正如《创业史》的作者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8月27日小鹏汽车敲钟仪式现场

27岁做浏览器

10年实现财富自由

何小鹏生于1***7年,老家在湖北黄石。

1999年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的导师带了几名学生去企业面试车子最先开到亚信,4个人下车。导师说:“你们想清楚啊。”结果有两个又回车上了。另一个人面试没过。而何小鹏则很***,进入了亚信。

他后来回忆起这段故事时说:“人生就是跳下车的一瞬间。”

何小鹏加入亚信的第二年,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段工作经历中,他从开发到售前、售后都做了个遍。但他觉得工资永远不会比上级高,就想跳槽,还给惠普投过简历,但没有得到回复。

27岁的何小鹏,决定放手一搏。

2004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十年。当年他拉着自己的华南理工校友梁捷一起去创业,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出于‘贫下中农’的嫉妒,他回忆时说道。

何小鹏和梁捷创办UC后,做了两个产品,UCMail和UCWeb。后者是我们熟知的UC浏览器,前者虽已销声匿迹,但却让何小鹏遇上一连串的“贵人”。

网易的创始人丁磊,试用了UCMail后,感觉还不错,把这个团队约出来喝酒。就这样,丁磊认识了何小鹏。后来还借了何小鹏一个办公室。

年轻时期的何小鹏(来源:网络)

正是在丁磊借他的这个办公室里,何小鹏遇到了当时还在网易做总编辑的YY语音创始人李学凌。在李学凌的介绍下,他认识了俞永福

当时,俞永福以联想投资(君联资本前身)副总裁的身份到UC考察,看到何小鹏和梁捷递上来的名片,头衔都是“副总经理”,他很困惑,想了一会才问:“那总经理是谁?”

“他们都说我们总经理没有来,我们回去要跟总经理商量一下,然后两个副总经理跟别人谈完之后,出个门找个地方,然后商量说咱俩对这个事怎么看。”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在创业邦专访时说道。

在刘芹看来,这是一种创始人的大智慧,在做没有经验的事情时,知道如何去学习、如何控制风险。但让他觉得胸怀远大的是,何小鹏愿意邀请一个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来做公司的CEO,而这个人就是俞永福。

2006年11月20日,何小鹏和梁捷来到北京,与俞永福在内的联想投资决策委员会做了当面交流。当时UC公司账上已经没有钱了,这次融资决定生死。但很遗憾,何小鹏等来的是俞永福的一句:“一票之差,没有通过”。

三人突然陷入沉默,片刻之后何小鹏说的第一句话是:“永福,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一起干?”俞永福不加思索的回答:“好,我们一起干!”当晚,俞永福就打电话给雷军,希望雷军能以个人的名义投资。

后来雷军说:你去UC,我就投。

UC时期的何小鹏(来源:网络)

就这样,俞永福辞去了联想投资副总裁的职位,加入了UC这个当时账上没有一毛钱的公司。2006年,雷军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给UC投了400万元。次年,晨兴资本和联创策源又投了1000万美元。

2014年6月,UC优视以近40亿美元整体并入阿里巴巴,创下当时中国互联网最高并购整合记录。而何小鹏先后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土豆总裁。

37岁的何小鹏,一夜暴富。

正当大家都以为这样一位实现财富自由的创业者,要功成身退享受豪宅、豪车、游艇的退休生活时,不惑之年的他,做出一个连雷军都不敢下的决定——造车。

40岁闯入造车炼狱

第一次创业,何小鹏经历了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红利期。

从2009年的3G时代,到2014年的4G时代,短短5年内激活了数亿的智能手机用户。2012年UC浏览器在安卓平台的活跃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成为安卓平台上全球首个用户过亿的第三方浏览器。

第二次创业,他站在了汽车智能化转型的风口上。

2014年6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宣布该公司将***取“开源模式”,对外开放涉及超级充电桩、电池等技术的300余项专利。同年12月,马斯克坐着他的私人飞机来北京向中国用户交付首批特斯拉。

特斯拉汽车公司CEO伊隆·马斯克(来自Yahoo)

何小鹏曾回忆道:“我开特斯拉时有一个很强烈的感知,世界要变,汽车行业存在变革的时间机会窗口。”

那年,马斯克正好来访问阿里巴巴,何小鹏抓住机会就问他开源模式怎么用。马斯克说:“你可以拿去用,但是怎么用就和我们没关系了。”

2014年的一天,何小鹏向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拨了个电话,希望她和符绩勋过来看看自己的新项目,“嘿,我做了一辆汽车,孵化了一个项目,希望你们能够过来看一看。”电话那头的何小鹏说道。

这是何小鹏与夏珩、何涛一起做的智能汽车项目,也就是小鹏汽车的前身。夏珩和何涛两位都是清华毕业、曾供职于广汽,主要负责项目实施。当时在阿里巴巴的何小鹏作为天使投资人,并没有全职投入造车。

“智能汽车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未知挑战巨大,需要超一流的创业者才可能提高一丁点的成功概率,小鹏如果不all?in,哪怕估值再便宜我们都不投。”刘芹在***访中向创业邦回忆道。

何涛、何小鹏、夏珩(从左至右)

在决定创业造车前,有两个人劝过他。

劝他三思的人是雷军。雷军告诉他,与互联网创业不同,智能汽车的产业链长且复杂,需要有思想准备打六年的地基,同时需要足够的资金,吸引智能汽车市场中最棒的人才,这样才有可能成事。

劝他去造车的人是符绩勋。有几个月的时间,符绩勋不断地问何小鹏:“你准备好全职去做电动汽车了吗?如果你准备好了,我就会投资。”

2017年的春节后的一天,符绩勋打电话给何小鹏说:“你真的应该去做这个项目。”电话那头的何小鹏好像被打动了,而那时他的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

何小鹏自己曾回忆道:“我突然有种冲击感,就是将来孩子问我,爸爸是干什么的?我希望能有一些故事讲给他听,能让他将来觉得这个爸爸挺酷的。”

2017年8月,他正式提出了从阿里巴巴离职,全职在小鹏汽车工作。当时,包括阿里巴巴CEO张勇在内,有很多人都问他同样一个问题——“你想清楚了吗?”

小鹏P7(来源:小鹏汽车)

在回忆何小鹏决定从阿里离职、创业造车时,晨兴资本刘芹在***访中告诉创业邦:“他的勇气和单纯让我很受感染。”

“在聊这个事情时,我能感觉到他不是为钱,因为他已经在UC上得到了回报,而是想创造一个让自己此生无悔的机会,创造一个巨大的、有创造力、影响力的事业,这个动机显得特别单纯而且宝贵,他就想干成一件大事。”

IDG资本合伙人杨飞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当时小鹏创办UC,已然验证了其从0到1和从1到N的操盘能力。更重要的是,即便在加入阿里这样的大平台后,小鹏还能拥有再创业的热情和甘于吃苦的韧性,这实属不易。”

后来回忆时,何小鹏还开玩笑说:“符绩勋是个坏人,他把我拉下水了。”

面对三座大山

小鹏展翅的时候到了吗?

小鹏汽车IPO后,何小鹏持有公司27.8%的股份。按照发行价对应的市值108亿美元计算,何小鹏持股对应身家30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206亿元。

上市对于小鹏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GGV纪源资本的《创业内幕》访谈节目中,何小鹏总结过对汽车行业的思考:在汽车行业我们可以看到“三高”:花钱额度高、人员数量多、技术密集。

首先,资金的高山。

“造车需要大钱,没有20至30亿美金打底,是不可能的。”在***访中符绩勋向创业邦表示,新造车企业想要走到一个稳当的阶段,并且支持公司后续的发展,没有达到这个量级的股权融资,是完全做不到。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创立至今小鹏汽车已完成10轮融资,累计获得超180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鹏汽车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61亿元;紧接着在8月,小鹏汽车完成了自己的C+轮融资,融资规模达9亿美元。

换言之,小鹏汽车在IPO前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将超过70亿元人民币,何况还有多达超过10亿美元的IPO募资额。

但小鹏汽车也曾经历过困难的时刻。

2018年9月,蔚来成功赴美上市。但2019年的电池召回自燃等主动***的发生,致使其股价跌破了发行价,对同行业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在***访中符绩勋还回忆,“当时整体汽车市场也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迷的状态,大家都在质疑造车新势力到底行不行,小鹏汽车肯定也受到了影响。”但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体现创始人的融资能力。

李斌创办蔚来汽车、李想创办理想汽车一样,何小鹏也自掏腰包投资了小鹏汽车。所以经历如此多轮融资之后,何小鹏依旧持有31.6%的股权。在蔚来IPO的时候,?李斌持股17.2%,理想IPO时,李想持股25.1%。

小鹏汽车IPO前的股东持股比例(制图:创业邦)

除了创始人的钱包厚,投资人的背书也极为重要。

蔚来汽车IPO时,腾讯是其第二大股东。理想汽车IPO时,美团王兴是其第二大股东。这次小鹏汽车IPO,阿里巴巴是其第二大股东。中国互联网三巨头ATM,在造车新势力三家上市公司中,齐聚一堂。

在小鹏汽车的股东名单中,不仅有阿里巴巴、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坐镇,还有IDG资本、晨兴资本、GGV纪源资本、红杉中国、光速中国等数十家明星投资机构加持。其中IDG资本作为最大财务投资方,持股达到6.2%,仅次于阿里。

小鹏汽车IPO前的近5轮融资(来源:睿兽分析)

其次,是人才高山。

在符绩勋看来,何小鹏身上有着连续创业者的光环。这种光环不仅能够帮他吸引投资人、粉丝、人才。“何小鹏身边还有很多人才,这些人都供职于特斯拉、高通和小米等公司。这些人都加入了何小鹏的团队,顾宏地只是其中之一。”

顾宏地曾是摩根大通亚太区投行***,2018年加入小鹏汽车任副董事长兼总裁。业内曾盛传一个段子:以前在摩根大通,顾宏地坐飞机都坐头等舱,现在只坐经济舱。住酒店也从五星级酒店换到了经济型酒店。

在小鹏汽车的高管名单中,既有互联网公司背景,也有传统车企出身的人才。比如小鹏汽车两位联合创始人夏珩、何涛,他们都曾供职于广汽新能源;小鹏汽车CHO廖清红,曾供职于360、华为。

但要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融合在一起,不是一件易事。

“前期在文化背景,理念上都是会产生碰撞的。何小鹏偶尔也会跟我吐槽,但是他也提到说,有些碰撞你必须让它发生,因为只有碰撞,才能够相互理解,摸索出一套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办法。”符绩勋在***访中告诉创业邦。

另外,企业的愿景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在招股书的第一页,小鹏汽车写下公司使命(Mission):“利用技术和数据驱动转型智能电动汽车,塑造未来的移动出行体验”。

这样的承诺在招股书中也有体现,截止2020年6月30日,小鹏汽车的员工数量为3676人,其中42.7%为研发人员,共计1569人。对比理想汽车招股书,研发人员占比38.2%,共计1005人。

另外,在小鹏汽车的研发人员的构成中,其中的66%、17%和17%的员工分别专注于汽车设计与工程、自动驾驶和智能操作系统。这意味着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研发人员数量接近270人,放在整个国产车企中这都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如果不是创始人对自己的创新意识有充分的认知,他很难花那么大的代价在市场上到处找人才。”刘芹总结道。

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也表示,“何小鹏是一个真诚执着的产品人。他会思考新能源车这个产业将怎么发展,造车以外还有什么是可以做的,对产业的规划考虑得更长远。”

小鹏汽车员工比例(来源:小鹏汽车招股书)

最后,是技术高山。

财报显示,小鹏汽车2018年研发费用10.5亿元,2019年研发费用20.7亿元,2020年上半年研发费用6.3亿元。参考7月底刚上市的理想汽车,根据招股书,理想汽车2018、2019年的研发费用共计19.62亿元,远低于小鹏汽车。

但上市后,小鹏依旧需要看清赛道上前方的选手。在研发投入上,特斯拉这个数字在2019年时约为93亿,比亚迪研发则达到84.2亿的规模。

“首先在产品上不能输给特斯拉,要拿出真正世界级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其次,要在技术研发上长期投入。”

晨兴资本刘芹认为,在整个产品、技术上没有短板的情况下,小鹏汽车在内的新造车势力最大的优势是本土化。“怎么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国人的驾驶习惯,适应中国人的驾驶环境,这些都是国内车企的优势。”

符绩勋也有类似的观点,“未来五到十年,我看到的是一个智能车市场。一方面是动力系统的智能化,包括无人驾驶、***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另一方面是交互系统的智能化,开车端和乘客端的用户交互体验,比如语音交互。”

但他也道出了小鹏汽车需要向前辈学习的地方。“我也希望小鹏汽车在品牌定位和用户心智上能够做得更好、做得更强。”

小鹏G3第一万辆下线仪式(来源:小鹏汽车)

在小鹏汽车招股书中,也认识到了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比如对于研发的不确定性、自动驾驶的不确定性、在工业上的竞争力等等。但小鹏汽车28次使到了in-house(自主研发)这个词,足以可见其自研的决心和信心。

正如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所说:“制造是造车不可规避的一个点。智能造车真正要把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升级的想法落在产品上,技术自主化和生产自主化就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写在最后

“其实今天回头看,我觉得当时还是低估了整个智能汽车的价值,最大的遗憾就是投的太少了,应该再多投些。这也说明那些企业者比我们更有远见的看到行业的机会。”刘芹在***访中向创业邦表示。

不久前,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三人罕见同框。这三位,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明星创业者,如今也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造车新势力”上市公司。

截止8月26日美股收盘,理想汽车股价涨28.25%,报收23.38美元/股,市值达1***亿美元。蔚来汽车股价上涨14.57%,报收20.44美元/股,市值达到242.10亿美元。两家公司股价和市值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但面对4千亿美金市值的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们,仍有无数场硬仗要打。

几天前,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微信上评论写道:“最终电动车将颠覆燃油车,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中国造车新势力,将亮瞎那些不相信的人的眼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市值蒸发4000多亿后,雷军再次遭受重击,到底发生了什么?

1994年,是**的黄金时代。那一年,盗版碟已经兴盛到可以和好莱坞同步,当《真实的谎言》和《阿甘正传》出现在每一个宿舍的电脑上时,大家都被震了。

两年前小平南巡吹起的风,在那一年已经孕育成一股洪流,从漠河到海南岛,***都在聊一个事:下海发财去。与1980年代的“倒爷”和“万元户”不同,这回,全体知识分子行动起来:既然理想行不通,那我们就去经商吧!他们给自己的安慰是:“抓住自己的命运。”

中国社会彻底的商业化转型,从此开始。开广告公司、开各种工厂、炼钢、做药、找矿、挖油、搞房地产……上天下海,各显其能。

那一年,马云第一次听说互联网,马化腾在深圳润迅做寻呼软件的开发,雷军刚加盟金山公司,刘强东和李斌还在大学上课,闲暇时摆摊挣钱。这些20年后震惊世界的人,此刻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更年轻的,王兴、张一鸣、李想,都还在中学混。

三年后,《肖申克的救赎》出现在北京的地摊上,当时它的名字叫《***1995》——没人知道它也拍摄于1994年。这颗遗珠在后来的20年里光芒四射,通杀几代人。

这些人一边看着好莱坞大片,一边看着互联网改变了中国。百富榜的名单风云变幻,2019年排在前10的,6个变成了这些搞互联网的。

有一天,我的邻居老果喝了半瓶红酒后说:“时代的洪流之下,总有一些***儿会被拣选出来。”她媳妇扫了他一眼,幽幽地说:“但是得先爬过十八层地狱,就像安迪一样。”

老果的媳妇年轻时很漂亮,是个舞蹈演员,曾经在几部不出名的电视剧里扮演过***的角色。她认识老果的时候,老果正在某大央企里当营销顾问。头一年,老果的公司破产,被前妻扫地出门。从此老果不再碰互联网,也不再做创业梦。他只做两件事:陪媳妇,挣钱买房子。最多的时候,他在北京有20套房,还有一串商铺。2016年,他们带着六岁的儿子移民去了美国。每次回来喝酒,他就一句话:“这辈子就这样了”,大家听习惯了,都哈哈笑。

1996年开始,几茬互联网创业者,和老果一样,大多走的都是美国范儿:喝美国酒,抄美国模式,拿美国投资人的钱。一个老果消失了,更多的年轻人冲上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知识英雄。张口硅谷,闭口华尔街,英文单词经常蹦出来。

李想是个明显的异类。2000年,李想高中毕业的时候,中国正式加入WTO,经济腾飞的黄金十年就此展开。一方面是进出口贸易的倍增式发展,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PC、数码产品、房产、汽车等商品快速进入城市家庭,垂直互联网的机会孕育其中。

这个在石家庄长大的孩子,抓住了这宝贵的十年。但他并不具备张朝阳、马云、李彦宏这些互联网前辈所具备的优势:国际化视野+知识储备,这些优势几乎是决定性的,帮助他们快速对接上海外资本和管理体系。当他们以知识英雄的形象站到舞台中央的时候,李想和他的小伙伴,默默地在家里爬格子。

他英文不好,没上大学,石家庄也不能帮助他获得更广阔的视野、知识和人脉,即使不和那些著名人物比,和无数同龄的北京上海的年轻人相比,他也毫无优势。但是这个青涩的孩子,从高一组装第一台电脑开始,到写各种电子产品的使用评价,就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质:对产品非同寻常的敏感,以及持续努力的热情。

视野的局限、外部***的匮乏,反倒成就了他的天性:独立、专注、日进一步。另外,没上大学,却靠卖文为生,他找到了一个既能吸引用户、又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简单、直接、具体、真实。修辞是不存在的,也没必要,1234就好了。

这些特质紧紧跟随他20年,没有一丝改变。有趣的是,这些特质恰好呼应了互联网世界的基本价值观和方***。2010年《三体》第三部出版以后,里面一个词被阿里的人挑出来,后来传遍大街小巷:降维打击。

但这个花哨的说法,和李想是无关的,他那时既不知道、也不关心。他靠本能和天性往前走——写评测稿件挣到了10万块钱后,他说服了父母支持他不上大学,用这笔钱创办了泡泡网。

2000年,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到了北京。他从一个小山头,到了一座大山脉。在这座大山脉里,有无数个大山头等着他。这个应时而生的少年,即将开始他长达20年的“草根逆袭”之旅了。

2016年初秋,在恭王府的饭桌上,秦致喝着红酒,慢悠悠地讲着自己与汽车之家的那些事儿,仿佛是在说别人。这位哈佛毕业留洋回来的玉面书生,对现代商业的运行规则,对资本的残酷与冷冽,了然于心。“斗不过他们,其实从李想走了,这结局就定了。”

早在2011年,李想就动了离开的念头。彼时,汽车之家已经被卖给澳洲电讯,创始团队丧失了对公司的控股权。秦致把他拦住:“怎么也得把公司做上市,做到50亿美金市值再走。”

汽车之家,是李想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第二步,泡泡网时代所犯过的错误,都成了他的教材,而新的更挑战的课程,也将在这个时期里出现。

2005年汽车之家创立,2007年成为全行业流量第一,把四大门户的汽车频道远远甩在后面。“当时厂商搞活动,不带他们玩,他们的编辑都得溜缝拍车,搞那个谁也看不上的库”,2016年夏,在搜狐大厦的咖啡厅里,老晏说,“到了2007年,大家回过味儿来,发现情况不对,想追,但追不上了。”

三年里,李想带着一帮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打了三仗:实拍之战、更新时间之战、抢先发布之战。2005年第一仗,到4S店实拍车型图,而不是发布厂家提供的官图,让汽车之家从默默无闻,上升到行业流量前五名。2006年第二仗,每天早晨更新文章、每个周末更新文章,从第五上升到第三。2007年第三仗,参加厂商试驾活动后,当天发布试驾稿件,而不是三天后再发,从第三上升到第一。

2013年,李想在回顾这段的时候说:“让你到4S店去拍图,你会不会?每天早晨早点起来更新、周末多上一天班,你会不会?试驾后不去喝酒聊天,而是回酒店写稿,你会不会?这些都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每个普通人都会做。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去做,是不是全力以赴,并且持之以恒。”

这段经历,让李想和他的团队更加坚信一条:独立、专注、精进,把60分的事做到100分,就能赢得用户,普通人也可以干成不普通的事。这股子山大王精神,牢牢地刻进了汽车之家创始团队的灵魂,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以后的选择。

2006年,薛蛮子的投资,第一次让李想和资本接轨,也第一次帮助他打开了国际视野。紧接着,留洋归来的秦致被薛蛮子推荐给李想,带来了现代商业管理知识。2007年秦致成为汽车之家的CEO,李想变成总裁,向秦致汇报。

这一段后来被反复称赞,说李想情商高、有胸怀。其实这一段与何小鹏当年的UC获得雷军投资,并引荐俞永福加入的故事如出一辙。两个原本普通的少年,在打怪升级的过程里,发现武器和功力不够了,强烈的上进心和学习欲,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在两位知识大哥面前当起了学生,并建立了友谊。与其说他们情商高,不如说他们是“少年人的单纯”,只是这种单纯之可贵和稀缺,往往容易被人误解。

这原本应该是美好的故事。李想打下了一大片山头,并赋予团队灵魂。秦致来搭建现代化管理和运营体系,使得公司快速商业化。但黑天鹅来了,2008年金融危机,让汽车之家差点挂掉。

就在李想四处找投资人的时候,他的合伙人谋求把他踢出董事会,如果不是薛蛮子一力阻拦,李想当时就可能出局。现代商业和现代资本,给这位少年上了一堂惊心动魄的课。无奈之下,2009年,李想和秦致决定出售55%的股权给澳洲电讯,当时的估值仅有:1.5亿美元。

2013年12月,汽车之家在纽交所上市,开盘市值31.7亿美元,这意味着澳电的投资4年涨了20倍。IPO后,李想持股4.9%,秦致持股3%,第一大股东澳电持股66.2%,并享有超过51%的投票权。在此之前,澳电总裁陈永正,2012年已开始出任汽车之家董事会***。

2015年6月,李想盯上了一个更大的山头。他离开汽车之家,创办车和家,并参股蔚来汽车。秦致选择留下继续战斗。2016年4月,当澳电试图把其所持大部股权卖给平安保险时,秦致联合红杉、高瓴等机构组织买家团,要对汽车之家私有化,但最终失败。汽车之家落入平安囊中,很快就发生了管理层的大清洗

今日的汽车之家,市值100亿美元。但那些打下江山的人,都离开了。这段经历,不仅让李想实现了财务自由,也让他学到很多:怎么做产品、做营收、做互动;怎么体系化运营一家公司;怎么和资本打交道。他开诚布公地说:

“再创业,一定要掌握控制权,不管用什么方式。”

2017年12月的NIO?DAY,是中国现代汽车营销史上的大***。蔚来汽车包了飞机和高铁,运送高达8000人来到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当晚,我的一个汽车圈的朋友老彭,站在二楼的过道上看着下面山呼海啸的场面,拍栏自语:“靠,以后我们还怎么玩?”

当李斌和李想这对“相爱相杀”10年的欢喜冤家,以蔚来汽车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身份,登台发布ES8时,两人英姿勃发、娓娓道来,不但引发小姑娘的尖叫,更让业内震动:时间,真的要重新开始了吗?

2018年夏天,一位汽车业大佬问:“你觉得李斌怎么样?”大佬关心李斌,是想弄明白他在搞什么新花样。那时起,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年代过去了,连续多年的增长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连续的下滑。这年9月12日,蔚来汽车在纽交所上市,当日市值达到119亿美元。

如果让网友投票2018年度帅哥企业家,李斌一定当选。一切都是顶配,从投资人到团队,从产品到技术,从品牌到终端,从学历到长相,2018年的李斌,简直如天神下凡、横空出世。他媳妇王屹芝的大名也传遍天下,不知遭到多少年轻姑娘的嫉恨。

李想显然没有这份魅力。2017年NIO?DAY之后,他在公共视野中消失了。他没有顶配,无论投资人还是团队,包括办公室和研发中心,初期的配置只能算简陋。从车和家传来的也都不是啥好消息:SEV项目下马,第一张牌瞎了;另一款同时筹备的增程式中大型SUV,四周也围绕着嗡嗡声。“两款产品,都剑走偏锋”,一位技术大佬说,“通用Volt已经证明过,增程式会有什么前途?胡闹!”那口气,和前两天大众中国CEO骂增程式“胡说八道”一模一样。

他见了很多投资人,几乎所有的机构都见了,大家对增程式普遍没有底。股东内部也有提议,要不咱们也搞一款纯电,好融资。李想沉默着。

“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这是他的价值观”,明势资本黄明明说,“做纯电是相对容易的,投资人也爱听,但李想说我是为用户做产品,不是为投资人做的。”黄明明选择坚定的支持李想,不仅是因为汽车之家证明了李想对用户的深刻洞察力,更因为明势团队做过大量研究,证明这次李想说的也对: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增程式的确是最优解决方案。

但这说服不了其他投资机构。2019年形势逆转,经济下滑与资产泡沫破灭叠加,使投资界对造车新势力敬而远之。基石资本的张维公开撰文称“他们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价值”,引发何小鹏强烈回击。李斌陷入了严重的危机,首先是ES8召回,其次是上海基地泡汤,亦庄、湖州两地国投,先后放了他鸽子。到10月时,蔚来汽车的股价已经跌到仅剩1.3美元,而公司账面现金,仅够维持4个月。

这是个死神在门边徘徊的年份。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李斌身上,没太注意李想的艰难。

如果没有王兴和张一鸣,李想能不能挺过这一关?2019年8月的C轮5亿美元融资,对李想极为关键:有了这笔钱,他才能把车造出来。黄明明说:“只有王兴和张一鸣这样的超级企业家,敢于在那个时候扣动扳机。”敢扣动扳机的,当然还有李想自己,“好在汽车之家的股价还可以,我还有点***可以用。”这轮下来,他all?in?了。

到了秋天,理想ONE终于下线,投资人和媒体开始一拨一拨地去看。交了订单的用户,也终于摸到真车了。一片轰动,你能听到的评价就是“太tm好开了!”

随着订单和交付量的增长,理想汽车的投资份额开始变得抢手起来。到2020年6月的时候,已经到了“打破头也抢不到”的程度。而王兴和他的美团继续砸了五亿美元。凭借一年前的拔刀相助,现在的王兴,明确表达出要获得理想汽车更多份额的愿望。

“很多人低估了李想,我相信,未来他会成为中国顶级的创业家,而且是没上过大学的创业家……他与众不同。”他在财报会议上对分析师这么说,在自家菜园子饭否上说的时候,口气就更放松:“那些认为李想的理想是操盘一个千亿美元的理想汽车的朋友们,你们还是低估了一个数量级。”

这些年来,除了对马化腾表达过尊敬,王兴绝少如此公开地赞美一个人。在智能汽车这个大山头上,李想经过五年的艰苦探索,已经表现出一飞冲天的潜质。根据最新公布的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理想ONE?2020年1-8月的累计销量,已超过雷克萨斯RX?450h、蔚来ES8、保时捷Cayenne?E-Hybrid等,连续8个月保持中国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包含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增程式电动)第一名。

一群不那么耀眼的人,凭借几句普普通通的话:把60分的事,做到100分;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疯狂满足用户需求。在默默干了五年之后,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到139亿美元,超过了汽车之家。

2020年,江苏省接连暴雷,先后三家新造车公司宣布停止运营:赛麟、博郡、拜腾。繁华散去,工厂设在常州的理想汽车,几乎成了江苏的一根独苗。

“这么难的行业,必须训练一个从18层地狱为起点往上爬的创业企业,熬出地面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因为李想的原因,理想汽车的人都以“抠”著称:抠钱,抠人,抠时间。

别的公司10个人干的活,他们两个人干。而且,说过的话,一定办到;定下的目标,一定实现。

按李想的说法,这很简单,就是“科学设定目标,做好流程和培训,大家只做正确且重要的事,并且过程里做到充分的信息透明和共享。”但按辉哥的说法,这事儿就没那么简单。

“车是一个产品,企业和组织也是一个产品,需要系统驱动,也就是目标、架构、运营”,辉哥是理想汽车战略部负责人,“而这三要素的正确产生,需要企业文化和管理工具的全员共享。”

从百度加盟理想后,辉哥和HR以及李想一起,搭建了一整套管理工具:LSA、OKR、LBP、CFR,这些管理工具和企业文化一起,构成了李想当前关注的两个重点:产品战略+组织发展。

“关于企业战略,过去是李想一个人在想,现在是12个人的战略担当小组在想,未来我们希望是组织成员共同想,但这一步怎么实现,我们还没有答案。”

按辉哥的意思,极致效率+在线化系统,是理想汽车组织发展的主要目标。举个例子,目前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全流程销售费率是11%,理想的目标,不仅是销售费率低于特斯拉,而且要实现用户满意度高于它。

在组织规模突破三千人、同时需要处理软件和硬件的研发和生产、管理复杂的供应链,并且要判断未来产品和技术方向乃至节奏的情况下,李想敏锐地提出了“极致效率+在线化系统”这一新的发展目标,并一如既往地用最朴素的方法和流程,学习工具、搭建工具,进行全员升级。

打怪又升了一级,武器库里新加的装备,已经走在了同期互联网公司的前列。

这是一件神奇的事。另外一个普通人,像他一样,沿着他的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20年后能达到他今天的高度吗?大部分人会说:不能,因为时空不可***。但李想却说:能,因为历史总是在反复上演同样的故事,但绝大部分人熟视无睹。

201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工作和成长,这是我的100条建议》,发在微博上,看得人眼晕。翻译一下,他的企业发展武器库主要是这样的:1、明确用户画像、洞察用户需求;2、做产品独立、专注、精进;3、信息共享是建立信任的基础;4、对努力的人好,把不努力的人干掉;5、目标明确可量化,每个人都清楚;6、流程清晰、标准简单、百分百做到;7、价值观简单明确;8、工具简单好用可迭代;9、系统驱动,达成极致效率;10、创始人掌握控制权。

每一条都是大白话,你看得懂,也学得会。但为什么绝少人能做到?“大部分因为懒和贪,少部分因为笨,或者自作聪明。”听到李想这样说时,我的同事大路说:

“他好高深。”

2014年夏,李斌对着他买的那台特斯拉Model?S搓牙花子,“这车实在不咋地”,他决定自己干。和他同一拨的,除了李想,还有一票人:何小鹏、沈辉、沈海寅、陆群、刘心文、郑刚、张勇、鲍文光、黄希鸣、戴雷、张海亮、朱江明、贾跃亭……

2016年冬,在北京的一场夜话上,除了贾跃亭,这些人几乎都在。我问了一个问题:“大家一定想过,这条路九死一生。***如那天来临,会怎么样?”那一晚,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少年人的笑,简直是过去10年里最美的一幅画。

没有人想到,那一天来的那么快。更没有人想到,三年后他们将被称做“败家子儿”,甚至“骗子”。

2020年夏天,在上海闵行的一间茶馆里,被宣称“跑路美国”的黄希鸣说:“我哪儿都不去,就在这里……再苦再难,也要把车造出来。”

“是不是骗子,先看是不是all?in了”,李想说,“我和李斌、何小鹏都投了2亿美元。”all?in的不只他们三个,还有鲍文光、黄希鸣、刘心文、陆群、张海亮,还有贾跃亭。

但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只有李斌、李想、何小鹏三个人跑出来了?

我的朋友们,大部分是这么说的:这哥三个,熟悉那些投资机构,也帮“他们”挣过钱,所以“他们”敢砸钱。只有老鲁是这么说的:胡说八道!这三个人能跑出来,是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企业家的训练,他们操练过大盘、趟过大坑。

当初听到老鲁这么说,我赶紧举起大拇指,说老鲁你真牛。但是现在,我发现老鲁只说对了一半,甚至只有一小半,而被老鲁视为“胡说八道”的那些朋友们,他们是对的!

前天晚上,我问老鲁一个问题:“过去20年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人发了大财。为什么,只有互联网真正改变了中国?”老鲁抽了三颗烟,咬着牙说:“因为他们把知识和人重新组织和连接起来了。”当他说出这句话,满脸通红,头上仿佛冒起了烟。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贵州省荔波县的一个山坡上,抬头望去,满天星斗。我们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是一条河,它自有流向,就像头顶这一条星河。

从王志东开始,张朝阳、丁磊、李彦宏、马云、马化腾、周鸿祎、刘强东、雷军、王兴、黄铮、张一鸣,这些人都在这条河里。过去20年,他们和无数同期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只做了两件事:重新连接知识,重新连接人。

现在,轮到李斌、李想、何小鹏们登场了,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重新连接万物。

这就是2015年李想说要创办“车和家”时,黄明明马上就明白他的意思的原因。“他们”熟悉他,敢砸钱给他,只因为他们都在这条河里,他们知道这条河的流向。

当然,老鲁当初说的也对,跳进河里的人千千万,不被淹没的人寥若星辰,因为企业家能力是极其稀缺的。按照李想的成长阶段论:普通人、优秀的人、优秀的管理者、优秀领导者、企业领袖,修炼不到第四级的,大概率会被淹没。

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是骗子。

1994年以后,不仅“理想”这个词不再流行,几乎所有的“大词”都越来越少见。到阿里腾讯起飞的时代,“蚂蚁”、“微信”、“小二”、“小哥”这些“小词”越来越流行。最近几年蔓延到汽车圈,“小蚂蚁”、“黑猫”、“大狗”,这些车系名让人不禁莞尔。

取名越具体越好,越接地气越好,最新的例子是:雷军牌电动车和李想牌大虾。

但是,2015年以后这一代创业者,开始重新启用“大词”:“蔚来(未来)”、“理想”、“前途”、“天际”、“奇点”、“云度”、“威马”、“哪吒”、“零跑(领跑)”、地平线、旷视、大疆……只有“小鹏”看起来稍微“小”一点儿,***如何小鹏愿意改名叫“何大鹏”的话,那就一个例外都没有啦。

为什么到了这一代,“大词”重新开始流行?老鲁说:因为他们站在这条河里,前面有人照亮了路。

老鲁简直是太赞了,绝对值得拉着他在山坡上再聊一晚。

2016年夏天,在蔚来上海的办公室,我问李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了,干嘛还要再博一次?搞不好,要倾家荡产。李斌说:

“哥们这辈子进入历史的机会,只有这一次。”

这句话,过去20年里,我只听到过这一次。

那一瞬间,我觉得历史很公平。那些当初痛彻心扉、离开书桌的人,那些当初心底无依、迷失红尘的人,当他们挣扎、奋斗、迷茫、沉沦的岁月逐渐流逝,终于有新的一代人敢大声喊出这句,他们当初心里的话。只是含义已大不相同。

你可以说,在王志东、张朝阳、李彦宏、马云、马化腾这些互联网前辈的照耀之下,他们对这条河的流向更加笃定,对自己的使命更加明确。你也可以说,在知识和人被重新组织和连接后,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已经建成,他们比前辈更有自信去面对自己、面对世界。

李想的价值,不仅在于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他个人和组织的成长所蕴含的巨大可能性;更在于他用了20年的时间证明,一个普通的没上过大学的孩子,可以沿着一条全新的路,一步一步自我升级,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2019年,当“车和家”改名“理想汽车”时,“Li”这个logo在旗子上迎风飘扬。那一刻,我很希望老果在场,跟我谈谈,当理想再次升起时,他看到了什么。

(第一电动王蕊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米造车仅仅只有“不差钱”

这一切都要从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的子公司,卸任自己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的身份说起。雷军退出小米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雷军卸任的这些公司,其中包含了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等。这一下子可以说把小米手机等其他电子产品相关的公司全部卸任退出了。

加上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司马南怒怼联想***,柳传志被推上风口浪尖,打上了卖国贼的标签。而此前雷军接受***访的时候说,自己的偶像是柳传志,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管理公司的技巧,两件事结合在一起,雷军这些卸任的举动就不得不让人引发联想。他这是准备跑路了吗?难道要跟进自己的偶像准备投身美国,网络上不少人为雷军卸任的事情对他骂声不断。

其实雷军只是卸任了和小米有关联的子公司,小米集团和小米科技这些总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依旧还是雷军。小米公关部的总经理回应:这只是正常的人事调动,雷总后面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去放在造车创业上。小米官方的回应是很正常的,也在意料之中,这是所有事情叠加在一起。资本市场并不认可这份回应。小米集团的股价跌幅超过了百分之三,市值蒸发4000多亿,直接创出近十六个月以来的新低。

网友也不卖账,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但对于雷军的这些谩骂并不能改变他要再次创业的心。要知道,雷军虽然身兼四家公司,但在小米集团最初创业初期,雷军也是选择退出金山和手上的所有工作来专注于小米的手机发展的认真用心专注于一件事的效率,怎么都要比同时很多件事方方面面都要关注来的。

已经五十二岁的雷军选择在退休前再次创业造车。这次创业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失败了,那就可能成为雷军创业生涯中的一个败笔。首先是他的年龄上来了,小米集团的业务有很多,雷军实在是分心乏术,所以才选择不再负责手机、电脑和平板这些电子产品方面的业务。以后小米手机的发布会我们可能也不会再看到雷总出现了。雷军的卸任,一方面是专注造车,另一方面就是放出权力。小米发展这么多年,高管们也有了能力接管,来到放权的时候了,卸任对雷军唯一的影响,就是以后不用再出席子公司那些重大会议做决策了,实际上这些公司的控股人还是的小米。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也成了互联网公司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了造车,雷军压上了自己大半辈子以来所有的荣誉,一旦失败,之前努力的所有结果都可能化为灰烬。只是不知道。在汽车方面,雷总想要走哪个路线,会不会继续和小米手机一样,通过性价比打入市场?

如果是要走低价的路线,那很有可能会对标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造出来的车,拥有特斯拉相似的造型和配置,然后价格比特斯拉便宜。这种时候大众到底是要选择特斯拉还是选择小米就有的争论了。有人喜欢马斯克的疯狂,就会有人喜欢雷军的时代,但在汽车这条路上,想要走曾经性价比的那条路还是很难的。具体到底如何,我们还是只能等待雷总的结果出来才知道,现在一切都只是猜测罢了。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雷总造车也进入了紧迫的时期,汽车生产的过程需要很多东西。车间的每一项工程也需要盯着,还要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的算法,眼瞅着还要完成2024年量产的交付进度。到了关键的时刻,雷军只能亲自介入,亲自去监管每一个环节,确保不会出错。

小米集团整体的投资运营都在围绕着小米造车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雷军的职务跟着做出调整也是非常合理且正常的。小米汽车的创办过程,目前来看,和当初的小米集团非常的相似。不管是在产品定义还是人才招募,亦或者是整体思路上,人不轻狂妄少年,问心无愧。真君年轻的时候热血沸腾,艰苦创业,到了五十多岁,依旧可以选择再热血一次,期待他能够造车成功的那天。大家对此怎么看?

雷军: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手握1080亿现金,小米要造车了

小米造车已经说了很久了,之前的小米造车官宣的发布会上雷军也说了自己为什么造车,和造车的底气在哪里,那小米造车的底气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吗?雷军曾坦言,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决策时间,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造车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不差钱,截至2020年底,小米账上现金流高达1080亿元;二是拥有优秀工程师团队和智能生态;三是亏得起。

这些分开了看,首先是钱,造车是动辄上百亿的资本游戏,仅靠10亿美元硬撑5年的理想是特例,绝大多数玩家要不停地找钱,不断融资才能获得安全感。小米在这方面很显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雷军还说过先投资100亿,后再投资100亿美元,完全由自己出资,不会开放外资投入。其实小米敢这样造车,除了钱和他本身的生态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米粉,放眼整个造车圈,依附于粉丝无疑是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武器。

造车势力背后的狂热粉丝在网络条条罗马大道中肆意游走,个个显得品牌底气十足。比起网红界的疯狂打赏、演艺圈的无脑支持,造车圈真金白银,为带发电的故事也不在少数。以蔚来为例,北京“蔚家军”出了名地忠诚,一位蔚来车主宣布放弃50万元的租赁合同,将自己的广告牌免费给蔚来使用,并且承包每晚开灯5小时的电费。

而米粉的忠诚度自然也不在话下,米粉是仅次于果粉的一大品牌***,而在此前小米发布的一个调查中,92%的用户表示会购买小米汽车,知乎热榜榜首的话题“小米造车”的支持率最终稳定在60%以上。雷军的个人魅力加上无处不在的庞大米粉团。也是因为在这样的底气之下,小米才敢真正的去造车,不仅仅只是不差钱。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雷军没投资我时,我就建议他造车

3月30日盘后,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立项。

公告显示,小米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30日晚,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表示,造车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去年以来,随着新能源 汽车 销量保持增长,造车新势力股价上涨,各路资本涌入,已经有不少 科技 巨头与传统整车企业合作造车。

此前,阿里与上汽集团宣布联合制造高端电动车,吉利 汽车 与百度合资成立了智能电动 汽车 公司,苹果、亚马逊等国外的 科技 巨头也在竞相造车。

国内外的 科技 巨头们都在相继布局 汽车 行业,拥有千亿市值的小米加入这一行列并不意外,而更大的原因在于造车与小米现有业务是相契合的。

而造车新业务也将给小米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近日,小米公布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去年小米收入达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经调整净利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12.8%。

虽然营收利润实现双增,但毛利却不高。从具体业务来看,虽然小米智能手机在2020年实现快速发展,且正在发展高端手机, 但截至目前,小米智能手机的毛利润仍低于10%。

与此同时,另外两大业务营收增速也有所放缓。2020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674亿元,同比增长8.6%,而在2019年,该部分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为41.7%。2020年,小米互联网业务收入为238亿元,同比增长19.7%,2019年该部分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为24.4%。

新能源 汽车 行业目前虽然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但相比已经发展成熟的手机业务,新能源 汽车 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2020年,蔚来全年总收入为162.579亿元,同比增加了107.8%;小鹏 汽车 2020财年总收入为58.44亿元,同比增长151.8%。

小米造车声势浩大,但这条路并不平坦。

雷军在今日的发布会上也阐明了外界的担忧——手机的仗还没有打完,造车会不会分心?

另一方面的担忧则是,小米在造车领域属于后来者,在小米之前,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早已完成了资本、技术、供应链以及用户群体的积累,而小米是在今年1月15日才开始认真调研造车。

不过,如今的“造车”与五六年前已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原诚寅分析,上一批造车新势力主要是个人造车,组建一个团队,拉投资,从头开始。而如今进入造车领域的企业是组织造车,以企业的行为来造车。杀入这一领域的企业都进行过评估和分析,而不是无目的和准备的,相比个人造车,企业能够带来更多的***和资本,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原诚寅称,目前的新能源 汽车 领域已经不是蓝海,但是一定会进入整合阶段,造车企业很多,还会被洗牌。

而追溯过去,在创业做手机时,小米其实也是“后来者”。在小米2011年推出第一款手机之前,手机市场早已巨头林立,而如今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

花旗近期研报称,若造车,小米必然进行大量***投入,这将是一项巨大的财务负担,会破坏小米的盈利状况并影响主业。

然而,小米如今在资金方面看起来具备一些“底气”。财报显示, 截至2020年末,小米现金储备量达1080亿。

编辑 沈玉洁

责任编辑 孙霄

当小米斥100亿美元造车,苹果 汽车 箭在弦上,华为造车呼声不绝,已经出线的新造车头部公司或许都在思考,自己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下一个5年乃至10年应该怎么跑。

蔚来的核心能力显然是用户社群和服务,所以在这家公司2021年的规划中,曾受到争议的NIO House将重启再建20家,而理想 汽车 的产品能力也在组织体系上得以延续,该公司已成立产品中心,李想亲自带队,统筹自动驾驶、座舱以及整车三大产品线,驱动研发体系。

虽然同航道对手蔚来和理想 汽车 也都在补齐技术研发,但何小鹏认为,做到80%大家的差异不会很大,但是再往深度去做就会差很远,“很多硬件放在一起只是代表将来有升级的想象力,不代表软件,差别还太远。”

围绕技术这条护城河,小鹏 汽车 还在加固。何小鹏告诉36氪等媒体,目前NGP功能依赖高精地图 ,主要覆盖高速等路段,接下来会推出城市NGP,将用视觉众包的方式做自动驾驶地图,“我们正在考虑全球化的自动驾驶,全球化的东西都用高精地图是很难的。”

小鹏 汽车 也在向软硬件耦合的深度走,参与到硬件设计。“我们会把设计做的多一点,比如说嵌入式 板卡 都是设计,我们设计的深度意味着我们对于原始产品的要求会跟以前有很多的不同。”

何小鹏向36氪透露,P7之后的车型将全部搭载激光雷达,而小鹏 汽车 对激光雷达也不是仅仅拿过来用,“要符合我们的要求,为我们的长宽高、性能、功能做很多的调整。”

在何小鹏的设想中,除了强化自身的技术能力,也在搭建从天空到地面的交通组合。36氪了解到,何小鹏目前已经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飞行 汽车 项目小鹏汇天上,会在年底开放试飞。

这与特斯拉在电动 汽车 之外,同样经营航天业务Space X类似。但何小鹏认为,小鹏汇天对于小鹏 汽车 ,跟Space X至于特斯拉的意义不同,小鹏汇天和小鹏 汽车 会形成不同的交通组合,前者有40%的技术会和小鹏 汽车 相同,也可以共用生产能力。

从移动互联网跨界造车的何小鹏,对于 汽车 出行的理解显然愈发深刻。因此,在 汽车 消费电子化的声浪高涨,甚至手机公司相继下场造车时,何小鹏提出了不同看法,“现在慢慢觉得手机和 汽车 差别还是蛮大的,比如说手机是一个快销品,它对于品牌、交付、品质的看法很多都不一样,手机的中国化和全球化有很大的不同,手机对供应链的风险跟 汽车 的供应链风险管控也不太一样。这些不一致就会导致你的产品、生产、物流、品牌、市场、销售店的布局都不一样。”

尽管如此,何小鹏对好友兼投资人雷军的建议仍然是造车,“我一开始就建议他(雷军)造车,他没投资我的时候就建议。”雷军不仅是何小鹏UC浏览器创业时期的投资人 ,也在小鹏 汽车 C轮融资中投入5000万美元。

36氪了解到,小米造车初步讨论的品牌定位与小鹏 汽车 类似,主打强 科技 属性的中高端市场。问到小鹏 汽车 和小米 汽车 是否讨论过合作,何小鹏拒绝了评论,“现在说什么,都可能是错的。”

问:NGP体验下来,一个刚性的问题是,没有高精度地图覆盖的路段不能开,感觉对高精地图依赖还是很严重?

何小鹏:我现在拼命在催高德,把更多的地图做完善。

问:小鹏接下来会在城市里推NGP,是用视觉技术做地图吗?

何小鹏:是,很久以前就在做了。因为我们可能跟其它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有一个不一样,我们正在全面考虑全球化的自动驾驶,全球化的东西都用高精地图是很困难的。

问:所以视觉建图的路线会是行业主流吗?

何小鹏:我们是2019年开始策划用高精地图,包括用激光雷达,而且我觉得我们很有可能在明年全球用激光雷达最多的整车厂。因为我们的车后面全部都带激光雷达。

你可以看到我们下一款车就没有XPILOT2.5了,都是3.5。再往后的车如果到了4.0可能就没有3.5,你可以选择没有自动驾驶,也可以选择最高等级的***驾驶。这点我们是蛮相信互有好坏,因为人的眼睛和大脑跟机器的眼睛、大脑是两种不同的体系,我觉得激光雷达实际上跟它们一起,一个是左眼一个是右眼,可以使整个的***驾驶安全性大大提高。

如果我们去一条路上天上掉一块石头下来,很多时候只靠视觉是很困难的,但是激光雷达就可以。但是激光雷达对于一些反光的东西,像镜面等等的确有问题,但是视觉通过光来看又比较好。所以他们两个很多情况下是互帮的。

问:小鹏一直是以技术研发见长的企业,但是今年看来,包括理想、蔚来都在补短板,走大而全的路线,都在补技术,可能明年Q1蔚来ET7堆料式的硬件发布,软件可能也会落地,你会担心小鹏的轮廓有点模糊化吗?

何小鹏:我不担心,大家今天最怕的你这个东西的深度还差多远,比如说深度做到85%的时候,85分跟80分差异很小。我觉得硬件放在一起只是代表将来有升级的想象力,不代表软件,差别还太远。

问:有种说法是说未来5年 汽车 行业会快速进入淘汰赛,头部的几家车企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所以你们的友商会说2025年要造100多万台车,小鹏对淘汰赛的说法是怎么看的,包括您的十年***是怎么样的?他们都会复刻手机行业?

何小鹏:我现在比较少用手机(作类比),我以前比较多。最开始很多人说小鹏你这样是不对的,但是现在慢慢觉得手机和 汽车 差别还是蛮大的,比如说手机是一个快销品,它对于品牌、交付、品质的看法很多都不一样,手机的中国化和全球化有很大的不同,手机对供应链的风险跟 汽车 的供应链风险管控也不太一样。这些不一致就会导致你的产品、生产、物流、品牌、市场、销售店的布局都不一样。比如说你在一个 汽车 店里卖手机和手机店里卖 汽车 ,他们的能力模型、体系都有巨大的差距,当然这个没有人做过。所以我认为是这样的。

所以你刚才讲的那句话我同意一部分,2025年是新造车企业和新兴造车企业、老造车企业分晓的主要时间点,这时候上去比较明显,下去也比较明显,可上和可下还不明显。至于那个时候会有多少台车每家自己都有心中的目标,这个就是各自努力。

问:小米造车的发布会上,雷军说朋友里有人劝他造车,有人劝他不造,您是什么建议?

何小鹏:我一开始就建议他造车。

问:一开始是什么时候?

何小鹏:他没投资我就建议了。

问:您刚才提到了老 汽车 品牌和新 汽车 品牌和新兴 汽车 品牌,今天造车和5年前的造车,这个市场竞争环境、资本环境的差异是什么?

何小鹏:态度,今天如果一家类似6年前出来的车厂,如果没有技术积累、资本积累,再进来大家会觉得很难。今年进来的都是比较大个的,在全球的领域里都算是大个的,但是是其他行业的共识,不是这个行业的共识。

换个角度,车这个事情真的不像互联网和快销品,互联网和快销品到了最后的裂变速度真的很猛烈。消费产业一致性相对比较简单,最后很难裂变,裂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问:他们觉得智能化时代会加剧裂变的速度,就像手机一样?

何小鹏:这是肯定的,但是核心就是什么叫做好的智能企业。现在有很多的逻辑我是不认同的,比如说我把一个车用了很多好的硬件组合,最开始FF就是这样,2016年就提了,即使2021年来看它的硬件,也不算低端,好多好的硬件组合代表有好的想象力吗?可能有,绝大部分是反例。

问:四季度电话会上,你说今年会加大研发投入,做一些和自动驾驶紧密相关相关的硬件,这些硬件包括哪些?

何小鹏:比如说把(硬件)设计做的多一点,比如说嵌入式 板卡 都是设计,我们设计的深度意味着我们对于原始产品的要求会跟以前有很多的不同,比如说现在对激光雷达不是仅仅拿过来用,我们要符合我们的要求,产品可能就要为我们的长宽高、性能、功能做很多的调整。我们这块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问:自己的芯片和OS这两个步骤吗?

何小鹏:如果我们要做,肯定会跟大家说的。

问:软硬配合一直以来是小鹏的特点,这是不是你认为的小鹏 汽车 能够走到今天的优势?

何小鹏:最开始我们讲做一个硬件,比如说做一个收音机,三十年前很多创业做收音机,从哪里买什么东西做什么样的设计,可能到了十几年前硬件有些软件到了手机里软件会多一些,但是也只是多一些,因为OS基本上是改变了。到了现在这里面很多做的深度比手机要更广,总量更多。

我觉得原来消费品的硬件和软件在 汽车 里还要加上服务和场景,服务场景是一个全新的 汽车 产品的品类。这个做好是很难的,比如说像在欧洲卖,服务和运营能力很重要,你做好硬件还不够。比如说充电能力是一种什么能力?维修能力是什么能力?运营能力是什么能力?在以前的消费品的软硬件里这些体系不多。

问:在未来的电池技术上,我们友商其实有两种不同的侧重,像理想是注重4C、充电效率,蔚来可能注重高能密度,前不***了半固态电池,小鹏在电这块往哪边走?

何小鹏:我们做的事情很多,无论超充站、超充服务、超充能力。第二个我们现在叫四电,还有充电体系,所以在四电体系里现在提的要求更高,所以我还是一个逻辑,如果用供应商的能力都不叫什么能力,早一点上,实际上别人就比你晚一个月。这些能力没有什么太大价值,自己的能力才叫能力。

今天中国在电领域的能力还是有点薄弱的,反而比亚迪在电上的综合能力比较强。

问:理想说他们未来的超充站是能够赚钱的,你怎么看?

何小鹏:首先他们需要一部电动车。

问:我们会做高压吗?因为比亚迪的增压充电技术在服务上或者体验上是真的很好?

何小鹏:我觉得真的很强,这个问题在前年就已经在讨论了,至于什么时候会做出来,什么时候宣布根据实际情况定。

问:听说您在飞行 汽车 上投入的精力蛮大,飞行 汽车 对于小鹏的意义,是Space X对特斯拉吗?

我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动手,就是因为这个好像很难改变,有政策问题、有安全问题、噪音问题,实际上飞行类的噪音是一个很强的问题,很多人都忽视。但我们越来越觉得有可行性,看你愿意不愿意花大钱、大团队做好多年,如果你真的愿意是有巨大的价值。

问:有没有技术上的相通,比如说飞行 汽车 可能需要一个快速充放电的电池,可以用在 汽车 上。

何小鹏:很多相同,我觉得40%的相同。无人驾驶不太通,最后卖的飞行 汽车 既可以开又可以飞,在地面不做太多无人驾驶,因为飞行是按克来减重的,如果想地面做那么多的无人驾驶,会增加估计10公斤以上。

问:这个事是对小鹏品牌有好处,还是真的把它当成一个生意去做?

何小鹏:真正的生意,独立融资。

问:为什么您看了很多年都没有投,最近投了,触发您的契机是什么?

何小鹏:很多原因。包括小鹏现在总算有点技术的精力可以支持一下我们的生产线,因为有很多技术是关联的,但是也不全关联,就像刚才讲的,飞行 汽车 的自动驾驶主要在飞上的挑战很多。

问:为什么不专注在把手上的事情做的更好,再开始下一步,就像您说的节奏感的推进。

何小鹏:这就是节奏感的,你在外面搭一个数百人,将来到两千人的团队,这是节奏感的问题。

问:特斯拉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是,在国内年销10几万台车,口碑下滑得很厉害吗,您觉得这里面有行业共性的问题吗?

何小鹏:我不是这么看的,看到这些问题我会首先想,第一它为什么做大,第二如果你是一个外国公司能不能在中国做大,或者你是一家中国公司去到外国能不能做到类似。

问:你心目中目前认为小鹏最需要解决的东西或者需要突破的东西是什么?

何小鹏:打好基础。

问:这个基础包括组织架构、内部人员吗?

何小鹏:很多,比如说组织上过一万人,一万人管的好可以到三万,三万如果再管的好可以到十万,组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问:感觉小鹏的技术、研发从目前展现的能力来看,不是很明显?

所以对我们来说,有很多事情,比如说今年所做的事情很多是在2023年、2024年才能看到效果,如果今天不去思考、布局、沉淀,2023年你会说小鹏发现你们去年的创新不够多了。

问:未来你怎么强化小鹏的核心 科技 能力,从组织到人才到研发?

何小鹏:怎么强化就是把基础做好才能讲,我们是打基础。那你的效率在大团队下一样高,把基础定准,定长期,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标签: #小鹏

上一篇奥迪q5l油箱多大,奥迪q5l油箱多大容积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