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百科的图片,汽车百科汽车知识大全

tamoadmin 0
  1. 汽车的简介
  2. 汽车的基本知识
  3. 汽车百科知识「积碳篇」
  4. 汽车知识小百科:女性用车常识

一些汽车冷知识,看看你了解多少?

正所谓有常识就有冷知识,很多冷知识往往都在我们生活的周遭,但却很少有人知晓。在汽车领域,如果谈到冷知识,不夸张的说可以出一本汽车冷知识百科。今天就给大家列举部分汽车冷知识,看看你是否了解呢?

第一位汽车驾驶员是为女性

汽车百科的图片,汽车百科汽车知识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88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Benz)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内燃机汽车,但令他苦恼的是,他不能试车。原来是***有关部门不许他试车,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试车成功,将会出很多的汽车,那就要用掉很多汽油,还会破坏公路。眼看本茨的理想就要成为泡影。好在他的妻子贝塔·本茨(Berta·Benz)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女人,1888年她全然不顾当地***的阻挠,在卡尔·本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没有进过任何驾驶培训的前提下,带着她的两个儿驾驶着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顺利驶过了长达190KM的路程。她成为界上第一位汽车司机

安全气囊也有寿命

理论上汽车的安全气囊设计寿命和整车使用寿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设计标准的缺失,安全气囊的实际寿命并没有那么长。虽然没有明确的保质期,但是安全气囊在使用8到10年之后即使没有起爆,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建议大家每2万公里就要开至4S店或汽修店进行检查,别在关键时掉链子!

汽车百科的图片,汽车百科汽车知识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刹车踏板高于油门踏板

无论是顶级跑车还是普通街车,刹车踏板几乎都要高于油门踏板。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设计有助于辨认,以此减少误踩的情况,提高驾驶员的行驶安全。另外,由于刹车踏板需要更长的行程,所以在踩踏深度方面要比油门踏板多出不少,而油门踏板的行程若设计过长,容易导致驾驶员“踩油”疲劳、加速响应不及时等情况,严重影响驾驶感受。

雷雨天不能加油

汽车百科的图片,汽车百科汽车知识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频繁的雷雨天气在为夏季去除一丝酷暑之余,更为人们的汽车生活带来了不便。如果恰逢雷雨,你的爱车又没有油了,那么你只能祈求雷雨快点过去吧。

在雷雨天气状态下加油,加油枪极易将杂散电流导入汽车油箱,从而造成不稳定汽油的分子运动加剧,从而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

油门并不“控油”

脚踩油门直接“控油”?这是很多驾驶者容易陷入的误区之一。实际上,大多数车型的油门踏板***用了拉线式结构,而油门踏板最终控制的是节气门开度,随着油门踏板被不断踩入,节气门开度也会随之增大,通过对空气流量的判断,车辆ECU将执行信号传送至喷油系统,最终完成喷油的动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拉线式油门踏板已经逐渐落伍,取之而代的是电子油门,虽然依旧没有直接控制喷油量,但在节气门开度以及喷油量大小方面变得更加精确,最终达成减少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高标号汽油≠动力更强

相信绝大多数车主都听过“汽油牌号更高,动力越猛”等类似话语。据众多试验得知,对于同一款车型,添加更高标号的汽油未必就能提高动力,因为汽油标号的设定是由抗爆性决定的。换句话说,发动机压缩比越高,功率越大,但稳定性会略差,所以需要抗爆性更高的汽油。

汽车的简介

在汽车领域存在一些从业人员的认知,与用户认知完全相反的知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五点。

冷启动需要热车

涡轮增压发动机费油

车身越轻技术越先进

电动汽车性能弱

电动汽车有辐射

闲言少叙,下文尝试以最通俗易懂的描述让新手司机改变认知吧。

原地热车?×

冷启动后原地热车是错误的用车行为,其目的是「化油器供油系统的汽车使化油器达到理想温度,实现理想雾化燃油达到稳定怠速与运行。但是化油器在2001年9月就已经全面禁止生产了,利用燃油泵加电磁阀(喷油嘴)以压力方式雾化喷油的电喷系统不受温度影响,原地热车没有任何意义。

关于「润滑」:发动机机油泵由曲轴转动提供压力,曲轴在启动瞬间即可达到600rpm左右的转速,冷启动怠速转速可达到1100rpm左右。也就是说启动后的3秒左右,其“高转高压”可以在3秒左右形成有效润滑,今天的汽车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原地热车,这只是老司机经验的错误应用。

涡轮增压费油?×

扭矩×转速÷9549)×1.36=马力。汽车的马力越大加速越强且极速越高,所以大马力一定是理想状态。参考公式,实现大马力的方式有两种:大扭矩,高转速。然而内燃机转速越高油耗越大,那么只有大扭矩才能以低转速实现大马力,也就是“性能+节油”的理想状态。但是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只能通过高转速提升扭矩,不过涡轮增压技术却能不提升油耗提升扭矩,哪种更节油?

知识点:涡轮增压器的本质是“空气压缩机”,空气被压缩后可以提升相同体积内空气的氧含量,氧气是燃油的催化气体。相同的燃油在相同的时间内,与更多的氧气反应则能产生更多热能,通过活塞连杆曲轴即可转化为更大的「扭矩」。而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动力来自内燃机正常运行时必然产生的高压排气,属于“废气利用”,所以这种技术不仅能提升性能且能够节油,比NA自吸机器先进的多。

车身越轻技术越先进_半对

汽车轻量化是节油的理想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车辆都能用这种方式节油。因为最基础的轻量化铝合金材料的成本也非常高,比如屈服强度仅仅为600Mpa左右(非高强度钢标准)的铝合金,其成本也要达到4.5万左右一吨。汽车的制造成本仅仅为指导价的45%左右,绝大多数中低端汽车是用不起这种材料的。

碳纤维材料的成本更高,最低标准也要十几万一吨。所以轻量化对于保有量最够大的快销车而言,只是“美好的愿望”,这些车辆想要有足够高的碰撞保护水平则必然偏重,足够轻的车辆在Ciasi的测试中都被起底了——A柱弯折,B柱断裂,顶棚掀起的车辆比比皆是,要记住“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重点注意合资汽车。

电动汽车篇

1:电动汽车性能弱,这种偏见多为两轮电动车用户对电动汽车的概念。要知道电动机有「恒扭矩」的发力特点,电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输出到电动机的电磁线圈,以最大倍率放电即可在起步瞬间爆发最大扭矩,这是所有内燃机都做不到的。而且电动机悬浮转子(无接触摩擦)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可以实现高转速,1.5万转的高转速电机加上大扭矩,这难道不是性能机的代名词吗?优秀的性能车基本都是混合动力,F1方程式赛车也有电机***。

2:电动汽车有电磁辐射,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然而其电磁辐射的强度仅仅为国标标准的「≤1‰」,电场强度更是低至国标的「≤0.075‰」,比智能手机的还要低几十到几百倍。而且真正对人体有伤害的是电离辐射,比如“C·T”以及特殊的工业原料,电动汽车并没有这一问题。而乘坐电动汽车容易晕车,原因只是因为动力过强(加速太猛)、静音和振动几乎感受不到,造成习惯了燃油车NVH与动力曲线的用户的不适应,初期确实会有“大脑紊乱”导致的异常反应。

总结:汽车领域比较常见的错误认知还有很多,本篇就不一一列举了。作为汽车用户只需要记住一点,大多数“经验的传承”都是错误的,因为老经验基本都不在学习了,而在工业4.0时代的技术发展绝对重合摩尔定律,有些知识只要18个月就有可能被颠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的基本知识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乘用车

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

商用车

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

扩展资料:

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德国人卡尔·本茨(1844~1929)于1885年10月研制成功的,一举奠定了汽车设计基调,即使现在的汽车也跳不出这个框框。他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专利局申请汽车发明的专利,同年的11月2日专利局正式批准发布。因此,1886年1月29日被公认为是世界汽车的诞生日,本茨的专利证书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其实,在本茨之前还有一些人在研制汽车发动机和汽车,法国报刊早在1863年就报道过雷诺发明的汽车,车速不到 8km /h ,但是它还是从巴黎到乔维里波达来回跑了18km 。1884年,法国人戴波梯维尔运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制造了一辆装有单缸内燃机的三轮汽车和一辆装有两缸内燃机的四轮汽车。

早在第一辆汽车发明之前,与它相关的许多发明就已经出现了,如铅酸蓄电池、内燃机点火装置、硬橡胶实心轮胎、弹簧悬架等,所以汽车是许多发明或技术的综合运用。

哥特里布·戴姆勒的四轮汽车

1881年,戴姆勒同威廉·迈巴赫合作开办了当时第一家所谓汽车工厂。 1883年8月15日 ,戴姆勒和迈巴赫发明了汽油内燃机。1885年末,戴姆勒将马车改装,增加了转向传动装置,安装了功率为1.1kw的内燃机,装上四个轮子,车速达到了14.4km /h 。

1885年,德国人哥特里布·戴姆勒(1843~1900)发明了第一辆四轮汽车本茨和戴姆勒是人们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他们的发明创造,成为汽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他们两人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汽车之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汽车

百度百科-汽车发展史

汽车百科知识「积碳篇」

1、 方向盘并不是圆的

汽车方向盘乍一看是圆形的,实际上圆形的方向盘下隐藏着非中心的方向机转轴,方改悉向机转轴更靠近驾驶员,此设计可以为驾驶员腾出更多腿部空间,在驾驶时踩离合或刹车时避免腿部与方向盘接触,提高行车安全;另一方面驾驶员上下车也更加方便,还有就是此设计更容易腾出较大视野给驾驶员观看仪表盘

所以当方向盘旋转了180°之后就会出现仪表盘视野变小的状况。而对于汽车操控要求较高的跑车,方向盘还会设计成类椭圆形,并大幅减少转弯所需旋转角度,汽车驾驶操控起来更加方便,驾驶员视野也更开阔。

2、刹车踏板比油门踏板高

刹车踏板比油门踏板高,原理很简单,那就是增加两者的辨识度。试想如果两者高度一样,驾驶者就容易错把油门当刹车踩,比较危险。

另外为什么是刹车比油门高,而不是油门比刹车高呢?因为比起油门当刹车踩,错把刹车当油门踩会更加危险。通过让刹车踏板比油门高出20mm左右让车主稍感不适,来提醒他们防止误踩油门。

3、安全气囊的设计寿命只有8-10年

很多车主都知道安全气囊的作用,却不知道它的设计使用寿命,但很多车主会把车辆用到报废都不更换安全气囊。

4、“轿核衫乎车”名字的来历

先说英文名“Sedan”的来历。早在汽车发明之前就有“Sedan”一词,它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不仅装饰讲究,而且是封闭式的,可防风、雨和灰尘,并提高塌慧了安全度。

中文名的来历。其实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一样可以显出荣耀。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

5、雷雨天不能加油

在雷雨天气状态下加油,加油枪极易将杂散电流导入汽车油箱,从而造成不稳定汽油的分子运动加剧,从而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而在加油站中,燃油蒸气浓度相比于其他地方明显要高出很多,如果还继续进行加油操作,燃油蒸汽容易被雷击中,导致车辆和油罐将发生爆炸。

汽车知识小百科:女性用车常识

想要学会预防发动机产生积碳吗?

发动机积碳可以预防控制,相信吗?

同一台汽车,有些车辆行驶两三万公里就要清理积碳,而有些车辆用十万公里都不用清理。原因在于用车过程中养成了科学的「热车方式」,积碳的形成自然会非常缓慢。那么积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主要原因为原地热车!

积碳的产生

汽车在低温环境中「冷启动车辆」,此时发动机机体与防冻冷却液的温度都会很低。而燃油动力汽车装备的又是内燃式热机,这是一种通过燃烧燃油产生热能,以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那么在冷启动时则会出现低温机体与防冻冷却液“吸热”的问题,这些本应该以一定比例转化为热能的能量被用作加热是机体与液体,动力自然会变得很差,不过开车时并不会有这种感受,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键词:加浓喷油

ECU行车电脑为了防止冷启动时动力体验变差,在启动后会主动提升发动机转速并加大喷油量。以燃烧更多燃油产生更多能量的方式补偿动力,这是冷启动动力也会够用的原因;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喷油量过大造成「空燃比失调」,混合油气出现了燃烧不充分的状态。这种染煞方式会产生过量的尾气排放物,其中涵盖游离碳颗粒,也就是形成胶质积碳的主要物质。

积碳过多的症状

动力变差

油耗升高

怠速抖动

积碳是正常用车必然会形成的物质,一旦积碳积少成多附着在火花塞、喷油嘴、节气门、活塞等位置。发动机的点火强度,喷油雾化效果进气量甚至压缩比都会被改变,混合油气在这种状态同样无法充分燃烧。

重点:冷启动时的燃烧不充分是在「加浓过量喷油」的基础上进行,而热车后就不会再持续加大喷油了;所以此时发动机的扭矩就会下降,扭矩降低想要获得理想的动力就只能以提高转速的方式提升马力,而高转速等于高油耗。至于怠速抖动则是因混合油气浓度的变化导致,基本为没有规律的抖。在汽车出现这种症状后,发动机就要进行积碳清理了——最有效的清理方式为拆卸零部件清理(技术难度很低),燃油宝清理没有效果、氢氧除积碳伤发动机,这些方式不建议考虑。

预防积碳的产生

积碳的形成是在冷启动到热机的过程中,预防与清理积碳应该在这一时间段。

很多人有原地热车的习惯,然而这只是化油器时代的用车方式,因为化油器需要达到高温才能有效雾化燃油。但是化油器汽车在2001年就被禁止生产了,目前的电喷汽车依靠压力喷射燃油,温度是不会影响冷启动怠速稳定的。所以汽车不应该原地热车,要知道原地热车的怠速转速热机很慢,加浓喷油时间长则等于产生积碳的时间长。

「高效热机」的方式为启动后随即正常驾驶,利用代步驾驶时2000/3000rpm的转速可以产生更多热量,机体与防冻冷却液升温的速度会快得多。同时中高转速运行中的发动机会有更高的进排气压力,初步形成的低附着力胶质物可以在压力的作用力随着尾气排出车外;在达到热车状态后,加大几脚油门即可达到理想的清理与预防积碳的效果了,供参考。

“男女有别”这话在开车上也十分贴切。女性开车的习惯与男性有着明显的差别,受到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部分女性车主喜欢穿着高跟鞋坐进驾驶室,喜欢把车厢打扮得十分漂亮。只是一些小习惯若不及时改正,会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哦!

安全隐患一:车上车下,一双高跟鞋了事

危险指数:★★★★★

建议:车上多备一双平底鞋,开车前必需更换。

安全隐患二:驾驶时披着长发

危险指数:★★★

建议:开车前把头发绑起来或夹起来。

安全隐患三:不论天晴天阴都戴着太阳镜开车

危险指数:★★

建议:在非阳光猛烈的时候不要配戴太阳镜,在购买太阳镜时尽量选择一些颜色较浅的,不要误以为颜色越深就越有用。

安全隐患四:座位过于靠前/握方向盘过于随意

危险指数:★★★★

建议:在坐姿正确的前提下,把座椅调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握方向盘应是双手分别放在3点和9点的位置上。

以上的几点经验你平常有存在吗?经验中提到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女性车主才会有,男性车主也会出现,经验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加强自己的用车水平,避免出现交通事故。

标签: #汽车

上一篇汽车点烟器电压低怎么办,汽车点烟器电压低怎么解决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