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现状_小米汽车现状图

tamoadmin 0
  1. 小米 2021 年一季度财报营收 768.8 亿,智能手机业务达 515 亿元,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 电动汽车的现状及未来

[汽车之家?行业]2020年既是不幸的一年也是的一年,疫情对全球的打击有目共睹,生产生活也曾因此而停滞;的是中国的疫情得到了有力的控制,经济也随之复苏。在汽车圈,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新星的崛起/英雄的迟暮。此外,智能化、电动化的进程也在逐步加速,每一次改变对我们的影响都颇为深刻,这其中也隐藏了不少机遇与挑战。

“VICTORY”系列选题简介:

2020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行各业的人们开启了“抗疫”攻坚战,车企也积极应对,在防疫的同时有序复产复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绝大部分车企开始了触底反弹,推新品、促营销、跑渠道、谈合作,国内汽车市场再次迎来热闹景象,实现了“V”字型的强势回暖,创造了一次不可思议的胜利。为了铭记如此特殊的一年,我们特别策划了2020年大事纪,并将其关键词设定为“VICTORY(胜利)”。本期为系列选题的第二期,我们还将有五期关键词选题,敬请期待。

在上期的内容中,我们已经为您带来了“V”系列的回顾文章,从V型复苏、Valediction(告别致辞)等关键词入手,盘点了2020年汽车产业发生的不少。本期的“I”系列文章,我们将从IPO、Intelligence(智能化)等角度一起回顾,看看2020年都发生了怎样的大事。

●?IPO:“双刃剑”的公开募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小米汽车现状_小米汽车现状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IPO(initial?public?offering)这个缩写相信广大网友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中文意思是首次公开募股,是公司通过证券首次向投资者增发股票,用来收集公司发展资金。最近一段时间,“扎堆IPO”、“股价飙升”成了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最显著标签。

在2020年,理想和小鹏先后在美股完成了IPO,上市当天前者市值达到139亿美元。如今,在一路飙升之下,理想汽车市值已经达到291.63亿美元,而小鹏汽车目前的市值更是高达329.15亿美元。曾经不被人看好的蔚来,近期的表现更是令人咂舌,截止到11月4日美股收盘,蔚来从2019年最低点的每股1.32美元暴涨至每股54美元(要是当时多买点,现在估计财富自由了),市值达到449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这一数值甚至超过了宝马(市值384.9亿欧元,相当于448亿美元),直逼大众。

随着蔚来、理想、小鹏股价上涨、市值冲高,威马、合众纷纷提出IPO,同为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也加速了IPO脚步。在A股市场,主机厂们同样不甘示弱,日前深交所创业板受理了东风集团的IPO申请,至于量产车还没造出来的恒大汽车于9月底开始接受辅导备案,这标志着恒大汽车登陆科创板的上市进程开始提速。

有趣的是,以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们虽然市值一个赛着一个高,但销量方面的表现显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蔚来累计售出新车36721辆,同比暴增111.1%。而理想和小鹏在2020年1-11月分别为26498台和20586台,三个车企的销量数据加起来仅有8.38万辆,与国内一线品牌的销量还有不小的差距。

让我们对比一下传统中国品牌车企,2020年1-11月累计销量超过116.6万辆(中国品牌销量)的吉利汽车美股市值为270.15亿美元;累计销量达75.8万辆的长城汽车在国内各股的总市值为2287.57亿元人民币。没有销量支持的造车新势力们凭什么被资本如此看好?2019年还半死不活的造车新势力,2020年怎么就时来运转:销量越来越好,品牌越来越强?其实在大浪淘沙的趋势下,毫无特点的初创车企们纷纷倒下,以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们都有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智能研发、用户运营,甚至企业管理层面颇有独到的一面,甚至引得众多主机厂纷纷效仿。可以说在新能源车领域,蔚来、理想和小鹏组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力量。

完成IPO不仅是投资者对此前公司经营情况的肯定,通过公开募股,车企得以吸收更多资金来完成它们未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上市也意味着企业的相关财报必须向外界公示,一旦公司的经营出现问题,相关影响也将很快反映到股票上,这也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带来更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在蔚来股价跌至1.32美元的时候,无数投资者都认为这家车企已经锁定了退市的必然结局,但后来的上扬也让众多投资者后悔不已。参考新造车势力的成功者——特斯拉来看,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资本对企业看好的发展方向,这是这也是蔚来/理想/小鹏市值能达到如此高度的原因之一。

当然,高市值并不代表一切。截止11月27日,特斯拉的市值达到5552.42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排在第二的则是丰田汽车,市值1959.13亿美元。特斯拉甚至超过丰田、通用和福特汽车的总和,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业务像是一家仍在推销菜谱的餐厅,而丰田更像是一家已经为大量顾客提供服务的餐厅,所生产和销售的汽车数量和种类都远高于特斯拉。目前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亿台的丰田确实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脚踏实地的成绩才是企业长期生存的根本。

此外,车企市值的上涨也将带动供应链相关企业市值的上涨,无论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还是均胜电子均受到新能源车企的正向影响。无论蔚来、理想、小鹏还是未来即将IPO的其他企业,都需要有耐心。IPO只是将来更大规划的开始,而不是终结。资本对造车新势力的看好更多在于他们在目前看似正确的道路上率先迈出了第一步,未来在传统主机厂的压力下他们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Intelligence:“未来的车可能不是电动,但必须是智能的。”

纵观2020年的新车,个个都在吵吵嚷嚷的宣称自己是“智能汽车”,中控上要是屏幕尺寸没能大于10英寸似乎都不好意思卖给消费者。但在智能化的大旗下,为汽车塞个大屏不过是最初级的标准,能够真正落地实现车联网满足用车者多样需求,基于V2X实现高级别无人驾驶才是最终的目标。

从目前来看,智能汽车衍生出两大主要技术应用方向,即自动驾驶和车联网。车联网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进入产业爆发前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车联网技术向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进,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安全等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早期车联网方案中,一个重要思路是把把手机映射到车机上。但随着技术发展,车企和车联网企业都意识到,车联网想好用、好玩,一定要把车联网和汽车电子架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电动车上,车机能够介入整车几乎所有电子控制单元,这也是诸如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能够领先老牌主机厂在智能化领域占据先机的重要原因。

『广汽集团与科大讯飞签署合资合作协议』

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决定产品实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已经在智能化方面快速布局,诸如中兴、小米等公司先后公布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科大讯飞也发布了三大核心车联网系统,它们将成为传统车企新四化转型中的重要伙伴。看到互联网公司在智能化方面的种种优势,众多主机厂也纷纷选择联手,例如广汽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也与奥迪展开了车载系统合作。预计到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台,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

在无人驾驶方面,V2X自然是不可少的一环,其英文全称Vihicle?to?everything,即车与任何事物的联系,普及V2X技术也正是量产高级别无人驾驶车的必要条件。日前美国正式宣布放弃DSRC车联网标准而转向C-V2X。美国转向之后,意味着由我国主推的C-V2X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的行业事实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拥有超过30个C-V2X车联网技术测试示范区,其中包含有16个国家级示范区。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政策方面,中国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此次美国转向C-V2X标准之后,该标准获得更多认可,可以让中国企业在C-V2X技术上继续投入更多精力,进一步形成规模经济,推进车联网产业加速发展。同时,这对于中国车联网产业来说,也获得了更多的自信。

要知道,虽然广大车企都宣称自己家的新车拥有无人驾驶技术,但眼下的现实是L2级别的驾驶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而高级别的无人驾驶车目前无法完成量产交付。

每个人对自动驾驶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认知,我们也曾经对面向公众开放的百度无人驾驶车进行了测试,在褒贬不一的评价中,总体来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并没有想象中让大家一下惊艳到,例如,早起体验热潮期的叫车难、乘坐舒适性低、自动驾驶在突发状况下还需要人工介入以及固定的上/下车地点,让这款车被贴上数据集阶段的标签。

在种种限制之下,高级别无人驾驶的现状似乎处于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阶段,没有人知道新技术的落地到底需要多久,“智能化”的脚步道阻且长,但从目前看,至少在部分方面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International:中国制造走出去

小米汽车现状_小米汽车现状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过去传统燃油车为主流的时代,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多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而随着电气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将改变整个汽车产业。在新一轮赛道上,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崭露头角。

10月26日,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举行整车出口欧洲仪式,现场有约7000辆国产Model?3将于10月27日启程,预计11月底抵达比利时港口,随后将被交付给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瑞士、瑞典等数十个欧洲国家。

特斯拉今年的目标是在全球年销50万辆,上海超级工厂2021年生产约55万辆电动车,其中包括30万辆Model?3车型和25万辆Model?Y车型。据悉,55万辆产能中,约10万辆Model?3和1万辆Model?Y是出口到海外市场的。

不光是特斯拉,众多海外品牌在中国修建的工厂早就开启了出口海外的步伐。12月12日,首批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290余台雪佛兰新一代创酷在沈阳辉山火车站装车发运。自2001年开始,上汽通用的产品已销往北美、欧洲、非洲等多个市场。今年1-7月,上汽通用五菱海外产销突破5万台/套,同比增长37%;海外市场销售总额达2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宝骏530全球车整车累计出口达到20621台,成为今年出口最多的中国制造SUV

豪华品牌方面,由华晨宝马制造的iX3车型于11月11日正式出口全球市场,这意味着宝马“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的承诺得到兑现。据了解,宝马iX3是华晨宝马的首款“世界车型”,该车在华晨宝马沈阳工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用全球统一标准,并通过海铁(海运和铁路)联运发往全球市场。

至于中国品牌更是毫不示弱,我们以奇瑞为例。2020年1-9月,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73679辆,同比增长3.2%。其中,瑞虎8等车型陆续登陆俄罗斯、沙特、智利、乌克兰、菲律宾、秘鲁等多地市场,带动奇瑞汽车前三季度出口69371辆,同比增长36.4%。截至目前,奇瑞集团全球汽车用户已突破875万,累计出口汽车突破165万辆。

其实中国制造出口海外的新车还远远不止这些,例如国产Jeep指南者/自由侠、国产沃尔沃XC40、荣威iMAX?8/Ei5等车型均出口到海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中国市场的愈发重要,未来中国制造将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据更多的份量,国际化程度日益高涨也代表着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在2021年以及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品牌以及中国制造相信也会更多的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平衡车企的峰谷产能,一方面能够展示我们的大国力量。

●?iX、ID......

在名为汽车转型的牌桌上,资本方开始“智能电动车”而非“传统燃油车”,“新势力”而非“旧势力”。感受到日益紧迫的形势后,老牌主机厂们显然也开始大力改革,决定跟上时代的步伐,众多概念车/量产车的发布似乎也展现了他们的决心。

在豪华品牌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可能就是宝马了。回顾宝马电动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早期打造的宝马i3、i8等车型陆续遭遇停产,而全新纯电平台迟迟未能面世量产,不免让宝马集团贴上“起步早,赶晚集”的标签。前有老朋友奔驰、奥迪的纯电攻势,后有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车企的乘胜追击,宝马所处的境地颇为难受。在开启两步走的战略后,除了进一步推出混动新车外,宝马也开始快速发展纯电新车,而基于iNext打造而来的宝马iX就是它给出的首个成果。

『宝马iX』

如果说iX3还是燃油车的衍生品,那么宝马iX就是完完全全的“从零开始”。这款定位纯电车型的中大型SUV集中了宝马最创新的技术,涵盖全新的电气架构、电力驱动系统、显示和操控系统以及智能驾驶系统。最大功率500马力,WLTP续航超600km,我们在2021年内就会在中国见到它的身影。

『上汽大众ID.4?X』

小米汽车现状_小米汽车现状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老牌德味车企——大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数字化。从2016年开始,大众便将数字化与电动化并举,推动企业转型,“大象正在转身”。迪斯引领的改革进行已久,ID.系列已经开始了它的征程。虽然MEB纯电平台首款车型是已经在欧洲开始交付的ID.3,但考虑到国内市场对SUV车型的偏爱,ID.4成为入华的首款车型,目前已经落地交给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国产,分别为ID.4?CROZZ和ID.4?X。此前大众曾表示,ID.4补贴后售价将在25万元以内,在价格这一点上,大众与特斯拉倒是“殊途同归”:把电动车价格做得更低而不是更高。

在后续的新车方面,ID.4?GTX、ID.6都已经在规划中,我们甚至数次报道了谍照车的身影,这也意味着ID.系列将逐渐完善,覆盖SUV、轿车、性能车的庞大序列。

前面我们提过,被造车新势力们惊人的市值***到的不光这些海外品牌,中国品牌们同样有着飞快的动作。依托东风公司造车技术和优势组建的岚图从2018年立项至今,品牌的发展不过两年时间.而在这两年时间内,岚图已经完成了品牌发布、高管架构的搭建、首款概念车的发布,其量产车已将在几天后发布,这样的速度对于传统车企来说着实不慢。值得一提的是,其推出的岚图FREE也锁定了时下大热的SUV市场。

定位中大型智能电动SUV的岚图FREE基于此前发布的岚图iFree概念车打造,将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动两种动力选择,此前已预生产下线,将于12月18日首发亮相,并在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从动力形式来看,两种选择似乎分别瞄准了蔚来ES8和理想ONE。虽然在造车道路上倒下的造车新势力着实不少,但丝毫不影响财大气粗的后来者们。前浪纵然粉碎,后浪依旧汹涌,“造车”也许是近年最有魔力的词,吸引了无数勇士探险。除了上文提到的岚图外,斥巨资砸入造车行业的恒大也颇有看点,资本真能买到“工业”吗,咱们拭目以待。

●?编辑点评:

无论是**《I,?Robot》给我们的潜印象,还是Intelligence本身智能的意思,I这个字母留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智能和科技。除了上述词语之外,可用于描述2020年汽车产业的I字开头英文单词还有很多,比如Innovative(革新的)、Improve(改进)、Informationize(信息化)、Invention(创造)等等。如同这些词语一样,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结尾,汽车工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电气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巨大革新,甚至让一些百年车企加速了改进的步伐,而诸如特斯拉、蔚来等创新性的汽车企业,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

后续,汽车之家还将为您带来VICTORY的系列文章,分别用“C”?、“T”?、“O”、?“R”、?“Y”这几个字母来呈现2020年世界汽车产业背后的故事。精彩内容,敬请期待!(文/汽车之家?姜澈)

小米 2021 年一季度财报营收 768.8 亿,智能手机业务达 515 亿元,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没有赶上早集的小米,面对众多竞争对手,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21年2月19日,一则小米确定要造车的消息引发资本市场的波动。小米集团(证券代码:HK0181)的股价盘中一度涨幅逾12%,截止收盘,涨幅为6.42%。

其实,关于小米造车的传闻,并非第一次,也非空穴来风。之前,小米方面曾多次明确表态,“小米没有造车”、“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新闻。”纵观此次的表态和反应,多少有些预期差和想像空间。

雷军们的情结

作为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大家都不陌生。技术达人,又做过风投,理念超前,眼光一流,富于创新精神。

雷军对于 汽车 的情结,始于多年前。早在七年前的2014年11月,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就投资了蔚来 汽车 ,据说,他当时还去硅谷拜访了马斯克,可见确实具有前瞻性。此后,他还投资了另一家车企小鹏 汽车 。

造车这件事,也不是一家 科技 公司独有的商业行为,近年来,一众 科技 巨头已经纷纷杀入。前有运筹数年、壮心不改的乐视,后有手机巨头们苹果、三星、华为,还有互联网大鳄BTA(阿里、腾讯、百度),以及索尼、富士康等的加入。

可以说,在 汽车 领域,小米先知先觉的观望,却没有真正置身其中,作为小米创始人的雷军,也只是作为战略投资人,涉足造车界。

为什么 科技 企业钟情造车这件事情,纷纷跨界染指?

近日一则消息,不可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觉。

力帆今年的第一份“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月份,力帆生产新能源 汽车 105辆,同比增长600%;售出107辆,同比增加613.3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1月份生产传统乘用车12辆,同比减少91.6%;售出1辆。同比减少98.18%。

一个月,107比1,这样的悬殊,令人咋舌。此消彼长,这也反映出目前车市的一个现状:智能 汽车 势头正劲,而传统 汽车 销量下滑严重。因此,力帆正通过重组,向新能源电动 汽车 产业倾斜。

“智能 汽车 是继智能手机后又一划时代的颠覆,但其所带来的规模性影响以及市场增量都将远超手机。在新‘新四化’的背景下,EE架构的升级将驱动 汽车 产业的价值重心从硬件向软件转移,行业 游戏 规则将被重新定义,变会出现史诗级的机遇。”这是安信证券投资报告中的一段话。

“智能 汽车 与智能手机的发展迭代之路极为相似。它们都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划时代的产物,皆遵循着‘交互的变革--架构的升级--生态的演化’这一发展路径。智能手机颠覆了传统功能机按键为枢纽的交互方式,给用户全新的触控体验,并实现了从通信工具到万能‘场景性工具’的华丽转身;智能 汽车 同样复刻了这一路径,以 汽车 座舱为突破口,通过仪表智能化、自动驾驶变革,驱动 汽车 的角色从传统出行工具转变为共享的‘移动第三空间’。”报告如此描述。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雷军这些 科技 大佬们、特别是手机巨头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这些智能手机革命的成功者,要积极布局、跨界到智能 汽车 行业中来。毫无疑问,也许落后的脚步就会让行业的发展机会失之交臂,毕竟市场足够大,未来很美好。

造车新势力

历史 就是有一定的相似性,当年的手机行业,后起之秀苹果,干掉了老牌霸主诺基亚。如今,这种叠代和变化,或许正发生在 汽车 产业。

“ 汽车 行业变革开启了 汽车 产业链调整、生态圈扩大的时间窗口,新的赛道已经开始搭建,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已经出发。”2月20日,李书福在吉利集团内部讲话中表示。

“传统 汽车 产业链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链;新 汽车 产业链是信息、通讯技术加机电一体化形成了生态圈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讲, 汽车 公司正朝着软件公司方向转型。”

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吉利作为的传统车企一员的危机意识。

“新势力造车一定是未来。造车新势力是苹果,传统 汽车 是诺基亚”。这样的说法为 时尚 早,但小米要造车,就不得不说一说,它的竞争对手们。

先说百度,是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 汽车 行业。今年1月11日,百度和吉利控股牵手,联合组建一家智能电动 汽车 公司,面向乘用车市场,百度占股51%,吉利占股49%。2月18日,李彦宏表示,已经完成新品牌和首行执行官的确立,并且三年内将推出一款全新智能电动车。

众所周知,做搜索引擎出身的百度,在云计算、搜索方面积累颇深,在自动驾驶、车联网、高精地图等领域也是深耕多年,未来,百度会将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百度地图、小度车载等智能化技术运用到智能电动车。

再说苹果,2月3日,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苹果公司将向起亚 汽车 投资4万亿韩元(约36亿美元),在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与起亚合作,生产电动 汽车 。

此外,阿里、上汽和张江高科联合打造智已 汽车 ;华为和长安以及宁德时代牵手合作。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当属特斯拉。特斯拉以其类似“苹果”的商业模式打造出了划时代的智能 汽车 。理想 汽车 始使人李想曾评价“特斯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智能 汽车 。”因为它基于软件+硬件,以整车OTA为桥梁,实现了 汽车 的持续升级和常用常新,真正把 汽车 从“功能机”升级为“智能机”。

利用软件,特斯拉实现车载信息 系统的更新,并延伸至自动驾驶、车身控制、电池管理等核心领域的FOTA升级,提升车辆自身性能。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软件服务收费的盈利模式,即软件应用商店和高级连接服务收费。

也正是特斯拉的成功,让外界看到了软件定义的智能 汽车 的希望,这也是资本市场不遗余力地给予造车新势力们超高溢价的重要原因。

2020年,特斯拉市值涨了7倍,蔚来 汽车 的最高涨幅则高达14倍。就连2020年才上市的小鹏 汽车 和理想 汽车 ,股价也是一飞冲天,市值与IPO时相比最高涨幅300%。可见,外界对于新能源车行业的未来给予了巨大的肯定。

小米的优势?

小米十周年时,雷军曾提出要升级“手机 AIOT”战略,而智能电动 汽车 无疑是下一个增长极。

当然, 科技 公司跨界车市,有它们的优势,这是指软件而非硬件。比如:腾讯做智能车联网方案的供应商。华为则为车企提供“三电”、芯片。

实际上, 汽车 软件市场规模巨大。根据麦肯锡的预测, 汽车 软件市场规模从20020年的340亿美元,将攀升至2030年的840亿美元,期间的CR为9%,超过软件市场规模整体复合增速。

如果小米造车,它手里有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另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许多 汽车 主机厂很有可能以接近***的价格销售 汽车 ,并主要通过软件为用户提供价值。

智能 汽车 是否可以降至10万元?也许并不太遥远。2月14日,媒体报道称,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表示,正在研发一款面向大众更廉价的车型,预计零售价只有16万元。不过,此说法并未得到特斯拉的官方认可。可是,证券分析师们却认为,利用中国工厂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特斯拉仍然有很强的降阶空余,10万元的价格,并非无稽之谈。

当然,特斯拉不吝降价,它的意图在于抢战市场份额,依靠软件赚钱。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软件,自2019年发布以来,获取超过30亿英里的道路数据,为其推出的完全自动驾驶选择包(FSD)提供了支持,价格也一路上涨,从5000美元涨至1000美元,涨幅达100%。

回归到正题,如果小米造车,会如何?目前,新入局的 科技 巨头,跨界造车,取的主要是和旧玩家合作的结盟的模式。

“华为+长安、百度+吉利,阿里+上汽、富士康+拜腾、苹果+起亚”是目前最活跃 科技 巨头入局造车的结盟对象,即 科技 巨头+传统车企。

小米虽然之前,做手机时,有对成本控制和产业链整合的经验,但是净利率并不高,2020年第三季度来看,其净利润率为5.7%。可见,如果小米跨界造车,在硬件方面,它并不具备优势。抢占智能车联、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这些增量市场,才是 科技 类企业的长项和积累。

目前,小米的智能 汽车 版图中,投资了凯立德、蔚来、小鹏 汽车 、博泰,注册成立了“小米车联”,布局了车联网项目。如果小米真的要置身智能 汽车 行业,没有赶上早集,又面对众多竞争对手,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电动汽车的现状及未来

小米2021年一杜财政报营收768.8亿智能手机业务515亿元,还有值得关注的那就是小米智能汽车。和小米。智能手环。

这一次小米的营收和增长都可以说是极其的高。要知道这可仅仅是Q1市场,

就实现了769亿元的营收。对于这个增量,我认为小米是早有预期并且早有准备的

这一次小米的营收和增长都可以说是极其的高。要知道这可仅仅是Q1市场,

就实现了769亿元的营收。对于这个增量,我认为小米是早有预期并且早有准备的。

这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所以说在于现在小米的企业发展的非常的好稳重而且尤其是米家产品都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贴近我们的生活智能家居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签: #汽车

上一篇奥迪A4L车身尺寸,奥迪A4L车身尺寸24款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