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汽车2024年最新款,青年汽车车型

tamoadmin 0
  1. 触目惊心!千亿资金打水漂?造车新势力崩盘后的“烂账”

撰文?/?刘姗姗

编辑?/?涂彦平

设计?/?赵昊然

青年汽车2024年最新款,青年汽车车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题图?/?蕙?语

国内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那些拥有汽车产业的地方也赚的盆满钵满。GDP、税收以及就业这些考核地方政绩的指标,更是一个都没落下。

随着国内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无限趋于成熟,尤其是自主品牌。

青年汽车2024年最新款,青年汽车车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通过梳理全国汽车产业分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较为有趣的事实,江苏省是在全国GDP总量排名中稳居第二位的经济大省,但却在国民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产业方面略有失意。

原因是随着江淮、大众、蔚来扎根安徽,安徽省的“大安汽”战略已初具雏型,而不管经济还有实力都远超安徽省的江苏省虽然汽车工业发展的“脚程”并不慢,但遗憾的是却迟迟没有一家可以作为江苏省“门面”的整车企业。

梳理江苏省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不难发现,江苏省也曾经是汽车工业大省。如今来看,颇为落寞。

青年汽车2024年最新款,青年汽车车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曾经手握两张王牌的江苏省

曾经的江苏省不仅在经济方面表现优异,在汽车工业上更是手握两张“王牌”——南京汽车(后改为三汽)、牡丹客车

南京汽车制造厂诞生于战火纷飞的1947年,是以华东三野的快速纵队为基础筹建发展起来的。

1958年3月,南汽人依靠自己的双手,用极其简陋的设备,只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当年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开国元勋亲自命名为“跃进”牌,它是我国继“解放”牌汽车之后,第二个汽车自主品牌。

但好景不长,1999年南汽决定进军乘用车市场。同年6月18日NJ6400小型乘用车上市,同时江苏南亚自动车有限公司成立。

但南汽进入乘用车市场后,举步维艰。旗下几乎每款车型都处于滞销阶段。为了解决这一窘境,南汽在2005年7月宣布收购罗孚,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后,最后还是黯然收场。

曾经的辉煌还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但如今南汽之名已然销声匿迹,这个曾经被誉为中国轻卡领路人的明星企业就这样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2007年12月,上汽、南汽合作签约;2008年4月,上海汽车宣布已完成对南汽集团股权收购过户手续。

至此,曾经风光无限的南汽变为了上汽的一部分。

另一张王牌车企——牡丹客车的发展史也令人极为唏嘘。

15年,宋连根在江苏省沙洲县乐余公社开创了牡丹汽车事业,即利用卡车底盘改装成我们后来熟知的“中巴车”。

年5月,MD621型旅行车、MDFYIAL型生育车通过省级鉴定,“牡丹”客车的名声越来越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牡丹到来满乡春》新闻,中央新闻纪录片厂拍摄专题新闻《农民企业家宋连根》。1985年,乐余客车厂庆祝其诞生10周年。

资料显示,牡丹客车厂1987年汽车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由原来的77%上升到96.6%,年产能力达3000辆。当年12月6日,《人民日报》排出全国11个大中型乡镇企业,生产“牡丹”客车的乐余客车厂荣居第二。1988年,牡丹客车被评为省优产品,获国家行业检查一等品称号。

但在上世纪90年代,张家港市出现了牡丹、沙洲、春秋、长飞、杜鹃等5家汽车改装企业。由于主要业务基本相同,5家企业相互模仿抄袭,展开恶性竞争。

1996年,牡丹集团对5家企业进行了全面重组,建立了分工协作体系,先是投入4亿元技术改造,然后在购、制造、销售环节全部统一,完全一体化操作。原来的5家独立企业变成5个“核心分厂”。

因为内部的不团结和各自为政,1998年3月,实施“行政加资本”干预,以资产换股的方式组建省级企业集团——江苏牡丹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但是由于没有以企业利益为重的强人出现,整个集团内部以企业为唐僧肉,大家各自为政的情况仍在继续,内部一度混乱。

在国内客车业随着宏观经济的展而风起云涌的时候,牡丹客车的业务发展大大地停滞了。终在2008年,牡丹黯然凋谢。牡丹客车的悲剧是之手横加干预乱点鸳鸯谱的悲剧。

至此,江苏省两张整车王牌全部熄火。

一直未曾放弃努力

从2009年起,中国启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各种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此后随着补贴政策的持续升温,在政策和资金的催化下,新能源汽车的赛道里空前拥挤,动辄上百亿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纷纷落地,一时间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地招商的“香饽饽”。

江苏省也未曾放弃这一次机会。

第一个做出尝试的是如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面对全球船舶行业不景气、光伏产业持续下行、生物医药产业举步维艰的处境,如皋将目光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期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潜力,能为如皋提供经济增长的后劲。

对于如皋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非易事。2010年,如皋成功引进的第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陆地方舟落户,帷幕自此拉开。

如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是以陆地方舟项目为龙头展开的。2012年,如皋被江苏省经信委确定为江苏省唯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如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开始高歌猛进。

然而,陆地方舟最初并未取得生产资质,江苏陆地方舟总经理刘长力曾向媒体披露,在如皋的帮助下,陆地方舟兼并了如皋客车总厂,才获得新能源大中型客车生产资质。

2013年11月,康迪电动汽车项目落户如皋,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万台套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规模,并希望打造一个用纯电动汽车、为市民提供分时租赁汽车服务的“微公交”系统。

为了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风口,如皋在2014年成立如皋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领导小组。

然而陆地方舟和康迪汽车项目,此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2016年,庞青年的青年汽车在如皋开发区创办青年亚曼整车生产企业,生产氢燃料物流车。在如皋眼里,氢能是另一个风口。青年汽车与百应能源合作研发的3辆氢燃料电池大巴,被投放到如皋102路公交线路上进行运营。

然而,这三辆氢燃料车,因为氢能源不足且难以补充,导致电量不够,只能是走走停停,只运营了20多天就被搁置。“水氢汽车”最终破灭,青年汽车也从各地方的“座上宾”变成了“烫手山芋”。

随后,落户江苏省的华泰汽车也一直不温不火,不务正业得将目光放在广泛圈地上。华泰的造车业务却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华泰的汽车销量一直被业内质疑“水分十足”。

华泰也成为了当地的“心头难”。

试图抓住造车新势力风口

2014年,“特斯拉”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高光词汇。同年8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正式下发《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

标志着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通过政策“红利”在这一领域寻求突破的可能性更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幕即将拉开。

随后大量的资本进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更是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涌现。据不完整统计,彼时的造车新势力数量达到300家左右

江苏省也不想放弃这一波红利,先后引进了博郡、拜腾、赛麟等多家造车新势力,但遗憾的是经过时间的验证,结局都不圆满。

今年6月底,据央视财经报道,造车新势力的代表拜腾汽车陷入经营危机,拖欠员工薪资4个月之久。除此之外,拜腾上海办公室4月撤租,北京办公室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厂近日也因欠费停水断电关厂。

8月10日,约80名拜腾汽车员工聚集***,要求拜腾支付此前拖欠的薪资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担心拜腾汽车可能给园区带来的巨额损失,“我们也怕,我们投进了几十个亿,一旦黄了,打水漂。谁接谁还债务,不光这个债务,公司所有的债务都要接。”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接受媒体访时说。

同一个月,博郡汽车的法定责任人黄希鸣便发声:“目前公司遭遇严重经营困难,现已决定重新定位公司商业模式并争取创造正向现金流,并全力保证员工、供应产和股东及各方的权益。”

曾经的宝马i8之父毕福康创办拜腾,招揽不少明企高管吸引了不少投资人,凭借其优势还拿到国外优秀的研发团队。但是无节度的花费,低下的开发效率让拜腾四年未量产出一辆汽车。

资金链断裂,无法解决员工问题的拜腾,最后仍是无事于补,成了国内倒闭最快的车企。

紧随其后的是曾经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的明星——赛麟汽车陷入停摆。

被指“空手套取66亿国资”的赛麟汽车董事长王晓麟远遁美国,并与江苏如皋市隔空相怼。犹如一场“罗生门”,漩涡中的赛麟,背后诸多疑问仍然未解。

在江苏省扶持的新能源项目里不乏还有游侠、敏安、奇点、前途等,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这几家的生存状况也都不佳。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众多新势力的倒下,江苏省如皋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也蒙上一层阴霾。

地方对造车新势力的技术背景往往难以识别,类似赛麟这样的投机者难以杜绝。更关键的是,地方对项目往往缺乏风险管控意识,对项目背景的考察也流于形式,这增加了项目“爆雷”、国资流失的风险。

但让江苏省略感欣慰的是,工厂落户常州的理想汽车还是争气的。一直低调发展,建立蓄水池的理想汽车或许没有拜腾、赛麟之流活在聚光灯下,而是默默地强健自身,直到今年8月份,一鸣冲天成功上市。

目前,理想汽车在上市的三家新势力中市值排名第二。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中,理想汽车销量也再放捷报。

虽然理想汽车只有一款在售车型,但是也正是凭借着理想ONE的强势表现,也让理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着一席之地。

数据显示,8月份理想ONE共交付新车2711辆,创单月交付量新高。2020年1-8月,理想ONE总计交付14656辆,成绩可圈可点。

或成为江苏省新希望

从整体发展来看,理想有望成为江苏省的整车企业担当并非是无稽之谈。

当前,在江苏新造车企业中,只有理想汽车保持着健康的状态,不仅销售和企业经营情况日渐向好,还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备受用户资本市场认可的新势力代表。

为什么是理想?

第一,在市场认可度方面,理想就已经甩下了一大批同行者。

理想创下了仅用6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第一个1万辆的交付的佳绩,其中包含了春节期和疫情的特殊时期,创下了中外造车新势力全新车型的最快交付1万辆的纪录。

另外,根据最新公布的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理想ONE?2020年1-8月的累计销量,已超过雷克萨斯RX?450h、蔚来ES8、保时捷Cayenne?E-Hybrid等,继续保持中国新能源中大SUV市场(包含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增程式电动)第一名。

其次,理想汽车将加快销售和服务网络拓展速度,2020年内,理想汽车直营零售中心数量预计将从8月底的31家提升至约60家,售后服务网络(包含维修中心和授权钣喷中心)将在三季度内覆盖到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份,年底前将拓展至100个城市。销售和服务网络的拓展,将为理想汽车的持续销量增长带来巨大空间。

在已交付用户用车满意度调查中,用户对理想ONE驾驶系统带来的安全性、增程电驱动驾驶舒适性和无焦虑以及四屏交互带来科技感表示满意,超过98%的用户表示对车辆使用满意并愿意推荐身边的朋友购买理想ONE。

在市占率、销量和用户满意度上稳住了脚跟。

第二,理想当前的财务状况健康,这对于缺钱不可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极为可贵。

在成功完成D轮融资和IPO后,理想汽车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热捧。其在IPO募集的同时还获得3.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IPO后账上现金超过20亿美元。

作为国内最先实现毛利率转正的新造车企业,理想汽车今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已经提升到13.3%,有望成为第一家拥有自主造血的新势力。

稳定正向的现金流,健康的毛利率水平,加上充足的现金储备,理想汽车健康的财务状况将为下一步的新品研发与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理想高效的企业经营也让其在资金上有效把控。

理想汽车在经营过程中打造了高效服务网络,8月单店平均销量是蔚来的3.3倍。理想汽车8月交付2711辆,到8月底共有零售门店31家,平均单店销量为87.4辆;蔚来8月交付3965辆,到8月底零售共有零售门店152家,平均单店销量为26.1辆。

今年将持续扩展零售网络,年底零售中心数量将达到60家,服务更多用户。高效的企业运营也彰显了其组织效率高的优势。理想一共3000人,还包含了工厂蓝领,蔚来超过6500人,没有工厂蓝领。

这也体现了理想汽车内部协同高效,资金利用效率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强的特征。

第四,理想汽车强劲的产品力和技术路线决定了其未来发展前景向好。

驾驶、OTA、智能化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也是一众造车新势力努力的方向。但与其他品牌不同,理想汽车首先解决了横亘在消费者面前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问题。

理想汽车旗下产品理想ONE定位为增程式电动车。它用纯电四驱的电动平台,通过大容量电池组和高功率增程发电系统配合,提供800公里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支持快充、慢充和加油发电3种能源补充方案。

理想汽车认为,要大规模推广电动车,必须解决用户的日常补能问题。根据CIC(China?Insights?Consultancy)研究报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一线城市中只有不到25%的家庭拥有适合安装家庭充电桩的停车位,而美国这一比例超过70%。在中国,大量的电动车车主不得不依赖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然而,到2019年年底,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和公共充电桩的比例为17.1:1,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无法跟上新能源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增长速度。

在理想汽车看来,增程不是一种技术路线,而是一种更符合当下现实条件的补能解决方案,在提供电动汽车动力平顺、加速响应快等诸多益处的同时,底解决了城市居住环境下无法安装充电桩及公用快充设施不完善带来的里程焦虑。

终结了电动车的里程焦虑,理想汽车同步在深耕电动车的智能化。

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理想汽车在思考人与车如何紧密连接,科技如何更好地为人服务。理想ONE用四屏与全车语音交互,标配驾驶系统,让用户的驾乘体验更安全、更便捷。搭载全车OTA功能,车辆在全生命周期中不断更新完善。

在电子架构、域控制器、操作系统等自动驾驶的关键核心领域,理想汽车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自主研发。

长期来看,理想汽车有机会成为一家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2020年5月,李想在接受《建约车评》专访时表示,他“造车、拼命地卖车,就是希望在2025年的时候,能够获得一张自动驾驶赛道的入场券,到2035年的时候,让理想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驾驶运营商”。

发展节奏而言,理想汽车在2022年实现相当于L3级别的导航自动驾驶——NOA,下一款车型X01上将配备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硬件系统,在2024年将L4级自动驾驶能力OTA到量产车上。

理想汽车此前已经拿下乙级地图测绘资质,能够使该公司在L4级自动驾驶所必须的高精地图领域掌握主动权。

此外,理想汽车正在自主研发实时操作系统Li?OS,将在下一代车型上应用。

从上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理想汽车力图做到新能源NO.1的决心。

将眼光放回到整个江苏省,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的江苏,需要一个中国“特斯拉”,而理想汽车很可能助力江苏省成为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极,带动整个江苏的新能源产业发展。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在市场环境充满挑战的前提下,理想汽车能够逆流而上,通过更好地控制成本,更好地制造产品,来实现利润率,去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如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说的,汽车市场足够大,难度也特别高,“中国上百个新造车企业,如果最后只能活下来三家,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家。”

当前新势力的赛道已趋于成熟,关于未来会有几家存活也众说纷纭。我们无法坚定的说未来一定是哪几家活下去,但依照目前的势头而言,理想成为幸存者的几率颇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触目惊心!千亿资金打水漂?造车新势力***后的“烂账”

更自主、更敏捷、更中国、更卷。马自达的新品牌战略发布,给市场和渠道吃了一颗定心丸。马自达不会退出中国,而是继续加码中国。

文 /《汽车人》卢山

面对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冲击,中国的合资品牌正面临二次创业的全新挑战。有的品牌败走麦城,也有品牌逆流而上,拥抱变化。

马自达坚定地选择了后者。4月16日,马自达首次对外公布了电动化时代的转型战略和目标愿景,以及和长安汽车建立全新的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长安马自达也发布了全新的“真我 由我 FEEL ALIVE”品牌主张和五大服务标准,以及在新的发展阶段打造产品3.0、用户体验3.0、数字化3.0的行动规划。

“更自主、更敏捷、更中国、更卷。”看完整场发布,用这一句话可以概括马自达中国战略的精髓。

而此次一系列新战略举措的发布,也是对前段时间谣言的响亮回应,给不明所以的市场和渠道吃下一颗定心丸——马自达不会退出中国,而是继续加码中国!

中日合作新模式,助推长马电动化

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最迅猛的市场,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有着鲜明的本土特色。即使是像丰田这样的巨型企业,面向全球开发的首款纯电车型,在中国车市也遭遇了滑铁卢。

基于前车之鉴,马自达在推动自身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首先将现地化放置在首位。

今年4月,马自达将此前位于广岛总公司的中国业务战略职能正式移交至位于上海、由马自达100%控股的“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动马自达在中国市场战略的快速制定与实施。

马自达的现地化,仅仅依靠日方还不够,更需要本土合作方的深度参与。

此次战略发布的一个重要信息,是马自达将与长安汽车超越传统合资车企的合作框架,建立全新的合作模式,持续加码长安马自达的人才和投入,对新能源车型进行共同开发。

马自达执行董事/中国事业担当、马自达(中国)董事长中岛彻

马自达执行董事/中国事业担当、马自达(中国)董事长中岛彻,用“为不变而改变”形容这次史无前例的变革。

“不变的”,是马自达坚持“以人为本”的品牌理念和坚守“驾乘愉悦”的品牌精髓;“改变的”,是持续加强产品阵容的扩充和加速对长安马自达的持续投入。

中岛彻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发展速度领先全球,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可以迅速地制定战略,以及建立基于与长安汽车之间密切的沟通交流实施判断、执行的体制,为我们未来的业务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有了相当丰厚的技术积累,并且打造了长安深蓝新能源独立品牌,以及阿维塔高端新能源品牌。

马自达在设计和驾驶方面的精髓和优势,加上长安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优势,将有望打破目前纯电车型的套路,形成长安马自达1+1>2的独特竞争优势。

据悉,马自达和长安汽车已经着手启动向长安马自达派遣开发团队。

按照规划,2024年底和2025年底前,长安马自达将推出两款本土化研发、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动力系统包括纯电模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模式,实地践行马自达品牌在电动化领域的目标愿景。

本届上海车展,MAZDACX-50行也HEV混合动力车型,将在长安马自达展台迎来全球首发。

这款定位“山系”的全新SUV,凭借差异化的设计,还未上市已经得到广泛关注。接受预定以来,小订数量已经超过15000辆。

未来,马自达、长安汽车、长安马自达将形成三位一体,长安马自达将迎来更本土化、更中国化的全新时代。

解锁下一个200万辆,全面打造长马3.0

今年3月3日,长安马自达用户数量正式突破200万大关。

一面是市场全面进入存量时代;一面是为下一个200万辆努力奋进。在传承驾乘愉悦的同时,电动化和智能化无疑成为长马撬动新增长点的关键词。

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裁邓智涛

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裁邓智涛表示:“2023年,将是长安马自达开启电动化时代的元年,也是全体系向实现下一个200万辆目标的奋进之年。”

他表示,以“为用户打造高价值体验”为导向,长安马自达将着力向产品3.0、用户体验3.0、数字化3.0阶段迈进,在存量汽车市场,用“为用户打造高价值体验”定义“求质”发展,定义马自达的匠心内涵。

在产品3.0阶段,长安马自达要让每一个驾驶者,都能体验到马自达的驾驶之美。无论是领先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之美、充满生命活力的「魂动」设计之美,还是独一无二的「人马一体」驾乘愉悦之美、造车如艺的高品质之美。

为用户,长安马自达同样始终坚守驾驶之美。在功利汽车时代,长安马自达坚持做好美丽汽车。在产品冗余堆砌的时代,长安马自达坚守有温度的设计价值。

“一日马自达,终身马自达。”百万用户中,一家拥有7辆、5辆、3辆的马自达家族,是对马自达理念最高的认可。

在用户3.0体验阶段,长安马自达将在「悦马星空」APP打造用户专属的交流社区,并为青年媒体用户建立专属的「人马一体」训练营。

2023年,为继续提升用户服务体验,本次品牌之夜,长安马自达正式发布五大服务标准——

第一,透明价:所有进店消费明码标价,维保费用透明并逐项说明,确保客户明明白白享受服务。

第二,匠心修:通过规范的维修作业流程和严格的检验制度,确保车辆保养和故障在出厂前得到妥善解决。

第三,准时取:进店车辆开立维修工单后,10分钟内安排维修工位&专业维修技师,普通常规基础保养1小时内交付。

第四,正品件:我们坚持使用原厂纯正零件,确保车辆维修保养的品质。

第五,安心救:我们提供7*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快速到达现场,并为客户提供应急保障。

面对现场的用户代表和直播间的马自达粉丝,邓智涛颇为动情:“我们深知,马自达用户并不是简单的服务利益获取者,也不是单纯的产品利益获取者,而是我们真正的品牌共建者。在新的时代,让我们一起再出发,共建新的马自达!”

在数字化3.0阶段,长安马自达要打造以用户体验触点为核心的数字化能力,让客户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景,在每一次接触中,都能感受到愉悦和快乐。

2023年,长安马自达将搭建起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服务全链路的企业数据中台,深度把握用户的用车习惯与诉求,不断提升用户对企业、品牌的满意度,实现用户体验的闭环。

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全新品牌主张落地

汽车年轻化,正在从年龄上的年轻化,向理念上的年轻化转变。而这种转变的一个标志,就是汽车不再被物化,而是拟人化。

比起工具,年轻消费人群更愿意把车当作生活中的伙伴,车和人构建起新的生活方式。所以,打造“身心合一、充满活力”的汽车产品,不仅是马自达持续加强与“用户共情”的探求,更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不止于车”的生活态度与需求。

借本次品牌之夜,马自达汽车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品牌主张——真我 由我 FEEL ALIVE!

马自达与生俱来的“人与车灵犀默契”的产品优势,与当下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与用户出行需求的趋势不谋而合。

中国汽车消费者在经历过“乱花迷人眼”的车市繁荣之后,将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购车动机,聆听并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而这种以内心需求为尺度、身心健康兼顾的消费价值观,将使得马自达在中国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马自达将新的全球品牌主张在中国本土化落地,正是洞悉了中国消费者追求悦己体验的需求,他们除了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也希望获得身体和心灵上的满足与愉悦感。

“真我 由我 FEEL ALIVE”品牌主张的到来,也意味着长安马自达在瞬息万变的中国车市中,进一步推进“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全新战略正式开启。

长安马自达总裁住冈敬

长安马自达总裁住冈敬表示:“马自达洞察到用户当下的需求,已不只是停留在‘车’本身,他们希望更能体现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我 由我 FEEL ALIVE’的全新品牌主张,目的就是激发用户去突破当下生活的局限,去探寻以真我为生活意义的本真。”

写在最后:

积跬步,至千里。

在日新月异的中国汽车市场上,马自达走得不是最快,但步伐始终坚定。这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品牌,因为他们始终在做心目中难却正确的事。

从坚持给与用户最大驾驶乐趣的“人马一体”,到榨干内燃机最后一丝潜力的压燃技术,更遑论已经成为经典图腾的转子发动机,无不在向它的受众传递着这个品牌的态度。

此次全新战略和品牌主张的发布,让人看到了马自达对于电动化时代的思考和应对之道。

马自达与长安汽车的互补性,是其他合资品牌很难比拟的。因为两者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并且在市场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样的合作,能够彻底释放各自的特长。

马自达同级最有品位的设计、好评率百分百的操控性,加上长安领先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两者共同开发的新能源产品,将极有可能超越其他日系品牌的合作产品,成为新一代电动车里的佼佼者。对此,作为消费者的笔者也极为期待。

有高性能的产品,还有高品质的服务,才能最终为用户提供真正高价值的体验。在这方面,深谙粉丝之道的长安马自达,已经走在了很多品牌的前面。

3.0阶段和全新品牌主张的提出,虚实结合的打法很妙。既推出务实的服务升级举措,又鲜明锐化了偏虚的品牌调性,给消费者带来了新鲜感和向往感。

2023年的上海车展,被称为史上最强也最卷的一届车展。选择在此刻重新出发的马自达,不止是拥抱电动化浪潮的变化,更是在拥抱用户价值导向的变化。

期待在新时代里,看到更多马自达的“为不变而改变”。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几年前,一张印满了汽车品牌LOGO的海报被广为流传。如图:

而如今,这张变成了这样。如图:

汽车新四化的浪潮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催生出300个汽车品牌,而市场又将其迅速打回原形:抱歉,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么多汽车品牌。

不过事情并非这样简单。众所周知,汽车是一个重资产行业,一个汽车品牌的诞生,可以说是金钱堆砌而成的。

从早期的厂房用地、造车资质,到中期的产品设计、制造、交付,再到后期的运营、用户维护,每一步都牵扯着以亿为计量单位的资金。

如今,大批量汽车品牌消失在造车运动之中,资金问题也成了一时算不清楚的烂账。

出力不讨好的地方

造车新势力运动烂尾,最尴尬的莫过于地方。地方是造车新势力企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不过其对造车运动的付出与其应得的声誉、回报并不成正比。

在造车新势力企业发展初期,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入鲶鱼产品,发改委针对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进行核准,并颁发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

短短十四个月的时间,十五张新能源牌照落地,其中不乏闻所未闻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可想而知它们背靠的地方市在背后经过了多少周旋,才让发改委将珍贵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发放给名不见经传的新造车企业。

不过,陆地方舟、江苏敏安、河南速达们,既没有满足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初心,也没有成全地方搭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列车的小心机。除了几家有传统汽车厂商背书的企业外,其余企业鲜有造车动作,甚至有些企业从拿到资质后便不再发声,沦为"僵尸企业"。

一时间,关于“骗资质”的质疑声在业内此起彼伏。在外界的质疑之下,通过申请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通道被长期关停。

新能源资质狂潮的落幕,让身处背后的地方陷入被质疑的境地。地方市究竟有没有认真审查过这些获得资质的“僵尸企业”?地方助力造车新势力企业获得资质,究竟是为助推新能源的发展,还是投机取巧与造车新势力企业“暗通款曲”?

不可否认,汽车产业是推动当地经济、就业、民生发展的重要产业,地方自然希望当地能有好的汽车项目落地。不过将筹码压在造车新势力企业身上,其用意、声誉和付出的金钱回报率,都被打上了问号。

除了帮助造车新势力企业获取资质外,地方出钱出力也不在话下。

经过统计可以看到,在上述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工厂和生产基地所在省份和城市的分布为:安徽:2个、上海1个、浙江9个、江苏6个、湖北1个、云南1个、贵州1个、天津1个、广东2个、重庆1个、江西1个、福建1个、河南1个。

而图表中品牌的工厂和生产基地累计投资金额达1807.2亿元。其中,投资超过200亿的企业有四家,投资超过百亿的共有十家企业,投资超过50亿人民币低于100亿人民币的有四家。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入场,舆论的“态度”并非赞扬,而是表达了无限的担忧。地方蜂拥而至签下造车大单,究竟是引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是催生出巨大的产业泡沫?

果然,在质疑的声音之下,造车新势力企业很快便“露出了马脚”。它们显然难以适应汽车产业高投资、长线运作、产业协同的发展规律。

于是在近几年间,造车新势力企业退场的消息频频传出,终于在2020年疫情和车市寒冬的催化下,集体爆发。

如皋三度跳坑

这些投入巨大、令人振奋的汽车项目,无一例外地重蹈了贾跃亭造车的覆辙,一地鸡毛难以收场。

现今被讨论得最多的,便是如皋市投资的赛麟项目。时间跳回到2015年,在青年汽车董事长庞青年的牵线搭桥下,赛麟汽车几经思量终于确定落户如皋。

翻看当时南通官方媒体《南通日报》的报道,可见这样的描述:“2015年,威蒙工业集团决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用赛麟的品牌和技术降级生产中高端SUV和轿车,预计年产值可超1000亿元。作为威蒙集团的合作伙伴,来如皋投资创业的庞青年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如皋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最终,如皋以显著的区位优势、优越的产业基础和优质的服务,令举棋不定的威蒙集团吃下定心丸,赛麟汽车最终决定落子如皋。”

字里行间之中,《南通日报》表现出了如皋市对赛麟项目落地的期盼。为了顺利推动赛麟项目落地,如皋市拿出了真金白银,足以彰显诚意。

在整个赛麟项目中,如皋至今一共出资接近60亿元真金白银,包括前后34亿出资,25亿流动资金。

然而,如皋市真金白银的投入,赛麟内部的账目却一团乱麻。据悉,迈迈工程样车的研发费用不足一亿元,巨额的花费主要在各类广告、打给美国公司的费用以及给员工的高薪上。

赛麟的烂账被公之于众,如皋市表面上看是当了“冤大头”,成为无辜者。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在造车运动中,早有贾跃亭失败落荒而逃的前车之鉴,为何如皋市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允许王晓麟“空手套白狼”呢?在新四化浪潮面前,其急功近利之心昭然若揭。

如皋市镇府并非第一次吃了造车新势力的亏。早在2013年,如皋市与陆地方舟便有过土地***。

陆地方舟这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在获取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后,便很少发出声音。其造车的虚实难以分辨。正是这样一家企业,曾被如皋市冠以“如皋市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称号。

江苏省如皋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陆地方舟项目是如皋经济开发区的项目,目前项目的建筑用地应该是400多亩,而围栏内圈占的土地面积在600多亩。”

陆地方舟、青年汽车、江苏赛麟问题的曝光,将其背后作为默默支持者的如皋市牵扯进舆论的旋涡中。为何偏偏三个“不靠谱”的项目均与如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何如皋市一而再地跳入造车的深坑呢?

近些年来,如皋市的新能源野心在汽车圈人尽皆知。其不仅投资纯电动汽车企业,还致力于将如皋打造成氢燃料电池车小镇。

汽车头条APP曾被邀请参加过如皋氢燃料电池会议,整场会议警车开道、市政、交通全力配合,种种细节处都能看出如皋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而大干快上,势必不符合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

风口之下热钱涌入

这种急功近利的情绪,似乎具备传导效应。正如造车新势力企业在一夜之间新增300多家一样,支持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地方也被这种狂热的情绪传导。无论是在外界看来如何不靠谱的技术,都能得到地方市的支持。

除了在赛麟项目上折戟之外,如皋市还与“加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车有着利益关系,青年汽车的水氢汽车也得到了南阳市的支持。而爱驰汽车新推出的“甲醇重整制氢高温燃料电池电堆重整增程器”这样技术路径复杂且不成熟的项目,也得到了山西高平市的支持,将项目落地此处。

地方市重金投资造车新势力企业,将一己荣辱与造车新势力企业的成败深深捆绑在了一起。赛麟丑闻让如皋市损“赔了夫人又折兵”,博郡、拜腾的“落寞”让天津市和南京市的投资难以收回。

尽管千亿投资打了水漂,不少地方市还需要承担推动造车项目员工的工资、社保、遣散费用。至于此前地方市为造车新势力企业项目落地批复的土地问题,如今也成了一个敏感的所在。

汽车头条APP统计了十六家造车新势力企业与签订的建厂协议,发现为了支持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发展,地方的批地审批大开绿灯。

在十六家建厂项目中,有8家企业的项目用地超过1000亩,其余8个项目用地也在100-950亩之间。

这些动则几百上千亩的用地,很多都是以低于市面的成交价出售。公开资料显示,国能就以成交楼面价2800.35元/平方米的低价拍得天津市7.24万平方米的土地。

然而这些低价批售的千亩用地,并没有发挥出外界期待的作用,既没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没有解决就业。如今,造车运动偃旗息鼓,规划的土地问题如何解决?当初批地的主理人是否该负监察不利的责任?地方市是否该为这些尴尬的“空地”做出官方说明呢?

利益捆绑的上海样本

赛麟项目的烂账撕开了这场狂热造车运动的脓疮。虽然目前诸多造车项目并未公开宣布失败,但失声便是对外界最好的回应。它们背后的地方市也得以保全颜面,不至于落得尴尬的境地。

不过,在造车新势力企业与地方的合作中,也有成功的案例,它们便是特斯拉和蔚来。

众所周知,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建厂,上海市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至今,双方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特斯拉也得以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月销过万成绩。

同样需要地方支持,同样需要地方出钱出力出,为何特斯拉并未出现“反水”的现象?

这还要从上海市与特斯拉的对赌协议说起。外界更多知晓的是,上海市为引进特斯拉项目一路绿灯。特斯拉在中国拿到的年利率是3.9%。一手解决土地成本,一手搞定资金成本。上海的土地,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卖给特斯拉。给特斯拉的,利息远低于其他企业。

而事实上,上海市也留了一手。上海市要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2023年年底起,每年须纳税22.3亿元,如果不能达成这一条件,则必须归还相应土地。同时,特斯拉还必须在未来5年在上海工厂投入人民币140.8亿元的资本支出。

这样的对赌协议,将特斯拉与上海市的利益深度捆绑,双方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同盟自然可靠。

上海样本被安徽合肥完美***。今年上半年,“钱紧”的蔚来获得了安徽省70亿的投资,蔚来中国也因此落户合肥。

不过,安徽省的70亿并非没有条件。在付出70亿的同时,安徽省与蔚来签订了一个对赌协议:蔚来中国2020年营收148亿,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并且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这保证了“缺钱”的蔚来对于蔚来中国项目也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并且为安徽省未来的盈利提供了保障。对比赛麟以虚技术入股,再通过获取的股份的如皋的方式,安徽与上海的做法聪明得多。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造车狂潮之中,如今披荆斩棘冲出来的企业仅有蔚来、小鹏、威马、理想等少部分企业。站在造车新势力背后的支持者们,自然也一损俱损。它们付出的财力、物力,成为中国汽车史无前例的造车运动中的一粒尘埃。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做反思。当这些造车新势力企业倒下之时,相关追责必须行动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发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马自达

上一篇奥迪a8最大降价35万是多少_奥迪a8l降价25万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