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官方微博-理想汽车公司

tamoadmin 0
  1. 理想汽车回应“座椅发现疑似水银”:已展开全面调查
  2. 上海车展才公布,理想纯电MPV加超充的方案有看点吗?
  3. 比亚迪和吉利,中间隔着两个长城
  4. 理想汽车价格

全新改款的特斯拉Model 3快要来了。依据目前公布的细节,新款将取消温度传感器,依据位置数据和气象台预报,确定温度。

另外,依据工信部的申报数据,Model Y将取消前后包围上的6颗超声波雷达。?

去年净利润126亿美元、毛利率28.5%的特斯拉,依然在疯狂地做着减法,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理想汽车官方微博-理想汽车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汽车行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系统性的降本能力是车企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所以,当把价格降到历史最低点,顺便拉开价格战序幕的特斯拉,放出生产成本还能再降一半的豪言时,大把人替国产新能源品牌们操心:这怎么打得过??

也正因如此,在最近的各种访中,如何应对特斯拉,几乎成为了必聊的话题之一。?

理想汽车官方微博-理想汽车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聊过一圈之后我们发现,车企高层的眼里的特斯拉,远没有吃瓜群众嘴里的特斯拉可怕。

客气一点的,比如飞凡汽车CEO吴冰。“市场足够大,总能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不太客气的比如蔚来董事长李斌,他认为“特斯拉的低成本,是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

理想汽车官方微博-理想汽车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极氪CEO安聪慧说:“一体化压铸我们也在用,而且吨位、压出来的产品面积都比特斯拉更大。”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表示:“单纯比省成本,中国人绝对最在行。”

理想汽车CEO李想也在微博上说:“比亚迪整车成本管理显著优于特斯拉。”

01 极简VS极致

马斯克是一个信奉极简主义的人。?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段特斯拉Model Y和某同价位国产新势力车型的拆车对比。?

把两台车彻底拆散,有个很明显的对比是, 特斯拉整车的线束,要短很多。

在一台车上,哪怕只是增加一个按键都需要多一根线来连接。而马斯克,恨不得干掉所有的硬件。?

Model S用一个17英寸的屏幕集成了几乎全部的控制功能;到了Model 3、Model Y上,中控仪表也没有了,如果不是法规要求,甚至连双闪键都不会存在。?

这样的理念大大减少了硬件和线束的使用,也成就了特斯拉的毛坯房之名。?

特斯拉“毛坯房”?

有很多人欣赏这种极度简洁的风格,他们认可特斯拉的理念,相信软件的强大,可以代替很多硬件的价值。?

但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是一台国产的新能源车把内饰做成这个样子,消费者会买账么??

李斌的判断是不会的,“特斯拉有它的品牌溢价在。”?

消费者对于国产新能源的期待,绝对是用料越扎实,内饰越豪华越好。?

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天天被吐槽肤浅、没技术,但销量就是不服不行。?

蔚来疯狂烧钱搞换电、搞社区,被质疑不务正业,但体验过的大多都说好。?

刚上市的飞凡F7左手屏霸基因,右手巴赫座舱,也能让不少消费者感叹还买什么Model 3??

飞凡F7巴赫座舱

除了看得见的内饰,这场拆车对比,还证明了一些看不见的地方,自主新能源在用料上也比特斯拉更有诚意。?

比如,前者用了更多的隔音材料提升NVH效果、用了更多的铸铝底盘件来提升续航和韧性,在车身结构上也有强度更高的设计等。

所以李斌说:“特斯拉的低成本,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3月中旬,李斌接受《汽车产经网》访,谈及特斯拉

有的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并非软件可以取代的。 驾驶方面的差异或许更能说明这一点。?

和特斯拉Model Y同价位的国产新势力车型,所搭载的传感器数量通常会达到30个左右,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都会配齐。?

而特斯拉Model Y只有8颗摄像头、1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并且这12颗超声波雷达马上就会被3个摄像头取代。有外媒测算,这可以让特斯拉每辆车的成本再减少114美元。?

使用更精简的传感器方案,背后依然是特斯拉对其软件能力的自信,但这种自信在国内就会显得有些托大。?

在中国,FSD的进展完全不像在北美那样顺利,开通率低且被吐槽为“***版本”。?

主要原因在于,在自动驾驶方面中国法规更加严格。同时,特斯拉略显单薄的传感器配置,在面对中国极其复杂的道路状况时,有点不够用。

在各种智能对比测试中,呈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

由于没有激光雷达和高精度地图的,在上下匝道、拥堵变道等较为复杂的路况下,特斯拉的感知能力和执行逻辑略逊于自主头部新势力。另外,在城市领航驾驶功能方面,特斯拉的进展也比较缓慢。?

这些都意味着,特斯拉早期立起的智驾标杆地位,正在被冲击。 哪怕实现同样的功能,它需要的硬件更少,但消费者并不关心这些,他们只为最终的体验买单。

扯远了,说回线束问题,除了本身需要连接的硬件更少之外,特斯拉用更加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大幅度减少了ECU的使用,也进一步缩减了整车线束。?

传统汽车上,几乎每个功能都需要单独的ECU控制,ECU总量一般会达到80个以上,连接ECU的线束长达数公里,而且功能越多线就越长,比如奥迪A8,线束总长度超过6公里。?

但特斯拉将众多ECU整合成了一个集成式计算模块和三个车身控制模块,每个模块负责附近区域的ECU数据处理工作,大大减少了芯片和线束的使用量。?

这样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是汽车智能进化的趋势之一,但其推广最大的阻力并不来自于技术。?

一位来自亿咖通的软件工程师认为。“这样的系统会淘汰掉传统车企数十年培育的供应链体系。”?

的确,传统汽车上几十个ECU,每一个背后都站着一个供应商,要改牵涉利益方太多,这也是传统车企改革的包袱之一。?

而没有历史包袱的新势力、新品牌,向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进化的步伐就会更加迅速。

以蔚来为例,其现行的跨域融合电子电气架构并不复杂,主要划分为车身、动力、底盘、智驾、座舱几大控制域,比传统汽车已经大为精简。?

而其正在规划中的下一代整车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也将用中央计算平台加区域控制器的方式来执行。?

蔚来电子电气架构规划?

总之,特斯拉的减法,由内而外一以贯之,在软件能力的支持下,把能省的地方都省了。

某种程度上,这种做法能够被接受,是先发优势和品牌号召力给予特斯拉的“特权”。在燃油车当道的时代,大众、丰田们曾经有过类似的“特权”。?

而没有“特权”的国产新能源品牌,只能加减结合,在优化电子电器架构和软件算法的同时,把配置和服务拉满,以此来对抗特斯拉的品牌优势。

很熟悉的剧本,历史果然是一个轮回,只不过这一次见效要快了很多。?

要知道,特斯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连续降价,可不是发慈悲、送,而是其在手订单大幅度缩减带来的必然结果,其面对的外部竞争压力可能比想象的要大。?

02 离开规模谈成本是耍流氓

马斯克的极简主义,不仅展现在产品端,也展现在工厂里。广为人知的一体化压铸是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之一。

2020年,马斯克开始用一体化压铸工艺来生产Model Y的后车架,由此带来的好处包括:

原来由70多个零件冲压、焊接,至少花费1-2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后车架,不到2分钟便被一体压铸成型

制造过程减少了300台机器人,同时节省了30%的占地面积;

焊装车间一般需要配上百名工人,一体式压铸车间只需要20-30名。

特斯拉曾公开称,一体化压铸技术给Model Y节省了约20%的制造成本。

在本月初的投资者日上,马斯克还画了一张新的大饼。饼上面是种全新的生产模式,仅以少数压铸件为基础进行拼装,像乐高一样组装整个车身。

大型一体化压铸机

或许由于效果确实显著,一体化压铸在网上被捧得极高。但其实这种工艺的原理并不复杂。

“让加热成液态或半液态的高温金属进入模具冷却定型后脱模,得到了想要的形状。”早在公元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类似的方法来浇铸青铜器。

在上世纪50年代,英国的玩具公司已经用一体压铸来生产玩具汽车,传说马斯克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甚至,在汽车行业内,马斯克都不是第一个运用一体压铸的。他只是把一体化压铸的应用范围从小部件,拓展到了大体积结构件上。?

目前,已经有很多新能源品牌在跟进这项技术,蔚来ET5、极氪009、高合HiPhi Z等车型都已经实现了后车架一体化压铸。

安聪慧表示:“从009所体现的效果,我们压铸的吨位,压铸出来的产品体积、面积都比特斯拉大,将来我们会把这项技术运用到其他车型上。”

吉利2022年财报会,安聪慧在访中谈及一体化压铸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项工艺的降本能力。比如李斌,在自家ET5已经使用一体化压铸的情况下,他还是表示:“并不能降低多少成本。”

事实上,一体化压铸并不适合所有的企业。因为这项工艺在提高生产节奏和效率的同时,也彻底牺牲掉了零件的灵活和通用性。

车架毕竟和底盘不同,即便套娃如理想L系列,其后车架多少还是有些区别。

所以不同的车型,必须要换不同的模具。而大型压铸件的模具动辄百余吨,要上起重机才能换。

折腾一次,再重新启动就是10个小时起步,这些时间足够生产数百个压铸件。

所以为了避免浪费,大型压铸机通常只用来生产一种压铸件,同时主机厂必须要有一个爆款车型来消化压铸机爆棚的产能。

专业人士测算过,以10天为一个周期,一次性连续生产5000个压铸件,至少满足这个规模,才能让一体式大型压铸机才能达到比较经济的使用状态。

按照10天、5000个压铸件这个数据来推算,车企至少需要有一款年销18万的爆款车型支撑,才划算用大型一体压铸机。

整个2022年,中国市场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新能源车,只有比亚迪的秦、宋、汉;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以及五菱宏光MINI

而在这些车型里,使用了一体化压铸的Model Y又是其中卖得最贵也最好的。

看到这里,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李斌在用了一体化压铸的情况下,说它并不能省钱。

其实,极氪的一体化压铸目前也还处在试点阶段,安聪慧看好这项技术也是基于其对极氪今后的销量规模有着非常良好的预期。

由此可见,一体化压铸并不代表绝对的降本增效,他有很高的规模门槛。事实上,在汽车行业,离开了规模谈成本都是耍流氓的行为。

今天的特斯拉,在一体化压铸之外,生产端还有很多被捧上神坛的创新,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其已经取得的规模效应基础之上的。

不要忘了,特斯拉也是在2020年,年销量超过50万之后,才开始盈利的。

关于规模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看看2022年比亚迪的财报。

2022年比亚迪营收4240.61亿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3246.91亿元,毛利率为20.39%,对应的全年销量是180.25万辆。

而特斯拉同期的数据是,营收5611.10亿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4922.30亿元,毛利率28.5%,对应的全年销量是131万辆。

如果只看最近一个季度的汽车毛利率,比亚迪22.8%,特斯拉25.9%,双方基本处在同一个水准。

再考虑到两者在单车平均售价上的巨大差距,比亚迪的成本管控能力也可以说非常出色。

“扣王”李想都在微博上直言:“比亚迪的整车成本管理显著优于特斯拉。”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如果是在规模相当的前提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肖勇说的那句话。“没人比中国人更懂得省成本。”

3月中旬,肖勇接受《汽车产经网》访,谈及特斯拉

况且,自古世人都以成败论英雄。

一如今天人们赞扬马斯克在产品和生产端的颠覆性创新一样。

倘若某天,蔚来达到了同等规模,也会有数不尽的文章来称颂李斌在用户服务上挥金如土有多么英明。

若小鹏汽车达到了同等规模,则会有无数人赞叹何小鹏对智能驾驶的执着有多么了不起。

03 写在最后

必须承认,精减配置也好,改变生产方式也罢,特斯拉用独特的创新和和足够重的研发投入,筑起了很深的护城河。?

从2017年到现在,其单车生产成本从8.4万下降到了3.6万,并且还有继续下探的空间。?

但是面向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创新颠覆,特斯拉的路线是唯一解么?恐怕也不是。?

如吴冰所言,新能源的赛道足够宽阔,容得下各种各样的理念和追求。?

<img data-img-size-val="894,595" src="s://img.36krcdn/hsos***s/202303

理想汽车回应“座椅发现疑似水银”:已展开全面调查

文/磊磊

理想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品牌。当你带着主观、技术、工程维度的不认可,去“俯视”它时,你会给它戴上一无是处、投机取巧、两头不靠的帽子,把它批判一番。

但当你带着目的、用途,以接纳一位全新家庭成员的心态去“平视”它时,你会觉得整个市场中只有它,是能够完整满足你的。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个品牌,以及关于它技术、产品的近乎一切。

近期,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微博表态,表态中歌词大意是,理想早期在研发one这款车时,已经尝试并成功搞出了PHEV(带发动机直驱模式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方案),PHEV技术路径技术维度上对于理想来说并没有任何问题。

理想之所以弃用这一技术路径的原因是,首先;PHEV直驱模式在提升燃油经济性这件事上的帮助可称微乎其微;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直驱模式下内燃机转速势必是变化且有波动的,这就破坏了奶爸叙事框架下颇重要的整车NVH性能。

我觉得真是原因是,首先,在理想汽车草创初期,因为理想没有做蔚来那样史无前例、气势如虹的品牌建设,所以one这款奶爸车完全不可能考虑纯电方案,毕竟以one的尺寸,叠加上吨位巨大的电池,再考虑one这款车挺差的电控,贼高的电耗。one但凡想实现一个说得过去的续航,起码得堆上120度以上的大电池组,按照当时的电池价格,这样的one保守定价也得50W+,这样的价格对于当时的理想品牌,就是一个卖不出车的高价,所以我们先把纯电这条技术路径给pass。

聊到PHEV项目,我觉得最大问题还是油电衔接这件事。SEV项目失败之后的理想,用风雨飘摇形容,都没啥问题,既没哪家整车厂愿意把优质发动机卖给他,one车型颇为严苛的成本控制,就算有人愿意卖给他B48、EA888 EVO4、LSY这些优质化内燃机,它也真就是装不起、用不起。所以one身上那台东安动力1.2T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成了理想当时的唯一解。

如果理想真用这款发动机做了个PHEV架构,馈电直驱模式下极为劣化的NVH水准,会让几乎所有30W+预算购车者调头走开,并且对于当时的理想来说,能否做出一套可用的油电衔接及匹配逻辑,也是严重存疑,毕竟家大业大、搞电多年的比亚迪也就在2020年之后的DM-i之后。

这时增程式的优势,就被理想玩儿得明白,极低的研发与匹配成本,能够尽量控制住整车价格,并且大力压低动力架构这件事在整车总成本中占比,将更大成本转移到那些具备高用户可感知度、能够在购买决策端一锤定音的事情,比如30万级别三排SUV中首次出现的,能赋予乘坐者尊严的第三排座椅;比如那个可以锁闭音区,防止小朋友恶作剧的座位级语音识别功能。

同时,内燃机始终稳态工作的特性,也做到了那台1.2T三缸内燃机的藏拙,就算馈电模式下,也不至有那种叮叮当当的狼狈;100%时刻电动化的驱动特性,也避免了油电衔接过程的不安分,毕竟真没人相信,当年的理想,是能力做出优秀PHEV匹配逻辑的高端玩家。至于馈电油耗这件事,相比HEV架构的新汉兰达,确实是差的,但相比起同级别纯油车,比如探险者、途昂这些,12-13的实际消耗,还真不高。

理想L系此类智能化新能源车相比传统油车最大的改变,就是大幅度降低了“做好车”这件事的门槛。或者说,当前对于传统车企新能源产品最大的挑战就在于;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已经摸清,或者打通了一个路径;就是一家在基础配套层面(比如底盘行驶性)研发能力暂时欠奉的车企,也能通过外部供应商的引入,快速交出一份相当优秀的答卷。

而这,也就报销了传统车企最为“黑箱”、最能划定“护城河疆界”的动态设定能力。我们试举一例,就机械基础来说,保时捷Macan和奥迪Q5其实就同一个车,并且基于平台架构的固化,留给保时捷工程师发挥的调校空间,其实也蛮狭窄,但就凭借那极小的调整空间,保时捷的工程师就赋予了Macan相比Q5强横许多的动态特性。油车时代,若哪家自主车企,妄图在底盘动态方面向德系厂商发出关乎挑战的邀请,这都会被认定为不谙世事的嗔痴。

但在电车时代,随着中国品牌溢价的提升及配套供应商的发育,空气悬挂这样的物件,已经成为不少车企弯道甚至直到超车的。我们以理想新一批产品(L家族)上的空气悬挂试做举例。

首先,空气悬挂是一个近乎“买了就装”、“即插即用”的配置,所以理想车企自家并不用维持一个人数众多,高手云集,薪酬成本骇人的底盘工程团队。在把这部分成本迁移至空气悬挂的购上,企业整体总成本,并不会有很大的上升。并且家族L7-L9全系配备空气悬挂(除了最低配的air)所带来的巨大购量,也能帮助理想在空气悬挂供应商处拿到较有亲和力的价格。

其次,基于新能源车在车身重量、电机发力特质方面与传统燃油车型的截然不同,就算是当下最优秀的底盘工程师,也无法“拿着旧地图,奔赴新大陆”;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比亚迪许下重金聘礼挖来的原奔驰底盘工程师“汉斯·柯克”制造出的底盘质感,也只是处于“还算够用、不掉队”这样一个档次上。并且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切实装在车上的“空气悬挂”这个物件相比虚无缥缈的“***团队调校”,也更能***他们的购买冲动及欲望。

但理想当前增程式架构面临最可怕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政策风险”,继上海落地执行之后,“纯电才有绿牌”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若果某天REEV增程式当真被归入蓝牌序列,那这时的理想就像曾经的学科类机构,时代将你抛弃时,不会有一个哪怕再简单的SAY HI。

其次,虽然one、L8、L9已经证明了三排座大车尺寸升维、价格降维打法的可行。但L7车型短期内的“相对不火爆”也说明了在正面对攻、纯拼产品的拼杀中,理想品牌和增程这件事,也并非万能钥匙般的灵丹妙药。毕竟当缺少了空间、奶爸、三排这些预设条件之后,当只剩下品牌、经济性这些参考类目时,对于绝大多数,首次买30w+价位车型的玩家,同价位的BBA似乎吸引力更大一些,类似你在L7、X3、GLC三选一时的那种纠结。

另外,高性能智能化纯电动轿车,也是整个市场上难度最大、但也能够最直白客观体现品牌技术能力的一件事,你需要同时搞定“系统集成度”、“功能模块小型化”、“设计语言更迭”这么许许多多的事情,你做好这件事,就是给市场、消费者、乃至投资者更多的信心。

就像连出不少昏招,但依然活蹦乱跳的小鹏,靠的不就是P7这样一个令人惊艳的贼强势产品所带来的光芒。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丁丁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上海车展才公布,理想纯电MPV加超充的方案有看点吗?

日前,理想 APP 有车友反应,疑似发现理想 ONE 座椅有水银。网友上传的一段显示,在理想 ONE 的座椅缝隙中,有不少水银小珠滚动。

理想汽车回应称,近日,针对一位用户反应的车辆座椅发现疑似“水银”的物质,我司高度重视并已第一时间展开全面调查。理想ONE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生产制造、运输以及交付环节均未使用到汞(俗称水银),并且符合《汽车禁用物质要求》(GB/T

30512-2014)及欧盟ELV等有害物质相关要求,请各位用户放心使用。

同时,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发微博暗示此事为“造谣”。他在微博中写道,造谣的人和媒体,血液里流动着水印(银)。

比亚迪和吉利,中间隔着两个长城

理想创立六年之后,终于要入局纯电,这事应该今年就得办了。

一直靠增程单一的驱动形式,对于品牌之后的发展规划来看,是没有益处的,只会把市场越做越小。理想汽车筹划已久的纯电,应该会在4月中旬的上海车展上初露端倪,目前曝光的信息,是将会公布一个关于纯电车型补能的方案。

关于理想汽车的纯电方案,现在其实也已经公布的差不多了:

第一台纯电,可能就像网上曝光的一样是代号“W01”的一台纯电MPV;宁德时代之前和理想在微博上互动,也承认过,理想纯电用的麒麟电池;而后,在广东某高速服务区,发现了理想在建设的快充桩+充电桩。

理想造纯电,是好事,符合大众消费需求,而且纯电是未来的主流趋势。那步入纯电领域之后,无论对品牌还是消费者而言,都会开始关心一个问题“续航焦虑”。现在几个主流的解决方案,普通充电桩、大功率超充桩、换电。

理想现在能拿出来的,按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只有普通充电桩+大功率超充桩的这种组合。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应该不是这里面涵盖了多少先进技术,而是这种超充能不能好用?

大功率超充,就能解决痛点?

现在曝光的施工信息,是理想汽车全资子公司车和家(东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项目开工时间是2022年11月28日并将于3月31日竣工。中显示,超充站拥有四个充电桩,预计为一个480kW超充桩,三个250kW充电桩。

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充电桩和超充桩足够好用而且能完美解决补能问题的话,那蔚来还在花精力自研、烧钱砸覆盖率的换电站,是为了什么?其实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分析出,如果有能力的话,超快充绝对不是补能方案的最优解。而目前最适合纯电车补能的,绝对是更高效的换电站。几分钟满电走人,不用花时间成本等,整个体验流程极为接近燃油车加一箱油的体验感。

超充桩的技术含量高么?

现在快充装不算少见的技术,包括蔚来、小鹏、特斯拉等,都选择了这种快充桩方案。快充桩说白了,就是让电缆能够承受更大的功率输出,从而提高了车辆充电的速度、缩短了充电时间。但,这个大功率的输出不会保持全过程,要考虑到电池的充电承受能力,所以就有了之前“X分钟,充电XXX公里”的标语,而不是“X分钟,充满电”的宣传标语。

然后,理想的快充桩,具体是用了液冷还是水冷不得而知,具体细节没说。但,大概率应该是液冷的充电线缆。液冷线缆在散热能力、外部环境影响上,都要优于水冷电缆。特斯拉的V3快充桩,用的就是液冷模块,在高原上的极寒考验下也能使用;其次,北京冬奥会时期部分充电站里的快充桩,也用的是液冷模块。

那么,理想到2025年,投100亿元建3000个超充站,而这些超充站预计建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以解决高速充电等待时间长的痛点。而城市里,主要还是以快充站和家用充电桩为主(480kW)。就理解成,超充桩主要还是放高速服务区,城里还是普通充电桩居多(250kW)。

为什么把快充搬到高速路段?

这里不得不涉及一个“削峰填谷”的事,以一个典型居民区的基础用电负荷举例,下班晚高峰时,不论是在小区内的家充、附近充电站充电,都会造成用电负荷高峰迭加。而这种超快充,将会在短时间内给电网造成较大的负荷,而负荷高峰会严重影响供电的安全与平稳,需要改进线路与变压器,电网要多花额外的成本铺设新的馈线与添置变压器。

尤其是城市内的配电网内,本来在设计之初就可能没有考虑到充电站这个产物,尤其是老旧小区周边的配电网情况。而且,配电网建设阻力大、变电站扩容难;再在周边放上一个大功率的超充站?充电功率更大、峰值更高、加剧负荷峰谷差距,然后让配电网使容量更紧张了,而且这种充电站不像换电站有储能的作用,还不能对电网来“削峰填谷”,这样一来对电网的闲置浪费就更大了。

那话又说回来,就算给你超充站在城里,车型扎堆来充电的时候(一个480kW配两个250kW电桩),真分配到给你480kW充电桩的功率,可能也不足以这根电桩跑满的功率,也不会太理想。超充,在电网配套容量不那么宽裕的情况下,噱头大于实际用途。

关于这个问题,只能是后续多数超充站需要配备储能系统,电池充放电速度来越来快,技术越来越成熟,只要在超充站配置几倍于车辆电池包容量的情况下,超充理论上才能好用而且不会给电网带来压力,真发展到了这个时候超充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纯电车的充电慢、里程焦虑问题。

超充和换电比起来,至少目前还是换电体验更舒适。

补能没有创新,车主们用车体验会打折?

之前一直在增程式领域发力的理想汽车,今年转向进入纯电领域,在新赛道内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也可以说是从0开始做。而且,不能方案上看似用上高端的液冷超充桩,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的问题也不少,包括上面提的,怎么合理分配超充桩、快充桩的配比,超充站走不进城区等。

这么来看,理想在纯电市场上相比于蔚来的两种补能模式来看,选择性和体验感上,都有一些欠缺。而且它的充电站覆盖面积不得而知,但其实理想汽车在公布方案之前就开始在铺设充电站,应该是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不用担心理想在充电站覆盖率上的问题。

作为准车主,用不用担心?

按照曝光信息,第一台纯电车是一台MPV产品,应该还是主打家用市场,尺寸不会小,而且用上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而同市场内,极氪009也应用着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是140度电池包方案,综合续航里程能达到800km级别。

如果,设理想汽车的第一台纯电MPV也能塞下140度的麒麟电池包,那么,它的续航里程理论上来说也会在800km级别浮动,而且充电的效率会很高,用宁德时代的话术“号称10分钟充到80%”,但得需要整车平台、电桩的配合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就算用家充桩或者第三方充电桩也够用,而且800km级别的续航里程,也不会有太高的充电频次。

所以,要说理想在车型选择方面,很会“扬长避短”。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理想汽车价格

撰文 / 吴 静 孟 为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师 超

同样都是发财报,三家民营车企财报沟通会上却展现出三种完全不同的气氛。

“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3月29日的业绩发布会上,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今年销量目标300万辆起步,争取翻倍增长到360万辆。

如今的比亚迪风头正劲,其2022年的营收基本相当于1个吉利和2个长城的总营收。

相比比亚迪财报会上展现出的意气风发,吉利财报会以谈不足、找差距拉开序幕,反思成为财报会的关键词之一。

相比前两家,长城汽车的财报沟通会就更中规中矩一些,但和吉利一样,长城汽车保持居安思危的态度,客观地分析了当前自己乃至全行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财报会上,比亚迪意气风发,吉利躬身自省,长城继续谋求稳健前行。可以说,从自主三强的财报中,我们也可以读懂中国汽车品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长城内线求稳,外线加速转型

长城汽车是自主三强中最晚发布财报的车企。

3月30日,长城汽车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1373.4亿元,同比增长0.69%;实现营业利润79.67亿元,同比增长25.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

2022年度,长城汽车研发投入总额121.81亿元,同比增长34.34%,占营业收入的8.87%。其产销分别实现111.16万辆、106.17万辆,其中,海外年销售17.22万辆,同比增长23.09%,创历史新高。

长城守住百万销量大关的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单车平均售价、毛利率分别达到12.94万元、19.37%,同比增长2.29万元和3.21个百分点。

2022年,长城汽车销量下滑、净利润反增,这归功于企业品牌高端化建设的成功。2022年,长城汽车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到86.17%,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至15.27%,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2.94万元,同比增长21.47%。

2023年,长城汽车预期销量目标160万辆,其中新能源达到40%左右的渗透率,约60万辆左右。此外,长城汽车还在欧盟、巴西以及东盟做品牌的深耕以及销量的布局,海外销量目标在25万辆。

盈利预期上,长城汽车CFO、董秘李红栓表示,长城汽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将坚守两个维度,以保证长城汽车继续保持在行业中上游水平。

其一是基于技术迭代带来的降本和品牌力的提升;其二是保持长城汽车在多个细分市场品类第一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贡献现金流和较好的利润。此外,长城汽车还打造了自己的垂直整合能力,特别是在三电领域的整体布局,来保持自身的盈利能力。

从盈利能力上来讲,长城汽车一直在整个市场处于中上游水平。2023年对于整个的市场表现,由于价格战,以及对新能源新序列、新渠道的打造来讲,长城汽车表示,他们将做部分预留,对2023年整体的净利润预期在60亿元的水平线上。

谈及如何发力新能源,长城汽车首先对市场进行了新的划分和判断。长城汽车CEO穆峰表示,过去五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是哑铃型结构,从燃油车市场空白的A00市场以及30万元以上更具盈利性的两个市场率先起步,但现在竞争已经来到了腰部的核心带竞争。

长城汽车判断,目前在1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将划分为三元化市场:一是以18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原先是合资品牌牢牢占据的市场,随着市场向新能源转型,可以看到自主品牌产品正在用电动化、智能化和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驾驶体验,开始和合资直面竞争,并且市场新能源化正在加速。长城汽车的魏牌将会以蓝山等多更车型参与这一级别市场的竞争。

二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产品在14万—20万元,以新能源和燃油车的同价策略,成功开拓了这一级别的新能源市场。这个市场,无论是消费者体验还是销售数据上看,都已经表明新能源转型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同时,新能源在14万—20万元市场的发力,特别是电池原材料下降可能带来更多的价格策略调整,会使目前主销在12万—14万元的燃油车主价格带下移1.5万—2万元左右,构成第三层级的传统燃油车市场,这个市场会不断被挤压,但短期内不会消失。

针对哈弗品牌在消费者中具有很强的燃油车品牌认知,长城汽车在哈弗的市场策略上划分为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

内线作战,即哈弗品牌要巩固在燃油车市场的优势地位。外线作战则是哈弗新能源实现独立的产品序列和独立的产品渠道,在产品端、消费端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认知。

“哈弗的整体转型保持一种平稳的节奏和有序的动作,不会因为突然的市场转变而非黑即白,这会给公司整体经营,品牌的整体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更偏向既兼顾了第一性原理和品牌建设的基本原则,也考虑到了相对稳健的一个战略。”穆峰说。

比亚迪到底有多赚

“第四季度的汽车毛利率22.8%(经销商体系),设并入经销商体系的费用,比亚迪第四季度毛利率和特斯拉第四季度25.9%的毛利率(直营体系)不相上下,甚至表现更好。考虑到平均售价更低的因素,比亚迪整车成本管理显著的优于特斯拉。财务是最理性的考试题,这个答卷非常优秀!”

3月29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微博如此评价比亚迪的2022年成绩单。

3月28日晚,比亚迪发布2022年财报,超预期的业绩表现一经公布,便引起行业关注。无论是从销量、营收、净利润,还是从市场份额等各方面表现来看,这都是比亚迪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好成绩单。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2022年度净利润规模首次突破百亿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且去年第四季度也创下单季度净利润历史之最。自此,比亚迪也彻底撕掉“增收不增利”的标签,开启狂赚模式。

比亚迪到底有多赚钱?

作为中国汽车第一股,比亚迪的总营收几乎是吉利、长城和蔚小理的总和。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比亚迪在业绩公告中将其归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以186.35万辆的全年销量打败特斯拉成为全球“销冠”,其全年营业收入为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22亿,同比增长445.86%。

从主要业务板块来看,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为3246.91亿元,同比增长151.78%,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为76.57%;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为988.15亿元,同比增长14.3%,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为23.3%。

可以看到,无论是从交付量、总营收、净利润、研发投入等维度看,比亚迪在国内车企阵营中均遥遥领先。

对于车企而言,毛利率有多重要?在今年3月初的一个媒体沟通会上,李想将毛利率称之为企业的经营的“血液”。他表示,对新能源汽车公司而言,毛利率在20%以上才能保障长期健康发展,企业才可以“不怂”。“特斯拉即便是大规模降价,也能保持20%的毛利率,比亚迪也做到了。”

2022年,比亚迪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为20.39%,同比提升了3.69个百分点。如果以净利润除以销量初步计算,2022年比亚迪“卖一辆车赚9000元”,与2021年的“卖一辆车挣5000元”相比,其单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以比亚迪过去5年的净利润为例。

2017年-2021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分别为40.66亿元、27.80亿元、16.12亿元、42.34亿元、30.45亿元,共计157.37亿元。这也意味着,比亚迪2022年一年的净利润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

2022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录得166.22亿元,过去一整年,比亚迪几乎平均每天日收11.62亿元,日赚超4500万元。

7年前乃至2年前的比亚迪,还陷于50万辆的魔咒中不能自拔,传统燃油车腰斩式下滑,新能源汽车增长发力。

我们可以从一组数字中找到答案: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用时13年、从100万到200万用时1年、从200万到300万仅用时半年。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积累碰上新能源汽车井喷的大市场,这是它一骑绝尘的最重要原因。

汽车商业评论以同为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为例。

回溯过去6年的数据,吉利和长城基本都是波动式渐进发展,而同一时间段,比亚迪几乎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7年-2022年,无论是销量、营收还是净利润,比亚迪都是5年前的4-5倍,且越往后,与吉利、长城的差距日益扩大。尤其是2022年,比亚迪的净利润不仅实现反超且远超过长城和吉利。

今年开年,新能源车降价抢份额,燃油车降价求生存,面对激烈的“价格战”,王传福则表示,在10万―20万元的产品价格带比亚迪有定价权,但公司也希望平稳一点,“不要搞得大家很难受,别人都没活路。”面对竞争,比亚迪的策略分别是快、技术和战略。

吉利主动反思

“我们吉利汽车丢掉了中国民族品牌第一的宝座;在新能源车发展的道路上,被我们最优秀的同行拉开了距离;大家也看到我们的股价从最高时候36港元,掉到今天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3月21日下午,吉利汽车2022年财报会上,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主动反思,在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从产品到销售渠道都有明显不足。没有虚与委蛇,也没有拐弯抹角,坦诚的自省和反思贯穿整个沟通会。

比亚迪的一骑绝尘让竞争对手们都倍感压力,吉利认为其在电气化转型的步伐较慢,未能延续其在燃油车时代的市场优势。

吉利的反思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丢掉了自主一哥宝座,二是新能源汽车被领头羊甩下,三是盈利能力逐年下降。

桂生悦表示,此前吉利的产品存在问题,比如其去年推出的帝豪L插混版有明显的不足,比如其没有快充。另外,吉利在新能源产品上的销售上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还在一个渠道中销售。“帝豪L这样不太成熟的混动产品,以后不会发生了。过去几年我们落后别人,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也在坚守战略定力,既要着急又不能太急。”

盈利能力是吉利的短板,根据吉利在2022年46亿元的净利润可推算出其单车利润大致为3244元,大约是如今长城的一半,差不多是如今比亚迪和巅峰期长城的1/3。

但吉利的财报其实算是相当不错,2022年销量143万辆,同比增长8%,其中吉利品牌112万辆,领克18万辆,极氪7.2万辆,睿蓝5.6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过35万辆,同比增长300%,新能源车渗透率从上年的6.2%增长到22.9%。

其全年营收1480亿元,同比增长45.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达到52.6亿元,总现金水平上升20.4%至337亿元;毛利率14.1%,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平均单车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达到10.3万元,单车毛利润则增长11.1%达1.75万元。

相比绝大多数传统车企出身的友商,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可以说是十分亮眼。2022全年,吉利汽车新能源产品(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销量328727辆,同比增长超300%,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多次突破30%。

这本来是相当亮眼的一份财报,怎奈友商一飞冲天,其他厂商的转型之路都被卷入“快进”模式。

吉利今年的“快进”包括2月23日发布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产品被重新梳理为三大系列:吉星系列专注燃油车,几何系列专注15万元以下的新能源,系列主打15万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市场。

在业绩发布会现场,吉利汽车管理层也透露了公司2023年的各项目标。销量方面,吉利汽车2023年全年销量目标165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较2022年翻番。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理想新车L9正式发布,新车售价为45.98万元,其性价比怎么样?

理想新车L9正式发布,新车售价为45.98万元,其性价比很高。

一、理想新车L9正式发布

在夏至的新闻发布会上,理想汽车宣布了它的第二款车型——L9,这款车只有Max版本,但它的定位是一款大型SUV,并将继续使用增程式电动系统,售价为45.98万元。

预定将于六月底开始,七月开始全国各地的试车活动,八月开始正式地交付。据说,理想L9汽车在推出后,就已经被抢购一空,而在上个月,它也以超过一万台的销量,重新成为了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名。

二、性价比高的体现

1、具体的车身尺寸

理想L9的车长、宽、高分别是5218x1998x1800mm,轴距更是达到了3105mm,这是一款大型SUV的尺寸,在车身尺寸方面,理想L9和奔驰GLS、宝马X7、路虎揽胜都是一个级别的,但反观价格,却只有上述品牌的一半价格。

2、赶超各大豪华SUV的内饰

理想L9一共有5个显示屏,在驾驶座前面没有传统的仪表板,而是用了一个超大的HUD抬头显示器,并且在方向盘上安装了更小的互动屏幕。HUD显示的是车速、导航等行车资讯,而在方向盘上,显示的是续航里程、能源消耗、驾驶模式等。

这两个屏幕能够满足驾驶者的最基本的驾驶需求。除此以外,理想L9还有三个屏分别是中控屏、副驾驶屏、屏,这三个屏都是15.7寸OLED屏,支持3K。

驾驶室的屏幕可以独立地与蓝牙耳机相连,以免影响到其他的乘客。这三个屏幕,都可以用Type-C来连接Switch等游戏,此外,理想L9还提供了220V的电源。

理想汽车宣布涨价ONE车型上涨11800元

3月23日,理想汽车在微博上发文称,受上游原材料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自2022年4月1日起,理想汽车将会对理想ONE的售价进行调整,全国统一零售价格将由目前的338,000元上调至349,800元。

此次价格调整将于2022年4月1日零时起生效,在此之前通过理想汽车App、理想汽车和理想汽车零售中心支付定金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影响。

此前,理想汽车CEO李想曾表示:“目前来看,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战争、政治、疫情让买车还能升值,美国二手车价格整体上涨了30%。”

当时,很多网友预测,此番言论是为未来涨价做出铺垫。

理想L9汽车售价45.98万元,这款车的性能如何?

01、这款车拥有旗舰级别的空间和舒适度

理想L9这款车子的车身长度达到了5218毫米,而整体的宽度也是1998毫米,高度达到了1800毫米。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款车的内部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除此之外这款车的舒适性能也是非常的高,这款车用的是四向电动调节方向盘,所有的座椅全部都是电动调节的,而且还带了自动加热的功能,同时这些座椅也都是用的真皮座椅。

所以整体来看,这款车的舒适性同样也是非常的高。除此之外,这款车还配备了电动遮阳帘,同时还有一个超大的双全景天幕,配置也是非常的高。

02、这款车拥有旗舰级别的增程电动系统以及底盘系统

首先这款车用的是前后双电机的智能4驱系统,而这样子的系统能够提供330千瓦的功率。车辆用的是最新一代的锂电池组,整体的电量可以达到44.5千瓦,在标准环境下,这款车的纯电续航里程能够达到215公里。这款车用的是他们自己研发的1.5T四缸增程器,而这个增程器的热效率能够达到40.5%。同时这款车子还具有双供电的系统,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实现用电自由。

然后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这款车的底盘,这款车的底盘其实是用的是自行研发的底盘控制系统,这款车在停车的时候能够大幅度的降低车高,所以如果有老人和小孩的话,上下车会非常的便捷,而且这款车的后备箱装载行李也是非常的轻松。这款车用的是XCU中央域控制器,可以对车辆进行非常精准的控制,而且可以发挥车辆硬件的所有能力。

标签: #比亚

上一篇赛力斯汽车多少钱一辆-赛力斯汽车是哪个品牌的车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