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多少钱-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

tamoadmin 0
  1. 开过国产车再开合资车,会有哪些区别呢?
  2. 认认真说话,不要低估说话的影响力--学会好好说话
  3. 打破偏见,广丰的“价值至上”
  4. 拒绝一切花里胡哨 一价到位的零跑C01如何打掉溢价浮沫
  5. 特斯拉为什么紧急召回数百万辆车?这些车都有哪些问题?

特斯拉回应车辆行驶中天窗脱落,他们说帮助车主尽量解决问题,经调查这些车辆在第三方授权钣喷中心更换过车窗玻璃。即使更换过车玻璃,也是授权的,也不存在玻璃能够飞出去的隐患啊?我觉得天窗还可能存在车速过快,气候恶劣的情况下,车窗玻璃爆裂可能会伤人等隐患。

特斯拉车辆在高速上出现天窗脱落,玻璃朝后面飞去,真是太惊险了

有车主反应,特斯拉在高速上行驶的过程中,突然惊险发生,天窗脱落,因为车速快,所以司机看到有黑影闪过,后来查看才知道是玻璃朝后面飞去了。这种情况简直是惊险大片,谁看到不害怕?于是,找到特斯拉厂家,官方回应尽快帮助车主解决问题,但是经过调查这些车辆更换过车窗玻璃,说具体调查结果会公布。网友表示不服,这种事更换过车玻璃,也是官方授权,怎么就成了和厂家没关系了吗?

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多少钱-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斯拉之前也曾经出现过这个问题,刚买的车没开出去多久就出现车窗脱落

有细心的网友翻出之前的爆料,说有车主刚买的特斯拉美开出去多久,就出现了车窗脱落的现象。当时厂家回应,是车窗的密封胶条出了问题,或是车顶的密封零件出了问题。事后特斯拉提出给车主免费维修一台特斯拉,并且给出一定的赔偿金额,该车主拒绝接受,并且表示要更换其他车型的车辆。特斯拉在这些车窗脱落的事情上的确存在着大问题,或许是技术问题,或许是车配件的材料问题,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该好好反思,否则只能影响自己的口碑,影响销售量。

作为带车窗的车辆在出厂时一定要经过严谨地测试,作为车辆配件也应该有严格把关。这种事不能马虎,否则受害的只能是自己,车主是看车子质量的,不能白花钱吧?

开过国产车再开合资车,会有哪些区别呢?

01,一个想买电动SUV的个体户小老板

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多少钱-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两道卷帘门,门里一边是螺丝包自动封包机,一边堆满了浴室柜零配件。90后曾老板调整封包机,给流水线补料,用电子秤称重,搬货送货,两三麻袋就用电动自行车送,八九袋就小货车装,再不就是坐在小板凳上微信联系客户,推销、接单、搞价和催款。

小曾老板说,他想买一辆电动SUV代步,因为有同行买了电动汽车,一公里合电费才6分钱,比一般汽油车的4、5角钱省太多了,只是这心里一直有个疑虑,电动车起火爆炸、失控撞人的新闻太多,不太放心,“发生爆燃”、“逃生时间短”、“殃及周边车辆”……

02,如果没有安全,设计、配置、操控都是空谈

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多少钱-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个体商户小老板的买车想法更值得参考,他们习惯于和几厘几分钱打交道,他们的斤斤计较更能挖掘出商品的重点和本质。相比之下,被城市中虚消费干翻的社畜们,过于关注酷炫设计、配置和所谓操控。

一汽-大众ID.4?CROSS就是一款设计、生产上都极其注重安全的纯电动SUV。ID.4?CROSS定位紧凑型SUV,轴距2765mm,比探岳的2731mm大,空间实际体验也更大。新车预计春节前后上市,补贴后售价将低于25万元。

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之行,一位工作人员也非常有信心,特别强调ID.4?CROSS安全品质标准和所谓新势力完全不同,介绍MEB纯电动车现有生产线现有年产能大约是15万台,MEB智慧工厂的年总产能超过60万辆,还预计ID.4?CROSS上市后月销量将很快破万辆。

仅就制造层面来讲,这次大众纯电动车生产线之旅,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除了将发动机换成电机,将油箱换成电池组,打造一台ID.4?CROSS本质上和打造一台高尔夫是一样的,冲压、涂装、焊装、总装,检测大众汽车这套制造系统已经更新进化超过80年了,只有大容量电池是个新鲜课题。

03,“电池”安全是电动车安全的基础

电动汽车事故特性在于装配巨大动力电池组,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发布报告显示,热失控是动力电池安全事故的核心原因,占比超过9成。控制热失控要从三方面入手,机械滥用主要是碰撞引起的,电滥用更多是电芯本身短路和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热滥用推测是散热不佳。

即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一汽-大众ID.4?CROSS(大众ID系列首款量产纯电动SUV)介绍其用先进电池管理系统,是公开宣称满足新国标的第一款国产合资SUV。

04,制造工艺是可靠性分水岭

已知ID.4?CROSS用宁德时代811电芯,这没什么好说的,宝马X1?PHEV、广汽Aion?S、蔚来ES6、小鹏P7、合众U、金康5等车型都用这个,区别除了上面提过的电池管理系统,就在于封装策略和制造工艺,前者多数车企都不宣传,我估摸着大家用的都是宁德时代提供的整套策略,鲜有独家秘笈。

▲箭头所指为ID.4?CROSS的电池组框架,可以放置7-12个电池模组,可以说是电池模块化,新车最大支持84.8kwh电池容量,最长续航555km。

目测ID.4?CROZZ电池壳体是扁平矩形结构,方格子设计一来是适应电池封装模块化需求,另一方面尽可能保障强度,在碰撞中保持电芯完整,避免短路热失控。ID.4?CROZZ电池壳体焊装线和电池装配线有大量机器人,保障装配精密性,还对电池壳体密封性进行100%检测。

MEB电池车间包含壳体焊装线与电池装配线。

05,能造出来不代表能造好

造车新势力们不也有自己的工厂了吗?代工厂也是工厂。同样有冲压车间、电池车间、总装车间,为什么造车新势力还是给大家留下了不可靠的印象?不同车企品控能力是有差异的!用指挥军队作对比,让几十万人灵活调动,这难度可想而知,这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一套系统,这系统岂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的?

ID.4?CROSS整车Audit,保证MEB整车安全可靠性。配图非Audit工位,仅为示意。

对汽车这个特殊的产品来讲,消费者不愿冒险,大宗商品价值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受人“蒙骗”的滋味不好受;对电动汽车这个更特殊的产品来说,消费者更不能冒险,路上失控、行驶中起火,破财费神,伤人伤己。新势力们即便靠砸钱砸出工厂,也只是一具空壳,并没有自己的“方***”。

激光在线测量等技术,保障车身尺寸稳定性。

06,品牌认同脱不开造车经验加持

“你这不是唯经验论吗?得给创新技术空间和时间。”

在汽车这种特殊的商品上,经验是极其重要的,造过500万辆和1000万辆车的车企产品可靠性差距或许不太大,造过1亿辆车和2亿辆车的可靠性差异可能很微小,但只造了几千台甚至还没量产的车企,消费者凭什么在你身上冒风险?能说出上面那句话的,请你自己去买新势力,不要霍霍老百姓们。

造车态度大家也有差异,新势力宣传的时候大力模糊车辆可靠性、品质这一关键特质,一味强调新奇特——奇怪的门、巨大的屏、智能车机、自动驾驶等等等等,这就像将一台不制冷的冰箱,加装上咖啡机、烤箱功能,再联网实现手机操控,美其名曰新时代厨房智能终端?!我的冰箱功能哪儿去了?

不推荐。

07,20-25万元纯电动车型目前市场空间较小,月销万台恐难实现

相比造车新势力,大家还是多关注大众、丰田、本田、吉利、比亚迪等等这些更有经验的车企。中国市场上20-25万价格区间的纯电动SUV市场上不多,更多的是奥迪、奔驰、蔚来这类定价定位相对较高和比亚迪、几何、欧拉这些主力价格在15万甚至是7、8万以内的车型。

如果是大众品牌燃油新车,月销万台的目标很正常,但是ID.4?CROSS这样的纯电动新车能否月销万台,为广大消费者接受?我得先打个问号。要知道,目前市场上月销过万的纯电动车只有售价3万块的宏光MINI?EV和30万的特斯拉Model?3,前者主打低价代步,后者专攻个性需求。

一汽-大众ID.4?CROSS目标月销万台,上汽大众的ID.4?X目标也低不了。可刚过去的9月份,中国纯电动市场总共批发销量为10.2万辆,这里面还有32%超过3万辆是A00级别代步小车。“月销过万”的目标,也不清楚是个人说法,还是大众公司意志。

一汽-大众ID.4?CROSS和上汽大众?ID.4?X是兄弟车型,相当于迈腾和帕萨特的关系。

文章开头的那个想买电动汽车的个体户小老板,我追问了一句,问他想花多少钱买电动汽车?“十万以内,当然选省钱的车,要不然为什么买电动?”

一汽-大众ID.4?CROSS预计春节前后上市。

文?|?大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认认真说话,不要低估说话的影响力--学会好好说话

首先说下开过的合资车,帕萨特B5,高尔,福克斯1.6,朗逸1.4T,雅阁2.4,2.0天籁飞度GK5,1.5T思域,阿特兹2.5,以上车型都开过,除了思域天籁阿特兹开过两次其他的几款都开过有段时间,对了还开过一次奥拓

再说说开过的国产车,吉利金刚,哈弗H6,吉利熊猫,风云2两厢版,长城c30,比亚迪唐,五菱宏光,这些车只有H6跟唐开过两天,其他的基本就开过一到两次。

质量咱就不说了,合资国产都有毛病,谁要说合资比国产好那特么是扯蛋,家里第一辆车帕萨特B5烧机油烧到怀疑人生,国产车毛病也是一大堆,我不评论这些耐用性跟质量之类的,因为好多车都是朋友的,开过一两次不好评价,,,,

目前开国产车跟开合资车给我最大的感觉差别就是动力响应跟变速箱挂挡这块,国产车的动力是硬伤,有电的唐除外,最能直接能体验到的就是手动挡车型挂挡时的感觉跟手感,拿福克斯1.6手动挡,思域1.5T手动挡,对比哈弗H6 的手动挡,那挂挡的手感H6根本没法比,两款合资车挂挡时吸入感平顺性很好,再挂H6 的挡那是相当不好用,硬邦邦的直给直怼的感觉,一点吸入感平顺性都感觉不到,,也不是所有的合资车挂挡都如此,开过的那一次奥拓挂挡就跟H6有一拼,,,动力上就不说了,都知道有差距,但合资车也有动力不行的,1.6福克斯,1.4T朗逸,2.0天籁,动力也不行,,,真心希望国产车能造出 思域的动力,福克斯的地盘,飞度的油耗,天籁的大沙发

国产跟合资只要钱花到位内饰设计豪华程度都能满足你,唐就是一辆国产车里比较牛的车,内饰豪华,动力猛,油耗低,就是价格有点贵,另外唐还有个最致命的弱点,没电时跟有电时完全就是两辆车的驾驶感受,没电了噪音变大,油耗特别高,加速跟H6有一拼,看来混动必须有电才行。

国产车跟合资车差距越来越小,能看到国产车的进步,但国产车企不把三大件的问题解决了是很难讲超越的,因为中国人越来越懂车,不是那个看外观看内饰的年代了

有一辆吉利远景和大众新桑塔纳,都是入门级别的轿车,简单说一下,希望会对你有帮助。吉利远景2年多点3万8千公里了,中间除了导航坏过一次给免费换了个新的别的没啥大问题。新桑3年,行驶4万7千公里中间因为缺过一次防冻液,我直接加的纯净水导致水泵起碱老漏水(远景就从来没缺过防冻液)更换花了200多吧。别的也没啥大问题!下面说下驾驶感受,吉利远景感觉隔音非常差,开起车来吵的不行,减震也比大众差很多,而且冬季水温上升很慢,打开暖风要很久才能热起来。还有空调的前挡风玻璃出风口设计非常的反人类,极其不好用,而大众在以上这些方面都比远景强很多。我觉得差距最大的要数变速箱了,远景现在开起来挂档不平顺顿挫感觉很强烈,有时候都需要挂两次才能成功。而大众就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挂档非常顺滑,提速响应也不错。另外就是发动机了,大众每天早上打着火的时候过一会就会有水从排气筒里滴出来(听老司机说这样证明发动机性能好,我也不懂哈)而我的远景,从来没有过这种现象。整体来说,大众的开起来舒服,保值率高。远景配置比新桑稍高,很多功能很方便使用。远景好像自重比较大,开起来很平稳。(我没有看过数据就是自己的感觉)新桑感觉轻,开起来有点漂(时速100以上)如果正常速度国道或者市区行使反而感觉得心应手。单就驾驶感受而言,我认为还是大众要强过远景很多很多。谢谢

再补充一下油耗,说实话没仔细算过,远景公里表显示6个,但是实际感觉应该会高点,目前的油价100块钱能跑个250公里吧!(主要是国道,少进市区)大众没有显示,算过一次忘记多少了,反正是比吉利省油。我觉得主要是怠速不一样,远景热车正常怠速在800转多一点,大众转速在600转多一点,由于在外地回头补充怠速照片,谢谢!

怠速照片已补,最后两张,前面的是远景后面的是桑塔纳

能看见不少喷子。

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挑事的题目,国产车和合资车的比较?什么价位的比较?什么年代的比较?什么品牌的比较?------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我想大多数喷子都没有开过多少车,甚至都没开过车,仅仅就是看着网上各家的段子、车评媒体的文章就大放厥词:粗浅点的就是谈所谓的质量、稍微懂一点的就是开始谈地盘***、变速箱、发动机功率--------问句伤人的话,您坐车您能感受到个P的区别?

首先跑出来一个问题,国产车的定位问题。

目前国产车并没有豪华品牌,不过是哈弗、吉利、奇瑞等等车型,主打的都是家用经济性用车,车价大多数都是在20W左右、甚至是15W以下。

试问,在这种价格追求的是什么?驾驶感?豪华性?不,就是经济性,谁省油、谁性价比高、谁耐用就销量好。

您谈变速箱匹配,谈先进,呵呵,同样的一款手自一体变速箱是有优劣之分,但区别有多小您知道吗?您以为还是当年小孩和大人大家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要这么大的区别国产车还卖个球?再者,您所谓的先进在哪里?日系车先进吗?自然吸气用到底先进吗?德系车新技术用的是够多,但是小毛病有多少?-----烧机油到现在还是有人在喷。

回到题目上来说,车辆之间的驾驶感有不同么?

当然有,但不是国产和合资之分,就是价格之分,越贵的车就是开起来越舒服,很简单的道理。

国产车有好的吗?每年阅兵的红旗车您开过吗?比思域、飞度开起来如何?孰好孰坏?领克01和捷达谁开起来舒服?

所以,十几万的车开起来都差不多,真正要谈的,是各品牌的主打方向不同而产生的驾驶差异罢了。比如前置后驱和前置前驱的区别;SUV和轿车、轿车和跑车的驾驶区别罢了-------不然就是谈车价就问题了:

麦弗逊悬架肯定没有双叉臂好,因为双叉臂贵;

前置前驱就没有全时四驱开起来舒服,因为全时四驱贵;

好的车高速方向盘稳因为助力系统更好;

车辆动力好就是发动机功率大,还是价格更高;

说地盘***、发动机变速箱匹配,这些确实能影响驾驶感,比如丰田的VVTI和本田的VTEC和有区别,进而导致丰田加速感低;本田高速动力好、低速动力差---但能感觉到的人并没多少。

至于说维修-------维修和您的驾驶感不同有个什么关系?

首先,豪华品牌咱们就拿众泰和一系列进口做对比,毕竟众泰神一般的存在你要承认,在安全驾驶的前提下,驾驶过程中动力加速度不如进口,底盘有点硬, 科技 感不那么突出确实少了那么一点控制力,说实在的很多按钮百分之九十都没用过。日常行驶都很好。开宝马坐奔驰,保时捷轻量化做的确实不错,别的太高级没坐过更别说开了。别喷我以抄袭模仿为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谁离得开谁呀,哪个不是边抄袭边改进,别拿知识产权说话,ni告我呀!

其次就是经济适用品牌了,这个品牌众多,各有各的特色。一一列举。

奇瑞对应德系美系,硬朗的底盘很有行驶质感,满足代步之外还有很好的高速,长途行车体验,动力同排量美系稍好。而且跟美系一样非常善于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过时的直接砍掉,非常的霸气。而德系各方面比较稳定够用就行。陷于人民生活压力大没兴趣体验这些,所以不被理解!

比亚迪长城长安很有战略眼光,很会去发掘市场,对比目前所谓的SUV通过性很好,性能稳定,开起来很舒服,唯一缺少高端四驱。比亚迪新能源对比特斯拉我想两者的角逐很快会到来,目前因为众所周知的人民币问题和使用方便性大家很保守!

上汽吉利一汽东风韩系拉到一起,显然韩系的外观,吉利的内饰巧胜,乘坐质感品控韩系稍好,都是老技术就看谁颜值高,能开就行。

日系就自己给自己比吧,低端就买买菜,很省油,耐用。

好了,个人观点,经济实力和用途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喷吧。最后再说一遍,要正视问题,别总说用一点外国技术就说外国很厉害,动不动这个标准那个标准,都是人定的。

说到开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区别,我觉得应该有个时间界限。那就定在2014年之前吧,因为之后的车型如上汽,广汽,吉利,奇瑞等具有代表性的国产厂家已经很接近合资车的平均水平了。

以下我从几个方面说明在我维修试驾过程中感受到的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区别,主要是负面的。外形设计就不做探讨了,车主已经选择过了,就和题目无关了。

1.动力

国产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一直以来都是硬伤,无论是材料,做工,匹配,测试都不及合资车水平。主要体现就是动力弱,功率低,油耗高,换挡顿挫感强,动力衔接不均匀不连续。之前一直靠价格优势参与竞争,所以普遍排量偏小,动力较弱。合资车中往往都是半个世纪以上的积累,技术先进,匹配经验成熟,能做到排量大,油耗低,动力好,匹配舒适。真正让人感觉到动力随脚而动,随传随到,动力衔接顺畅,超车有信心。

2.悬挂

大部分都在抄袭模仿别人成熟的构架设计,并未完全适应中国路况。在抄袭过程中画虎不成反类犬,核心的东西和经验的积累并没有学到。某些关键部分因为一个缺口,一个螺丝的不同可能带来的就是不同的感受。而悬挂的性格表达不像发动机可以直接用数据展现,有些时候甚至感受挺主观的,所以造成很多用户并不适应它的性格,厂家也不好去改进调整。就我开国产车而言,要么悬挂偏硬,要么悬挂特软,很难在中间找个平衡。而大品牌的合资车悬挂却能做到软硬适中,性格明显。偏硬的悬挂在急弯中也能保持强有力的支撑性,偏软的悬挂在起伏路面又能给人以不太明显的抖动感。

我认为家用车好的悬挂系统,不能让人有坐船冲浪的感觉,急弯变道给车要有一定的支撑,要让人有信心敢变道,敢急转,过碎石坑洼路面要过滤掉轮胎琐碎的抖动,这是我对家用车的要求。

3.行驶品质及舒适性

有人喜欢德系车稳重,有人喜欢日系车轻盈灵动。但到了国产车这里又变成了极端,要么笨重,要么飘飘然。转向不精确,高速车飘都是长期以来的弊病,甚至有些低档次的国产车连循迹性都不敢恭维,要它一路跑直线都不容易。

由于市场定位价格档次的差异,很多车的乘坐舒适性,静音性能都未完全考虑。座椅,空间,储物盒,控制按钮都有很多不方便的设计。

想要沙发的舒适,不给你公交车的坐姿就不错了。

4.耐久度和完整性

正常使用4,5年后,感觉车况大不如前,新车驾驶,转向轻盈,离合轻巧,动力轻快。开2,3年后,各种重,各种异响就出来了。拉线离合还可以打油调高低,有的液压离合又没法调,要换呢,使用又没问题。

很多经典合资车型,开10年都感觉和新车区别不大,但是国产车达不到。3,4年后就不再年轻了。

底盘很多部件都要靠胶套缓冲和固定,很多车迅速就能把胶套磨损开裂。应该不是是使用问题,因为挺普及的。换上新胶套能改善,但是寿命不长,也回不到当年,这和换胶套比较勤的德系车大不一样。德系车换了底盘上的胶套又会散发青春的光芒。我感觉很多国产车整个车架的钢材不好,容易变形。

5.维修和故障

千万别买小众车,那个众泰朗悦是要整死人的。好像模仿的菲亚特还是哪家的车,全身都是问题,配件还不好买,贵死人,堪比豪华车的配件价格,上次买个压缩机都还得是意大利的。很多东西还修不好,或者换配件,故障还是莫名其妙的来。买国产车也要选赚钱的大企业,和市场销量高的。

我之前就一直看不起哈佛H6(对车不对人),主要觉得他傻大个,动力弱,匹配不好,油耗高。但是正因为销量惊人,迅速给长城带来了改进的信心,发展的资金和设计创造的动力,没有它,哪来wey。

总结,合资车不是无懈可击的,优势比我们大,而国产车从无到有,必然会经历抄袭,然后才有创造。蹒跚学步的过程中,有国人的一路陪伴。到今天国产车具有代表性吉利,长城,奇瑞,上汽,广汽也是经历这些尴尬过往后突飞猛进的迎来明显的改变。

2014年以后我感觉整个国产车行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技术都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了,值得期待。

我最感动的是奇瑞,一直专注的技术研发,高效能发动机,无级变速等都是国内独一份,世界上也排的上名号。

最让人震惊的,还是吉利和上汽的爆发,他们,资金,人才都很有优势。

最让人失望的还是一汽和华晨。两个牌子的国产品牌都是东拼西凑的感觉,而且质量也差。

2017,国产车已经赶上,期待你们的超越。期待我心中的奇瑞,吉利,上汽。

比亚迪,一个固执的企业,我也不知道他是在 探索 方向正不正确。电池技术没有突破性解决,电动车就只是过渡产品。

我还是期待氢动力电池或者氢动力车型。

业余浅见,任君糟蹋!

本人是老司机,我要回答的是开过合资车,再开国产车什么感觉。由于单位专职司机不够,所以公司指定几个驾龄长记录良好的几个员工可以开公车,因此,接触车型较多。一、关于驾驶操控感受。主要涉及转向机构及其助力机构类型,悬挂系统调校,车身重心高低,车重,轮胎,变速箱平顺性等因素关系较大。要进行比较,就要有一定的前提。不可以国产几万的入门车跟合资二十几万比。个人直接感受就是国产车价格相对真是良心价,促使合资车不得不降价,而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最大贡献者是以比亚迪、吉利等民营企业,而不是那些不思进取的国企,即使本人也在国企。本人第二辆车是国产比亚迪S7(2015版),给我的第一感觉,太他妈值了。我的同事买了汉兰达,无论尺寸,重量,安全性,油耗,动力都不输汉兰达。但是,你以汉兰达乞盖版6成价格买到旗舰版的S7。我同事又花了好多钱加装设备。如果你是个技术控,剔出家人对你施加的影响,以及自已的虚荣心作梗。你一定会理智选择S7而不会选汉兰达。如果各位不服,可以开着乞盖版汉兰达跟我彪车,互撞也行,看谁死的惨。

因为从事二手车这个行业,主流的自主品牌 汽车 和热销的合资车二手车都有所接触,个人认为二手车在市场的表现一直都是一辆车好不好的试金石。

为什么呢?因为新车在同级别同价位的车型无论是合资车还是自主品牌的 汽车 ,肯定是有区别,但是仅限于那些经常开不同车型的人,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大多数就只有机会开自己的车或者是最多朋友的几辆车,讲真,别矫情,你真的开不出什么!

比如你开吉利的帝豪和大众的新捷达,他们新车有多大差别呢?没有多大差别,隔音都不是好,无非就是帝豪用料做工配置更好,捷达配置更低一些。

但是一旦开的超过了3-5年,也就是这些车目前在二手车市场的表现,他们开着的感觉和新车相比主要的差别就出来了,就是底盘悬架的松散程度,整体的油耗还有市场的保值率就慢慢拉开了。

驾驶感受来说,因为都是汽油机,都是机械产品,他们开了3-5年后,作用到轮上的马力值,也就是动力本身没有太大的衰减,但是底盘的质感,隔音的情况确实是明显能感受到很大的差别。

不是自主品牌不好,而是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盲目的觉得爱国精神,认为买国产车就是最大的爱国,个人觉得才是不理智的表现。承认合资的优点,认识到自主的缺点,努力就是了,早晚会超越的,但不是现在!

国产车也有高端和低端,目前国产高端车型的驾驶品质已经很不错了,比如领克品牌旗下的几款车型,与以往车型相比,在整体的品质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很多低端车型的整体感受仍然不敢恭维,有些朋友会说:同价位的国产车比合资车配置高。首先我觉得,靠堆砌配置来赢得销量,绝对是下策。而且,国产车如果配置不高,还有啥优势么?难道要跟合资车比品牌影响力和整车三大件?

我曾经开过一段时间产某国产品牌的SUV车型,因为有个朋友需要出国一段时间,所以这辆车就先放手里开。具体名字我就不提了,以免有招黑的嫌疑。但是可以透露一下,价格落地10万出头,有经典款和新款,车标有蓝色和红色两种,大家应该能猜到是什么车了吧!我开的是经典款,2年车龄,跑了3万多公里,有剐蹭,无大事故,车况良好。但是,开过几天之后,我就再也不想开了。

这辆车的空间还不错,价格比较便宜,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实在不敢恭维。变速箱的反应总感觉慢半拍,换挡平顺性也不是很好。最主要的是,底盘感觉非常松散,整体性很一般。遇到连续颠簸的路面,悬架对于震动的过滤也不太尽如人意。

随后我一个朋友的大众POLO准备出售,想让我帮他找个下家,于是我试驾了一下他的车,5年车龄,跑了7万公里,买的时候也是10万出头,车况不错,有钣金修复,没有大事故。两辆车虽然价位差不多,但是这辆POLO给我的感受却比那台国产SUV好很多。底盘依然非常扎实,悬架、车身、以及底盘都没有多余的震动和异响,虽然配置比较低,空间比较局促,但是驾驶感受还不错。

岩哥的观点:可能有些朋友又会拿销量说事,但是我觉得,销量好可能只是因为那辆国产SUV比较便宜,车身尺寸大,空间大而已。如果您对此有疑问,您可以拿一台价格相同的合资车去实际比较一下,结果自然明朗。

您这个提问太笼统了,现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型的差距并没有你想象中大,至少在自主领先品牌中是如此。比如长城推的WEY品牌、吉利推的领克品牌,都有着不输于于同级合资品牌的驾驶感受。

不过就“开车/驾控感一般水平”这个角度看,合资品牌整体水平是要好于自主的,前者底盘的紧致感和稳定性要更好,毕竟底盘系统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力,不太能快速提升

而且就发动机和变速系统来说,二者也存在差距。我们拿2017年J.D. Power的研究来看,包括2017年在内往前很多年,自主品牌在在手动变速系统不易入档及齿轮摩擦这一问题上表现不然合资品牌。

以上我们是从狭义的“开车”来聊二者的区别,在不清楚具体对比项目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的讨论应该更发散一些,讨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不同的使用体验可能会更有意义。

如果要讨论这方面的差别,从造型、配置、操控、质量做工和安全性这五个角度考量会比较能说明问题。

造型设计这些年大家都看到了,自主领先品牌的表现有目共睹,虽然有些车型依然摆脱不掉借鉴的悬疑,但整体是向上的。比如吉利的涟漪式格栅、BYD的龙颜等等都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摘掉车牌,其实同级车型之间,在设计水平上的差距已经不大了。无非是哪一边先推出新的设计理念,引领潮流而已。

内饰设计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内饰设计除了高档感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机工程,一个是面子一个是里子嘛。就此而言,自主在早前是犯过怵的,但现在已经要好了不少,特别是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借此之势,与同级合资品牌不会拉开差距,反而因为用料更好、配置越多,还要讨喜一些。

至于配置就不多说了,这本就是自主品牌的优势项目,现在不少合资品牌已经顶不住开始价格下探了,也间接说明其实他们还是有利润空间的。

其实如若是用来家用,大部分用户不会特别纠结操控,但质量做工和安全性就不得不考虑了。而要说这二者,自主对比合资还是有一定差距。对于质量做工,我们借去年J.D. Power公布的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来说明这个问题。

该研究衡量的是拥车期在30至48个月之间的中国车主在过去12个月中遇到的问题,包括8个问题类别(车身外观、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板、音响/通讯/ /导航、座椅、空调系统和车身内装、发动机/变速系统)的177个问题症状。

总体可靠性由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数(PP100)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质量越好。

2018年研究发现:

1)自主品牌(167个PP100)与国际品牌(137个PP100)的差距依然存在:这两大细分市场的差距为30个PP100,与2017年一致。

2)自主品牌在所有问题类别中几乎都处于落后地位:在研究涉及的八大问题类别中,自主品牌在七个问题类别中均逊于其他品牌原产国,仅在音响/通讯/ /导航类别略优于韩国和日本品牌。

而就安全性而言,整体水平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尚有差距,毕竟 汽车 安全性是基础学科,考验的不仅是用料、制造工艺,还考验白车身设计等。当然啦,这只是从平均水平来说,但如果你看过2018年度C-NCAP第四批车型的测评结果(C-NCAP最新版、也是最严的一版),你会发现与想象中又不一样了。

在参与评选的7款车型中(6款传统汽油车型,1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有四款车型(上汽荣威RX8、中华V7、比亚迪唐DM、Jeep大指挥官)获得五星成绩,两款车型(别克昂科拉、一汽大众高尔夫)获得四星成绩,一款车型车型仅获得二星(东风风行T5)。

总结以上聊到的,就造型、配置、操控、质量做工和安全性这五个角度考量。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还有差距,但领先品牌之间的差距明显在缩小,甚至超过了。如果您想要知道某几款车之间的差别,建议您可以从这五个角度考量。

大家好,因为我家在农村,亲戚比较多,几乎每个亲戚的家里面都买了车,然后我在买车之前几乎把自己亲戚的车都体验了一把,其中有很多国产车,也有很多合资车,对于国产和合资车的优劣,我深有感触。

我觉得国产车也有很优秀的品牌,比如说宝骏,比如说吉利,比如说奇瑞。尤其是宝骏,我说一下开宝骏的感觉,开宝骏之前我开了很多合资车,比如说本田丰田,大众之类的,后来开了宝骏,几个车之后感觉宝骏的底盘扎实变速箱吸入感很强,而且发动机很给力,比如说宝骏310,宝骏510,宝骏560,宝骏630,宝骏730等我都开了一下,感觉空间大,性价比高,卖的便宜,很实惠,特能装,而且很不容易坏,所以这也是很多农村人选择宝骏品牌 汽车 的原因,所以宝骏 汽车 品牌推出的几款 汽车 销量排行榜上长期位居前5,前10的行列。

再说说合资车,我感觉合资车也要分类别,到底是SUV,还是轿车。这还不够,还要看是哪一个国家的?是日韩的还是欧美的?还是要看就车论车。

我来说一下我的体会,日韩车普遍皮比较薄,然后日本车尤其明显,所以它的轻重量比较轻,比较节油,但是日本车不经撞,日本车开起来发飘,日本车的外形确实太丑了。等车的性价比巨低,价格很贵,一个最小的,一个丰田致炫都要七八万,才能买到自动挡,一个本田飞度,小小小吃,都要七八万才能买到自动挡。

性能上来说,韩国车比日本车要差一些的,是韩国车外观设计的很靓丽很好看,所以韩国车的销量也很不错,各方面的综合性能比国产车要高一点点,但是韩国车的动力不行,也不太节油。这性价比一般。

最后说说大众,代表着欧美车型,欧美车型的典型特点就是动力充沛,但是不节油,他们的底盘很扎实,变速箱也很扎实,就是小毛病比较多,有的时候天窗会漏水,有的时候雨刮器会坏,所以欧美 汽车 也有自己的缺点。

当然欧美车也有自己的长处。欧美 汽车 的特点有一些相似性,就是他们的安全性要好一些,耐超耐撞。

但是费油,性价比较低,最小的一个polo,买下来也要八九万才能买到自动挡。

对于想买车的朋友来说,不论是二手车还是新车,买车之前一定要多看,不要片面,相信网上的一面之词,不要相信神车言论,他人的一些说法一些言论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一定不要迷信品牌,一定要自己自己去看,自己去驾驶,自己去体会。

最后,买车还是应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去买自己喜欢的车型,去买自己能够经承受的车型,不要一味的追求好看,也不要我一味的追求性能,也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空间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把自己能够买到的,切合自己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好车买到,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

打破偏见,广丰的“价值至上”

最近拜读学诚法师《好好说话》书籍,学诚法师从佛学的角度阐述了好好说话的意义。

社会是一个大大的交际网,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有人的地方就有语言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绝大部分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有些人说话能让人如沐春风;有些人说话能让人心生厌恶;有些人说话能让人心生敬佩。语言是人的一项基本技能,语言带来的结果好坏和如何运用这项技能密切相关,也就是如何说话。

鸟左边的翅膀是慈悲,右边的翅膀是智慧。一只鸟的翅膀是飞不起来的

说话对自己的影响

语言具有心理暗示的作用,如果我们每天说“相信自己”“你可以的”“保持微笑”那么我们的内心和行为也会逐渐跟你的语言一致,也会往这些积极的方向发展。就像营销型的公司,每天早晨开晨会,大家念着“业绩为王”的口号,跳着的舞蹈,每个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这种方式就是在进行心理暗示,提升大家的积极性;如果我们每天都在说“好烦”“我怎么这么倒霉”“完蛋了”那可能真的会越来越糟糕,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从一开始的同情到最后的麻木和不耐烦。正如学诚法师所说“积极地语言才能把你带向美好的人生!”

说话对别人的影响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时候,语言是我们对其他人来说的,听到别人耳朵里,直抵心里。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面对车主的质疑,硬扛到底,直接回复客户“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掀起了一片舆论,特斯拉车辆质量问题一度成为热点,导致特斯拉业绩在中国乃至全球大量下滑,时至今日,才通过降价的策略回暖。如果负责人在处理问题时和***者好好说话,处理好这次危机公关,也许特斯拉不会被困几个月。

学会好好说话

学会倾听

有时候,和别人交流,你说什么不重要,听才是最关键的。也许对方只是想通过交流从你这里寻求安慰,有时候不需要你的回应,只要认真聆听即可。倾听不止要听对方把话说完,而是用心去听,听到对方心里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倾听不仅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更能理解对方的内心,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定。

心怀慈悲

在说话时,要心怀慈悲。这里不是说要怜悯他人,而是要纠正自己的立场。比如别人在和你分享他的成功时,你应当大大方方的表示祝贺,而不是抱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说上几句酸溜溜的话。说话不要站在“我”的角度,而是“他”的角度。这样说出来的话才会更加悦耳动听。

管住“乐说欲”

有的人十分喜欢说话,不管熟悉的陌生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喋喋不休。这样的人,自己讲的十分酣畅淋漓,却忽视了旁听者的感受。这也是一种“欲”。是说话的欲望。这种情况是十分自我的表现。任何场合,都不一定全是自己的主场,所以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因为自己的“能说会道”占了别人的先机或让人厌烦。

心直不能口快

在形容人性格的时候“心直口快”是一个很明显的标签,而且还是中性词,可以说这个人性格好,也可以说这个人没头脑,关键就在于“口快”。祸从口出的案例有不少,全都是因为“口快”的缘故。做人可以“心直”,心思纯净、爽朗;但一定要三思后才说出口

惜言

惜言并不是让我们珍惜语言,少说话,而是要求我们说话不要说的太满。“今天我离职,跟公司毫无关系”“某某业绩不好,做不好”这样的话都是太过绝对的。离职的员工在某一天也可能会和前公司有所关联,业绩不好的人也会转败为胜。所以一定要留有余地。

止语

止语的意思是有些话不能说,比如官话、大话、没用的话。你经常说什么话,就会成为什么样,说大话、官话、没用的话,时间久了,也会被人认为是喜欢吹牛、摆谱的人,这样的人不值得深交,从而会让你的交际圈越来越小。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说话也千姿百态,我们没必要去学别人如何说话,只需要坚持好好说话的原则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说话方式,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拒绝一切花里胡哨 一价到位的零跑C01如何打掉溢价浮沫

今年年初,比亚迪与特斯拉的连番上阵,掀起新一轮市场价格战。紧接着战火蔓延,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燃油车品牌,都被卷入到这场愈演愈烈的风波之中。

汽车市场变幻莫测,低价倾销也是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产物,可依旧不容忽略的一点在于,各车企所推崇期望的长期主义,永远要以产品本身作为价值基准。

面对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纯电车型也好,混动车型也罢,只有切实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在“风雨飘摇”中“稳坐如山”。恰逢其会,广汽丰田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创变与不变中,始终坚持“价值至上”,并不断刷新产品价值。

混动只有两种,一种是丰田,另一种是其他。毫无疑问,新能源就是汽车行业已然确定的发展方向,只不过如何通往新能源,行业内却是吵翻了天。如此背景下,“以混动为基、以电动为体”的广汽丰田,为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

3月23日,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的全新雷凌正式上市,出色的产品表现,是广汽丰田迎接如今车市竞争的“杀手锏”。而且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全新雷凌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创变”,正是广汽丰田打破偏见,重建市场话语权的关键一步。

创变新生,主动出击

车市竞争是马拉松,不求一时狂飙,而求持续领跑。

广汽丰田自成立之初,就坚定长期深耕细作的信念,稳健发展、穿越周期,年均增长率近20%,去年逆势达成百万,累计收获近800 万用户的青睐,这正是广丰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结果。

2022年,广汽丰田以100.5万辆的成绩完成了年度目标,并以此正式步入到“百万俱乐部”。在这其中,雷凌的作用举足轻重,其智能电混双擎车型更是摘得了轿车品类市场HEV的销冠。

而今,作为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的首款车型,全新换代雷凌的上市,同时意味着新征程、新起点。随着广汽丰田新百万时代的来临,全新换代雷凌将如何做好创变先锋?

首先便是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的加持。作为国内首款搭载该项技术的全新换代雷凌,可拥有媲美纯电的驾驶质感,而且无需插电,零下几十度依然保持1000公里超长续航,适应全地域、全温域行驶。

盛名之下,所言非虚。丰田双擎混动系统,向来就是高度智能化动力科技的代称,而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更是如此。

历经5代26年进化,丰田 THS II 混合动力系统,通过对三电系统的全面革新,进一步实现了“强电机”驱动,性能指标方面大大提升。

1.8L 双擎系统综合功率提升12%,WLTC 综合工况油耗低至4L/100km。0-60km/h 前段,加速仅需4秒,提升14%;0-100km/h加速9秒,80-120km/h 后段加速,更是提升15%。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那么下半场便是智能化的竞赛。深谙其中之道的广汽丰田,在全新换代雷凌的身上,做出了深刻布局。

除了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的加持之外,全新换代雷凌还集成了诸多智能化方面的创新,就比如:T-PILOT智能驾驶系统、T-SMART智能座舱,以及T-LINK智能互联。

分别来说,全新换代雷凌搭载了最新一代丰田T-PILOT智能驾驶系统(全系标配),可达到准 L3 级自动驾驶级别,并且拥有两大世界首创技术:PDA 预判式主动驾驶系统、EDSS 紧急驾驶停止系统。

而在智能座舱、智能互联方面,全新换代雷凌更是做到了同级合资车型领先的智能化配置——同级最大12.3英寸数字液晶仪表、同级领先 10.25 英寸中控大屏、可见即可说的T-CHAT智能语音交互、配备“数字钥匙”功能、支持远程 OTA,持续进化,常用常新。

不难预见,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全方面加持,全新换代雷凌将迎合市场潮流,正面应对如今的市场混战。于内,血与火的洗礼,能够进一步促进广汽丰田的电动化进程;于外,创变新生的全新换代雷凌,将为广汽丰田带来更为广泛的品牌影响。

尽管市场上价格战如火如荼,但广汽丰田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塑细分市场格局,进而获取更大的话语权 。事实证明,广汽丰田也有能力和底气,主动出击,引领主流市场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和普及。

广丰率先打响“价值战”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迎来大变局时刻。而越是风高浪急,就越要有战略定力。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扛鼎品牌,广汽丰田一方面主动出击,借助创新技术,不断地“攻城略地”;另一方面,广汽丰田依旧坚守产品底线,从安全性、实用性、普适性等多个方面,为消费者提品价值。

是的,此时此刻,广丰已经率先打响“价值战”。

价格战的核心是市场份额的争夺,但想要真正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除了低价倾销之外,产品价值同样重要。

新能源汽车也好,传统燃油车也罢,随着用户需求多样化,汽车本身的属性标签也变得多元化起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汽车的产品价值也呈现出多种形态。

人们对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诉求,并不相通。就电动化产品而言,普适性可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点。但哪怕发展至今,电动汽车依旧存在不少短板:价格贵、安全性、补能焦虑、里程焦虑……

而且不难发现的是,随着价格战的愈演愈烈,消费者反而更难选择汽车产品。如此这般,汽车产品价值的模糊不清,才是真正令用户迟疑不已的根源所在。

事实上,“内卷价格”,无可厚非,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价值体系的崩坏。

值得庆幸,汽车市场上并非一股脑的降价“伤人伤己”,“保价承诺”虽也是饮鸩止渴,但也不失为一种可行性方法。而面对如此情形,广汽丰田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价值至上。

作为广汽丰田的先行军,全新换代雷凌就是很好的例证。

尽管追逐产品价值的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无论是新一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的加持,还是诸多智能化方面的打磨,都进一步表明,渐入佳境的广丰,正逐渐开始引导市场发展方向,厚积薄发。

时至今日,广汽丰田“新百万时代”已经来临。

虽然特斯拉、蔚小理、比亚迪等强势品牌带来的压力不小,市场环境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但广汽丰田正在主动出击,全面重塑混动市场格局,为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属于广丰的价值。

可以预见,随着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车型的陆续推出,广丰会再次掌控市场节奏,为汽车市场提供活力的同时,充分展现独属于自己的品牌价值、产品价值、市场价值、行业价值……

既然市场混战已成定局,那么厚积薄发的广丰,必然能够抓住机遇,走向更广大市场。到了那时,再过偏颇的市场偏见,都将烟消云散。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为什么紧急召回数百万辆车?这些车都有哪些问题?

很多人认为,前不久惨烈的车企价格战,是品牌断臂求生之路,同时也预示着燃油车,已经被逼上了绝路。不少骨折价的冷门车型,从滞销状态突然变成了抢手货,但随之也会衍生出更多问题。对品牌来说,是降价容易起价难,送神容易请神难,多年积累的品牌力会瞬间崩塌,而对消费者来说,则需要承担波动的官价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所购车型残值降低的风险。

有人做了一道算术题,认为这次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只是一场,优惠只存在于纸面上,最后不一定能落到消费者的口袋里,而且也掀了品牌溢价的底,与其这样用花里胡哨的数字游戏伤人伤己,倒不妨学学近期大热的零跑C01,用“一价到位”的策略,打掉浮沫,还给消费者一个真实的汽车价值。

14.98万元的2023款零跑C01为何大热?

1、进入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购车列表中

15万元的购车款往往是一个分水岭,在燃油车时代,15万级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往往考虑的问题最多,比如经典的鸡头凤尾问题,再比如低配好还是高配好的问题,说到底,这都是在“斤斤计较”。因此,在国内紧凑级燃油车细分市场中,往往一个小小的价格优势或是终端优惠,就能给竞品造成“一剑封喉”的效果,而且毫无疑问,这个价位的潜在消费者,族群数量是最为庞大的,当然,竞争也是最激烈的。因此,一旦进入15万区间内,零跑C01就不缺热度。

2、中大型新能源车不到15万?活久见

价格敏感的问题,其实可以上升到对品价比的重视程度,按照惯例,这一级别的消费者所重视的品性价比要素,按考量比重来说,大致为级别、尺寸、配置、动力、设计,因此,当零跑C01以一款中大型车的身份,进入了紧凑级车的消费领域,以大打小的“错位竞争”优势就会被无限放大,毕竟在零跑C01之前,还没有哪款同级别车身敢如此放下身段,比如同为热门车的比亚迪汉,起售价比零跑C01足足贵了6万元,哪怕是对比同级别、甚至低一级别的各中型新能源车,零跑C01的价格优势也同样非常明显。

既接触到了庞大的潜在消费人群,又精准契合了消费利益点,在“错位竞争”和“数万元差价”的双剑合璧之下,零跑C01才有着如此之高的声量。

价格是亲民,东西怎么样呢?

既然敢给出低于15万元的起售价,且全系售价不超过23万元,就势必要面临“便宜没好货”的质疑。但在近期火热的《蒙面车王》节目上,零跑C01在与比亚迪海豹、极氪001、特斯拉Model 3等三款热门车型的横评对比中,展现出了惊人的产品实力,零跑C01(630四驱性能版)最终以极大优势斩获了四款中高端新能源车横评中的最高分。

无论是静态的豪华质感还是动态的操控表现,都完全碾压了其他三款竞品,尤其是凭借着四驱性能版的双电机四驱、前双叉臂悬架、后五连杆悬架系统、CTC一体化底盘架构和优异的底盘调校,在绕桩测试项目中拿下了9分,表现堪称完美,而同项目测试中,比亚迪海豹和极氪001仅得7分、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更是以5分垫底。

这样的结果,在测试前恐怕无人能预料到,毕竟就品牌热度来说,比亚迪和特斯拉无疑处于头牌位置,而极氪更是摆明车马主攻操控,但在去掉品牌光环的加成后,零跑C01低调、内敛、扎实的产品形象便跃然纸上,尽管参与测试的车型并非14.98万的舒享款,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系统以及CTC一体化底盘架构却是全系标配,并没有区别对待,可见,名声,不等于产品力,而缺乏产品力支撑的品牌溢价,就是耍流氓。

打掉品牌溢价浮沫 零跑C01用强产品力诠释何谓高价值

不得不说,蒙面测试是个好点子,能去掉“场外因素”的影响,全凭产品力说话,同时,也再一次让消费者重新审视起了“品牌溢价”的问题。诚然,在如今新势力品牌主导的国内新能源时代,品牌溢价的实际价值已经不能与燃油时代相提并论,但通过这次测试,依旧可以看见溢价浮沫的存在。如果以零跑C01的定价为标杆,那些产品力不敌却身价颇高的车型,是否会觉得脸红?

现在不都流行以“人民的名义”自我定位吗?那么,谁能率先抛开品牌包袱,打掉品牌溢价,将利益返点于消费者,谁就能率先树立亲民形象,做真正的“人民代工厂”。显然,14.98万元起的2023款零跑C01,目前来看,最有这个资格。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途映画,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自2023年5月29日起,特斯拉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 Model X 、Model 3及国产Model 3 、Model Y汽车,共计1104622辆。

召回原因是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可能没有提供足够提醒。以上因素叠加可能增加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说实话,传统驾驶习惯跟单踏板模式之间,确实会给驾驶员造成困扰。单踏板模式下,想保持速度,就必须长时间把脚放在加速踏板上;松开加速踏板就会减速。时间长了很大概率会导致判断有误,尤其是紧急情况,很可能反应不过来,导致踩错。

召回后,特斯拉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推送新开发的功能,以降低因长时间深踩加速踏板导致速度过快引起的碰撞风险。

这次远程OTA升级的功能包括了:

在不具备能量回收制动强度选择的车辆上,提供选项以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强度;

调整车辆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出厂默认状态;

在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出提醒。

这次召回,简单说就是增加动能回收选项,且通过OTA形式召回,手机升级一下就完事了。作为车主,我觉得对我没啥影响,因为强动能回收+缓行,已经习惯。但还是那句话,动能回收强、弱,如何用决定在个人,但开关需要加上,现在把选择权给用户,没毛病!

单踏板就应该是一个模式,而不是强制让用户去适应单踏板这种东西,特斯拉这次算是迈出重要的一步了!单踏板模式彻底宣告终结,特斯拉“黑粉”又少了一个喷特斯拉的理由,哈哈哈

标签: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