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科技公司怎么样-阿维塔线下门店

tamoadmin 0
  1. 华为造车智能战略部署(附股)深度解读—研报
  2. 投诉量激增,极氪到底有哪些问题?

作者?|?龚宸芫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阿维塔科技公司怎么样-阿维塔线下门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余承东,再次显现大嘴特性。

4月1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出席并发表演讲,不仅分享了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布局与思考,还回应了最近热度较高的“华为不造车”禁令。

余承东表示,华为坚持不造车,但智选模式下有多家合作车企,包括赛力斯、奇瑞、江淮等,如果每家都做不同的品牌,分开零售营销会很麻烦。所以,华为要推行问界生态联盟,尝试推出“HUAWEI问界”这一生态品牌。

阿维塔科技公司怎么样-阿维塔线下门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3月31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内部发文,重申“华为不造车”。文件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规定不能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使用“HUAWEI/华为”字样。

谈及公司下达的文件,余承东在百人会上不自觉地提高了音量:“结果这两天,我们公司又说要把‘HUAWEI’去掉,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我们公司有些领导有不同的意见。”

发表演讲的21小时前,在华为心声社区里,余承东对3年前华为首次官宣不造车的帖子进行了新回复,语气充满不甘:“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

阿维塔科技公司怎么样-阿维塔线下门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近20分钟的演讲中,余承东虽然语气轻松,但夹杂了些许无奈和委屈,也折射出华为目前面临困境。

“这两年因为制裁,我们退出了很多合作。以前,奔驰、大众包括特斯拉都选了我们,因为制裁,(大家)慢慢退出来了。”

“新势力车企中,今天李想和李斌都在这里,我相信他们都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传统车企中,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我们。”

演讲最后,余承东语气有点沉重,重申此前多次提及的愿望:“希望我们自己也能够实现商业闭环,能够生存和发展。”

01.

难成另一个博世

华为一直看好汽车赛道,2022年于这方面的研发投入,甚至超过部分车企。

在2022年财报中,关于汽车业务的投入,华为表示,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累计投入约206亿元,研发人员多达7000人。2022年,华为与汽车业务相关的研发支出超103亿元,业务间接涉及人员超万人。

从财报来看,高投入、低收入是其汽车业务的主要特点。2022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20.77亿元,在华为6423亿元的总营收中,占比仅为0.3%。

为此,余承东在今年百人会论坛上感叹:“我们想成为汽车领域另一个博世或大陆这样的供应商,但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个条件好像不太成立。”

在他看来,像博世和大陆制造的刹车、转向等自动标准化部件,华为没有涉及,其做的是软件、算法、云、芯片等智能化增量。这些产品,很难像标准化的部件一样进行大规模售卖,需要与车厂深度卷入,不断做OTA版本升级、迭代。

华为也尝试过和车企深度卷入,还做出Huawei Inside(HI)解决方案模式,供车企选择,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余承东自嘲道:“用HI模式,有3个厂商跟我们合作,但现在基本上只剩长安的阿维塔了。”

受美国制裁影响,华为近两年退出了和多家企业的合作,也失去了不少在汽车领域发展壮大的机会,尤其在智能网联方面。过去,华为在通信方面做得风生水起,主流大厂都寻求与之合作,主要体现在T-BOX、车联网的动力模块等方面。

余承东还一一列举出来:“奔驰、大众包括特斯拉和美国的一些企业,都选择我们。在智能网联领域,过去我们是最大、最强的。”他丝毫不忌讳用极限词。

如今,时代发生巨变。在制裁影响下,欧美日的企业很难再选择华为作为主力的智能化供应商,所以华为只能把目光瞄向国内。

但国内车企的态度似乎都不太好。余承东沿袭一贯大嘴风格,直接喊话台下参会的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和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新势力车企中,今天李想和李斌两位都在这里,我相信他们都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为了市值、控制点等各方面,都不会选择我们。”

余承东转而又列举传统车企,表示结局仍不妙:“谁会选我们?传统的车企?传统车企中,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我们,这(让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

这是华为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商业闭环。余承东坦言:“投入这么巨大,如果不能让搭载华为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汽车进行大量销售,(华为)就无法实现商业闭环。”

02.

生态联盟本质未变

要实现商业闭环,智选模式是华为目前的最优解。余承东希望华为以更好、更多的能力,帮助与其紧密合作的主机厂一起共赢。

在他看来,传统主机厂有很好的整车能力、基础能力,包括工厂、供应链、制造能力,这些方面华为并不擅长,华为的优势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方面,核心是以软件为驱动。

余承东认为,这些正好是主机厂不擅长的。“我们和主机厂组合起来,可以实现强强合作。帮助伙伴成功,我们才能间接成功。”

但正是这种模式,把余承东架在了火上烤。

余承东表示,智选模式下有多家合作车企,如果每家都做不同的品牌,分开零售营销会很麻烦。所以,华为要推行问界生态联盟,推出“HUAWEI问界”生态品牌。

今年3月初,AITO汽车在多个平台宣传中,开始使用“HUAWEI问界”标识。随后,华为线下门店的AITO汽车车身上,都贴了“HUAWEI问界”的logo,线下渠道也在销售时将之作为重点宣传话术,以突出华为的主导地位。

AITO汽车的做法,让很多网友开始对“华为不造车”理念提出疑问。质疑声越来越大,对华为本身的形象难免造成负面影响。

于是,3月31日,华为内部出台文件,让门店去掉“HUAWEI”。当天,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业绩会访中提到,严禁滥用华为品牌,不能将华为品牌置于汽车品牌前,华为也不能作为汽车品牌。

据媒体报道,目前,华为门店的确开始拆除“HUAWEI问界”相关物料。多名门店导购表示,未来将更改销售话术,强调“华为赋能车厂”,而非“这是华为的车”。

对此,余承东似乎不太认可,在论坛上,他试图解释“华为不造车”理念和生态联盟不冲突。“我们一直坚持这个(不造车)理念,我们想让华为问界成为一个生态平台,让消费者选择不再困惑。”

他补充说:“无论如何,我们想推行生态联盟的本质没有变。未来,智选模式下的几家合作伙伴仍然会合力建设生态联盟,产品也不会冲突,比如SUV轿车、MPV。我们会把车厂的产能都充分利用起来,每一家都不浪费。”

3月31日晚20时,余承东还跑到华为员工交流论坛——心声社区里,在3年前华为首次官宣“不造车”的帖子下两次留言:“若干年后,大家都会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方向!”

余承东还放言:“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员工站出来“挺”余承东,纷纷在其留言下面加油打气。在两条留言下面,支持余承东的员工比例高一些。

为了消除误解,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徐直军表示,华为上午(31日)刚发布了一个决议文件,决议的有效期为5年,“之前3年不造车的决议快到期了,我们再发一个决议有效期是5年。华为战略没有变,我们不造车。”

<img src="s://image.bitautoimg/image-1080-w1/mapi/news/2023/04/02/2f2f7f528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帮宁工作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华为造车智能战略部署(附股)深度解读—研报

华为造车对析

(1)--与整车企业的合作模式我国的整车制造追赶了30年,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不管是亿技术市场,还是合资的模式,最后都没能够帮助整车制造实现技术追赶。

但是,特斯拉的崛起给我们的 汽车 行业一线曙光,原来 汽车 还可以这么干!所以,新能源 汽车 的赛道上,我们领先了!而在智能驾驶的下半场,是我国传统车企必须赢下来的战役。

国内的整车企业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与华为合作带来的改变。 传统 汽车 制造讲究精密制造,一辆车有10万个零部件,相反而言,新能源车只有1万个左右的零部件,难度大大降低,差不多实现了吉利 汽车 老总的话: 汽车 就是4个轮子+1台沙发。

目前,与华为合作的整车企业包括小康股份、北汽新能源、长安 汽车 、比亚迪,广汽集团上汽集团、一汽等国内主流车企。 合作模式主要分为3种:深度合作、子品牌、普通供应商。

(1)深度合作---小康股份华为与小康股份的合作属于深度绑定的合作,华为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主要负责定价、设计、配置、供应链、营销,而小康负责制造与售后。

华为有近300人的团队驻扎在小康,从研发,品控到销售和定价全面介入。 华为提供四合一电驱系统,HiCar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并且在华为的线下门店进行展示属于销售。 联合打造的赛力斯华为智选5已经在4月21日上市,定位于高性能电驱轿跑SUV,两驱价格21.68万,四驱价格24.68万。

纯电续航180km。也是目前唯一打上“华为“字样的车型,长安/北汽/比亚迪等只会打上hi字样。 与小康股份的合作是最深度的,目前小康股份完成了26亿的定增募资用于扩产,公司的制造能力将会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根据调研信息,第二款车型将于8-10月份发布,第三款车型到年底或明年初发布。

(2)子品牌---北汽、长安 汽车 华为与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与长安 汽车 的合作属于第二梯队的子品牌模式。子品牌主要体现在高端无人驾驶的合作,华为作为供应商,提供HI和自动驾驶服务,定位高端车。华为不参与不参与设计、定价、配置、供应等环节。 与北汽联合打造的ARCFOX极狐搭载了华为智能电网、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43个超声波雷达,同时搭载华为芯片可实现L3级的自动驾驶。极狐定价25-35区间,属于纯电轿车,续航里程超过700km。

相比小康的赛力斯,极狐定位更加高端一点。 与长安 汽车 、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阿维塔,共创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网联 汽车 平台(CHN),打造智能 汽车 产品系列,E11对标未来ES6,对标特斯拉modelY等高端车型,预计价格30-40万,属于更高端一点的车型。预计下半年会有车型出来,到2022年会有5款车型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几款搭载华为产品的新能源车也就会逐渐面世。

(3)普通供应商模式—比亚迪等除了上述两种合作模式之外,其他车企的合作更多的是普通的供应商模式,其中比亚迪/广汽/上汽等将会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车联网等产品。 比亚迪与华为合作的HiCar车型也将会于Q3面世,搭载华为智能网联5g的产品,包括MDC310智能驾驶的系统。广汽有一款Aion的车也会搭载华为的产品,包括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的全套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是与华为合作最为深度的3家整车公司,其中小康股份作为民企,合作程度最深,华为话语权最大,市场给与的认可也更高,目前推出的车型偏中低端。

北汽/长安属于国汽,华为的话语权相对较低,车型大量用华为的软硬件,定位于中高端。三家公司分别定位于低(小康赛力斯20-25万)、中(北汽极狐25-35万)、高(长安阿维塔30-40万)的价格梯度分布,形成高中低三个品牌梯度。

从未来可能发布的车型来看,华为与长安合作的车型会更多,有5款是阿维塔旗下的,还有3款是其他品牌,华为在长安这边投入是最大的,北汽是第二个,小康第三个。

未来的预期:新车型与放量从进度来看,小康是最快的,最快出产品,最快放量。北汽第二, 小康赛力斯于北汽极狐的销量数据,长安阿维塔几款车型的逐渐面世。 根据调研获的信息,华为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的销量是50万辆,其中长安 汽车 这边占比40%左右(也就是20万辆,车型多)、北汽可能会占20%左右(10万辆),小康可能占到20%左右(10万量),其它客户10%(5万辆+)。

投诉量激增,极氪到底有哪些问题?

我们接下来分享一下去年我们分享过的华为造车的信息。

大家可以看看,对智能化的理解。有些数据是去年的。

华为造车对析我们用尽量简单的方式说一说华为造车这件事,准备从大背景、华为的优势与劣势,与整车的合作模式,未来的预期几个方面来说。

大背景: 汽车 电动化+智能化浪潮电动化是 汽车 的上半场,智能化就是 汽车 的下半场。对于电动化来讲,锂电池技术突破,到**、续航里程目前都获得了质的提升,目前纯电动的续航已经能够达到500km,混动可以达到1000-1200公里,下一个技术路径是固态电池预计到2026年开启新的里程。

作为智能化的下半场,2021年开启智能化元年。智能化时代,智能 汽车 将会驱动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成变革、完成价值重新分配。

智能 汽车 产业链,微笑曲线更加陡峭,也就是上游的智能化与电气化零部件的价值量,下游整车销售、软件、车联网的价值量回高于传统 汽车 ,相反传统零部件的价值量占比会降低。

整车制造、车规验证等环节护城河较高,预计也会保持不错的资产回报率。 其实,这也从市场反应出来了,传统零部件公司最近2年的行情很差,市场的认可度不高,估值起不来。

华为的优势与劣势华为作为国内 科技 的一面旗帜,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2019年的半导体掀起了半导体国产替代的狂潮;2021年的鸿蒙系统面世,掀起了国产软件的浪潮,2021年的智能 汽车 也再次掀起了 汽车 智能化的***。

华为造车的本质是 科技 赋能,华为利用自己软硬件优势,赋能传统 汽车 制造业,开启传统车企的智能化浪潮。

实际上,华为造车的说法不准确,它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但是华为造车说着更爽,我们也就沿用这种说法。

华为造车时间节点梳理:

2013年,成立车联网事业部;

2014年,与长安、东风,一汽等达成合作;

2017年,与北汽达成战略合作;

2018年,与长安,东风,北汽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9年,成立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通过欧洲 汽车 行业车载终端认证;

2020年,HI品牌面世---首款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

2021年,北汽极狐,小康赛力斯上市销售;“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平台/鸿蒙智能座舱等发布;

2021下半年-2022年,预计长安 汽车 8款车型中的几款上市,比亚迪华为HI版上市等。

华为的优势在于软件系统、芯片算力、硬件传感器,涵盖传感、计算与执行,是全球能够与特斯拉打擂台的公司。

软件系统:万物互联的鸿蒙系统,重点不在于手机端,而在于物联网端。

与手机系统被安卓与iOS垄断不一样,车载操作系统并没有同一的标准,也没有形成垄断的格局,是相当散乱的分布,这方面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如果手机系统被安卓与iOS统治,那么车载系统的格局就像是给我们开了另外一扇窗户,而华为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智能驾驶时代,车载操作系统的地位将会不亚于手机系统,鸿蒙的出现会让我国的操作系统第一次走在了世界最前面。

华为有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当然,华为还有V2X地图软件。

芯片提供算力: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对算力的要求很高,华为有AI芯片,有GPU/FPGA/ASIC芯片,有CPU芯片。芯片提供超强算力,是支撑智能驾驶的大脑。

华为发布了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810---升腾。 MDC810---升腾计算平台支撑L2-L5级智能驾驶。有16个摄像头,12个CAN和8个车载以太,发布及量产。

这一块,目前没有被美国限制,华为28nm车规级芯片依然可以有中芯国际代工。未雨绸缪,华为2020年开始建立自己的28nm芯片生产线,拟建立一条非A技术的生产线,保障公司的 汽车 业务不受影响。

硬件:华为有激光雷达,也是目前全球仅有的几家能够量产的激光雷的公司,还有4D成像雷达,智能座舱、智能电动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电机控制系统、mpower多形态电驱、热管理系统集成,车载显示平台AR-HUD等。

综合来看,华为软件涵盖操作系统、算法、高精地图,硬件涵盖感知设备、芯片,同时构建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提供给整车企业垂直开发的能力,软硬件均无短板,是全世界唯二的自动驾驶提供商(另一个是特斯拉)

华为的劣势在于:没有数据来源,自动驾驶实现需要海量数据。相比特斯拉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可以提供其做无人价值的数据支撑,华为目前大部分只能靠模拟实验来进行自动驾驶的改进。

2022年开始与华为合作的车上市之后,会逐渐获得部分用户数据,这有利于提升自动驾驶能力。

另外一点隐忧可能就是芯片这块,如果美国继续收紧对华为的政策,不让中芯国际等为华为代工 汽车 芯片,而自己的生产线尚未建成之际,对芯片可能会有压力。

华为的目-标是特斯拉!!对标特斯拉! 与整车企业的合作模式我国的整车制造追赶了30年,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不管是亿技术换市场,还是合资的模式,最后都没能够帮助整车制造实现技术追赶。

但是,特斯拉的崛起给我们的 汽车 行业一线曙光,原来 汽车 还可以这么干!所以,新能源 汽车 的赛道上,我们领先了!而在智能驾驶的下半场,是我国传统车企必须赢下来的战役。

国内的整车企业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与华为合作带来的改变。 传统 汽车 制造讲究精密制造,一辆车有10万个零部件,相反而言,新能源车只有1万个左右的零部件,难度大大降低,差不多实现了吉利 汽车 老总的话: 汽车 就是4个轮子+1台沙发。

目前,与华为合作的整车企业包括小康股份、北汽新能源、长安 汽车 、比亚迪,广汽集团、上汽集团、一汽等国内主流车企。

合作模式主要分为3种:深度合作、子品牌、普通供应商。

(1)深度合作---小康股份华为与小康股份的合作属于深度绑定的合作,华为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主要负责定价、设计、配置、供应链、营销,而小康负责制造与售后。华为有近300人的团队驻扎在小康,从研发,品控到销售和定价全面介入。

华为提供四合一电驱系统,HiCar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并且在华为的线下门店进行展示属于销售。 联合打造的赛力斯华为智选5已经在4月21日上市,定位于高性能电驱轿跑SUV,两驱价格21.68万,四驱价格24.68万。纯电续航180km。也是目前唯一打上“华为“字样的车型,长安/北汽/比亚迪等只会打赏hi字样。

与小康股份的合作是最深度的,目前小康股份完成了26亿的定增募资用于扩产,公司的制造能力将会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根据调研信息,第二款车型将于8-10月份发布,第三款车型到年底或明年初发布。

(2)子品牌---北汽、长安 汽车 华为与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与长安 汽车 的合作属于第二梯队的子品牌模式。子品牌主要体现在高端无人驾驶的合作,华为作为供应商,提供HI和自动驾驶服务,定位高端车。华为不参与不参与设计、定价、配置、供应等环节。

与北汽联合打造的ARCFOX极狐搭载了华为智能电网、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43个超声波雷达,同时搭载华为芯片可实现L3级的自动驾驶。极狐定价25-35区间,属于纯电轿车,续航里程超过700km。相比小康的赛力斯,极狐定位更加高端一点。 与长安 汽车 、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阿维塔,共创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网联 汽车 平台(CHN),打造智能 汽车 产品系列,E11对标未来ES6,对标特斯拉modelY等高端车型,预计价格30-40万,属于更高端一点的车型。预计下半年会有车型出来,到2022年会有5款车型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几款搭载华为产品的新能源车也就会逐渐面世。

(3)普通供应商模式—比亚迪等除了上述两种合作模式之外,其他车企的合作更多的是普通的供应商模式,其中 比亚迪/广汽/上汽等将会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车联网等产品。

比亚迪与华为合作的HiCar车型也将会于Q3面世,搭载华为智能网联5g的产品,包括MDC310智能驾驶的系统。广汽有一款Aion的车也会搭载华为的产品,包括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的全套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是与华为合作最为深度的3家整车公司,其中小康股份作为民企,合作程度最深,华为话语权最大,市场给与的认可也更高,目前推出的车型偏中低端。北汽/长安属于国汽,华为的话语权相对较低,车型大量用华为的软硬件,定位于中高端。三家公司分别定位于低(小康赛力斯20-25万)、中(北汽极狐25-35万)、高(长安阿维塔30-40万)的价格梯度分布,形成高中低三个品牌梯度。 从未来可能发布的车型来看,华为与长安合作的车型会更多,有5款是阿维塔旗下的,还有3款是其他品牌,华为在长安这边投入是最大的,北汽是第二个,小康第三个。未来的预期:新车型与放量从进度来看,小康是最快的,最快出产品,最快放量。北汽第二,长安 汽车 要到2021年底出产品,2022Q3上市。

去年,极氪是少数完成KPI的新造车公司之一。过去一年,极氪凭借极氪001一款车型实现了全年71941辆的交付成绩,超额完成了此前定下的7万辆交付目标。

然而,对于极氪而言,可谓是喜忧参半,销量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源源不断的负面消息。2021年4月新车发布后不久就因订单暂停、配置更改、价格变动等负面引发用户不满,极氪CEO安聪慧被迫公开发文向极氪预定车主致歉。交付后的极氪001也被用户投诉存在车机卡顿、产品交互体验不佳等问题。

近期,极氪又遭遇投诉风波,让其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极氪迎来“开门黑”

投诉量开始激增

进入2023年,极氪001的投诉量开始激增,可谓迎来“开门黑”。

2月9日,据凤凰网《风暴眼》报道,多名极氪北京车主爆料,自己购买的极氪001多次出现动力系统故障,严重影响使用。此外,亦有大量网友通过极氪官方App和第三方平台投诉,反馈极氪001存在动力系统故障。

北京的车主王先生称,他的极氪001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动力系统故障了,“开着车,突然就动不了,你无法预测下一次还会在什么场景下出现,这太危险了,很容易出。”

王先生表示,频繁故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要是在行驶中突然发生,很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

王先生多次和极氪沟通,但对方 3 次的说法都是让重启或检查。王先生都照做了,然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据悉,王先生反映的这个问题并非个例。在极氪官方App和全国缺陷产品投诉平台上,有大量网友反馈极氪001存在动力系统故障。

具体表现是,车辆在冷车启动和行驶途中,会从仪表盘上突然跳出“动力受限”、“无法行车”、以及“ESC异常”故障信息。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1月3日一天,就有155位用户在车质网平台发起了对极氪001这款车型的投诉。

马拉车市查阅车质网发现,极氪最近确实出了不少问题。近一个月内,涉及极氪001的投诉量达639条,位居车质诉榜榜首,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绝大部分的投诉内容,都指向了极氪 " 偷改合同隐瞒相关信息 ",以及极氪 " 单方面篡改购车协议内容 "。

此外,极氪001被曝出的问题还包括蓝牙钥匙难用、全景天幕货不对版、刹车有啸叫声、中控绿屏等。还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极氪001在结束休憩模式之后,会直接挂D挡并触发主驾座椅自动后移的Bug,存在行车安全隐患。

1月销量同比下滑

线下门店寒意十足

随着投诉量的激增,极氪在1月份的销量有着明显的落差。今年1月,在两款车型(极氪001及极氪009)的加持下,极氪共交付3116辆,同比减少约12%。

如果说将销量下滑的原因全全归结于春节期,未免也有些牵强,毕竟投诉激增摆在了眼下,因此,我们决定去到极氪销售终端一探究竟,看看其在私车第二城的成都,究竟表现如何。

跟造车新势力一样,极氪的店很喜欢开在大型商超或者高档写字楼里,并且也是走的直营模式。我们探访的第一家店便是位于高新区益州大道的银泰城,虽然是较为显眼的位置,不过店内十分冷清,销售人员也并不热情,甚至坐在那儿不知道是聊客户还是玩手机。

鉴于销售根本没有注意到马拉车市的存在,我们可以自由地倒腾体验车的系统。极氪001的初版车机有些卡顿,不过新车机操作已经变得非常丝滑,甚至比问界M5那套鸿蒙车机都要丝滑流畅。

随后我们又驱车来到位于机场路的极氪家,从这家店的规模来看,更接近于传统4S店,相比商场店销售的冷淡,这边销售则显得格外热情,甚至还未下车便来到车前准备接待。或许是工作日原因,这家店同样十分冷清,销售人员也不厌其烦的解释马拉车市的各种问题。

当马拉车市表示对此前大规模曝出的动力系统故障有所担忧时,销售人员激励解释,目前已经全部通过OTA的方式处理,现款车型不会出现这样的故障。

并且其还表示,对比30万级别的豪华车来说,极氪001的配置可谓是完胜。而且新款相比老款配置方面进行了提升,比如电吸门、三区的自动空调等。

事实上,23款车型虽然有不少配置上的提升,但却失去1.26万元的国补兜底,终身质保也减少成6年15万公里整车质保和三电终身质保,从而也引起了不少新老车主的不满。

面对接连不断的负面消息,有业内人士指出,极氪001上市太仓促了,从上市到发布不到一年的时间,而且运用了很多新技术,且部分新技术并不成熟,因此诱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口碑崩塌

极氪还能继续狂奔?

毫无疑问,极氪的出现,极大扭转了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落后局面。销量也在稳步增长,因此,2023年,极氪要想实现14万辆的交付目标,意味着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倍的增长。

为了这一目标,今年年初,极氪的第三款新车谍照被曝出,根据吉利汽车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显示,该车为一款SUV车型,命名“不一定叫极氪003”,他同时发文表示:“根据极氪品牌高端纯电的定位,不会出20万以下的产品。后续产品定位也会越来越高,具体情况上海车展见分晓。”

今年也是极氪IPO的关键之年。吉利汽车去年年底曾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极氪已于美国纽约时间12月7日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发售的注册声明草拟本。

另据外媒此前的相关报道,极氪此次募资超10亿美元,寻求估值超100亿美元,最早或于今年第二季度在纽约上市。如果能成功IPO,极氪将创造新造车公司最短上市时间的记录,从品牌成立到正式上市花费约2年的时间。

然而,极氪在大步迈进的同时,不断曝出的负面消息,也将成为其绊脚石。如果不注重用户口碑和产品质量,极氪的前路势必将道阻且长。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借助资本市场“补血”将成为常态,截至目前,除了极氪之外,哪吒汽车、东风岚图、广汽埃安、长安阿维塔等均在积极筹备上市。不容忽视的是,留给极氪突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马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家新能源车企的口碑好坏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对于极氪而言,不应一心只想着追求销量与地位,而是应思考如何提升驾驶体验与车辆品质,如何为车主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以及如何保障车主的利益,如果口碑崩塌,那么极氪的未来将难言乐观。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马拉车市,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标签: #华为

上一篇小米汽车小米su7-小米汽车小米速七的图片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