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竞争可能会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

tamoadmin 0
  1.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之后是否会迎来降价热潮?
  2.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3.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会怎么样
  4. 特斯拉变相降价,新能源汽车为何竞争这么激烈?
  5.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是什么
  6.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那会迎来降价热潮吗?

2022新能源车竞争加剧利好哪些概念股?

下半年新车型密集登场,在做大整个市场蛋糕的同时,分蛋糕的激烈竞争也在加剧,部分车企已经出现价格策略的调整。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新能源车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淡季增势放缓

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竞争可能会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又到了每月一度交成绩单的时候。小鹏、理想、蔚来3家新势力7月分别交付11524辆、10422辆、10052辆,同比增长43%、21.3%、26.7%,环比则均出现20%~25%的下滑。

原本的第二梯队反超“蔚小理”,保持着较稳定的增长势头。

7月哪吒交付量为14037辆,同比增长134%;零跑交付12044辆,同比增长177%;小康股份销量为13291辆,同比增长317%,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7807辆,同比增长8874%;广汽埃安销量25033辆,同比增长138%。以上车企交付量环比在增长,均创下单月交付新高。

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竞争可能会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车企统计口径略有差别,例如广汽埃安销量以上险量计算,而新势力多以交付数量计算,因此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尽管特斯拉中国和比亚迪两大车企的销量还未出炉,但7月车市环比下滑基本成形。

乘联会在7月22日发文,预计7月乘用车零售销量177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8.9%;预计新能源车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103%,环比下降15%。

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竞争可能会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7月本来就是销售淡季,环比下降很正常。而且今年6月由于疫情导致的滞后交付和销售,以及政策拉动形成了销售大幅反弹的现象,其中包括部分5月底的后置需求和6月底的抢购需求,对7月会销售有所透支。”惠誉评级亚太地区企业研究董事杨菁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此外,汽车供应链仍存在未扫清的障碍。据接近蔚来的人士透露,由于订单需求强劲,蔚来本有望在7月再创销量新高。但由于个别零部件供应问题,导致ET7和EC6产量降低,从而影响了交付数。

蔚来董事长李斌日前谈及ET7交付进展时也表示,因为压铸件供应不足,导致7月生产较减少了数千台。李斌在当日活动现场喊话,拜托各位供应商伙伴顶住压力。

二级市场上汽车板块8月1日表现强势。A股长安汽车涨9.6%,小康股份涨6.06%,长城汽车涨4.87%,比亚迪涨3.18%;港股吉利汽车涨近13%,长城汽车涨超10%,蔚来涨超8%,小鹏汽车涨近7%;截至发稿,蔚来、小鹏、理想美股盘前分别涨3.14%、2.95%、6.34%。

竞争愈发激烈

多数机构依然维持新能源车全年500万辆以上的销售预期。展望下半年,新车型密集亮相,不仅新势力开始投放新一批产品,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品牌也在加速登场和上量。

近期,就有小鹏G9、理想L9、比亚迪海豹、阿维塔11、长安深蓝SL03等高热度车型陆续上市,20万元~30万元的SUV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7月的环比下滑尚在预期之内,关键在于8月及之后能否出现明显好转。虽然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大势不改,但在消费景气度没有明显提升的环境下,随着新车型越来越多,成为爆款车型也越来越难。”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为促销已经开始提供现金折扣。记者从小鹏汽车销售人员处了解到,近期小鹏全系车型都有5000元左右的尾款减免,其中小鹏P7625km续航版本减免幅度最大,达1万元,这个版本也是选购人数较多的。“尾款减免就是7月下旬开始的,是全国统一的政策,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销售人员说。

价格策略调整可能是由于新增订单放缓的压力。

杨菁表示,在小鹏的价格区间里,竞品不仅限于其他自主品牌的电动车,还有近期受惠于购置税减半优惠和地方补贴的燃油车。上半年电池成本上升推高电动车价格,在今年的政策环境下,可能会降低电动车相对竞品燃油车的价格优势。

市场关心小鹏此举是否会引发电动车的价格比拼。除现金优惠外,车企还能通过更隐性的权益优惠等方式让利消费者。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小鹏本身品牌力偏弱,且产品周期处于末期,降价不太会有车企跟随。

杨菁则提醒,这可能是电动车企开展以价换量策略的一个信号。相对来说,价格区间和主流燃油车产品相近的电动车企,降价压力会更大一些,因为传统车企有较大的动力在今年降价去燃油***存,并用较低的定价来吸引消费者。

与此同时,车企也在横向和纵向不同维度拓宽市场,谋求错位竞争。

例如,比亚迪加速出海,紧接着日本市场后,于8月1日宣布进入德国、瑞典市场,首批车辆第四季度交付。

同日,还有市场消息称,蔚来汽车正推出第三个汽车品牌,用以覆盖2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蔚来对此表示,目前没有可供披露的信息。

蔚来目前的品牌NIO,针对高端市场,同时推出一个面向20万元至33万元大众市场的新品牌,记者获悉该品牌内部代号为阿尔卑斯。今年3月,蔚来透露该品牌核心团队搭建完成,首批产品进入关键研发阶段。5月,合肥经开区与蔚来签署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将导入蔚来新产品,2024年建成投产。

新能源车概念股龙头

比亚迪:新能源龙头股,8月1日消息,比亚迪截至收盘,该股跌0.33%,报339.88元,5日内股价上涨1.14%,总市值为9894.39亿元。

隆基绿能: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总营收185.95亿元,毛利率21.29%。新能源龙头股,截止15点收盘,隆基绿能报61.35元,涨0.66%,总市值4649.19亿元。

富奥股份:8月1日富奥股份开盘报价5.41元,收盘于5.65元,涨3.29%。当日最高价为6元,最低达5.41元,成交量30.67万手,总市值为104.29亿元。

东旭蓝天:东旭蓝天开盘报价3.16元,跌1.27%,最新价3.1元。当日最高价为3.16元,最低达3.09元,成交量1467.78万,总市值为46.09亿元。

新能源车竞争加剧利好哪些概念股?相关文章:

★新能源汽车消费热力十足,下半年消费势头能延续吗?

★《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利好哪些消费...

★今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测85-100GW利好哪些光伏概念股?

★锂电池材料订单饱满,利好哪些概念股?

★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利好车企发展?

★光伏组件巨头创新高利好哪些概念股?

★国产芯片大力发展利好哪些概念股

★镍价剧烈波动利好哪些概念股?

★歇伏期蛋价走强利好哪些概念股

★“煤都”GDP高歌猛进,利好哪些概念股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之后是否会迎来降价热潮?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之后是否会迎来降价热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介绍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补贴政策中,介绍的补贴政策已经受到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率,造成不到两周的造成不到两周,而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则升起了售价。因此,许多网民关注刚刚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将于今年降价吗?

新能源汽车也将降价,基础是什么?

首先,分析了新能源车辆的制造。每个人都知道现在新的能源汽车长期以来一直是新年的新年能源车,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几乎每个月都是几乎每个月更新,并随着电池,电机等相关核心技术的突破,这些相关的制造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并且从市场上一些制造材料的价格,它也出现了下降,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逐渐减少,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它是非常希望在年内降低价格。

新能源汽车也将降价,基础是什么?

其次,从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角度分析。目前没有汽车企业预计通过提高价格提高收入,因为提高价格的好处远远超过亏损。相反,如果价格出售,汽车企业可以迅速开放销售市场的份额,也可以迅速增加自己的名字。因此,餐饮公司不能考虑这一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将是不可避免的。

新能源汽车也将降价,基础是什么?

最后,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角度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进一步排名,市场已开始反弹。最初出售的新能源汽车曾经很冷。相反,燃料卡车逐渐下降增加了。因此,在市场的调整下,它将不可避免地强迫新能源汽车降价。因此,从这个分析,新能源汽车今年有趋势。

总之,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下降,三个观点的各种汽车公司和市场市场趋势,今年,新能源汽车将不可避免地跌倒。在作者的眼中,你只需要等几个月,你必须看到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效果。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会怎么样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2021-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预计到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特斯拉变相降价,新能源汽车为何竞争这么激烈?

近日,在某新能源 汽车 国际合作大会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就国内外新能源 汽车 发展趋势作了专题报告。

谈及新能源 汽车 发展趋势,他分享了三个观点。首先,中国超大规模的 汽车 消费需求使我国发展新能源 汽车 越来越迫切;其次,是在三大政策促进下,新能源 汽车 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同时,在消费端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第三,未来的新能源 汽车 在波动中不断前行,2025年以后将逐步显示出相对的优势。

“在补贴、牌照补全的优惠、领域直接配置的三大政策的促进下,我们新能源 汽车 实现了快速发展。”徐长明介绍,“2014年我们叫做新能源 汽车 元年。经过连续几年高速发展,今年1到4月份销售新能源 汽车 超过39万,同比增长80%。这是一个高速的发展。”

徐长明认为,长远来看,远期新能源 汽车 可能会有优势显胜。第一个变化新的电池体系要突破。液态电池不断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性是重大隐患。固定电池就能同时解决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安全性等问题。商业化之后,对新能源 汽车 将会是一个重大的促进。其次, 汽车 承载的功能可能要发生变化。目前的新能源 汽车 ,目前的 汽车 主要是交通工具。将来的 汽车 是交通工具+高级智能移动终端。第三个变化就是自动驾驶对我们的发展将来也是新能源 汽车 重要的推手。

“五年的高速发展,未来前景看好,但是可能会有一个波动,新能源 汽车 会在波动中前行。”徐长明说。

以下为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先生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我对新能源 汽车 发展趋势的看法。我想今天跟大家分享三句话:

中国超大规模的 汽车 消费需求使我国发展新能源 汽车 越来越迫切。

在三大政策促进下,新能源 汽车 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同时,在消费端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一会跟大家分享这个数据。

未来的新能源 汽车 在波动中不断前行,2025年以后将逐步显示出相对的优势。

中国超大规模的 汽车 消费需求使我国发展新能源 汽车 越来越迫切。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国家每年的 汽车 保有量和千人 汽车 保有量的变化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到2017年,我国的 汽车 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1亿辆,千人 汽车 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50辆。

在保有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石油进口依存度逐渐提高。数据显示,我们每消费一百吨石油,有68.7%是进口的。那么,将来我们的保有量将达到多少呢?我们的这里的保有量是两个,一个是总人口,一个是一个人有几辆车,两者相乘就是将来 汽车 的总保有量。从 汽车 保有量达到饱和的国家来看,绝对大多数国家是千人600辆车。

我们国家能不能达到呢?这要看千人 汽车 保有量的因素,决定性因素是是由我们国家每个城市的人口密度来决定的。

上面这张图中,横坐标代表的是每个城市的人口密度,纵坐标代表的是每个城市的千人 汽车 保有量。我把日本和美国的城市都放在一起,橙色是日本的城市,蓝色是美国的城市。日本人口密度高,美国人口密度比较稀,人口密度越高的城市,千人保有量越高。欧洲也是一样的道理。

同理,每个城市里的每个区的城市保有量,也是取决于人口密度。上面这张图反映了美国大纽约地区人口密度与千人 汽车 保有量的关系,颜色越深的地方密度越高,颜色越浅密度越低。正好也是一个反向关系。

我们国家的人口密度大致来看,是每平方公里143个人,但94%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腾冲—黑河线以东43%的国土上,因此实际人口密度约300人/平方公里。这个密度跟欧洲差不多,英国,意大利,德国基本上都是每平方公里300人。既然人口密度是决定因素,那么理论上我们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是实际上我们做了综合评估后发现,我们达不到千人600辆的水平。

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更多集中在大都市,我们省会人口加在一起就是三亿人,省会的高密度区加起来有一亿人,人口密度太高,千人保有量就可能达不到。如果按照发达国家 汽车 饱和点的水平测算,我们的保有量应该在千人保有量450辆左右,很多限购的城市千人保有量可能只有400辆。

2016年,我国1.8亿辆 汽车 ,消费石油5.8亿吨。将来 汽车 保有量达到6亿辆,对石油的消耗量一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解决办法实际上就是新能源 汽车 或者是节能 汽车 。我们将来如果六亿辆 汽车 里面,有20%的新能源 汽车 ,1.2亿辆,还剩4.8亿辆燃油车,考虑到我们国家的 汽车 年使用里程比美国低一点。加上所有车的混合动力,基本上问题就解决。但是反过来来讲,我一直在倡导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主要是考虑石油的需求问题。这是从石油的角度来讲,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消费需求,必须要用新能源 汽车 一部分来解决。当然我们说全部新能源化也不现实,20%比较理想,30%新能源 汽车 差不多到了上限这个水平。

在三大政策促进下,新能源 汽车 已经连续5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同时在消费端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

所谓的三大政策,第一个是补贴,第二个是牌照补全的优惠;第三个是领域直接配置的,出租车,专车,物流车,公交车,这些都是能够进行牌照控制的。 这三个方面的政策带来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2014年我们叫做新能源 汽车 元年,连续几年高速发展,今年1到4月份销售新能源 汽车 39.3万辆,同比增长80%。这是一个高速的发展。

第一个积极变化,消费主体由单位用户为主向私人用户为主转变。 原来是单位买,现在变成了私人买为主。大家看上面这个图,2015年新能源 汽车 消费的57.4%被单位买去了,私人只占到了42.6%,到了2018年,单位下滑34.1%,私人买车上升64.9%。

第二个积极变化,消费区域正在由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快速扩展。 2016年之前,这些私家车主要卖给了六个限购城市,而现在呢?60%卖给了非限购城市。将来的新能源 汽车 发展,光靠限购城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加在一起,一年只有200万辆这样的水平,所以未来靠非限购,恰恰成为现在的主体,这也是一个变化。

未来新能源 汽车 将在波动中不断前行,2025年以后将逐步显示出相对优势

未来的发展,新能源 汽车 我觉得是在波动中前行。原来预测在2020之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是没想到,补贴政策退补来得这么快。这段时间应该是在波动中前行,今年正是波动,今年的新能源 汽车 加起来的销量应该与去年差不多持平。但是两三年以后,还会保持高增长,因为有双积分制度补贴,牌照继续存在,充电不方便的问题,电池成本高的问题,都会基本缓解。

长远来看,新能源 汽车 可能会有几个重要变化。

第一个变化:新的电池体系要突破。 现在的电池都是锂电池,是液态的,下一步有固态的电池,能量密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能够解决安全性的问题。按现在的锂电池一公斤是170瓦时,一度电6公斤左右。将来我们如果将50多度电装进去的话,那个电池就太重了。但是现在如果用液态电池不断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性是重大隐患。固态电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电池具我们掌握情况来看,到2025年可以实现商业化,这个电池出来了以后,对我们新能源 汽车 将会是一个重大的促进。

第二个变化: 汽车 承载的功能可能要发生变化。 目前的新能源 汽车 主要是交通工具,将来的 汽车 是交通工具+高级智能移动终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高级智能移动终端,就像手机,我们的智能手机,对电池容量的要求就高了。传统的电池就用一个星期,或者更长一点,打电话没有问题。加这么多智能化以后,电池必须要加大, 汽车 也一样。智能移动终端有没有需求呢?我们年龄大的人对这个需求不明显,但是00后,90后对这个需求非常的明显。我们掌握的情况看,2017年我们说一百个人买车的人,21.8%是00后,但是十年以后,2027年什么情况呢?00后占到7.2%,90后是41.8%,这些人对新能源 汽车 是有高度的需求。这些人是新的用户,有需求,这又是一个促进。

第三个变化: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电动车将增加一个重要的使用场景和推手。 我跟很多搞技术的专家去交流,他们说传统 汽车 也能做自动驾驶,但是难度非常大,而新能源 汽车 就比较便利和方面,更容易解决。基本上是这样的。所以各大公司电动车目前绝大多数都是用的电动车解决智能化的问题。

普华永道做了一个预测,到2030年,美国欧洲和中国,三个地方加起来的 汽车 总销量将达到8200万辆。其中L5能够卖到1200万辆,L4级别车能够卖到2800万辆,L5估计还不一定,但是L4这个级别的车,L3这个级别的车,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将来对未来发展又是一个重要的推手,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这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全部的内容,简单概括一下,未来我们的 汽车 保有量达到6亿辆是有坚定的信心。虽然这两年以来, 汽车 消费出现了滑坡,但是我觉得是暂时的,经济一旦稳定下来了以后, 汽车 销量将继续往前走,每年的消费需求应该达到4千万。这么大的消费需求和保有量,光有传统 汽车 是解决不了的,一定要配上新能源 汽车 才能解决能源需求的问题。

我们新能源 汽车 已经有了连续五年的高速发展,未来前景看好,但是可能会有一个波动,在波动中前行。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是什么

新能源车的产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增涨不快,所以竞争特别激烈。

特斯拉变相降价引起了多方关注,让人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其实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早就出现端倪。随着汽车行业的改革,新能源汽车想要占据汽车市场的主流,但燃油汽车还没有完全退出市场,而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纷纷推出,这就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饱和状态,各大品牌只能想尽办法占据市场,拉拢客户。

特斯拉以前是新能源车的龙头,而且是进口的大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想购买这个品牌的汽车,但随着国内比亚迪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不断推出,现在国产新能源车也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与,特斯拉平分天下,使特斯拉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出现了降价的情况。

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还因为市场需求量增长不快,供求关系不稳定不平衡。很多品牌商生产出了新能源汽车以后不能及时销售,会出现汽车的积压,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这也让品牌商很着急,于是会想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促进新能源车成交,但国内现在新能源车的市场还不是特别完善和成熟,很多地方不方便充电,人们依然喜欢燃油车。

国内多数车主还是喜欢燃油车,虽然新能源车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但没有获得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有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燃油车退出市场的政策,如果这个政策真的能落地实施燃油车退出市场,那个时候新能源车的竞争应该会变小一些。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那会迎来降价热潮吗?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五展趋势分析“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500万台,占新能源总销量的90%,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将仅为10%。即在未来十年发展中,纯电动汽车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6月11日,德勤战略与运营副总监牟嘉文指出,中外品牌、新旧力量、跨界巨头等多方势力间的全面竞争,将重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牟嘉文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五大趋势:

1、发展趋势一:得益于政策倾斜,以及日趋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电池技术的提升,比混动车型有更低用车成本优势的纯电动汽车,未来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导优势。受产业投资政策调整的影响,针对混动汽车的投资将会逐渐减少,再加上市场终端政策支持力度正在下降甚至取消,混动车型的发展空间将不断被挤压。

纯电汽车未来将占主导地位 全面竞争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9.9%和61.7%。截止至2019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10.2万辆和9.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0%和18.1%。累计方面,2019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达到了36.8万辆和36.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5%和59.8%。

在纯电动汽车产销方面,2018年全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截止至2019年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8.2万辆和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2%和9.6%。

累计方面,2018年1-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8.6万辆和27.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6.1%和65.2%。目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车型的产销增长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驱动力。4月,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的销量超七成。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方面,2018年中国全年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和118%。截止至2019年4月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万辆和2.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6%和50.9%;

2019年1-4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万辆和8.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3%和43.7%。

2018-2019年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2018-2019年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2018-2019年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8年7月产量同比为45.4%)

牟嘉文指出,除了纯电汽车未来将占主导地位,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潜力也不容忽视。但从中国以电力为核心主体的能源战略、加氢站的建设受成本和技术水平制约、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成本高昂等因素考虑,中大型客车、公交车、物流车及重型货车等商用车将成为氢燃料电池最先普及的领域,短期内燃料电池难以推广到乘用车领域。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辆和230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4.8%和289.8%。

2、发展趋势二:根据德勤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研数据,60%高端车主和89%中低端车主认为续航里程超过400km的纯电动汽车可以满足他们日常的使用需求。而2019年第2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显示,乘用车续航里程普遍达到400km,这意味着,在技术快速提升下,续航里程将不再是用户购买新能源车的阻碍因素,而智能化、网联化、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这也是第二大趋势。

3、发展趋势三:牟嘉文预测的第三大趋势是,中外品牌、新旧力量、跨界巨头等多方势力间的全面竞争,将重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从目前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来看,本土传统汽车品牌远超外资品牌,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外资、合资以及本土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加速,2020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全面竞争时代。

造车新势力面临存亡节点

“处于领先优势的本土传统汽车厂商将快速扩展全链条能力,以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那些起步晚、规划迟、转型慢的本土传统汽车厂商只能聚焦价值链的生产制造端,成为‘代工厂’。对于传统的外资合资品牌来讲,必须加速市场进入、加快产品发布,如果不能稳固占领终端市场,将遭遇出局危机。”牟嘉文表示。

4、发展趋势四:牟嘉文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汽车产业价值链向上、下游进行了大幅延伸,产业利润结构正在随之改变,上游动力电池和智能科技、下游终端市场用户服务已成为重要利润池。由此,他预测第四个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厂商将发展为三种类型:布局全链条的新能源汽车厂商,聚焦终端市场流通、销售与服务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专注整车研发购与生产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厂商。

在新能源汽车逆势增长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厂商目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从行业环境来看,补贴退坡、产能过剩,以及新势力造车企业的涌入正在加剧竞争。从自身盈利性来看,一方面成本不断攀升,其中包括智能科技的巨额研发投入,新零售转型与服务创新需要海量投资;另一方面盈利模式尚待重构,新的利润来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比如,如何创新服务和数据应用。

5、发展趋势五:第五大趋势是关于盈利模式。在盈利模式重构的过程中,牟嘉文指出,时下新势力造车企业的新零售转型(包括试水直销模式)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直销模式是造车新势力为行业带来的最大变革与冲击,他们通过自建自营的零售新业态以及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品牌体验,解决了传统经销商模式下价格不透明、服务体验欠佳等诸多弊端。

与此同时,寻找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率的最佳平衡点是车企新零售转型成功的关键,比如说,直销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该模式给汽车厂商带来了巨额资金需求、运营复杂性等多重问题,用户体验与成本效率难以平衡。

牟嘉文预计,对于尚没有完成大批量交车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未来两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绝大多数企业会被淘汰出局。一是因为以直销为主的新零售模式带来的巨额资金压力;二是供应链管控能力较弱,导致量产阶段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加大;三是某些新进入者还停留在PPT造车空谈上,并不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四是连目前最领先的新造车企业都尚未实现盈利,如果无法尽快证明盈利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大量新进入者将陷入融资困境,因资金链断裂而被淘汰出局。

希望可以纳,谢谢

匆匆这些年,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中坚力量中就剩下蔚来、理想、小鹏等着少许的几家,而老牌自主品牌里长城的欧拉,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王朝”系列,吉利的新能源系列,上汽通用五菱等这些也都大力的往新能源汽车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价格的不断慢慢下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特别是特斯拉的进入中国市场更是加剧了这种竞争。而另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特斯拉的国产化和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量产,更是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降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斯拉自2013年进入中国以来价格区间经近60次变动后,其Model 3补贴后价格已经跌至24.99万元,已经不比一些国内的车型高多少了。另外重要的标志那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的上市,直接把新能源的入门价格打到了2万这个级别,虽然它的级别和特斯拉、比亚迪汉等这些车型比较但是其在三四线城市里的潜力是巨大的,就算在一二线城市中因为车牌方面的照顾和满足日常通勤的需要着也是其每个月超两万销量的原因。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里面的霸主,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充最先的只引Model S车型,到后来逐渐地把Model X、Model 3及Model Y车型都引进中国,而价格经历了近60次变动,整个特斯拉的入门售价由2014年Model S车型的64.8万元但现在的Model 3车型的26.万元补贴后至24.99万元。被称为割韭菜神器

五菱宏光mini EV,可以说这款车的上市打破了Model 3长期占据新能源销量榜冠军宝座的神话,可以说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它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从接送小孩上下学,买个菜这样的短距离通勤的好选择,更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如果说未来能够和特斯拉竞争的车型那无疑比亚迪汉就是其中之一,在10月份特斯拉Model 3的情况下,汉整个系列销售了7545辆,其中汉EV销量了5055辆的成绩是汉的主要力量,而这些都在比亚迪深圳工厂产能未能破万的情况下,在可见的未来,说着汉产能的提升和Model 3的差距也将会越来越小。

另外一款新能源车型欧拉R1在本月也是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本月销量达到6569辆,其可爱Q萌造型、不错续航里程,是其同比劲增287.5%的重要原因。

最后:随着竞争的激烈,更多新能源车型的进入市场,价格的逐渐下探是个必然。相信特斯拉的Model 3的价格更是会继续下降,而中国的自主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势必也将大受影响。就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弱点还是在其充电时间太长的问题和电池安全上,而在续航里程上已经和传统燃油车已经没有什么差距了。

标签: #新能源

上一篇华为汽车最新款价格表-华为汽车大全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