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产生的污染主要有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处理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tamoadmin 0
  1. 从源头到回收,一辆真正干净的绿色车该是怎样的?
  2. 如何实现碳中和?
  3. 欧盟2035年起将停产燃油车,对此你怎么看?
  4. 什么是“碳中和”,与我有关吗?
  5. 碳中和是我国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什么是碳中和?
  6. 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2 月 1 日,比亚迪宣布启动企业碳中和规划研究,未来,比亚迪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投入,强化上中下游产业节能减排,构建“绿色供应商、绿色原材料”的绿色购体系。

其中针对交通运输提出的汽车尾气排放做三个“1/3”减法:1、通过推进公交、出租、网约车等全面电动化,率先减掉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一个1/3,助力实现公共交通的低碳化。

2、通过推进城市卡车及专用车全面电动化,减掉尾气排放的第二个1/3,助力实现工程和物流的低碳化。

汽车尾气产生的污染主要有碳氢化合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通过加速私家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减掉剩余1/3尾气排放,最终进入汽车全面电动化时代,通过高安全性的刀片电池、高性能碳化硅芯片、高效率DM-i超级混动系统,加速私家车电动化进程。

此外,比亚迪除了二次能源驱动交通体系,比亚迪还开发出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更多消息持续关注。

从源头到回收,一辆真正干净的绿色车该是怎样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8年前上映的一部灾难**——《2012》,这部**讲述的是玛雅人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结果预言应验了。就在2012年全球性灾难发生后,地球上绝大部分的陆地被海水淹没,只有一小部分人类登上了方舟,得以延续人类文明。虽然这只是**,但看完之后让人不得不反思,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

汽车尾气产生的污染主要有碳氢化合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类文明在持续进步,现代化工业、科技等在快速发展,但换来这些的代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这些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眼中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这意味着什么?就拿温室效应来说,所谓的温室效应就是指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打个比方,温室效应就像是给地球盖了一层厚厚的“二氧化碳牌大棉被”,使得地球变暖。

温室效应会对地球环境和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哪些影响?首先地球南北极的冰川会融化,使得企鹅、北极熊等动物失去生存之地,冰川里原始会被释放出来。冰川融化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另外,全球气温的升高,会加速一些物种的灭绝。所以,遏制碳排放,避免加剧温室效应已经是势在必行。

今年,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那么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有哪些?例如汽车就是道路交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所以,中国汽车产业需明确减碳责任,完成绿色低碳转型是当前要务。

汽车尾气产生的污染主要有碳氢化合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汽车产业减少碳排放,其实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工业供给端、生产制造环节、汽车产品供给到使用环节的能源供给,每个环节的减碳潜力如何,都仍需要相关专业人士进行研判,不过我们可以大致清楚,汽车使用更多的环保材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材料损耗、产品使用环节降低能源消耗等,都是汽车产业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以产品使用环节降低能源消耗为例,如今全球汽车市场大力发展混动、新能源汽车,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减少碳排放。相比燃油汽车,油电混合汽车百公里油耗要低上不少,而纯电动汽车则完全无尾气排放,所以大力发展和推广这类车型,对减少碳排放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市场的占比仅为近5%。由此可见,未来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占比达到50%甚至更高时,尾气排放的大幅降低,对减少碳排放将起到巨大的贡献。

虽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但除此之外,其他方面也要“一把抓”,例如在交通效率方面的提升。国内汽车市场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如今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7亿辆,越来越多的“堵城”也随之出现。众所周知,车辆在遇到拥堵路况时,由于达不到最经济的时速,油耗也会随之上升。消耗了更多的燃油,无形中就增加了更多的碳排放。所以提升交通效率,减少拥堵也是一方面。

另外,减少碳排放还有一种直接方式就是让消费者少购车,但这种方式与消费升级相矛盾,所以如何在减少碳排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也是相关部门要衡量考虑的重要一点。

关于汽车产业的减碳责任、优先减碳路径以及时间表,相关部门将会梳理、吸纳专家的意见,整合相关来进行制定。从全球范围来看,碳中和已成为不少国家的发展目标,因为地球生态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而汽车产业减碳不过是其中一环。另外,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减少碳排放不仅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还为了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为了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我们推开窗户,看到的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何实现碳中和?

文 | 李阳 刘皖媛

编辑 | 施智梁

动车已是主流趋势,消费者买电动车开电动车,就能保证自己践行绿色低碳出行了吗?不一定。

6月21日,电池回收登上新闻热搜。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总量达到了约20万吨,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升至约78万吨。

大量的退役动力电池冲击着当前仍十分低级的电池回收体系;与此同时,包括供应链在内的 汽车 生产环节也在源源不断地排放温室气体,潜藏在 汽车 可持续发展背后的工业变革,不仅仅是电动化这么简单。

目前,业内共识是通过鼓励发展新能源 汽车 ,来实现 汽车 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中汽协副秘书长叶盛基向 财经 汽车 (ID:caijingqiche)明确表示,“在中国当前发电能源结构的基础上,从石油开到 汽车 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电动车比燃油车更能实现碳减排。而随着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进一步扩大,电动 汽车 在降低碳排放上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根据《中国机动车减排标准》***数据显示,新能源纯电动 汽车 日均停驶二氧化碳减排量是0.83千克,燃油 汽车 中1.2升及以下排量日均停驶每天减排二氧化碳2.58千克,1.3-1.5升排量日均停驶减排3.27千克,1.6-1.9升为3.54千克,2.0及以上排量停驶日均减排4.55千克。

各类车型日均停驶二氧化碳排量统计表 图源:《中国机动车减排标准》

毋庸置疑,新能源 汽车 对降低 汽车 碳排放的作用立竿见影,但 汽车 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仅仅只存在于使用过程。从 汽车 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 汽车 生产和 汽车 回收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样十分可观。一辆真正干净的绿色车应该是从生产、使用到回收,都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

目前,不少企业已率先提出了“ 汽车 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宝马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单车平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博世称相较于2018年,到2030年实现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个价值链中减少15%的二氧化碳排放,累计减排6700万吨。

然而,放眼整个国内 汽车 工业,强调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仍旧寥寥,新能源 汽车 的回收更是不成体系,一辆真正干净的绿色车何时能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提到 汽车 碳中和,第一个联想到的关键词即是新能源,它将直接消灭 汽车 尾气排放。

事实上,自今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后, 汽车 企业新能源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小鹏 汽车 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也指出,“碳中和目标对传统燃油动力甚至混合动力都会带来冲击,电动、清洁的氢能源则会被推着往前发展。”

从规划上来看, 汽车 企业实现碳中和的方式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电驱动技术降低传统燃油车的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开发并加速绿色能源 汽车 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直接消灭 汽车 碳排放大户——尾气排放。

以吉利 汽车 为例,今年二月,李书福宣布吉利已形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方案”。其中蓝色吉利行动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包括混合动力 汽车 、插电混合动力 汽车 、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 汽车 ,还有小排量节能 汽车 。蓝色吉利行动二则是要组建全新的纯电动 汽车 公司,正面参与智能化纯电动 汽车 市场的竞争,直接落地项目就是极氪 汽车 。

类似的战略,也出现在大众、丰田、日产、长城、东风等几乎所有的传统车企中。而在这场在电动驱助力 汽车 产业实现碳中和的变革过程中,零部件公司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例如博世2013年专为电动车开发的制动技术产品iBooster,可以近乎100%的回收刹车带来的能量损耗,能使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增加高达20%。不过,iBooster效果显著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驾驶员如果连续踩几次刹车,就会发现踏板阻尼逐渐变沉,有种越踩越硬的感觉

即便如此,如今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电动化车辆,都用了博世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除博世iBooster外,大陆MK C1、日立EACT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高效节能的电驱动技术,正在渐渐成为标配,一步步帮助 汽车 工业降低碳排放。

其中纯电动车型是未来 汽车 产业节能减排的主力。叶盛基向 财经 汽车 (ID:caijingqiche)表示,“纯电动 汽车 既是中国政策推进的主要方向,也是实现碳减排的有力手段。未来5年内,新能源 汽车 的占比会不断快速上升,纯电动 汽车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的不断下降,仍将继续占据强有力的主导地位,最终实现2025年20%的目标。同时,HEV(混动)、PHEV(插电混动)作为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作为并行路线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纯电动不是车企开发绿色能源 汽车 的唯一选项,氢燃料电池正在逐渐成为车企研发的重点,同时,甲醇等其他清洁能源也走进了车企的视线。

近日,李书福就表示,目前氢气用于氢能量电池还存在一些障碍,但可通过二氧化碳+氢气变成绿色甲醇为 汽车 提供绿色能源。“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甲醇 汽车 的发展,中国在能源多样化战略方面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尽管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将 汽车 能源结构的调整,视为 汽车 碳中和的主要目标,毕竟 汽车 尾气排放是 汽车 产业最直观也最严重的碳排放方式。

事实上,看待 汽车 行业的脱碳进程,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应用层面, 汽车 生产和回收产生的碳排放同样不可忽视。这些看不见的排放,更为致命且难以管控

全球 汽车 工厂碳中和时间表 根据车企官方披露整理

毫无疑问,实现生产环节碳中和的难度非常之大,而要更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供应链中,则更是难上加难。目前,明确将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战略方向核心,并将碳减排等可持续发展指标及相关财务数据纳入年度报告的车企,仅宝马一家。

不过,即便是宝马在争取 汽车 全产业链绿色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2009年起,我们就要求供应商要评估自己的碳足迹。”在接受 财经 汽车 (ID:caijingqiche)访时,宝马(中国)可持续发展及出行战略负责人潘鼎乔表示。我们会与可持续发展比较好的供应商合作,如使用太阳能生产铝材料的供应商、经过核证的天然橡胶轮胎供应商等。”

只有严格控制了供应商的生产能源,才能保证最终 汽车 产品的绝对绿色。“如果有供应商在这方面证明是高风险的,违反了可持续要求,我们会开展独立审计来确保他们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最终符合它们与宝马签订的合同要求。”潘鼎乔表示。

确实,在考虑 汽车 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供应链的绿色至关重要。以动力电池为例,作为新能源 汽车 的心脏,电池行业是不折不扣的碳排放大户。

根据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简称:T&E)数据显示,动力电池生产的碳排放范围在61~106 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瓦时。其中电池生产的上游部分(矿、精炼等)为59 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瓦时,而电池生产和组装的碳排放在2 ~47 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瓦时。

电池碳排放范围波动如此剧烈的原因在于,相同电池材料体系下,电网的脱碳程度会很大程度影响电池生产和组装环节碳排放。

例如在水电、风电等可再生电力占比较高的瑞典,其电芯生产环节的碳排可低至2 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瓦时,而在像波兰这样煤电占较高的国家,电芯生产碳排就提升至58~6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瓦时,两者相差30倍。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国内目前的电力系统中,每千瓦时的火电(华北电网)碳排放量在1千克,每千瓦时的水电碳排放只有0.007千克,是火电的近1/145,如果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其碳排则会降低至0.005千克以内,是火电的1/200。

宁德时代选择在四川宜宾建设最大锂电工厂,某种程度上也是考虑到了宜宾水电丰富。“我们许多海外客户对于供应的的考核中要求使用绿电。”宁德时代向 财经 汽车 (ID:caijingqiche)表示。

与宝马类似,注重供应链绿色的还有博世。在位于上海的博世(中国)总部, 财经 汽车 (ID:caijingqiche)了解到,早在十年前建设办公楼时,博世就已经预埋了低碳办公设施,包括深入地下 120 米的地源热泵和位于顶楼的数百张光伏板。

汽车 碳中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的阶段性目标,但可持续发展强调的不只是干净,还有循环利用。一辆真正的绿色 汽车 ,应该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而在回收领域, 汽车 工业还十分初级。

2021年4月,一则20万吨动力电池流入的报道登上新闻热搜,充分暴露了电池回收体系的脆弱。

事实上,早在2018年工信部就发布了《新能源 汽车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 汽车 生产企业应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2018年至今,共27家企业进入工信部符合“新能源 汽车 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俗称“白名单”。

然而三年过后,电池回收体系非但没有成熟,反而因越来越多的报废动力电池陷入混乱。近日,工信部等四部委再次点名电池回收,印发《 汽车 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形成一批可***、可推广的 汽车 生产企业为责任主体的报废 汽车 回收利用模式。

不过,建立成熟的回收体系并非易事。中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缺乏成熟规范的行业规范和指标,也没有合理的商业机制,目前,电池梯次利用是最为理想回收方式,但难度极大。华友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高威乔在接受 财经 汽车 (ID:caijingqiche)访时表示,“回收电池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及电池原料的持续性差、规模小是目前遇到的两大困难。”

电池回收产业的乱象是整个 汽车 产业回收利用匮乏的缩影。即便对在可持续领域领先的宝马,回收也是颇为棘手的难点。“如果想提高回收率,就需要车型在设计时就保证材料和零部件的拆卸和回收更加方便。”潘鼎乔表示。

目前回收领域也是宝马正在攻克的重要高地,潘鼎乔表示:“现在宝马 汽车 有95%的零部件都可以被回收。但是目前宝马 汽车 产品中使用的再利用材料的比例还比较低,因此我们希望使用再利用材料方面能够有所提升。”

2020年宝马已经和钢铁供应商合作,将报废的钢铁进行回收再生产,今年宝马也开始和铝材料供应商展开同样的合作。按照宝马的,2025年投放的“新世代”车型,会大幅增加再利用材料(如回收的钢材、塑料、铝材)的使用比例。

相较于宝马等豪华 汽车 品牌,国内主机厂在可再生材料上的投入更是明显滞后,中国 汽车 工业的碳中和任重道远。

欧盟2035年起将停产燃油车,对此你怎么看?

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

1、大力调整能源结构

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发展,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2、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

3、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着力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

4、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大力度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

5、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

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6、努力增加生态碳汇

加强森林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什么是“碳中和”,与我有关吗?

欧盟理事会已于2021年3月28日批准一项法规,决定从2035年起禁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的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这项法规被广泛认为是欧洲在环保领域的重要一步,旨在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欧盟此举有助于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然而,这一决策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电动汽车的普及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如充电桩、换电站等。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其次,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此外,德国等国家提出的合成燃料技术在环保方面存在争议,其可行性和经济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总体来说,欧盟2035年起停产燃油车的政策是一个积极的环保举措,有利于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克服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挑战,确保政策的顺利推进。

碳中和是我国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什么是碳中和?

先来了解一下,碳中和与碳达峰中的“碳”究竟是什么?

这个“碳”即是指二氧化碳当量。 二氧化碳大家并不陌生,随着城市的工业化, 汽车 尾气、工厂废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越来越高,全球变暖、雾霾等问题随之而来。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 社会 ,已引起国际 社会 普遍重视并逐渐纳入政策议程。

2020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郑重承诺: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后,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人类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 相互抵消 ,从而减缓地球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

中国提出碳中和时间表的1个月后,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随后韩国表示要与国际 社会 一起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加拿大也迅速跟进,出台法律草案,明确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零碳 社会 ”从愿景变成了目标。

然而,仅仅有一个宏伟目标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一场能源革命和一个新的低碳发展模式。

我国把目标设在2060年。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的碳排放中,大部分和化石能源相关,因此从能源本身出发则是碳中和工作的重心。

而根据“碳中和需要使得排放量=吸收量”的原理来看,实现碳中和的对策大概分为4种路径: 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碳替代、碳减排,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排出。

联合国和许多大国,已把“应对全球变暖”,置顶上了主要工作日程。

不过,全球变暖可不仅仅是大国们要考虑的事,真正实现任重道远。除了国家与企业层面积极尝试新能源、 探索 新生产方式, 我们每个普通人,能做的也很多。 不仅要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干垃圾的充分焚烧之外,也要从个人及家庭的 衣食住行 开始践行低碳生活。

:

适度消费、理智消费。完好无损的旧衣服可以捐赠分享给需要的人。

“吃多少点多少,点多少吃多少”,杜绝浪费。

条件可以的话可以自备餐具,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还干净卫生!

垃圾分类要做好, 不用的电器及时关闭电源,节约用电的同时也节约用水及燃气的使用。

近距离的出行可以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又环保~远距离乘坐公交等公共交通,做到绿色出行。

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计算碳排放量等等这些词语在近几年属于热门词语,都跟环保息息相关,基本每个人都知道那么一星半点的内容,但具体关系到普通人的生活却是不那么清楚,今年的两会里又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新概念,所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吧。

碳指的就是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呼吸的空气里不仅有氧气,有氦、氩、氪等稀有气体,还有二氧化碳和一些水蒸气、杂质等。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4%,正常的含量是比较少的。但是由于人类大量的工业活动,加剧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得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当空气里二氧化碳增多后会阻碍地球散发热量,让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地球温度升高会加速地球上冰川融化,融化的雪水使海平面升高,从而淹没陆地,这对植物、动物、人类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基石。可以通过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开发新型能源、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方式来来阻止地球形成温室效应。

我们都知道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动物和人类的生存又离不开氧气,所以植树造林是最直接最有效阻止二氧化碳的方法。

我们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号召全国人民义务植树运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约一百六十多亿人民参与到义务植树运动中来,植树达到大约七百四十多亿株。在这四十多年同风沙的斗争中,我们国家的森林面积增加了约相当于13808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所以我们国家有底气做到将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效控制的承诺,在2020年底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48%,提前完成了向世界做出的承诺。

为保护环境阻止气候恶化,今年的两会中又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我们国家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二氧化碳在某一个时刻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会逐步回落,就像波浪线一样,有高峰就有低谷,这就是碳达峰。继续植树造林运动、提倡节能减排用这些形式来抵消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互相抵消的零排放,这就是碳中和。

为了实现这个3060的碳目标,就要对当前整个能源使用结构进行转型。鼓励推广新型电动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油动力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让风力发电、水利发电、太阳能发电这些清洁的能源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改进耗能的传统工艺流程、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用新技术为能源转型保驾护航。

我们普通百姓也能参与到碳减排中来。出行的时候优先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垃圾分类更好的达到物尽其用。减少使用白色垃圾,自己准备购物袋、饭盒等物品。使用节能灯泡、人离开时随手关灯、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不浪费粮食等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在我们十几亿人的同心下就能节约出一大笔能源,涓涓细流就能汇聚成大海。

我们人民的凝聚力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所以我们敢承诺的话就一定能做到。

碳达峰碳中和是2020年9月22日提出的。

具体介绍: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排放峰值和最终零净排放的目标。

碳达峰:

碳达峰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最高峰值后开始下降。这意味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并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所有温室气体排放与移除的平衡,即将自身的净碳排放量降低到零。实现碳中和需要取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通过技术手段将剩余排放量移除或吸收,例如通过植树造林、碳捕获和储存等方法。

碳达峰碳中和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制定的重要目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降低全球温度上升速度,缓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当涉及到碳达峰和碳中和时一些建议:

1、转向清洁能源:

推动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节能减排:

取节能措施,包括改善建筑能效、推广高效节能设备、鼓励节约用电和节水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

3、交通和出行:

推广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优化城市交通规划等措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

4、低碳农业和林业:

用可持续农业方法,包括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改进土壤管理等,降低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鼓励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以增加碳汇和吸收二氧化碳。

以上数据出自环境保卫网。

标签: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