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净资产收益率低的原因-理想汽车净资产收益率

tamoadmin 0
  1. 2022拟分红的上市公司
  2. 股票基本面如何分析
  3. 求一个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转让定价的案例

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与财务目标

--------------------------------------------------------------------------------

无忧会计网 .51kj

理想汽车净资产收益率低的原因-理想汽车净资产收益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间2006-9-2 8:39:00 作者:梁栋 朱谊辉 来源: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

--------------------------------------------------------------------------------

理想汽车净资产收益率低的原因-理想汽车净资产收益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摘要]财务公司是我国一类特殊的金融企业。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金融公司,而不仅局限在企业集团内,与此相应,总体财务目标是促进国有企业理顺财务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实现产融结合,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体财务目标是提高集团资金运转效率,加强对成员单位的财务监督,开拓多样投融资渠道,控制成本等。

[关键词]财务公司;沿革;经营目标;财务目标

作为具有独立产权的市场主体,现代企业应具有自身独立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就经营目标来看,总的来说,不管在什么时期,企业的经营目标总表现为不同产权主体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于财务目标,不同时期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观点。曾出现过的有:“利润最大化”、“净现值最大化”、“资本成本最小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票市价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财富最大化”等。尽管存在各种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的财务目标与经营目标是一致的,财务目标要服从企业的经营目标。[1]

理想汽车净资产收益率低的原因-理想汽车净资产收益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是一类经营目标与财务目标均比较特殊的企业。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6月30日颁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2](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规定财务公司的性质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本办法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财务公司的特殊经营性质决定在讨论它们的财务目标时不能随意套用一般的财务理论,而应该从财务公司的经营性质和特殊使命出发,先确认它们的经营目标,进而确定其财务目标。理清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有利于财务公司的正常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有利于财务公司的自身定位,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财务公司的沿革及特殊职能

1.财务公司成立的背景、历史及现状

我国财务公司的出现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是国家“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其前身是各企业集团内部的融资机构。由于集团成员企业都是独立法人,自然资金是不可能无偿占用的,所以集团就把这种融资机构逐渐独立出来,成立集团内独立核算,拥有法人资格的,专门经营货币资金的财务公司。关于我国第一家财务公司,根据笔者的查阅,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认为是18年成立的南京(中山)电子集团财务公司[3],另一种认为是1987年在东风汽车集团组建的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4]目前普遍认可的是第二种提法。

我国的财务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到1992年底,已有29家企业集团成立了财务公司,资产总额为180.32亿元,2001年底,全国财务公司总资产3378亿元,所有者权益299亿元,其中实收资本255亿元,平均资本充足率24%。截至2002年6月底,全国各家财务公司总资产达3460亿元。在对外开放上,也在很早就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1991年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财务公司———上海国际财务有限公司。2002年6月颁布的《办法》也进一步明确了,财务公司可以有外部资金的介入———当然也包括外资。

盈利状况、资产质量上,财务公司可以说是我国金融机构中最好的一类了。根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数据:2002年底,我国共有73家财务公司,全年盈利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的27.5亿元增长了8.2%。其中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电力7.8亿元,中油6.8亿元,中石化3.3亿元。如果考察净资产收益率,则中国电力、华北电力、中油分别以26.86%,26.75%,22.98%排名前三,即使是排名第10的鞍钢也达到了12.5%。可以说, 除了个别企业,全行业情况良好,不存在系统风险。

2.财务公司的特殊职能

《办法》中规定,财务公司是“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办法》的第19条对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作了相当宽泛的规定:“经人民银行批准,财务公司可从事下列部分或全部业务:(一)吸收成员单位3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二)发行财务公司债券;(三)同业拆借;(四)对成员单位办理及融资租赁;(五)办理集团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六)办理成员单位商业汇票的承兑及贴现;(七)办理成员单位的委托及委托投资;(八)有价证券、金融机构股权及成员单位股权投资;(九)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十)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顾问、信用鉴证及其他咨询代理业务;(十一)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十二)境外外汇借款;(十三)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财务公司作为一类特殊金融机构,应具有主办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三位一体的特殊职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特征。

第一是主办银行职能。财务公司可以吸收成员单位3个月以上的存款,可以办理同业拆借,可以对成员单位办理、信贷业务以及承兑、贴现等结算业务等等。这类似于日本企业中常见的主办银行制。

第二是投资银行职能。财务公司可以进行有价证券、金融机构股权及成员单位股权投资,对成员单位提供财务顾问、信用鉴证及其他咨询代理业务,以及担保等,这都是典型的投资银行的职能。

第三是证券公司职能。财务公司本身可以发行债券,也可以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发行债券可以壮大自身的资金实力,而承销成员单位债券则为集团内部成员开辟了一扇新的筹资窗口。

二、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

如上所述,《办法》赋予了财务公司较其他财务公司更宽泛的业务范围和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机制。虽然在实际操作中,财务公司要开展上述13项业务中的每一项都要单独获得人民银行的批准,但是财务公司所蕴含的产融结合的寓意,实业财团的诱人前景,着实让那些大企业、大实业家们意识到财务公司未来不可能是企业集团内部的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而是可以统御整个企业的金融力量。所以,在平静了几年后,企业集团申请成立财务公司出现了一个***,财务公司在几十年的浮沉后,呈现出崛起的态势。只是财务公司的经营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他们却好像并不太关心,事实上这仍旧是一个答案不甚明了的问题。

在经营目标上,张健华(1998)曾撰文进行了阐述:“为使财务公司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应按下列方案对其进行功能定位:1.财务公司应是一类可接受某些特定存款的信贷机构,即不是内部银行,也不能办成信托投资公司;2.财务公司的资金运用应有别于银行。重点应放在中长期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母公司产品的促销上;3.财务公司应结合企业集团的金融需求,逐渐成为其成员单位的理财专家及投资顾问。”[5]

其实早在几年前,实务界与理论界就有过财务公司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的讨论。当时的两种看法,一是把财务公司发展成社会化的投资银行或商业银行,另一种则认为应将财务公司限制在集团内,认为不宜将财务公司社会化,以避免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冲突。

显然,张健华(1998)是偏向后一种看法的,考虑到作者所在的部门———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司———这是全国的财务公司的最高监管机构和文章所发表的刊物———《金融研究》———我国金融学术期刊的顶级刊物,我们有把握认为,有限制的发展是监管层的政策意图。

我国的财务公司一般都隶属于大型企业集团,因此,财务公司受所背倚的企业集团影响极大。企业集团所在行业景气,成员企业经济效益好,那么该集团下的财务公司也相应的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利润高;若所属集团所处行业滑坡,那么不论该财务公司主观上有多努力,也一定会面临资金缺乏、效益下降的局面,非但不能帮助集团摆脱困境,甚至连独善其身都可能有困难。这样,在限制发展下的财务公司完全是仰人鼻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我国金融领域的逐步对外开放,限制发展型的方向只会越来越不适应形势。所以,从长远来看,走向市场,实现资金来源和投向的市场化,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为了既不违反财务公司的先天使命又能不放弃自身的优势来参与金融市场,我们认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恰当的经营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成为一个由企业集团为主发起或控制的,股权结构多元化的金融公司。它的业务范围不再完全局限于发起企业所处行业内,而实现部分市场化,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它与行业仅存在产权纽带关系和一定量的业务比例关系。[6]

三、财务公司的财务目标

企业的财务目标一般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总体的财务目标,它是站在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以及企业的立场上,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具体的财务目标,它是站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自身的立场上,根据财务管理工作自身的特点或财务管理工作应对整个企业管理工作所作的特殊贡献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又可称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目标。总体目标应与具体目标保持一致,具体目标应该服从于总体目标。一般而言,企业总体的财务目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财务管理的目标———具体财务目标———是在有效保证企业的偿债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到两大财务能力的有机统一。

根据财务公司的经营特点和长远的战略目标定位,我们认为财务公司总体的财务目标应该是:促进国有企业理顺财务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实现产融结合,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这样一个总体财务目标是与我们提出的财务公司经营目标相契合的:第一,促进国有企业改进财务治理结构。所谓财务治理结构,简单的说,就是财务权力、财务责任、财务利益在企业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制度安排。借助财务公司这一企业内的金融力量,完全能够合理、完整地配置财务治理结构。如前所述,财务公司具有投资银行的部分职能,可以进行有价证券、金融机构股权及成员单位股权投资。这样企业集团可以通过财务公司持有成员单位的股权,实现对下属企业的财务控制,承担相应的财务责任,分享财务利益。第二,国有企业实现产融结合。财务公司作为内生的金融机构,可以在这个方面作大量的工作。比如财务公司具有的主办银行功能,对集团产品促销提供金融支持以及财务公司可以对集团外金融机构进行股权投资等,都是将集团的物质产品生产与整个金融市场运作结合起来的渠道。事实上,国外在这方面早已做得很好了:著名的通用电器金融,是美国最大的金融财务公司,它的业务涉及消费者服务、设备管理、中间市场融资、特种融资、特种保险等5大门类,有27个营运部门。2001年底资产总额就已达到了3760亿美元,利润52亿美元。6我国的国有企业集团鲜有如此大的规模,但是,通过财务公司的运作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助一臂之力是财务公司应尽的义务。另外,实现此目标对财务公司本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极其有利的。财务公司应立足于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第三,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观察,我国上市公司中金融类企业的盈利状况都非常不错,比一般的实业企业要好很多。这样,产业资本介入金融领域也就是必然的了。上文已提到,我国的财务公司除了个别企业,全行业情况良好,不存在系统风险,这不仅实现了财务公司本身的资产保值增值,也帮助它们所背倚的企业集团的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

为了实现财务公司总体的财务目标,我们认为其具体的操作目标即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提高集团资金运转效率,加强对成员单位的财务监督,开拓多样投融资渠道,控制成本。财务公司之所以应该以此为具体的财务目标,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务公司是一类金融机构,这就注定了其属于高负债经营的公司。财务公司只有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高集团公司的资金运转效率,充分运用结算、信贷、投资等职能,调剂货币资金的空间、时间差,挖掘资金潜力,合理有效地调配资金,优化资金结构,加速***,提高集团资金运转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其次,由于财务公司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能够也应该对集团下属成员单位进行财务监督。这不仅保证了集团财务纪律的严肃性,也保证了财务公司自身资金的安全。再次,开拓多样投融资渠道贯彻了财务学上的一条经典定律: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财务公司投融资渠道多有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公司就无所作为,因为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因此,财务公司应积极准备,应变未来的开放格局,同时目前也可以进行一些变通的不违反法规的拓宽投融资渠道的运作。最后,从目前我国财务公司的现状来看,其作用更倾向于成本中心。所以财务公司应该努力将整个集团的资金运作成本降下来,才能体现出自身存在的意义之所在,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文中提出的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进而财务目标与现行监管层的政策意图似乎并不一致,但我们坚信,企业集团内财务公司走出集团、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从国外成熟的经验也体现出这一点),所以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国财务公司的立法,将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并固定下来,以更好地促进财务公司的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伍中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2]中国人民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J].2002,(6).

[3]张亦春.张亦春选集-经济金融论文(下卷)[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应海峰.财务公司的目标模式及实施要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2):66-68.

[5]张健华.中外财务公司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1998,(8):71-73.

[6]周建莉.财务公司信浪潮[J].中国投资,2003,(12).

作者:梁栋 朱谊辉 来源: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第17卷

2022拟分红的上市公司

1.主营业务要清晰简单明确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热衷于搞概念,蹭热点,有时一家公司竟然集十几个概念于一身,那这种公司就明显涉及吹泡沫了,因为连自己主营的业务都不明确。就跟之前的多伦股份一样,摇身一变成为匹凸匹,但事实上,多伦股份几乎没有真正涉及匹凸匹业务,完全属于概念炒作。所以大家尽量选择业务简单明确的公司。

2.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果一家公司拥有独特的技术或者独享,也可以当做竞争优势,如华为这种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肯定是有资本潜力的。独特优势,就是说要别人没有或者少部分有的。像茅台的配方就是独特的;云南白药的配方也是独特的,烟台万华的产品有很大的技术壁垒,全球只有几家公司掌握,因此能产生高额的利润。

3.垄断经营的能力:

上市公司在某个行业具有垄断地位是最好的,至少在这个行业里,他所产生的利润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比如这个市场2016年产生1000亿的销售额或例如,他一家占一半份额。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有些公用事业也具有垄断性质,比如烟草等,但他们没有自主定价权,所以要另当别论。

4.行业龙头身份:

这个很简单,就是所占的市场份额要数一数二,身份是行业老大低位,是行业标准的。没有垄断技术没有关系,但只要你的市场份额够多,别人就很难打败你。

5.优秀的品牌效应:

公司最好要有强大品牌号召力,但这个品牌效应并不是全靠广告吹出来的,而是消费者给予的优秀口碑,比如老干妈、格力等。另外品牌效应优秀,也会让你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利润自然可观。

6.持续盈利能力:

持续盈利是很重要的,你不能今年赚钱明年亏钱,这样就说明企业经营不稳定,收入来源不稳定,竞争力就不行。净资产ROE最好在15%以上,每股收益最少要1块以上。利润要稳中有升,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有持续盈利能力。

扩展资料

按照传统观念,一个股票的投资价值是 由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决定的。因此,如果某股业绩优良,成长性好,出现(上市公司)价值高于(二级市场)价格的现象时,该股票就有了投资价值。除此之外,股票的炒作,只能归在投机之 列。但熟悉沪深股市历史的人发现这一个观点并不正确,在沪深股市中,除了从基本面可以分析出该股票有无投资价值外,至少还可 以从其他几个方面(与上市公司基本面无关)能够分析出它有无投资价值:

第一,小盘低价股是沪深股市中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一个板块。 它给股东带来的投资收益要比因公司基本面趋好带来的投资收益高 得多。在沪深股市中有很多企业自股票上市以来,股价涨了成百上千倍,但查查其历年来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无什么突出 表现。

第二,具有政策支持的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我们在第一 章“从国家经济政策取向中寻找投资机会与选股练习”中对此已作 了详细分析,现在我们再概括地说一说,无论是什么股票,只要受 到政策的支持,它就会显现出投资价值。政策扶持的力度越大,它 的投资价值就越大。

第三,诞生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活跃地区的股票也具有较大 的投资价值。从沪深股市历年的资料统计中发现,上海、北京、深 圳,海南等地股票的价格,比其他地区同类质地的股票的价格要高 出一截。其中,上海本地股表现得特别明显。这就告诉我们,在分 析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要看它的出生地,出生地好,股票内在价值就高一些,反之就会低一些。这正如买房要看地段一样,地段好的 房子价格高,地段差的房子价格低,两者之间的道理是一样的。

另外,2008年7月1日中国资产评估学会施行出台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中定义了“投资价值”为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中的一种,属于市场价值类型以外的一种价值,其定义为“指评估对象对于具有明确投资目标的特定投资者或者某一类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估计数额,亦称特定投资者价值。”并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当评估业务针对的是特定投资者或者某一类投资者,并在评估业务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并使用了仅适用于特定投资者或者某一类投资者的特定评估资料和经济技术参数时,注册资产评估师通常应当选择投资价值作为评估结论的价值类型。”

参考资料投资价值百度百科

股票基本面如何分析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郑扬波) “圈钱”第一名,分红却不行。部分上市公司依旧是“索取”多,给股东的回报少。

2月21日,立讯精密(002475.SZ)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称,拟募集资金135亿元投入消费性电子、汽车领域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7个项目中。据东方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年初以来,共298家上市公司公布定向增发预案,合计拟募资达5898亿元。

(2022年拟融资金额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

立讯精密累计分红占募资额的30%

立讯精密135亿元的募资额,在已经公布融资预案公司中排名第四。立讯精密以代工苹果Air Pods耳机、Apple Watch手表以及iPhone手机为主,其大客户也是苹果公司,而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接近饱和状态,代工业务在近年来“增收不增利”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此次募资,“立讯精密找到新出路了?”“是时候摆脱果链”等话题成了网友关注的话题。

立讯精密拓展业务,自然少不了资金支持。

2010年上市以来,立讯精密有过三次募资,募资规模不断扩大,其分别于2010年首发募集资金11.9亿元,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完成定向增发并获得资金20.1亿元和45.9亿元。

时隔5年有余,立讯精密此次募资135亿元几乎是前一轮融资金额的3倍,也是募资金额最高的一次。

不过,市场似乎不买账,公告的第二天(2月22日)早盘,立讯精密股价大跌超7%。

同时,立讯精密此次投资项目的投资建设期加上回收期近8年,多大的利好才值得让投资者等待这么久?从历史数据来看,立讯精密2017年~202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19%,26%,30%,净资产收益率逐年增加,这并不意味着股东获得的收益跟着增加,事实上,高净资产收益率有可能是高负债导致的。年报显示,立讯精密2020年的长、短期借款同比增加82%。

此外,立讯精密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3.4亿元,其现金分红是募资额的30%。若按此比例计算,此次募集135亿元后,立讯精密未来的分红可能达到40亿元。

2月22日,立讯精密董秘接受媒体访时表示,公司一直在做多元化产品布局,这样能丰富产品类别,同时能够持续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市场不乏反对的声音,有股民说,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大,但是多元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领域,未知的风险依旧是投资者承担,或许此次的135亿元只是开始。

大公司募资多,但股东们的收益似乎并不理想

对于股东们而言,分红是上市公司对股东们的投资回报。2022年募资预案金额的前20家上市公司,将募资共计1383亿元。他们会拿出多少钱给股东们回报?

从过去数据来看,大部分上市公司对股东分红并不友好,这20家上市公司至今分红合计仅496亿元。除华夏银行(600015.SH)累计分红361亿元,其他上市公司的分红均处于20亿元左右,合计82亿元。

(分红与募资的差额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

(注:差额=2022年拟募资金额-历年来的累计分红)

2022年,拟募资额最高的宁德时代(300750.SZ),在2017年~202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0%,12%,13%,11%。净资产收益率也是股东权益报酬率,代表股东股权投资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低意味着股东分配的少。而2020年,是宁德时代净资产收益率最低的一年。

此外,宁德时代2020年的ROA(总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1%,与2017年比下降6%,这就反映投资者(含少数股东权益)利用全部资产获得的收益下降,换句话说,2020年宁德时代赚钱的能力较2017年和2019年分别下降6%、1%。

盈利能力下降,分红自然不会太高。宁德时代的“募资与分红”之间的差额最大,为436.4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于2022年拟定向增发450亿元,2020年定向增发募资196亿元,2018年首发募资53亿元。上市至今,宁德时代从市场上共“拿走”649.69亿元。但上市至今,宁德时代反馈给投资者的仅是13.6亿元的回报,分红是募资的2%。

难道是宁德时代的可分配额不够吗?

2021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的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显示,2020年度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 154.63亿元,而实际派发现金股利仅5.59亿元,是可供分配利润的4%,剩余可供分配利润149.04亿元结转到以后年度。仅拿出4%来分红,“诚意”似乎不太足。

此外,分红与募资的差额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还包括普丽盛(300442.SZ)、恩捷股份(002812.SZ)、立讯精密(002475.SZ)、大全能源(688303.SH)、华联综超(600361.SH)、以及东方盛虹(000301.SZ),分别为136亿元、121亿元、111亿元、110亿元、105亿元、以及100亿元。

普丽盛的财务情况面对分红似乎“比较为难”,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普丽盛归母净利润0.07亿元,货币资金为0.0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0.04亿元,这意味着普丽盛账上的资金链并不充裕,而此次募资金额将全部用来购买润泽科技100%的股权。

恩捷股份于2016年首发,2018年和2020年定向增发,三次共募资107亿元。时隔2年,2022年拟再募资128亿元,这是募资额最高的一次。不过,自2016年上市以来,恩捷股份累计分红为6.8亿元,分红是募资的6.3%。

华联综超(600361.SH)在业绩下滑后,此次募资将通过“卖壳”给创新金属公司实现业务转型。自2005年上市以来,华联综超仅拿出9.6亿元用来分红。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求一个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转让定价的案例

先说市盈率

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计算方法

每股盈利的计算方法,是该企业在过去12个月的净收入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

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决定股价的因素

股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即变相取决于投资者对以下各项的期望:

(1)企业的最近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

(2)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

(3)该行业的前景

其余影响股价的因素还包括市场气氛、新兴行业热潮等。

市盈率把股价和利润连系起来,反映了企业的近期表现。如果股价上升,但利润没有变化,甚至下降,则市盈率将会上升。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

0-13:即价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价值被高估

28+: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股市的市盈率

股息收益率

上市公司通常会把部份盈利派发给股东作为股息。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现价,是为现行股息收益率。如果股价为50元,去年股息为每股5元,则股息收益率为10%,此数字一般来说属于偏高,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价值被低估。

一般来说,市盈率极高(如大于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为零。因为当市盈率大于100倍,表示投资者要超过100年的时间才能回本,股票价值被高估,没有股息派发。

平均市盈率

美国股票的市盈率平均为14倍,表示回本期为14年。14倍PE折合平均年回报率为7%(1/14)。

如果某股票有较高市盈率,代表:

(1)市场预测未来的盈利增长速度快。

(2)该企业一向录得可观盈利,但在前一个年度出现一次过的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

(3)出现泡沫,该股被追捧。

(4)该企业有特殊的优势,保证能在低风险情况下持久录得盈利。

(5)市场上可选择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价将上升。这令跨时间的市盈率比较变得意义不大。

计算方法

利用不同的数据计出的市盈率,有不同的意义。现行市盈率利用过去四个季度的每股盈利计算,而预测市盈率可以用过去四个季度的盈利计算,也可以根据上两个季度的实际盈利以及未来两个季度的预测盈利的总和计算。

相关概念

市盈率的计算只包括普通股,不包含优先股。

从市盈率可引申出市盈增长率,此指标加入了盈利增长率的因素,多数用于高增长行业和新企业上。

何谓合理的市盈率

没有一定的准则,但以个股来说,同业的市盈率有参考比照的价值;以类股或大盘来说,历史平均市盈率有参照的价值。

市盈率对个股、类股及大盘都是很重要参考指标。任何股票若市盈率大大超出同类股票或是大盘,都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而这往往离不开该公司未来盈利料将快速增长这一重点。一家公司享有非常高的市盈率,说明投资人普遍相信该公司未来每股盈余将快速成长,以至数年后市盈率可降至合理水平。一旦盈利增长不如理想,支撑高市盈率的力量无以为继,股价往往会大幅回落。

市盈率是很具参考价值的股市指标,容易理解且数据容易获得,但也有不少缺点。比如,作为分母的每股盈余,是按当下通行的会计准则算出,但公司往往可视乎需要斟酌调整,因此理论上两家现金流量一样的公司,所公布的每股盈余可能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投资者亦往往不认为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盈利数字忠实反映公司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获利能力。因此,分析师往往自行对公司正式公式的净利加以调整,比如以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利润(EBITDA)取代净利来计算每股盈余。

另外,作为市盈率的分子,公司的市值亦无法反映公司的负债(杠杆)程度。比如两家市值同为10亿美元、净利同为1亿美元的公司,市盈率均为10。但如果A公司有10亿美元的债务,而B公司没有债务,那么,市盈率就不能反映此一差异。因此,有分析师以“企业价值(EV)”--市值加上债务减去现金--取代市值来计算市盈率。理论上,企业价值/EBITDA比率可免除纯粹市盈率的一些缺点。

不同市场市盈率横向比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市盈率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指标,考虑到可比性,对同一指数不同阶段的市盈率进行比较较有意义,而对不同市场的市盈率进行横向比较时应特别小心。

★(1)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与综合指数的市盈率比,成份指数的市盈率与成份指数的市盈率比。综合指数的样本股包括了市场上的所有股票(沪深市场上PT股除外),市盈率一般比较高,而成份指数的样本股是精挑细选的,通常平均股本较大、平均业绩较好,所以其市盈率比较低一些。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外股票时常的市盈率大多是成份指数的市盈率,如果将它们与我们综合指数的市盈率相比较,则犯了概念性错误。

★(2)市盈率应与基准利率挂钩。基准利率是人们投资收益率的参照系数,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资金成本的高低。一般来说,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的倒数与股市平均市盈率存在正向关系。如果基本利率低,合理的市盈率可以高一点,如果基准利率很高,合理的市盈率就应该低一些。目前我国央行再贴现率为2.%,一年期储蓄存款收益率为1.80%,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75%,美联储再贴出率为1.25%,中美基准利率差别不大,但纵向看,中国目前的基准利率是很低的。另据权威部门研究显示,根据我国目前物价水平及国家未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货币政策取向,中国存在再次调低利率的可能。

★(3) 市盈率应与股本挂钩。平均市盈率与总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有关,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越小,平均市盈率就会越高(思腾思特管理咨询中国公司,2001),反之,就会越低,中西莫不如此。据统计,2001年10月16日中国沪深市场770只样本股(剔除了PT股、ST股、亏损股和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低于0.05元股票)算术平均市盈率为29.43倍,其中,总股本最小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为42.74倍,而总股本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只有19.82倍,前者是后者的2.16倍。在美国,小盘股的平均市盈率也高于大盘股平均市盈率的好几倍,NASDAQ市场市盈率高于纽约证券市盈率,部分地与股本因素有关。

因此,看一个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还应考虑到这个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如果是以小股本公司为主的市场,它的合理市盈率就应高一些。如果不考虑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本构成,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即使原有上市公司价格水平不变,只要上一个中石化,若再上中石油、中移动、中海油,就会把平均市盈率降下十几倍,就会把市盈率降到所谓的“合理区域”。事实上,2001年12月 31日上证A股指数市盈率降为37.59倍,如果中石化尚未上市,这一数字将戏剧性地升为43.31倍。

★(4)市盈率应与股本结构挂钩。市盈率跟股本结构也有关系。如果股份是全流通的,市盈率就会低一些,如果股份不是全流通的,那么流通股的市盈率就会高一些。原因在于,如果上市公司的总价值不变,股份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资产的流动性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流动性溢价),从一般意义上说,流通股的每股价格自然要高于非流通股的价格,非流通股的价格越低,流通股的价格就越高,其结果就必然是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高于非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流通股在中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价格差异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

目前的中国市场,非流通股占到总股本的三分之二,在它们没有流通的情况下,流通股的市盈率较高,也是正常的。

★(5)市盈率应与成长性挂钩。同样是20倍市盈率,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7%的市场就要远比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3%的市场有投资价值。根据经典的股票内在价值评估模型,如式(1)所示。其中V为股票内在价值,D。为在未来无限时期支付的每股股利,k为到期收益率,g为股利每期固定的增长率。从式(1)可以看出,定其他因素不变,成长性对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对市场价格和平均市盈率影响巨大。

V= D。(l+g)

K – g (1)

举个简化的例子,设上市公司净利润与经济同步增长,中国年均 经济增长率7%,,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那么中国股票的平均内在价值就是美国的2.42倍,中国股市的合理市盈率也是美国的2.42倍。从成长性这个角度看,NASDAQ指数的市盈率比较高,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比较高,都是有道理的。

★(6)市盈率与一些制度性因素有关,居民投资方式的可选择性、投资理念、一国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外汇管制等制度性因素,都与平均市盈率水平有关。

★(7)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还应考虑发行价因素。19年以前,参照当时中国的利率水平,管理层对股票初次发行定价控制得比较严,一般初次发行市盈率不得超过15倍,为了照顾边远地区,像***金珠这样的股票才发到20倍左右的市盈率。后来为了推进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对发行定价的控制渐渐放松了,闽东电力2000年发行时达到了88倍的市盈率,一般股票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也维持在四五十倍的水平。发行市盈率四五十倍都可以,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四五十倍怎能说不正常?从理论上说,发行市盈率越高,筹集的资金越多,上市公司潜在的发展、盈利能力就越强,上市公司帐面资产的含金量也就越高,而这一点从静态的市盈率指标中是看不出来的。既然静态市盈率指标中没有充分反映近年来发行市盈率较高的影响,那么目前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比以前年份稍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市盈率指标评判股票市场投资价值的缺陷

市盈率指标用来衡量股市平均价格是否合理具有一些内在的不足:

★(1)计算方法本身的缺陷。成份股指数样本股的选择具有随意性。各国各市场计算的平均市盈率与其选取的样本股有关,样本调整一下,平均市盈率也跟着变动。即使是综合指数,也存在亏损股与微利股对市盈率的影响不连续的问题。举个例子,2001年12月31日上证A股的市盈率是37.59倍,如果中石化2000年度不是盈利161.54亿元,而是0.01元,上证A股的市盈率将升为48.53倍。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中石化亏损,它将在计算市盈率时被剔除出去,上证A股的市盈率反而降为43.31倍,真所谓“越是亏损市盈率越低”。

★(2)市盈率指标很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会大起大落,这样算出的平均市盈率也大起大落,以此来调控股市,必然会带来股市的动荡。1932年美国股市最低迷的时候,市盈率却高达100多倍,如果据此来挤股市泡沫,那是非常荒唐和危险的,事实上当年是美国历史上百年难遇的最佳入市时机。

★(3)每股收益只是股票投资价值的一个影响因素。投资者选择股票,不一定要看市盈率,你很难根据市盈率进行套利,也很难根据市盈率说某某股票有投资价值或没有投资价值。令人费解的是,市盈率对个股价值的解释力如此之差,却被用作衡量股票市场是否有投资价值的最主要的依据。实际上股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用市盈率一个指标来评判股票价格过高或过低是很不科学的。

正确看待市盈率

在股票市场中,当人们完全套用市盈率指标去衡量股票价格的时候,会发现市场变得无法理喻: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悬殊,并没有向银行利率看齐;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市场表现越好。是市盈率没有实际应用意义吗?其实不然,这只是投资者没能正确把握对市盈率的理解和应用而已。

1.市盈率指标对市场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

2.衡量市盈率指标要考虑股票市场的特性

3.以动态眼光看待市盈率

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增长潜力的认同,不仅在中国股市如此,在欧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场上同样如此。从这个角度去看,投资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科技板块的股票市盈率接近或超过100倍,而摩托车制造、钢铁行业的股票市盈率只有20倍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股票的市盈率越高就越好,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庄家肆意拉抬股价,造成市盈率奇高,市场风险巨大的现象时有发生,投资者应该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

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

除了市盈率外,衡量一个股市整体是否存在泡沫或是具有投资价值,还有如下指标。

(1)红利支撑股价水平。

(2)平均股价。

(3)平均市销率。

(4)平均市净率

(5)市场成本。

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

动态市盈率,其计算公式是以静态市盈率为基数,乘以动态系数,该系数为1/(1+i)n,i为企业每股收益的增长性比率,n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存续期。比如说,上市公司目前股价为20元,每股收益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28元,成长性为35%,即i=35%,该企业未来保持该增长速度的时间可持续5年,即n=5,则动态系数为1/(1+35%)5=22%。相应地,动态市盈率为11.6倍?即:52(静态市盈率:20元/0.38元=52)×22%。两者相比,相差之大,相信普通投资人看了会大吃一惊,恍然大悟。动态市盈率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资股市一定要选择有持续成长性的公司。于是,我们不难理解资产重组为什么会成为市场永恒的主题,及有些业绩不好的公司在实质性的重组题材支撑下成为市场黑马。

市盈率=市价/每股收益

你第一个问题如果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机械地回答成为目标价和每股地收益成正比。一般地教科书都是这样教的。

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要深入问一下这个市盈率的公式,我们就知道这个公式本身就存在问题:首先市价用当前的股票价格,但是每股收益用的是什么呢?上市公司一年公布一次年报,你今年知道的只是它去年的收益,那你用现在的价格除以去年的收益,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现在可以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你买的钢铁股为什么市盈率很低,但是不涨呢?就是因为钢铁行业从2003年就开始处于景气周期的高峰,所以近几年来的收益很好,大幅度拉低了市盈率。那是不是市盈率低就代表你的股票一定涨呢,未必。

因为股票炒的就是预期,是股票的未来,大家都预期钢铁行业景气高峰已经过去,未来很难维持这么高的盈利,所以现在你用去年每股收益计算出来的静态市盈率,说明不了问题。

而其他行业的平均市盈率的确相差很大,例如一般高科技股票的市盈率很高,因为大家对他的未来增长预期比较好,而一些传统周期行业例如金属钢铁,相对比较低。

市盈率其实很多时候用在一个互向比较的情况下多一点,因为国内不同行业很难比较,所以和国外比较,参考不同价值体系下面的定价标准就比较有意义。

例如在国外钢铁平均市盈率是13,那中国平均是8,所以普遍认为价值低估。

但是是否低估了呢?这个就是个人判断和价值观的问题了。

最后,每股净资产和市盈率无关。和市净率有关,等于市价除以每股净资产。

跨国公司在华利润转移以及避税问题探讨

一.案例背景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转变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定阻力,因此宏观政策提

出“开放可以引进技术、引进管理”,这也是为了打破阻力。由此外资企业获得了在

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不少外资却以此作为获取超额收益的途径。

由国家统计局“利用外资与外商投资企业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一份关于外资的研

究报告称,亏损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约2/3为非正常亏损,每年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

税款损失有300亿元。外资企业凭借超国民待遇和避税手段,使其能以较低价格开

拓和占领国内市场,已对内资企业产生了巨大的挤出效应。

研究跨国公司在华行为也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经验。集团化、全球化是企业发

展的趋势,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相当多的问题,向优秀的跨国公司学习,

加强母子公司管控能力,是中国企业成功必经之路。

二.跨国公司利润转移-成功的横向管控

在跨国公司全球化过程中,在其母子公司管控的整体框架的指导下,出于集团

整体战略考虑,对于旗下众多不同业务领域、不同地区分布的子公司,母公司会根

据运营环境的变化构筑有效的横向管控。在财务管控的之下,集团整体战略的

实施就会更加迅速而有效。

1.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动因-将属于中方的利润转入其集团内部

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子公司有多种方式,笼统的讲可分为中外合资公司和外商

独资公司两种。在中外合资公司里,中方合作伙伴并不包含在集团利益版图里,不

是集团的一部分,那么跨国公司的母子管控体系里自然会涉及怎么样使其在华子公

司能为集团创造更多的利润,在合资公司能创造的利润固定的情况下,根据在合资

公司里双方共同分担收益和风险,跨国公司一般建立的横向管控就会要求想办法将

合资公司的整体利润尽可能转移至母公司,或者全资子公司,以实现集团利益最大

化。

我们刚刚提到的跨国公司对子公司利润控制以达到集团利润最大化的战略实际

上是母子公司管控中的横向战略。横向战略(Horizonta1Strategy)是协调相关业

务单元的目标和战略,包括协调现有业务单元和基于与现有单位的关联选择进入新

产业。横向战略是集团公司总部对下属业务单位在目标、政策上的协调统一。

那么是什么样的方式得以让这样的横向管控生效呢?

2.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的途径

要实施有效的横向管控,需要跨国公司全方位的思考合作中出现的各种有利于

自己的机会,以及机会的利用价值。横向管控光有战略不行,还需要有可操作的具

体策略。在华跨国公司实施利润转移这个横向管控战略所实施的策略不外乎以下2种:

(1)利用品牌优势钳制合作伙伴

合资企业的中方企业往往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期望于利用跨国公司提供的知

名品牌迅速增加销量,抢占市场。在合资之处,这样的做法确实能快速提高销量,

但是也确立了中方对外资方的依赖,离开跨国公司提供的知名品牌,中方几乎无法

生存。基于此,跨国公司在合资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就占据了主动,中方不得不看其

脸色行事。

单纯的钳制住合作伙伴并不能为跨国公司带来直接的收益,对其横向战略的实

施也没有直接的影响,跨国公司必须进一步的掌握合资企业的财务支配权,才能实

现利润的转移。那么财务支配权是怎么落到跨国公司手里的呢?

(2)利用技术优势掌握购销渠道

在许多合资企业里,中方拥有更多的控股权,按理说掌握领导权的应该是中方

企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外资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技

术”,掌握了绝大多数实际问题的决策方向。特别是外方凭技术控制权,在实际操

作中控制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购大权。

另外,作为合资公司成立的条件,跨国公司实际上掌握了集团大部分的销售权。

涉及到购销,就必然涉及财务,购的结果是现金流出,销售的结果是现金流

入,这就为跨国公司的利润转移提供了可能。

外资企业利润转移就发生在购环节,其前提就是外方坚持“原始供应原则”,

在中外合资的主机企业和整车企业,外方凭技术控制权,掌握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

购大权。近年来,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普遍坚持

“原始供应原则”,排斥中资企业。

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例,外商故意在其本国建立独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建立中

外合资整车公司。中外合资公司挣的钱要分给中方一部分,但是外商在其本国建立

的独资零部件公司挣的利润完全是外商的。中国零部件企业给中外合资主机企业和

整车企业供应配套产品,必须通过外方总部的“认证”。这样就实现了“利润转移”。

“认证”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转移利润才是实质。

从母公司高价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是外资公司“偷梁换柱”的另一***宝。一家

日资汽车零部件企业从母公司购原材料,其购价比中国同样的原材料高出数十

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外方从母公司高价购原材料和零件,再以低价向母公司

出售产品,从而把利润转移到母公司,加大中外合资企业的成本,减少中外合资企

业的利润。

从集团战略,到横向战略,再到具体的操作策略,跨国公司表现出了横向管控

的有效性,其在华子公司的发展战略早就纳入集团的整体战略之中,等到中方意识

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已经不可动摇了。

三.跨国公司的避税分析-强大的财务管控

在母子公司管控体系中,最受人们关注的无疑就是财务管控了,因为财务数据

指标是母子公司管控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母子公司管控的核心。

母公司集权管理的基础是财务上掌握以下几种权利: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及收益分配的最终决策权;

(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会计规范权,子公司执行母公司统一的会计制度及会

计政策;

(3)、母公司拥有对子公司的财务规范权。

1.跨国公司避税的动因――超国民待遇引发的税收漏洞

在作出合理的财务管控之前,跨国公司会先研究所在国的国情,根据特定情况

作出分析,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构建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于生产性外商投

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

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于这些企业,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不纳税:一是亏损,而是只盈利两年。

跨国公司未必会用上述的经营方式,跨国公司有专门的律师来研究各国的政

策,以及政策的漏洞,结合各种成本分析,作出非常合法又合理的财务管控,配合

横向战略的执行。

2.跨国公司怎样避税

我们在研究跨国公司在华避税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其强大的财务管控非常好的

配合了集团整体战略和横向战略,凭借其全球一体化的财务管控体系,他们所制定

的避税方案才能顺利实施。那么,他们具体用什么方法来避税呢?

(1)价格转移

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看,企业规避税收的手段主要有如下几种:其一,在跨境

贸易方面,通过出口高报和进口低报向处于减免税期的企业转移利润,或者是通过

出口低报和进口高报使已过减免税期的外商投资企业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状态。就前

者而言,企业规避的是境外的税收,不是中国税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但它往往是洗

钱或热钱流入境内的重要渠道。就后者而言,它损害的是中国的税基;在经济全球

化的大趋势下,这一被跨国经营的企业所广泛用的手段理应成为中国海关和税务

部门关注的重点。

比如河北一家食品公司,2005年主营产品的内销价格为71元/箱,但出口价格

仅却为36元/箱;山东一家制药公司通过境外母公司直接定价的方式,将出口产品

单价定为比国内同类产品平均价格低40元,以此来减少销售收入、变相将实际利润

转移出境。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的上述行为不仅会成为资金外逃的通道,造成国家

税收的流失,还会成为外国指责中国低价倾销的口实之一。

其二,在服务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通过管理费分摊以及咨询费、技术专利

费的转移支付,可以达到向境内或境外企业转移利润的目的。比如河北一陶瓷有限

公司,与其香港母公司签订协议,规定每年按其销售收入的32%向境外支付咨询

费,仅2005年就支付了804万美元,相当于其当年利润的3倍。深圳一石化有限公

司,2003-2005年累计向境外关联企业支付技术转让费、服务费和商标许可费1.6亿

元,占总管理费用的56.3%,占未弥补亏损2.6亿元的63%。其服务贸易开支的比重

之高确实令人咋舌。

在华跨国公司显然将价格转移作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利润转移和避税。在母子公

司财务管控的特点里,我们注意到在财务管理方式上,企业集团体现为高度的全面

预算性,预算结构及运作过程较为复杂。跨国公司显然深谙此道,其实际运作方法

非常复杂,往往在国外转好几个圈,而且内部财务核算有着非常先进的软件系统,

有的软件系统国内税务工作者根本就不会操作,监管极其困难。

(2)资本弱化——虚亏损的通道

在资本项目交易方面,企业不仅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或注册空壳公司的方式,将

母公司注册地变更为离岸金融中心等税收优惠地区,并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到

母公司;还可以通过增加股东及资本弱化的手段,尽可能多地汇出债务利息、

减少税前利润。国际经合组织对资本弱化的认定标准为企业权益与债务资本之比低

于1:1,美国税制对此的认定标准为1:1.5。按照中国现行税法,企业借入外债的应

付利息可从企业税前所得中扣除。

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有些外商投资企业就尽可能多地借入股东,将权益

资本与债务资本之比压至远低于1:1的国际标准,以通过资本弱化的手段造成账面

亏损,而实际利润却通过债务利息的方式汇给境外的母公司。

除了资本弱化外,现在还有许多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价格转移将实际收益汇往在

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的企业,而国内外商投资企业本身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在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体系里,资金管理(Treasury)是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获

得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向银行几乎是每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但银行

的利息却又使企业的财务费用急剧上升。即便是股份制企业,可以通过公开市

场筹措到大量资金,但是面对资本市场,却仍然存在一个投资回报的问题。

尽管在国内借款产生的利息也可以从企业税前所得中扣除,但是与其将利息付

给国内的银行,还不如以更高的利率向母公司支付,同时达到避税和利润转移的目

的。

(3)新外企是老外企逃避税收的载体

境外投资方根据两免三减半的时间段,滚动设立新的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境

内新老外企之间或境内外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让老外企亏损、新外企获利则是另一

种逃避税收的手段。

比如某著名的台资食品集团,就有按减免税期不断增设外商投资企业的趋势。

该台资的系列企业,设立后头两年的利润特别多;税收减半的三年,利润就显著下

滑;全额缴税后,更马上陷入盈亏临界点或亏损状态。而调整新老外商投资企业利

润的办法还有前面提到的关联交易手段。如青岛一韩资制鞋有限公司,通过境外母

公司操纵进出口价格,以及让老外企承担新外企额外费用的办法,让老外企常年大

额亏损、新外企利润率奇高。该集团在税收优惠期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曾高达

757%,与经营范围相同的老外企的持续亏损形成了鲜明对照。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跨国公司有专门的律师团来研究各子公司所在国的法律,

而中国目前在引进外资方面的制度缺陷成为跨国公司利用的环节。对于很多地方官

员来说,引进外资就等于有了政绩,因此在引进外资时不注意外资所能带来的效益。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外资横向管控在中国的又一表现形式,对于集团来说,

将利润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以及将税收转移至国外,不如在一国内部转

移来的方便和低廉,并且保证了在子公司所在国再投资时的资金需求。横向管控的

内容十分丰富。

四.中国企业集团化、全球化过程中母子公司管控的借鉴

策略的制定是战略制定的顺延,我们认为跨国公司的一整套战略、策略的制定

和实施之所以能够如此周密和顺利,是与其完善的母子公司管控体系分不开的。跨

国公司并不只是在中国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进行利润转移和避税,在世界的各个角

落,只要有利益,只要是在其集团业务范围之内,他们的母子公司管控体系就会施

加影响,其优秀的横向管控和财务管控就像双剑合并,无所不破。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集团化和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没有这样的野心,就必

然会落后于其他企业。要想集团化、全球化,就必须加强母子公司管控。

如何加强母子公司管控?中国的企业也并非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华跨国公司

的许多案例已经成为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们暂且不论跨国公司在华利润转移和避税

这两种做法是否正确,至少在横向战略和财务管控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的地方。

1.集团的横向战略

(1)怎样理解横向战略

横向战略是协调相关业务单元的目标和战略,包括协调现有业务单元和基于与

现有单位的关联选择进入新产业。横向战略能够而且应该在集团、部门、公司等层

次上存在。但是,不管企业如何精心地为单个的业务单元制定战略,它们也只有最

不正规的横向战略。然而,可见的关联仍是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潜在来源。明晰的

横向战略应是集团、部门和公司战略的核心。

没有明晰横向战略的企业难以顶住始终存在着的使单个业务单元业绩最大化而

损害公司业绩的强大压力,尤其是那些有分散决策传统的企业。

跨国公司并没有把自己的优势局限在某个单一部门或者是单一地理区域,而是

从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衡量战略的科学性。

横向战略是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集团、公司和部门战略的概念,横向战略并非

是业务组合管理,它是公司战略的精华。

横向战略是集团公司总部对下属业务单位在目标、政策上的协调统一。在很多

集团企业中,长期存在着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相互关联,识别这些关联以及获取关联

所带来的战略性效益是集团公司超越多企业联合体的差别所在。

横向战略就是集团公司总部通过关联管理实现下属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效应,

在集团化的情况下为下属企业创造作为单体企业永不能达成的竞争优势来提升集团

公司管控水准。

中国企业在集团化过程中要逐步习惯全局性的考虑问题,不要过分在意在某个

领域或地区暂时的成败得失,通过合理的横向战略最大化集团利益才是重点。那

么,应该怎样制定横向战略呢?

(2)横向战略的制定

Ⅰ.识别关联。先要科学地鉴别一个公司所属的各经营单位之间实际上存在的或

潜在的一切有形的横向关系。在做法上,第一步是检查每个经营单位的价值链,看

是否有共用各种价值活动的实际而可能的机会。开始,应该对似乎已存在着的一切

横向关系进行鉴别;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排除那些虚幻的或无实际意义的横向

关系。在研究横向关系时,必须对有可能提供作为共用基础的价值活动的具体特征

进行鉴别。

Ⅱ.评估关联,如果转让专门知识的益处大于转让专门知识的成本,无形的相互

关系导致竞争优势。如果价值活动之间有很多相似点,价值活动对有关产业的竞争

优势很重要以及公司的专门知识的转让能在物质上增强竞争优势,则转让专门知识

就是有益的活动。

Ⅲ.制定横向战略,公司如果没有一个鼓励在经营单位之间进行协调和转让技能

的横向组织机制就无法成功地发展相互联系。确定合适的经营单位,把它们组成相

应的集团和部门以及建立鼓励经营单位的经理人员共事的奖励制度等诸如此类的措

施,这些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前文所述的是横向战略的一般制定过程,集团公司在制定横向战略时,必须认

清自己的母子公司管控体系,不能离开母子公司管控框架。

2.集团的财务管控

从我们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跨国公司横向战略的实施需要集团财务管控的配

合。对于财务管控,中国的企业并不陌生,再小的企业也有财务,也需要财务管

理。但是,企业规模不一样,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那么集团化公司的财务管

控的要求是什么呢?如何实施财务管控呢?

(1)财务管控的要求

最为理想的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是不能管的太死,又不能放的太开,行之有

效的管控体系。

集团化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就是将战略、业务和预算管理结合起来,这也

是战略执行和贯彻的最主要手段。

完善的财务分析和报告体系是实施管理管控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支持集团高层

领导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依据。

降低财务管理费用,这是是衡量一个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机制的重要指标。

观察跨国公司在华财务管控体系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财务管控体系就是把重点

放在财务管控的效率、成本以及配合战略的有效性上面。

(2)如何实施财务管控

Ⅰ.健全财务制度

如果会计制度不健全,就会给经营者造成违法乱纪的机会。会计制度是事前的

防范,会计核算是事中的、即时的监督,而审计是事后的监督。一定时期企业财务

管理制度的混乱和财务控制能力的低下,往往是一个企业财务失败的主要原因。

Ⅱ.财务预算控制

通过编制财务预算,集团公司可以全面掌握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财务预

算下达后,即成为公司的经营目标,执行中一般不需要作调整。特殊情况需作调整

的,要按照程序报董事会审批。集团总部通过对财务预算的动态管理,可以对子公

司及分支机构的主要财务活动实施有效控制。

Ⅲ.对现金进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必须杜绝账外现金循环,所有的现金都必须进入银行帐户体系。二是保证

现金全部能够集中管理。企业可以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对集团内部得资金进行统一管

理,及时了解子公司资金运营方向。三是做好预算结算工作。日常开支做到事前有

预算,事后有结算。四是超过一定额度的支出项目要经过董事会审批。五是对资金

统一筹集,从而直接控制经营着的投资,对资金调拨、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都

直接掌握,集中管理。

Ⅳ.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控制

资产和负债是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指标。出资者把经营权交给经营者,实

际上是两权分离。这就需要出资者对经营者掌握的资产进行严格的控制,购置时要

审批存档,报废时要记录档案,并有专人负责账和物的核对。

由于负债过高可以导致资本的毁灭,所以出资者必须通过合理化的手段对负债

的规模进行时常的控制。出资者负债一般就会与银行有关系,所以处理好与银行之

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控制好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主要手段。

Ⅴ.财务风险的控制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举债给企业收益带来有不确定性。企业举债经营会对企业自

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由于负债要支付利息,债务人对企业的资产有优先的

权利,万一公司经营不善,或有其他不利因素,则公司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的危险

就会加大。但是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债务,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的收益,当企业

经营好利润高时,高负债会带来企业的高速增长。合理的控制和利用财务风险是企

业成功的又一因素。

Ⅵ.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内部审计监督是整个财务控制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为确保集团公司整体目

标的顺利实现,集团公司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设立审计部。从而一方面使内部审

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审计工作,如

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决策审计、基建审计等,以保证集团公司及时

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同样,我们也要求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要配合集团战略,尤其要符合母子公司

管控框架,否则财务管控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空有华丽的外表,不能对集团做出

实质的贡献。在这方面,跨国公司为中国企业作出了很好的范例。

一.中国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监管

在华跨国公司的利润转移和避税确实体现出了这些跨国公司横向战略和财务管

控的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中国在引进外资的某些制度上仍有改进的空间。

1.逐步取消跨国公司的“超国民待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外资政策上是“有收”、“有放”,对合资和出口比例

都有一定的要求。在税收方面,外资的税收政策也有优惠。利用外资的本质是促进

国内经济的发展,而外资的引入和地方官员的考核标准相挂钩,一方面可以促

进地方外资的引进,但另一方面,过多的外资引进对地方经济的冲击会更大。

商务部出台的《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取消外资的“超国民

待遇”,使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让世人看到中国的对外

开放正在和国际接轨。

合理重建我国涉外税法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是一项紧迫任务。名目繁多的优惠

政策的删减更新,将使外商投资企业利用优惠政策进行国际避税失去了条件。

2.加强国际反避税工作

Ⅰ.规范转让定价税制,建立国际市场价格信息系统

在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设置执行转让定价税制的专门机

构,制订具体的执行规划和制度。第二,税务调查与账务调整同步进行,切实保护合

资企业的中方利益。第三,严格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对涉外企业的账务审计制度,使

部分转让定价在审计阶段得到调整。第四,税务部门应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国际市

场价格资料的汇集体系,为调整和确认转让定价提供依据。

Ⅱ.完善税收立法,扩大税务部门反避税的权力

在税法中应单独制定反避税条款,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明确关联企业的概念,为

国际反避税提供法律依据;完善防范转让定价避税的法规,在制定法规时,可参照国

际通行的正常交易原则、举证转嫁原则和税收妥协原则等,对跨国定价按正常交易

原则进行事后调整;明确税务机关在掌握充分资料和确凿数据的情况下,有权作出调

整和处罚的决定;制定对纳税人不与税务机关配合的处罚规则;明确有关部门在国际

反避税中的配合职能,制定对有关部门不配合及违章的处罚条款;尽快修改和补充有

关电子商务适用的税收条款,明确网络商贸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纳税

地点、税率以及纳税资料申报、保管制度等等。

Ⅲ.适应新形势,取相应措施防范电子商务国际避税

首先,应建立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加强税务机关自身网络建设,

尽早实现在国际互联网上与银行、海关、网上商业用户的连接,实现真正的网上监

控与稽查,并加强与各国税务当局的网上合作。第二,推行电子商务税收登记制度,

纳税人在办理了上网交易手续之后必须到税务机关办理电子商务的税收登记。第

三,从支付体系入手解决电子商务税收的征管问题,杜绝税源流失。可以考虑把电子

商务建立和使用的支付体系作为稽查、追踪和监控交易行为的手段。第四,组织研

制开发智能征税软件,形成网上自动征税系统,能自动识别通过网络实现交易的应税

商品或劳务,确定所适用的税种、税目、税率,自动计算税额,自动将税款划入税务

机关指定的帐户之中。第五,要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完善国际税收协定。

标签: #市盈率

上一篇小米汽车供应商名单上市公司-小米汽车最大受益a股股票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