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汽车-阿里汽车品牌

tamoadmin 0
  1. 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好做吗?
  2. 造车:智能科技时代的首场集结
  3. 买小鹏贴五万,阿里秒杀拼多多
  4. 低扭四驱样样出色,盘点国内外那些出色的纯电动皮卡
  5. 造物·新鲜事丨造车新势力们的新一轮圈钱开始了?

拨打12315。天猫汽车服务平台以“智慧养车”体系帮助传统后市场门店转型升级,为车主提供智慧养车服务,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天猫汽车服务平台是阿里集团旗下一站式智慧养车连锁品牌。

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好做吗?

文|Toretto

传统车企用百年时间筑造的内燃机壁垒,在智能电动汽车冲击下正逐渐土崩瓦解。

阿里的汽车-阿里汽车品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恐慌在滋长,但传统汽车人不得不去面对这样的现实,慢慢地,他们明白过来,“我们需要革命”。

当下,中国正成长为全球汽车业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领跑者,本土车企内部在变革,体系外创业也开始同步铺开:要打造全新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三四年前,李斌、何小鹏这些互联网人跨界而来,沈晖、付强等传统汽车人敢于跳出舒适圈,他们一起推动了10年代中国的第一波新能源汽车创业浪潮。21世纪20年代的开端,中国本土的传统车企们正在掀起第二波的新造车热潮。

阿里的汽车-阿里汽车品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汽车行业的未来机遇深藏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浪潮之中。

谷歌、滴滴、特斯拉等不同赛道、各个行业的对手正在涌入战场,车企停步意味着淘汰,或者沦为领跑者的附庸。车企巨头们显然不会甘心接受这样的结局,自我变革势在必行。

车企首先想到的就是进行企业内部的“改良”。

阿里的汽车-阿里汽车品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2018年开始,通用、福特、大众等诸多国际车企的财报或者掌舵人的发言中,开始越来越多提及“企业转型”与“组织架构变革”等词汇,加大投入电气化和智能化领域,动辄百亿美元。

而在国内,作为中国布局“新四化”最早的车企之一,上汽在2017年提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新四化”的转型方向,2018年,上汽将“智能网联化”合为一个方向,并加入“国际化”。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表态称,“我们要革自己的命,从整车厂变成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出行服务和汽车产品的综合供应商,我们要靠创新,赢得未来。”

在电动化领域,上汽的新能源团队曾喊出了“PKT”的口号,“PK”即比拼,“T”既是混动领域的代表丰田汽车,也是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与阿里巴巴合资成立斑马网络,发力智能网联,成立享道出行进军网约车领域。

无论是大众汽车还是上汽集团,管理层的变革决心毋庸置疑,传统车企可以提供更多***,但也背负着更沉重的历史包袱。

庞大的组织架构和机制体制牵涉太多的利益,变革就是要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甚至引入新人来分蛋糕,变革的阻碍巨大,转型进程和效果也并不理想。

由于ID.3的软件问题,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的权力逐渐被削弱,大众品牌CEO的头衔被剥夺;因为工会对其不满,迪斯延长任期的续约请求一度被驳回,现在仍在博弈。

至于国内上汽,在转型过程中,依托与阿里合资的斑马网络打造的上汽荣威RX5一炮而红,但在此之后,上汽自主品牌没有推出更多拳头产品,也并未在更多用户心中烙下上汽的品牌印记。

相比于大众、通用这样的国际巨头,上汽在内的国内车企品牌力本身相对较弱,基于此推出电动车品牌在一开始难以打动消费者。

另一方面,除了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少数车企,国内的自主车企大多是央企国企,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整需要更复杂和漫长的决策,掣肘重重。

“特斯拉从零开始,但出手即锋芒,由此看来,是不是原来我们的护城河太浅了?”工信部汽车智能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汽车智能服务联会秘书长张砼指出,传统车企光在外面研究、探索是不够的,要亲自进场,这样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管理者意识到,在传统产业的地基上建造一个新房并非最好的选择。

在传统产业上进行改变不一定就能适应这个时代,需要彻底变革。

“尽管传统汽车人感觉很恐慌,但是这种恐慌也不得不去面对”,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李峰直言,“我们需要革命”。

因此在经历一波内部的新四化转型之后,中国的不少本土车企开始选择打造全新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而且是成立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

在今年春节前,有知情人士对HD汽车商业周刊透露,上汽有意打造全新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此后,这个被称为“L项目”的工程不断披露更多信息

其他车企没有落后,并且有公司先发制人。7月29日,东风公司旗下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正式亮相,岚图汽车CEO、CTO卢放表示,岚图将探索一种“成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融合发展模式。

11月14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公司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新的高端汽车品牌。

11月26日,“L项目”揭开神秘面纱,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宣布落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

在此之前,吉利已于2017年联合沃尔沃打造的高端品牌领克汽车,去年4月,北汽新能源推出ARCFOX品牌。

但直到今年下半年,多家本土国有车企密集选择进行外部创业,推出全新的新能源品牌,正在掀起中国第二波新造车浪潮。

行业变革浪潮之下,中国车企进行体系外的创业就是最好的自救方式。

市场也提供了机遇和时间窗口,随着乘用车市场进入新常态阶段,入门级产品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与此同时,外资股比放开、合资品牌下探等动作进一步冲击本土品牌的竞争领域。

这波传统车企投入“新造车”的关键词之一是“高端”,毕竟新能源和智能化东风孕育了新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变革的新机会,他们要抓住中国汽车行业变革趋势下的发展新契机和

罗兰贝格执行总监吴钊告诉HD汽车商业周刊,“为了改善短期经营表现和构建长效竞争力,本土车企务必在品牌力和产品力上进一步突破,通过推出纯电高端子品牌进行向上探索。”

品牌向上是自主车企发展至当下阶段导致的必然选择。更何况,智能电动汽车正在进一步被资本市场认可,传统车企也希望分一杯羹。

在人们习惯于特斯拉在资本市场一骑绝尘之时,第一波新造车浪潮里突围而出的在美股上市的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也备受华尔街追捧。

三家中国新造车势力在今年下半年股价屡创新高,最高股价触及57.2美元,市值一度超越奔驰和比亚迪排名全球第四。

曾有一位汽车背景的硅谷投资人对HD汽车商业周刊表示,通用在2020年初也有意拆分电气化业务独立运作,后因种种原因,目前暂无下文。

因此,佐誉资本创始合伙人柳东雳建议,没有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要抓紧上市,已经上市的汽车公司,应该勇于将新能源板块分拆出来上市。

确实,新的独立公司有助于吸引外部融资。因为电动业务和燃油车业务切割后,两个公司两张表。市场对传统车企会用PE来算估值,而对于全新的电动车公司会用PS来计算,可能会带来更好的估值。

近期,HD汽车商业周刊获悉,一家瞄准30万元及以上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造车公司将在近期成立,背后也有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身影。

对于这第二波浪潮,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HD汽车商业周刊表示,他很兴奋,“最终会推动智能汽车时代加速到来。”

“这一波新造车的浪潮,或许是留给车企的最后的时间窗口。”一位就职这一波新造车公司的人士如是认为。

“企业需要能够寻觅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共同推进这些工作,因为当下没有任何厂商能单打独斗地完成这些目标。”原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Jochem?Heizmann)曾如此表态。

之前,许多车企高管与海兹曼的想法类似,寻找外援是最快提升竞争力的办法。

在车联网领域,奥迪、通用、本田等多家汽车公司联合谷歌在2014年成立开放式汽车联盟(OAA),希望将安卓生态系统延伸至汽车平台。

2014年7月23日,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互联网汽车”项目合作,2018年,腾讯和长安汽车合资成立梧桐车联。

但是,在新造车的体系下,仅仅是相对松散的合作并不足够,传统车企希望更紧密的合作,因此在11月官宣的两家“新势力”中,长安找来了华为和宁德时代,上汽选择了老搭档阿里巴巴。

科技巨头们的心思也在变化。

在第一波浪潮中的入局主要是资本层面的财务或战略投资,也有一定的产业协同效应。但这波中国本土车企主导的“二次浪潮”中,华为的角色是“联合打造”,在智己,阿里将会从?AI、互联网生态、用户运营和新零售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更深一步地参与到整车制造中去,不生产车辆,但是深层次地介入到整个创业过程和新体系构建,在底层架构和技术上深度绑定,对于今后拓展汽车领域业务,甚至是自己造车,都打下更坚实地基础。

借助科技公司,传统车企可以一定程度摆脱既有传统制造思维的束缚,但是要真正让传统公司来打造“新造车势力”难度仍旧不小。

关键在于这些传统车企孵化的新造车势力能够独立于母公司发展,可以借助***,但拥有足够多的自***和决定权。

只是背后的国有企业和资本能做到真正放权吗?另一方面,新公司的高管或者一把手多是来自母公司,要搭建一个全新的组织架构,让数据自由流动,实现敏捷的工作方式,必将充满挑战。

很多投资人有一个共识,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在于人。

传统车企存在很多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只是上一波新造车浪潮中,已经出走一波既有创业精神和互联网思维又有管理才能的高管,如丁磊、沈晖、付强、张海亮等已是新造车企业创始人。

“公司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人走,有人来,影响不大。”此前一位国有汽车公司的高管如此对HD汽车商业周刊表示。

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也表示,不能低估中国高端人才的厚度。

李峰认为,“要启用全新的互联网企业模式,请不请高管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请产品经理,充分挖掘用户体验。”

但这一波新造车企业需要的中层人才同样难招。

据了解,智己汽车很多岗位都在以三倍工资挖人,薪酬体系对标阿里巴巴。有猎头告诉HD汽车商业周刊,“最近很忙,但懂汽车和互联网的人太难找”。

前述硅谷投资人表示,“光挖人没用,独立出来也没用,百年老店是一个体系,进入其中容易被同化。”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好事。整个汽车工业的电动化是我们乐于看到的趋势,这才是真正的星辰大海。”不过,秦力洪也对HD汽车商业周刊坦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关键还是看企业掌舵人的眼界和格局。”

上一波新造车浪潮是创业者自己的公司,对于企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极其强大的,但这一波创业的高管更像是职业经理人,自主决策的话语权有多大,彻底变革的决心会有多大,决定着车企的体系外创业能否成功,而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检验。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造车:智能科技时代的首场集结

不管是什么行业,万事开头难是真的!

汽车工业代表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程度,而汽车后市场深刻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消费潜能。中国“车主”规模不断提升,所带来的汽车后市场创业机会也非常可观。

但是,汽车后市场是一个专业度、行业壁垒极高的行业,不是随便装个翅膀就能飞的互联网创业领域。在这篇文章里,国熙通过简单的行业***,和大家一起管中窥豹地看看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机会。

汽车后市场:包罗万象

汽车后市场是汽车销售后的、围绕汽车使用过程的一切服务。广义上的分类包括汽车保养&维修、汽车美容、汽车金融(车险、车贷等)、汽车改装、二手车买卖&租车等等,连车展、车友会这样的汽车文化活动也是算汽车后市场的。狭义的汽车后市场仅包括汽车保养、维修、美容,也就是一般消费者理解的“路边店”所能提供的服务,这也是目前“汽车后市场+互联网”的主要战场。

简单地说,就是车卖出去以后直到报废,消费者所需要的所有服务。用新闻联播的官话来形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不完全的汽车后市场分类

消费群体:不懂车的人比例增高

简单说,汽车后市场的消费群体就是“车主”,包括有车的人和没车会开车的人。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乘用车保有1.84亿辆,汽车驾驶人2.96亿人,大约平均8个人有一辆车,平均5个人有1人会开车。美国是3亿人,它的汽车保有量是2.2亿,也就是说按人口计算,美国汽车的保有量几乎是70%。

汽车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程度,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消费能力。按数据来看,整体上,中国整车消费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对国人来说,汽车目前还是个“大件消费品”,而在发达国家,只算是一个“工具”。

尽管中国的买车消费从2012年兴起,平均车龄也只有3.6年左右,不过,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车主越来越年轻,15年30岁以下购车的占比36%,而两年前只有26%;另一方面,女性车主比例已占到3成,并且女性对汽车的档次和风格有了定性的追求;所以,汽车未必只是男人的“玩具”。

毫无疑问,汽车在中国越来越普及,但会开车不等于懂车,大量购车群体的需求还是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不懂车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多,不可能要求“会武术,又会做人”。这样的消费结构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市场概况:专业的门槛+够乱的行业

中国大概一年卖新车2000-3000万辆,一辆车再怎么开也能开个好几年。和电商一样,流量为王,这么多的汽车保有量根本不缺市场需求,汽车后市场的市场前景肯定是用万亿来衡量。

但是,汽车后市场真的那么好做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首先,汽车后市场是需要专业背景的。从造车说起,一辆车3万多个零部件,欧美列强那些著名车企研究了上百年,从工业设计到流程控制,哪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悲剧。所以,安全是汽车的第一要素,肯定绕不过去,这也决定了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格调。

再说汽车后市场,以汽车保养这个子领域来说,拿最常见的小保养来说吧(更换机油+机滤),给普通车主一瓶机油和机滤,他肯定不会换,不仅是专业知识不够,一般家庭也没有专业工具。

别说更换零件,中国大部分车主对汽车不够了解,很多车主连中控台的功能都不熟悉,怎么打开引擎盖都不知道按键在哪。因此,汽车后市场是一个专业度、行业壁垒极高的行业,没两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更别说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了。

再说行业本身,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分类,汽车后市场大概能分出13-15个子领域,包括这么汽车维修、汽车保养、汽车改装、汽车美容、汽车文化、汽车金融等等,涉及专业涵盖销售、金融、制造、生产、物流、加工,个人觉得,其丰富程度不亚于整个互联网行业。

因此,这么多的子领域要求意味着汽车后市场肯定是错综复杂、利益交织。主要原因无非两个: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领域需要通过时间来沉淀,属于传统行业;另一方面,各个领域之间的专业壁垒是比较高,懂修车的未必懂销售,懂销售的未必明白怎么升华到汽车文化。还拿最常见的汽车常规保养来说,至少涉及到机油品牌商、供应商、配件生产商、销售商、线下实体服务网络等。

反映到消费者端,汽车后市场的水很深,比如***货水货满天飞,行业专家一大堆。消费者随便换个配件都怕买到***货,除了汽车知识了解不够和汽车后市场宣传不够的原因以外,更主要的原因,这个行业几乎没人敢说自己是老大,因为行业太专业、太庞大了,也确实,汽车后市场目前没有大佬,不像欧美国家Halfords、AutoZone。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路边汽修连锁店的专业度,一方面取决门店技师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与配件、用品的供应渠道有关,至少涉及了两个领域。再举个例子,汽车贴膜的原理与手机贴膜一样的,但行话“三分膜七分贴”,膜的质量和贴膜的水平都有。

还有一点,就是什么行业、什么商业模式到了中国真的会变味儿,没办法,中国特色嘛~~

因此,汽车后市场想做互联网,可真不是随便哪个创业者或者投资人脑子一热就能做的。需要的基本素质:足够的后市场行业沉淀时间+较为丰富的汽车专业知识积累。当然,还得懂点互联网~~嘿嘿~~

互联网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便捷+信任

这几年的O2O、线上线下融合诚然解决了不少消费终端问题,我们也看到了这几年的汽车后市场创业,特别是15年的汽车***大战如火如荼。但专业就是专业,道行还是道行,汽车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实物,也关乎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马虎不得。

因此,汽车后市场想参与互联网不是不可行,只是谁先谁后的问题。是汽车后市场+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汽车后市场。

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解决汽车后市场带给消费者的问题,无非是“便捷+信任”。

便捷:真正给消费者带来方便

首先,解决是信息不对称。一般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是知之甚少的,把汽车后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搬到互联网,确实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至少满足让价格、产品标准化。也因此诞生了诸多类似的平台商,比如阿里汽车、阿里车码头、京东车品、途虎养车。“透明的价格+多元化的选择”让越来越多的爱车之人深感便利。

除了能够在这些平台购买到一些产品,越来越多的服务也搬到了互联网,比如天猫、京东、途虎都可以在网上选择诸如汽车美容、汽车保养等常规的“轻服务”,这些服务是比较容易标准化和包装的,所谓包装,就是能把一件脏活累活变得清新靓丽、秀色可餐,而后消费者只需要选择服务门店、到店服务即可。

当然,这也不排除一些伪命题,两年前非常火热的“上门洗车”,就是消费者坐在家里等着,就可以有上门的三轮车来帮他洗车,且不论洗得干净不干净(说实话,还不如自己写的干净),光从需求来看,是不合常理的。洗车应该算是最简单的汽车服务了,绝对也不算是特别着急的需求,就算洗车要排队,但也不至于半天找不到一个洗车的地方吧?连基本的消费需求都谈不上,更别谈什么便捷了。

其次,次要解决的是消费体验问题。这很容易理解,汽车不管价格多少,咋说都是代表一个家庭能力的消费品,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谁不希望自己的车能被照顾的好好的。

同时,中国汽车消费者依然是被4s店洗了脑了,不管有毛病没毛病,车进4S店就好像进了保险柜一样。其实这点是错的,4S是有义务帮助消费者,但很多品牌的4S店就是因为知道消费者不懂,才把义务当成了利益。这也是为什么连锁快修店的数量比例逐年上升的原因,因为4S店已渐渐满足不了消费者的体验,再加上动辄几千元的保养价格,更无人问津了。

因此,在消费体验方面,互联网能不能给消费者足够便捷是非常重要的标准。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互联网企业,比如,帮助消费者选择正确的车型配件、帮助消费者找到能够提供服务且距离合适的门店、帮助消费者获取汽车保养、维修的时间等等,都是在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最后一方面,就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也就是所谓的精神生活,包括赛车文化、改装文化、车友会等等。这些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问题,因为车主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需要沟通、需要分享,而通过互联网平台,这样的信息交流程度是相当好,比如汽车之家、各大门户网站的汽车频道。可惜的是,中国车主是先了解这些意识形态的汽车文化,才去了解关于汽车的一些“硬知识”,包括保养、维修、美容。

信任:根本不是价格战

汽车最重要的是安全、安全、安全,没有安全,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包装得再华丽,价格打得再低也是没用的。

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的汽车***价格战,当时诞生了很多互联网汽车服务企业,包括博湃养车、卡拉丁、携车网、e保养等等。他们的核心服务是提供汽车上门常规保养,即更换机油、机滤、空调滤、空气滤,增值服务是一些汽车美容的服务项目,包括发动机舱清洗、空调清洗、全车检测等等。

由于当时各家急于向投资人证明市场价值,一方面不惜成本开拓城市,呵呵,没覆盖中国汽车保有量前十的城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创业的;另一方面,大打价格战,上门保养工时10元起、1元起、免费赠清洗服务等等,恨不得直接送给消费者。

暂且不说保养工时费需要多少钱(贵贵的4S店至少是150元起的),单从上门费用算,上门保养开车上门,至少需要80元左右的成本费用,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短期内获取更多的用户,但这么低的价格带给企业的肯定是服务质量的下降,比如,服务人员从原来的两人变为一人,同时也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回过头来,真没人相信1元的保养工时费能带来多大的消费粘性。

很高兴的是,这样的价格战非常短暂,随着几家倒闭而告终,非常庆幸消费者能避免这样的“境遇”,毕竟车主再穷,也不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有了信任,才有第二步—品质。汽车后市场是以线下为主的产业,消费者肯定是要到线下才能完成服务闭环的,不管和互联网有多大的关系,这点是改变不了的。

那么,可以说,汽车后市场,无论哪个领域,在线下的活儿能做得好,才能做得久。这确实和其他行业互联网创业不同,不像做个网红的衣服,只要款式过得去,不是差得不行,更多的精力花在粉丝营销上就可以获得销量。汽车后市场是需要通过真本领才能沉淀最终客户的。所以,做汽车后市场方面的互联网,除了资金要有预算外,思维方式必须要改变,是先有品质才有流量,而不是先有流量才有品质,无数个案例证明了这点。

提到信任,不得不提一下4S店,无论是整车销售、汽车常规保养,还是汽车美容、车友会,其实4S店都可以参与,也都知道怎么参与,毕竟他们和车厂关联最紧密,车也是人家造的,当然知道怎么修,怎么玩。

但是,这么多年,不管是新闻报道上的“小病大修、过度维修”,还是坑人的“汽车零整比”,都反映出消费者对4S的不信任,你想想,国外汽车零整比大概是5比1,但到了中国,一些大汽车品牌(呵呵~就不说是哪几家了)的零整比能达到12比1,没办法,配件商、车厂、保险、4S店都要赚钱,垄断!

当然也更加反映出,这样的传统业态是需要点变化的,里面的创业机会肯定是有的,但绝对需要耐心和时间。总不能让中国车主永远都贵的花不起,便宜的不敢买吧~~

和人与人交往一样,对汽车后市场的信任也是需要一点一滴培育起来的。所谓信任,就是不蒙人、不坑人、不骗人。确实,中国的大部分车主是不够了解汽车后市场的,但这同时也是非常好的市场机遇,如何通过互联网让消费者更加具备粘性,是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但答案完全可以排除价格这一项,毕竟能买得起车的人,真不会那么在乎多付出一点,更在乎的是安全。

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思路

毋庸置疑,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空间肯定巨大。毕竟汽车后市场有这么大的市场规模和这么多的行业领域,再加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互联网方式去优化、改变,提升效率空间。在这里,提几点创业思路,仅供参考:

十分聚焦某个领域

汽车后市场涉及领域很多,需要多种专业知识,这个行业目前没有绝对的大佬;另外,中国的车主数量迅猛增加,处于特别初级的阶段。那么,可以考虑在某个精确领域进行创业,比如车友会,比如汽车常规保养,比如汽车科普解读,这些领域其实多多少少目前在市面上都有,只是没有发展到创业的高度。

哪怕只是聚焦某个汽车品牌、某个热门车型,也是可以的,毕竟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巨大的,而且中国是“万国车”,真的是众口难调。

聚焦区域

不要想着一定要在多少时间内抢占多少的市场、多少的城市、多少的门店,多少的流量。前面提过,汽车后市场关注的是“便捷+信任”,哪一项都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够在一个城市站稳脚跟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汽车后市场消费者肯定是走到线下用脚投票的。前两年,经常有很多汽车互联网创业者,动不动就说几年内要开几千家门店,唉~拜托,中石化加油站也才3万家左右,人家做几年了。

做久简单的事情就是胜利

做久比做好要难很多,因为这代表的一种“工匠精神”。中国汽车后市场缺的就是这种精神,没有正确满足消费者的某一个小需求,就想去改变一个领域或者市场,那是非常不现实的。举个例子,一家连最平常的换机油都做不好的汽车保养门店,更别谈什么钣金喷漆、部件维修,也很难想象它还能做好什么。所以,汽车后市场真的不需要去颠覆,而是去优化,先从做好最简单的事情开始。

从轻做起

可以先从一些比较适合互联网运作方面去考量,比如汽车文化、汽车科普、购车咨询等方面,一方面,由于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必须要有时间的沉淀,另一方面,互联网思维最可能解决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某大型互联网汽车的PPT造车除外,呵呵呵。

最后,什么样的团队适合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

两点:首先,懂车、爱车:很难想象不懂车不爱车的创业团队做汽车后市场能走多远;其次,多年的汽车行业经验+多元化的知识沉淀(包括互联网,深刻建议)

买小鹏贴五万,阿里秒杀拼多多

作者 | Michelle QL

这封题为“一加的新征程”的内部信宣告,“在一加和OPPO核心管理团队的一致建议下,我们决定将一加团队和OPPO团队”进行全面合并。“

其次,信中提到“一加需要作出改变”,“打造更多产品线、进军更多产品类别、构建IoT生态过程中都需要更强大平台和***的支撑”。

印证此前6月初,网络流传甚多的OPPO注册“OCAR”商标的消息,外界对于OPPO造车的猜测有了更多的推断依据。

对于OPPO如何造车的疑问,早在2019年OPPO INNODAY大会上,陈明永就曾表示,“即使造车,也会专注于OPPO能做好的领域。”类似其他参与造车的手机企业,OPPO或也会凭借IoT及软硬件等优势领域,涉足 汽车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

有关OPPO 汽车 事业部落户成都,OPPO早已获得多项 汽车 相关知识产权的消息,浮浮沉沉流传开来。

这不过是又一个手机厂商、又一个互联网 科技 企业入局造车的“系列”故事之一。

今年以来,华为、小米、魅族,手机厂商先后宣告进军 汽车 行业,阿里巴巴、百度、360等互联网大厂关于造车的实际动作也很多,参与造车的方式各有不同,发展程度不一。

其中声量最大,影响最广,热议最多的,当属华为。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海车展,华为与极狐 汽车 联合推出极狐阿尔法S HI版,同时推出的,还有成像雷达、AR-HUD、高算力平台MDC810在内的新一代 汽车 智能化部件和解决方案。

在2020年10月,华为首发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旨在通过全栈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以创新的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打造精品智能网联电动 汽车 。

尽管此前在公开场合,华为曾三番五次地澄清,“华为不造车,只做智能 汽车 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外界对其软硬一体化全系造车能力的预判,多少还存疑“不造车”的论调。

车展期间重磅推出HI新车,华为继续制造“不造车”宣告的******。

与此同时,华为开始卖车,预计 7 月底前在 200 家华为现有体验店卖车,年底拓展到 1000 家以上。而明年,余承东在公司内部定下了销售 30 万台的目标。

另一家在今年3月正式官宣要造车的,而且是造整车的,是手机厂商小米。

3月30日,小米官宣造车项目正式立项。4月6日,雷军开了一场线上直播,首次对外披露造车项目细节。他谈到了小米 汽车 Logo、品牌、小米 汽车 车型和定价。而这些细节,都是经过米粉网络投票产生的“调研”结论。

小米公开的***是,将成立一家全资 汽车 子公司,雷军兼任CEO,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希望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 汽车 ,让全球用户享受无处不在的智能生活”。

论造车实力,小米拥有不俗的起点:1万多人的工程团队,全球第三的手机业务支撑,最完善的智能生态,1080亿元的现金余额,最重要的,有CEO雷军。

近日有消息显示,小米陆续已跟包括比亚迪,长城等多家车企接触商谈,进一步落实造车实施落地的下一步。人员招聘工作业已启动。

之前有华为、小米,之后是魅族、OPPO,手机厂商们仿佛创造了一种行业共识,笃定造车前景所带来的新业务增长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多数源于手机和 汽车 同属智能时代的移动终端,在产品数字技术,例如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共通性。

那些 科技 界的数字巨头们,弄潮于互联网造车最初的萌芽期,已算是造车领域的深耕者了。

成立于2014年的斑马智行,是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的战略合作,彼时宣告打造互联网 汽车 新品类。斑马智行充分协同阿里在语音、视觉、芯片、IoT、云计算、地图支付、电商等领域技术和生态优势,和车企一起重新定义 汽车 。2016年7月成功发布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 汽车 荣威RX5。

2020年年中,斑马智行重组,阿里成为第一大股东,斑马网络转而拥有YunOS底层架构代码完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授权 汽车 品牌或其指定合作伙伴使用,这一调整使斑马Powered by AliOS技术新品牌进一步走向 汽车 “生态赋能”模式。

随后同年11月,智己 汽车 推出,是由上汽、阿里和上海浦东新区三方打造的整车企业。

阿里如愿被赋予整车制造厂的身份。

百度在 汽车 领域的知名度最初由Apollo自动驾驶系统打响。

这项2017年4月发布的新***,旨在向 汽车 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2020年9月,Apollo宣布在北京正式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Apollo Go,北京用户可以在百度地图及Apollo***上预约体验Robotaxi,百度Apollo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进入实质快速发展期。

时至今日到今年4月,百度研发制造的35辆“阿波罗”自动驾驶 汽车 首次获得了商业运营许可。

而在6月,也就是前几日,百度举行Apollo Moon共享无人车发布会,第五代百度Apollo Robotaxi正式亮相,新车基于极狐阿尔法T打造,被命名为Apollo Moon。

百度与整车制造相关的业务落实于与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集度。

今年1月,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 汽车 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 汽车 行业,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百度宣称,***未来5年投资500亿元用于整车制造。

如果论资本、技术各方面的投入, 科技 巨头对于造车这件事是认真的,至少体现出对持久战长期投入的承诺。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造车的对外沟通,越来越演变成重金投入flag的宣告。

如果寻根问源,追溯这些企业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涉足 汽车 领域,恐怕的确要费一番查询的功夫。要说造车难,这是一个常识性的判断,那么大厂小厂,从默默布局于无声处,到高调官宣,都经历了什么世事、商业时代的变迁?

笔者不禁联想起华为最近发布的鸿蒙OS系统。作为自主品牌打造的全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鸿蒙OS能够实现不同设备智能化、互联与协同的全场景交互体验。以手机为控制中心的设计,让“互联”更简洁、流畅和连续。

极狐阿尔法S华为版,内嵌鸿蒙系统20.3英寸4K触控宽屏车机,能与鸿蒙系统其他智能设备互联互通。

事实上早在2020年7月比亚迪汉上市之际,鸿蒙OS系统便已上车。

HUAWEI HiCar系统就是基于鸿蒙OS提供服务,是为华为在 汽车 网联智能化发力而提供的车机平台。在那次发布会上,华为讲述的是5G、AI、IoT等技术在 汽车 智能出行上所提供的服务,包括手机NFC车钥匙功能等。

值得一提的是,时下手机企业与车企在车钥匙功能上的合作非常具有典型意义,除了华为与比亚迪,还有小米和小鹏 汽车 ,OPPO和理想 汽车 。

尽管这只是移动终端之间融合的其中一个小场景,然而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与 汽车 融合带来的智能、便利已足够给予人们对“万物互联”产生的想象空间。

2019年8月,华为对外发布了《HUAWEI HiCar生态***》,宣称华为HiCar 提供人、车、家全场景无缝互联解决方案,把整个智能终端的生态和车、家结合起来,把车打造成第三生活空间。

技术上,能够落地的部分包括硬件的手机,以及 汽车 中控大屏、仪表盘、HUD等座舱部分,内核部分是支持系统运转的软件和操作系统。

这个***创造了一种移动终端融合的流行趋势,成为被不同程度***用的造车理念之一。

应该说,华为给出了一个具象的移动终端融合的现实范例。在智能造车进入加速成长期的现阶段,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生态产品定义模式。

据悉,鸿蒙生态目前已有20多家硬件厂商、280多家应用厂商共同参与生态建设,预计2021年,会有40多个主流品牌,1亿多台设备,成为鸿蒙OS体验的新入口。

手机+ 汽车 ,显现出IoT商机中最合时宜的切入口。

最合时宜,是指智能 汽车 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塑产品定义、使用场景定义、乃至生态定义的关键阶段,几乎被业界默认是对过往产品以硬件为主导特征的颠覆。

“智能”、数字化,应该通过什么样的产品特征来体现,新移动终端具备什么样的网联属性,与之对应的服务如何塑造,软硬件尤其软件技术如何再造夯实,决定了 汽车 作为新移动终端未来的商业模式。

智能手机随着4G到5G网络的充分发展,在芯片、摄像头、传感器、操作系统、显示屏等软硬件领域已经足够具有可借鉴的样本,甚至在供应链体系上也与智能 汽车 存在***共享性。

尽管整车制造与手机制造依然分属皆然不同的领域,相比其他行业,智能手机与智能 汽车 的确更具有拿作比照的现实意义。

数字巨头们往往占据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技术***的制高点,而数据是网联系统、自动驾驶产品命脉的“血液”。 基于数字技术的产品,无论呈现出什么样的定义或者特征体系,本质上都是数据与产品特征之间磨合演变的过程。

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逻辑、定义范式。试想,没有数据,机器学习如何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又如何能达到?

因此,能够在数字时代,掌控数据价值链的主导权,是未来商业逻辑的核心,必要的战略选择。

对于造车企业而言,举例来说,智己 汽车 在成立之初,宣称该品牌将立足打造全球首创的、与用户共生未来公司的企业形态,以用户数据驱动价值创造,与用户共生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

用户将成为企业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全业务链的驱动者,并藉由与用户的数据交互,企业将构建起与用户共生的全新生态。

拥有阿里基因的智己 汽车 ,有着超前的 科技 企业思维力:将数据作为价值生产之本。同时利用数据打造跟用户的紧密连接,生产与共享数据价值。奠定了独有的“用户共创”品牌生态。

可以想象,未来,用户身为移动终端系统的持有人,随着日趋严格的数据使用规范、数据安全立法等对用户教育的深化,用户对数据价值的评判标准会越来越高。用户必然会在产品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对数据使用,参与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智能造车的商业模式中,蕴含着充分的、由数字化牵引的价值创造潜力,取决于如何用数字定义“第三空间“。

360在与哪吒 汽车 官宣联合造车时,声称要“继续奉行互联网的用户至上、极致体验、产品为王的思路,然后为人民造车。”

造车的理念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指导,用互联网的理念来赋能,用互联网的技术来帮助传统造车”。

互联网+时代的 科技 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释放出对价值创造难以想象的巨大驱动力。

难点在于,完全重塑一个新的软件定义 汽车 的产品形态,需要的是高度融合的 科技 势能和创新理念。更何况这个新生事物,要求***了能源、交通、制造等多领域的创新。

造车,论道并不易。没有任何一个现成的范本,或者有什么产品可以足够称其为范本,哪怕是能与现有燃油车产品定义、制造水平和商业业态相比肩。

百年燃油 汽车 历史 ,也历经作坊式生产到大规模工业量产制造技术的演进,价值链的成熟,都是时间的培育。

有行业分析称,新能源造车行业,目前已经越过最初的蛮荒时代,进入所谓的导入期,也就是比拼硬实力的发展淘汰期。

正如理想 汽车 在2025年战略中所描述的:会很快变成足球世界杯这样的淘汰赛,每个品牌会面对小组赛出线,以及一轮轮的淘汰赛。

理念的彻底改变,***的自给方式和实践方***都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检验。手机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不断声称入局造车,机会貌似很大,挑战也不甚枚举,总结下来,有些门槛决定了玩家的“量级”。

其一、参照燃油车市场体量和细分市场,新能车的市场集中度变化性很大。头部效应已经凸显,头部车企,以及已经入局的 科技 造车企业,将加速占据优势***,推高整体行业进入成本;

其二、品牌高端化是整体选择,但在产品技术定义路线图还未清晰的情况下,至少还未出现压倒性优势产品特征,尤其以软件做差异化,问题更多。用户是否认可,如何标准化效益化,市场将有很长的检验期;

其三、钱钱钱的问题。整个原材料供应链都在涨价,造车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在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盈利的可能性更堪忧,投资回收期更长;

其四、以用户为中心意味着对“体验”的重新定义,很大程度上将由用户来参与决策,企业无论是在产品和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面临更多的市场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度;

其五、人才、组织和能力问题很难短时间匹配,一方面具备新技能的人才稀缺,且有涉及数据、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对跨界知识要求很高的用人需求大量增加,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是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的问题。新的数字化工作组织和协同方式,也有待时间去匹配和培训

此外,除了以上内外部环境方面的考量,造车企业是否也意识到,模式选择的关键性。例如小米面临的问题,就是后续该如何落地造车的现实路径。

是自建工厂,还是寻找代工企业,或者与车企合资等。 造车,一旦重金投入之后,要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进行技术选择、产品定义、确定供应链等等,试错成本极其高。资金是一方面,时间也会是最大的消耗。

相信普遍意义上,凭借已有***优势的手机厂商、互联网 科技 企业,成功的机会在于:用最少的成本、最优势的***和能力,最敏捷的组织形态,以及最快的速度造车,是共有的目标。

作为传统 汽车 企业对标参照系的 科技 企业,他们的起点很高:创造过成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基因、高效的企业内驱力,内化为自身独有的管理模式、产品和用户服务体系等。

但同时,时代变迁铸就了更高的目标。

这个造车系列故事,或许才是开了一个头,不知道下一个新入局者会是谁,也不知道宣告造车的,下一步会如何做。

“说”的那么多,是不是真造车了,以后眼见为实。

低扭四驱样样出色,盘点国内外那些出色的纯电动皮卡

文?|?Dedee

本周

小鹏汽车纽交所成功上市

开盘就暴涨66%

大股东阿里发起“聚划算百亿补贴”

每辆给补贴5万块

中国土豪最爱的

新款保时捷Panamera全球首发

肯定不是中国产

滴滴发布第二季度醉酒报告

“近4成为男乘客骚扰男司机”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国内加价也买不到的豪车

最近又多了路虎

有些地方加15万都买不到

雷克萨斯表示不服

ofo创始人戴威被限制消费近40次

还有1600多万用户在等候退还押金

目前债务约达16亿元人民币

已经确认

2020年F1中国站被取消

估计明年都回不来

特斯拉市值甩丰田两倍多

马斯克说:

“真是疯狂的时代”

本周重磅品牌

小鹏汽车纽交所成功上市

阿里发起“聚划算百亿补贴”

必须是小鹏汽车!

不仅因为两天前,它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开盘10分钟就一度大涨超66%,差点超过被几大华尔街投行看好的理想汽车。

更因为,在纽交所上市当晚,第二大股东阿里为祝贺小鹏IPO成功,发起了专为它打造的“聚划算百亿补贴”——***每台补贴5万元。此外还将给予小鹏所有车型每台2000元的限时购车补贴。

对此,小鹏汽车官方微博俏皮回复感谢“阿里baba”。官方海报显示,天猫平台的订单迅速破千,刷新了成交峰值。

截至收盘,小鹏汽车股价暴涨41.47%,报收21.22美元/股(约合人民币145.7元),总市值约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0亿元),不仅再次刷新中国企业在美国的IPO纪录,更和不少国内汽车巨头公司齐头并进,比如目前市值为1066亿元人民币的广汽集团。

对了,一夜之间,CEO何小鹏的身家暴涨超200亿元人民币。

十一车歪评:感觉在新造车的股价和市值面前,钱都不值钱。

本周重磅新车

新款保时捷Panamera全球首发

肯定不是国产的!

本周,最受中国土豪喜欢的保时捷车型Panamera(好像保时捷没啥车型是中国土豪不喜欢的)最新款进行了全球首发。

新车8月27日起已经在国内开启预售,目前共有标准轴距、行政加长版和Sport?Turi***o三个系列共计九款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包括Panamera、Panamera?GTS、Panamera?Turbo?S、Panamera?4S?E-Hybrid等,售价区间为***.3万~245.8万元人民币。

就在发布新车的同时,“保时捷正在筹备国产”的消息甚嚣尘上,说得有鼻子有眼:由于海南6月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因此保时捷打算与海马合资,通过海南自贸区进行组装,来享受免税进一步降低成本。

保时捷中国内部人士回复:“***新闻,我们没收到任何相关信息。”

想想也是,虽然人家在中国卖得好,但实际在华总产量并不算大,细分到各个车系上就更少,因此在华投产不符合成本效益。

十一车歪评:雷克萨斯都不国产呢,哪里挨得到保时捷啊!

本周重磅数据

滴滴发布二季度醉酒报告:

“近4成男乘客骚扰男司机”

8月27日,滴滴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醉酒乘客安全透明度报告》。数据显示,网友投票“网约车10大不文明行为”中,酒后滋事位居乘客不文明行为第一名。

而且,因乘客醉酒引发的投诉中,司机投诉乘客占比***.7%,乘客投诉司机占比只有2.3%。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从性别上来看,男司机投诉男乘客占比最高,达到36.8%。紧接其后的是女司机投诉男乘客,占比36.3%,男司机投诉女乘客占比24.2%……

于是,这个“36.8%”的投诉率成为了这两天的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无法理解:

“告诉我,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这些个男人到底怎么了?”

“男人在外面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可怕,这个世界对男生太不温柔了,男人怎么可以这样对男人。”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滴滴在做营销:“醉酒乘客在乘客中占比是多少?用这个代表乘客合适吗?甩锅乘客我滴滴管理没问题,都是你乘客的问题。”

十一车歪评:其实女司机投诉男乘客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算下来同样近4成。

本周重磅新闻

国内加价也买不到的豪华品牌

最近也多了路虎?

2020年捷豹路虎旗下的重磅产品——全新卫士,终于让品牌***吐气扬眉了一趟。

这款取消了非承载式车身、没有了原始的机械感、被不少媒体吐槽与纯粹的越野“渐行渐远”的路虎新车,如今正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想要现车普遍需要加价10万元。甚至还有地方加价15万,提车依旧要等三个月。

这是和雷车分庭抗礼啊。

魔都地区目前的现车仍是官方指导价销售,但必须捆绑相应的装潢包,比如电动踏板、车衣以及贴膜,总计在8万~9万元。如果消费者不想要装潢包,需要等上大概三个月的时间。

有业内人士认为,全新路虎卫士如今出现“加价”情况,十有八九和产能、官方配额有限以及情怀分不开。后续车型能否持续热销,看市场吧。

十一车歪评:当年路虎极光初期上市时还加价20万提车呢。如今在终端市场能优惠4万-6万元......

ofo创始人戴威被限制消费近40次

目前债务高达16亿元人民币

近日,ofo小黄车终于又上了新闻热搜榜,这次的原因是创始人戴威反复接到限制消费令,目前已经累计被限制消费近40次。

其实不仅仅是戴威,截至7月25日,ofo小黄车的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40次,被下发限制高消费令247次,终本案件227起,涉及未履行金额超过5.09亿元。

天眼查显示,五年前创立的ofo,如今最大股东是持股36.02%的创始人戴威,第二、第三大股东为滴滴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和北京经纬美创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5.32%、10.15%。

截至今年8月1日,ofo平台共有1600多万用户在等候退还押金,以当时ofo最低押金99元计算,ofo债务总额高达16亿元人民币。

十一车歪评:估计这押金,是拿不回来了......

已经确认

2020年F1中国站被取消

本周,一级方程式中国大奖赛官方宣布,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国际旅行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原定于4月的越南大奖赛和中国大奖赛终于拖不起了,确定正式取消。

这也是F1大奖赛自2004年进入中国后,17年来首次被取消赛程。上海久事体育发布官方声明表示,对已经购票的用户,将退还全部的购票费用。

F1***兼CEO切斯·凯里表示:“本赛季F1中国大奖赛未能如约而至,这对我们和广大车迷来说都是极其遗憾的。期待下赛季上海见。”

由此本赛季的站数规模被缩减到了17站——相较于其它赛事,今年的F1,其实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随着中国站赛事取消,今年的后续赛季仅剩四站,分别是11月13-15日的土耳其大奖赛、11月27-29日的巴林、12月4-6日的巴林以及12月11-13日的阿布扎比大奖赛。

十一车歪评:说实话,明年也不一定有吧。

本周重磅后续新闻

恒大汽车将再获117亿元造车

预计直到2021年量产销售为止

恒大汽车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营收45.1亿元,同比增长70%;毛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07%;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分部业务规模扩大,净亏损24.6亿元,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生收益5300万元,较2019年同期的2.84亿元下降81.36%。?

恒大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潘大荣在此次发布会上透露,恒大集团预计将为汽车业务投入294亿元——2019年147亿元,2020年上半年共计投入30亿元。预计今年下半年将继续投入27亿元,2021年将投入90亿元,共计再投117亿元。并会在汽车量产实现销售后停止投资。

恒大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在发布会上透露,恒驰系列将在2021年上半年启动试生产,下半年开始陆续实现量产,并表示“有信心,恒驰上市后将会很快抢占市场。”

据恒大方面介绍,目前广东南沙和上海松江两大基地已全线进入设备调试安装阶段,均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装配了2545台智能机器人,全面达产后能做到每分钟生产1辆车。

这意味着,恒大造车在一系列大手笔的“买买买”“圈圈圈”之后,依旧还需要持续大规模“输血”,但的确也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

十一车歪评:坐等恒大成功开辟出一条和全世界车企不一样的造车路

特斯拉市值甩丰田两倍多

马斯克:真是疯狂的时代

昨天,马斯克发了一条推,表示位于内华达州的Gigafactory曾遭到严重的网络攻击。

就在8月26日,一个名叫Egor?Igorevich?Kriuchkov的俄罗斯公民被指控有意***破坏特斯拉的网络安全。虽然此次攻击由于相关员工警惕性极高未能达成,但美国司法部认为这绝非普通的黑客尝试,而是一次有***、有组织的攻击。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特斯拉涨势如虹的股价。截至周四,每股已经达到了2238.75美元(约合人民币15,371元),总市值约4172.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47亿元),盘中最高达2295.6美元(约合人民币15,762元),换手率12.71%。

作为对比,目前丰田汽车市值约1867.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20亿元)。

有网友在社交网络上恭喜马斯克,他居然颇为谦虚地回应称:这都是特斯拉聪明勤奋的团队的功劳。并感叹这真是疯狂的时代。

十一车歪评:身价已经突破20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870亿元)的亚马逊CEO贝索斯笑笑不说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造物·新鲜事丨造车新势力们的新一轮圈钱开始了?

这次春节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恐怕很大,车企无法按时复工,导致很多新车的发布也不得不延期。宅在家的半个月,只能将目光看向国外的新车动态。这一看,倒是让我发现外国几个品牌,例如?GMC、福特、Rivian?的纯电动皮卡已经成了气候。

皮卡在美国历来就是主流,上图中我将?2019?年北美全年销量前十的皮卡、SUV、轿车三种车型销量总和进行对比。能够很清晰的看到,2019?年美国排名前十的皮卡销量总计达到了3?113?943?辆,SUV?销量?2?856?617?辆,轿车?2?310?078?辆。因此,想要在北美过的滋润,皮卡是万万不能丢的细分市场。

■?福特:F150纯电动

福特F系列霸占美国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已经长达42年之久,可见美国人对于福特皮卡的爱之深。1月30日,外媒曝光了一张福特F150纯电动皮卡的***想图,外观上看基本就是现款车型的“油改电”版本。前有Mustang的首款电动车Mach?E,现在又将旗下最卖座的车型进行“油改电”,你不能否认福特电动化的决心。

事实上,2018年福特就曾宣布,要在2022年之前投入110亿美元,用于全球市场的电动化,届时福特在全球将拥有16款纯电动车型和24款混合动力车型。虽然对比All?in电动化的大众集团来说(5年600亿欧元),这点儿投入算不上什么。不过,对比宝马的“2023年推出25款新能源汽车”***来说,福特倒也算不上落后太多。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领界EV和Mach?E,F150纯电动版将会是第3款纯电动车。

早在2018年的北美车展上,福特全球市场总监就表示,将来会把F系列车型电气化,而广大消费者将在2021年就能正式看到量产版的F150纯电动。去年7月,福特曾向其客户展示了F150纯电动版原型车强大的拖曳能力。测试中,原型车成功的将一列装有52辆F150的货运车厢拖动,而这些货运车厢总重量达到惊人的567吨。

对皮卡的评价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指标:桩载能力和拖拽能力。对于纯电动车型来说,电机的大扭矩天生会比燃油机扭矩来的更大,只要不出幺蛾子,纯电动版的F150比燃油版的F150拖拽能力强,是板上钉钉的结果。

2019年12月,福特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一项F150纯电动版的专利,专利显示纯电动版F150将会拥有一个前备厢。显然,由于没有了传统的内燃机和传动结构,以及福特高度集成的电驱技术的加持,福特F150纯电动版的装载能力,也将比传统燃油版本车型要高出不少。

该专利还显示,福特通过一些更小的带把的箱子,将前备厢进一步分隔,且内部还设有不少于2个的照明设备。考虑到Mach?E上的前备厢可以当作储存冰块的箱子,F150的前备厢也有这么多玩法,看起来福特是要“玩坏”电动车的前备厢了。事实上,受特斯拉的教育,消费者已经将“拥有前备厢”和“三电技术先进”画上了等号。

目前,对于这辆纯电动版的福特F150,我们知道的消息还不算太多。仅从另一份专利申请上能看到,福特会把电池组放置在车架的横梁中间。这样做明显的好处是,电池包的重量能够很均匀的分布在整车上,还为车架本身增加了支撑。福特声称,这样做的好处是,还可以增加车身长度,承载更大容量的电池包,续航里程也就更长;同时,还能减小行驶中毒的振动和噪音。

此外,从专利图上我们还能看到,福特F150纯电动版或许还将***用前后双电机的形式。未来,福特将在其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迪尔伯恩工厂进行生产。只是当下,官方还没有透露更多关于新车的动力信息。

■?Rivian:R1T

Rivian是美国的一家造车新势力,其名气相当于蔚来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的名气。目前,该车企面向私人消费者已经发布了一款7座SUV——R1S,以及一款皮卡——R1T。更重要的是,Rivian拥有一个模块化的纯电动专属平台,这也是为什么福特愿意斥5亿美元巨资投它的原因。对于福特这样的巨头们来说,直接使用现成的纯电平台,能够节省巨额的研发费用。

据最新的消息显示,福特旗下的高端品牌林肯,也将与Rivian联合打造林肯的首款纯电动车型。不过显然,这款车不会是一辆皮卡。

言归正传,我们来聊聊R1T。就像中国的造车新势力,首款车型多数聚焦于SUV一样,美国的主流车型是皮卡,Rivian显然不会放弃这一细分市场,R1T将在2020年内正式交付,起售价6.9万美元。目前,R1T已经收到了来自大股东亚马逊的10万辆货运皮卡的超级大订单。此前,亚马逊曾斥资7亿美元投资了该公司。

不同于特斯拉Cybertruck的古怪造型,Rivian?R1T至少看上去更像一辆传统的皮卡,只是造型独特的前大灯和日间行车灯,总让人联想到二师兄的鼻孔。

抛开这些,R1T的底子相当扎实。尤其是滑板式平台,拥有4个电机,不仅能为车辆提供四轮驱动,还能够实现扭矩矢量分配功能,以此实现像坦克一样的原地掉头功能。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R1T的最小离地间隙是360mm,接近角50°;作为一款双排皮卡,R1T的车身尺寸为5475/2015/1815mm,轴距为3450mm。

有一个花边新闻,Rivian曾让前NBA球星沙克·奥尼尔,一个身高2米16,体重超过150kg的超级大中锋,坐进R1T中,奥尼尔的头部空间也绰绰有余,由此可见该车的空间表现。

除此之外,Rivian还将亚马逊的语音助手Alexa集成到车机系统中。作为大股东,亚马逊和Rivian展开了一系列深度合作,车主不仅可以通过语音控制一些多媒体功能,也能控制诸如车窗、尾门、天窗、空调系统等功能。这样的合作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上汽集团和阿里的合作。当然,作为一款诞生于21世纪的纯电动车,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能够确定的是,R1T将会推出多种动力版本,目前已知搭载4电机的高功率版本车型,最大扭矩能够达到夸张的14000牛·米。R1T的4个车轮将由4个独立的电机分别进行控制,每个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47kW,综合最大功率588kW。因此,高功率版本的R1T仅需要3秒就能完成0-96公里/时的加速,且极速能达到201公里/时。

随着产品交付日期的逼近,我们在美国专利局的申请名单上也频繁看到Rivian的身影。自2018年起,Rivian先后申请了800伏充电技术、车对车充电技术、电池PACK、可拆卸电池、温控系统、车顶外接装置、刹车片磨损检测、尾门升降等各种专利。仅800伏充电技术一项,目前也仅有保时捷Taycan和奥迪e-tron?GT曾公布整车充电架构支持如此高的电压。

关于续航里程,Rivian曾宣布R1T将搭载105kWh、135kWh、180kWh三种不同容量的电池组,其中续航最高的可达644km。Rivian?R1T***用的是和特斯拉Model?3相同的21700电芯,且创造性的将电池PACK分为上下两层,以便在有限的空间里装下更多的电芯。为此,Rivian还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相应的电池温控系统专利。只是现在,我们还不清楚该公司的电芯供应商。

生产资质方面,Rivian位于伊利诺斯州的诺莫尔工厂,曾经属于三菱汽车。如今,这里将成为R1T和R1S的生产工厂。根据Rivian透露,该工厂***第一年产能为2.5万辆,后续随着产能爬坡,将会达到最高每年26万辆的产能。

相比特斯拉而言,Rivian负担的产能压力或许会小很多,来自亚马逊的10万辆货运皮卡的订单或许是2021年后,工厂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截至截稿日期,Rivian并未公布来自普通消费者的订单数量。

■?GMC:悍马纯电动

万万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悍马有一天也会叛变革命。今年美国超级碗间隙,NBA球星詹姆斯代言的悍马纯电动皮卡广告播放正式和观众见面,曾经的“油老虎”悍马,也终于向电动化低下了头。

上图是外媒绘制的一张***想图,GMC官方仅公布了新车的前格栅样式。根据报道,悍马纯电动皮卡将在2020年5月20日正式亮相,预计新车将在2021年秋季正式上市。目前官方并没有公布新车的预售价,不过国外有媒体预测新车或许在8万-10万美元之间。2022年,通用还***推出一款更高性能版本的纯电动悍马皮卡。

就目前曝光的***想图来看,新车的确缺失了过往悍马车型所拥有的强硬的线条,它看起来太过“通用”。给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简单解释一下,目前悍马品牌归属于美国通用汽车旗下的GMC品牌。这一次纯电动悍马皮卡的推出,意味着通用也将在美国本土正式推出纯电动皮卡车型。由此,我大胆猜测,新车或将基于通用的BEV纯电动平台打造而来。

根据此前官方的通报,纯电动悍马皮卡将拥有1000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15591牛·米的扭矩,0-96公里/时加速时间仅需3秒。这些数据同上文提到的福特F150纯电动和R1T差距并不大,但由于官方并没有公布更详细的技术资料,因此我们无法分析该车是如何做到的。

曾几何时,出于环保需求,悍马一度被通用停产雪藏。如今,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悍马品牌再度复活。对于通用而言,复活悍马并不意味着日后要指望其赚钱。新车承担的,更多的则是一种秀肌肉的任务。否则,仅凭底特律Hamtramck工厂的翻新投入就超过30亿美元,悍马的目标群体之小,是无论如何收不回成本的。

事实上,纯电动悍马皮卡的推出,是通用内部代号BT1的大型豪华纯电动车***的一部分,该***将基于悍马同平台推出凯迪拉克的首款纯电动SUV,预计2023年正式亮相。根据此前的报道,卡迪拉克首款纯电动SUV将基于通用BEV纯电专属平台打造,而该平台未来将会推出涵盖SUV、轻型商用车、中型车等多种类型的电动车。

或许对通用来说,在这一波纯电动皮卡的浪潮中,真正的胜负手是雪佛兰索罗德的电动版表现。

如果猜测成立——纯电动悍马皮卡的确是基于BEV平台打造而来,那么新车未来也将推出各种定制化的电池包,提供不同续航里程的版本以供消费者选择。关于新车的更多消息和技术分析,大家请持续关注电动邦的后续分析报道。

■?特斯拉:Cybertruck

马斯克非常清楚,特斯拉能否活得滋润,得看Model?3在全球的销量;特斯拉能否在美国真正扎下根,则要看Cybertruck在美国的销量。截至目前,Cybertruck已经拿到了超过25万的订单,可这并不代表特斯拉就有和福特F150掰腕子的底气。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订单随时可退,二是特斯拉要在2021年底才能够开始生产,且规划产能仅5万辆。

关于特斯拉Cybertruck已经有太多的文章***分析过,这辆看上去像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的电动车,的确有一种致命的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来自那个被嘲讽是“实习生设计”的外观,另一方面它要命的技术参数。

单电机后驱版:EPA续航402km,0-96km/h加速时间6.5秒,售价3.99万美元;

双电机四驱版:EPA续航483km,0-96km/h加速时间4.5秒,售价4.99万美元;

三电机四驱版:EPA续航804km,0-96km/h加速时间2.9秒,售价6.99万美元。

除了造型炸裂,Cybertruck还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是防弹玻璃,还是防弹车身?是0.30的风阻系数,还是太阳能尾箱盖?或许这些都是,但并不能说服多数美国消费者。

根据美国某网站的调查显示,美国有31个州的网民表示无法接受Cybertruck的外观。新能源自媒体42号***,曾列举了美国调查公司Piplsay对21143位美国人就Cybertruck?相关的问题调查结果,结果显示44%的美国人知道Cybertruck,32%的美国人对Cybertruck一无所知;在了解的人群中,又有44%的人表示不喜欢Cybertruck,29%的人则表示喜欢。

面对如此极端的评价,我认为Cybertruck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一是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二则来自于市场份额。文章开端我为大家统计了2019年美国皮卡市场前十车型的总销量——3?113?943辆。300万出头,这大概也就是全美皮卡市场的市场份额了,而目前美国本土市场大约有8家新老车企在布局纯电动皮卡,未来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与此同时,我们看到Cybertruck的年规划产能仅为5万辆。或许未来随着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建成投产,会进一步释放美国本土工厂的产能,但目前来看希望渺茫。

近日从德国传出消息,特斯拉必须在2月底之前完成全部合规手续,否则根据当地动物保***,工厂需要延期至9月才能动工。显然,这样的延期是特斯拉所无法承受的。对于特斯拉而言,能否维持当下公司股价的增长,未来的两款新车——Model?Y和Cybertruck能否顺利大规模交付是关键。现在看来,Model?Y的交付和产能不是问题,但Cybertruck因为势必要在美国本土生产,因此前途堪忧。

■?长城:炮纯电动

介绍了这么多国外品牌的纯电动皮卡,那么咱们国内呢?

近两年,随着各地政策的逐步放开,皮卡市场也有了抬头的迹象。2019年国内皮卡累计销售37.5万辆,同比增长4.7%。尤其是在零售端的销量,要好过批发端销量。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去选择皮卡。这里面,长城汽车以全年销量14.3万辆,连续22年霸占皮卡销量榜冠军。

于是今年长城汽车乘胜追击,我们在年初工信部第一批申报目录中看到了长城炮的纯电动版。新车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00N·m;***用孚能的三元锂电池,由自家的蜂巢新能源制作PACK,NEDC续航415km,电池能量密度169.10Wh/kg。长城炮纯电动皮卡长宽高为5602/1883/1882mm,轴距为3470mm,相比其汽油版车型,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轴距,都要大了一圈。

单纯从申报图信息来看,我们显然无法为大家分析更多关于新车的亮点。不过,放眼整个皮卡市场,我们倒是可以简单分析一下,长城炮纯电动皮卡上市之后,哪些城市有可能会是其主战场?

毫无疑问,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限牌限行城市,或许会长城炮纯电动皮卡的主战场。

2019年北京地区一共卖出去33039辆皮卡,位列全国省市第一。北京因为特殊的政策限制,乘用车指标(无论汽油,还是纯电)“一标难求”,而皮卡货车的属性领其无需指标就能上牌。虽说白天不能进入五环以内行驶,但五环外则畅通无阻。另一方面,以长城炮为代表的国产高端皮卡,在用车的舒适性方面,已经越来越靠近乘用车的质感。因此,很多工作生活在五环外的消费者,转而投向皮卡的怀抱。

除此之外,纯电动皮卡似乎出路颇窄。

■?邦点评

对于皮卡这一细分市场来说,国内车企外似乎都不好过。国外车企的难点在于竞争太过激烈,但市场份额有限;国内车企的难点在于,燃油版皮卡还未成气候,更遑论电动皮卡。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老外们在“皮卡商店”里挑花了眼,并在心里默默期待皮卡文化早日绽放在我们的国土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贾跃亭“为梦想窒息”理念的前门徒,张海亮和丁磊带着各自的新创汽车品牌天际汽车和高合HiPhi在北京车展各刷了一波存在感。

左:丁磊;右:贾跃亭

天际汽车携首款量产车ME7(售价21.88-28.98万元)携手完美世界游戏《神雕侠侣2》手游亮相于北京车展,?高合HiPhi?X则以68万-80万元的“天价”出圈。

高合HiPhi?X

天际汽车创始人张海亮在现场表示,今年企业运转确实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整体还是良性运转的状态。“我们的B轮融资马上结束了,之后C轮融资也会按照整体的规划来走。”并透露投资者有包括产业基金、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等。

经查询专业版天眼查数据,我们能发现天际汽车最近的一笔融资还是1年前,在经历了一年的停摆期,天际汽车居然还能卷土重来。?

天际ME7

突然想起几组数据,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显示,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落地,涉及投资金额超过万亿元,已公开的产能规划超2124万辆。

而根据Pitchbook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中国电动公司获得的风投金额只有约7.83亿美元,同比暴跌了90%,造车新势力的数量也仅存40家左右。

与2年前相比,已有超过6成的企业倒闭,造车新势力们似乎从“潜力股”逐渐变成了“垃圾股”,而在目前存活的企业的之中,还有绝大部分处于停滞状态,这些“沉寂”的企业,营造了新能源汽车的“虚***繁荣”。

单从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最为激进的江苏来看,在行业洗牌之后,损失也最为惨重。

单在拜腾、博郡、赛麟、帝特律等几家身上,江苏省投资的损失就已经接近56亿元。而与全国对新能源领域的真实投入相比,56亿也只是个零头。

确实对于任何入局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来说,虽说“造车不分早晚,势力无畏新旧”,但在产品的量产交付之外,资金确实是最关键的门槛,也是最新的救赎。

比如,当我们看到蔚来汽车股价低至1美元差点退市;“下周回国贾跃亭”,“没有机票王晓麟”,“最快倒闭速度”的天津博郡之外,以为造车新势力将迎来新一轮的倒闭潮。

谁料想,在2020年,蔚来重新获得央行百亿授信,理想、小鹏成功赴美上市,威马获百亿融资,恒大一下推出6款汽车,腾讯、阿里、红杉等资本重新入局新能源,不由得让人怀疑,造车新势力们是开始了新一轮的“圈钱”?

有人亏损,就有人在这场资本的游戏中,赚的盆满钵满。

国家从2009年开始支持“弯道超车”,逾十年的超额补贴,在造车新势力狂欢的那几年里,大部分省市都在新造车势力的投资项目中得到了巨额回报,其中安徽省平均回报率超7倍。

5年都没造出一辆车的奇点,突然在今年6月表示,10月份整车将投产下线,而且这家不断跳票的奇点汽车,估值已达到70亿元;同样资金链短缺,工厂停摆的天际汽车,不仅开始量产上市,还具有超过百亿的综合估价。

如果说天际、奇点甚至是高合的“挣扎”,是在为自己的“造车梦”做着最后的冲刺,那曾经在车市掀起波澜的赛麟、博郡、拜腾在破产倒闭之后,遗留下的或许会被重组、被收购,换种方式继续生存着。

其实与白花花的银子相比,那些车企在倒闭之后的问题更严峻。

比如众多闲置工厂与大批量工人如何安置,突然想起行业前辈说的一句话,不是中国不需要这么多的新能源汽车,而是市场逐渐冷静之后,不需要那么多***浪费,那么多连皮囊都没有的汽车。

其实现在,资本市场其实依然处于“兴奋”的状态,巨头也在努力拯救“新势力们”,能不能拯救就看新势力们的品牌价值、技术专利、产品力、工厂产能等是否靠谱。

毕竟现在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说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ARCFOX、东风岚图都已经全力加入新能源领域,还有特斯拉,BBA、两田一产也在实现电动化后大刀进军国内新能源市场。

造车新势力们在通过量产门槛、IPO之后还是需要好产品,只有把量做起来,车企才能够更好地活下去,而不仅仅是依靠商业模式的创新。

毕竟,凭借政策红利圈钱、圈地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汽车

上一篇淄博唐骏电动汽车-唐骏汽车淄博销售中心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