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总市值是要将港股和美股-理想汽车股票市值

tamoadmin 0
  1. 理想汽车何德何能成功登陆美股?看了这些原因不服不行
  2. 理想汽车成功回港,故事却是已经变味
  3. 小鹏蔚来理想,三驾马车齐聚美股,新势力撑得起千亿市值?
  4. 李想卸任理想汽车科技公司职务,卸任的原因是什么?
  5. 新能源三巨头已经卷的不像样了

理想汽车挺好的。

1、驾驶感受。一个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款车,竟然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完成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它的驾驶感受非常平顺线性,动力十分跟脚,驾驶性的标定做的相当出色。

2、内饰设计和配置。理想ONE的四屏交互系统,科技感满满,内饰设计简洁,但是如果你摸上去,各个地方的做工用料都很细腻,质感不错。

理想汽车总市值是要将港股和美股-理想汽车股票市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动力性。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理想ONE可以在6.4秒完成零百加速,这个动力水平,对于一款六座七座SUV来说,已经足够亮眼。同时,38米的刹车成绩也表现不错。

4、配置。虽然只有一款车型,但是理想ONE几乎配齐了所有你需要的配置,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360全景、感应后备箱、座椅加热、座椅通风等等应有尽有。

5、空间。作为一款六座车,理想ONE第三排的乘坐空间在SUV车型中并不算局促,而且纯平的地台和较宽的过道,也可以让第三排乘客把腿放在过道中间,减轻一些乘坐的疲劳感。

理想汽车总市值是要将港股和美股-理想汽车股票市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豪华智能电动汽车,于2015年7月创立,总部位于北京,自有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通过产品创新及技术研发,为家庭用户提供安全及便捷的产品及服务。

理想汽车的首款产品理想ONE于2018年10月发布,是一款智能电动中大型SUV,搭载领先的增程电动技术与智能科技,为家庭用户提供6座的舒适空间。

2020年,理想ONE取得中国新能源SUV市场销量冠军,截至2022年6月底,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84491辆,

理想汽车总市值是要将港股和美股-理想汽车股票市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22年6月21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家庭智能旗舰SUV理想L9。

理想汽车何德何能成功登陆美股?看了这些原因不服不行

时间回到八年前,也就是被视为造车新势力“造车元年”的2015年。当时的新能源车市处于“政策驱动”阶段,行业和资本市场巨大的红利诱惑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造车新势力浮出水面。巅峰时期的造车新势力超过500家,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并不为过。

四年之后的2019年,新能源车补政策落地,补贴标准平均退坡50%,新能源车市开始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这一年也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生年”。当第一波流量红利吃完,无法依靠产品和服务产生后续订单的情况下,相当比例的造车新势力倒了下去。

2023年是公众眼里,造车新势力的又一“生年”。伴随着2022年新能源车市的持续马太效应,以及2023年年初上游锂电池的价格下跌,特斯拉引领了前所未有的一波价格战,新能源车进入以量补价阶段,这一年造车新势力将面临更加严酷的生存压力,随时可能倒下。

尤其是近日小鹏汽车发布了2022年财报,至此,蔚来、理想和小鹏这三家登陆美股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制造商全部交出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从各家财报释放的关键信息来看,公众所担心的情况,或许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亏损依然是“蔚小理”心中的痛

从小鹏汽车公布的2022年财报数据来看,其净亏损从2021年的48.63亿,扩大至91.4亿。按照交付的12.07万辆新车来计算,相当于去年小鹏汽车每卖一辆车,净亏损7.57万元。

不过,这一系列数字还不是最离谱的。从之前蔚来汽车公布的2022年财报数据来看,其全年净亏损达到了惊人的145.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7%。同样按照蔚来122486辆新车来计算,其每卖一辆车亏损超过了10万元。

相比较而言,理想汽车去年的亏损要少一些,但依然达到了20.32亿元。如果按照交付量133246辆来计算的话,理想每卖一辆车亏损1.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多位理想汽车内部人士向媒体爆料,所有员工2022年终奖不及以往,到手仅有月工资一半,反观去年销量陷入困境的小鹏汽车,其年终奖反倒是正常发放。

同样让公众隐忧的数据还有毛利率。2022年理想汽车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20.6%微降至19.1%,蔚来汽车次之,由2021年的20.1%降至13.7%,小鹏汽车在三者中最差,全年整体毛利率为 11.5%,汽车业务毛利率为 9.4%,四季度单车毛利率更是创近两年新低(5.7%)。

如此来看,在新造车企业中的头部玩家中,小鹏汽车悄悄掉了队,当下处境最为“危险”,除了亏损略低于蔚来汽车外,销量、毛利率等诸多指标都不容乐观;蔚来汽车的亏损数字“吓人”,呈现出来的是成本管控在三者中最差,换言之花钱最大方,后续还能否用时间换来空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理想汽车虽然无限趋于盈利状态,是目前最有希望在“生年”活下来的头部新势力,但利润指标出现了下降,依然为其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持续亏损的“魔咒”是什么

一位在某造车新势力工作五年有余,近期跳槽到某头部自主品牌的圈内人士告诉汽车情报新媒体,“国内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造车新势力却持续亏损,一方面是2022年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灰犀牛”和“黑天鹅”侵袭,包括但不限于国补退出、原材料价格上涨、***肺炎疫情防控造成供应链短期局部停摆,再加上整体消费不如预期,诸如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亏损超出预期。”

“另一方面,由于造车新势力属于白手起家,背景大都不怎么显赫,相较于那些在车市耕耘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传统车企来说,它们前期在研发、制造等方面投入了巨额的成本,尤其是蔚来这种布局换电站等重资本投入,更加压缩了车企的毛利率,进一步扩大亏损。”这位圈内人士继续向汽车情报新媒体介绍。

问题是,现在的造车新势力越来越走进一个难破解的“循环”里了。为了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到所谓的“全栈自研”,建立自己的“护城河”,这势必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在打价格战,使得造车新势力不能因为研发和成本高企而抬高价格,进而转嫁给消费者,只能自身把成本“消化”掉。

就像那句俗语说的一样,“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现在的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就是这样尴尬的处境。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这位圈内人士从造车新势力跳槽到头部传统车企的原因,当年被造车新势力的高工资吸引而来,但眼下的处境让他看不到希望。

乘联会专家也曾对外公开表示,车企亏损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新能源竞争加剧,盈利之外如何实现生存应当是车企首要考虑的问题。

为什么赔钱的买卖还要继续干?

汽车情报新媒体创始人、汽车评论员、河南省汽车行业商会副秘书长司爱武认为:造车新势力的商业逻辑不同于传统统燃油车企,好比当初共享单车和网约车补贴大战,资本在背后扮演了关键角色,为其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而前期是培养用户习惯、抢市场的阶段,后期用户规模一旦上来,就给以后的盈利带来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继先后登陆美股后,“蔚小理”又在港股聚齐,不排除后期寻求在新加坡上市的可能。面对资本渠道逐渐拥挤,“蔚小理”尽快“占跑道”是必然选择,毕竟造车新势力普遍处于“疯狂烧钱”的状态,只要在资本市场融到大笔资金,就能支撑企业活下去。

另外,互联网盈利模式普遍是一个漫长的周期,以成立于1998年6月18日的京东为例,直到2019年才第一次实现了年度盈利,包括同为电商的amazon,以及优步、B&B等美国互联网公司,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亏损,但它们始终被资本市场看好,并没有倒下,而且现在没有人怀疑它们的盈利能力。

这皆得益于它们的商业发展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前期积累大量的用户,不断投入研发和营销费用开拓市场地位,以寻求未来实现盈利。

不要忘了,据权威机构预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数字化服务和产值可能达到每年1万亿元人民币,这已经不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了,而是一座让人眼羡不已的“金矿”。谁能够在“肉搏战”中厮杀到最后,谁就能在这个“万亿市场”上笑傲风云。

所以,有时候亏损只是技术性的,只要自身模式被资本看好,能够持续不间断的收获客户,以时间换取空间,就能活到最后,实现最终的盈利,而这也是造车新势力坚持做赔钱买卖的原因。

造车新势力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曾撰文指出,一是承受来自外部环境、政策、原材料价格、电价、资金等多方面挑战,只有那些能够突出重围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走得更远;二是科技企业进场主导或助力造车,加上新技术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发展将进入新阶段;三是造车新势力总体发展在加速、水平在提高,但分化也在加剧;四是造车新势力必须解决盈利问题;五是造车新势力需要不断再创新。

在不少财经、汽车行业人士看来,造车新势力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其必须具备长周期作战能力。想要活到最后,就要提升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资金造血能力以及持续吸引客户的能力。

以成本控制能力为例,就对造车新势力提出了严峻考验。2023年1月初特斯拉的无预警式大降价,引领了车市的一波价格混战,但公开资料显示,降价后特斯拉的毛利润仍达到15%左右。而正是基于成本控制和成本创新优势,特斯拉心里有底气,会比其他所有原始设备制造商(OEM)都更好地应对2023年。

不同于特斯拉极致的成本控制,降价也能大钱,国内这批造车新势力在这波“价格战”中已经有点“招架不住”的势头,“一边烧钱造车,一边亏钱卖车”成了眼下发展的怪圈。更可怕的是,这个奇怪的循环一旦开始就停止不下来。一方面新能源车市的游戏规则决定了只有做到规模效应才能谈未来,另一方面想要做到规模,就只能狠下心来降价咬牙磕。

如此来看,造车新势力未来的出路,其实在于“关关难过,关关过”,只有闯过了道道关卡,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结语电动汽车时代,造车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如何在产业链条和回报周期都很长的造车过程中“撑”下去,把同行都“熬”倒下,自己生存下来,或许是比眼下是否盈利更大的挑战。成者,王侯将相,败者,被历史遗忘。只不过,眼下部分造车新势力市场份额急剧流失,在资本市场越来越不被待见,或许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接下来,谁会被一一淘汰出局?谁又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理想汽车成功回港,故事却是已经变味

[汽车之家?新能源]?超级播报,每周都有料。本周热度最高的***无疑是理想汽车正式登陆美股,成为第二家登陆资本市场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今天的第一个话题,我们就来盘一盘理想汽车如何在这个不同寻常的2020年里,依然保持逆势增长,最终成功上市。此外,本周的热点消息还有一款重磅车型——红旗E-HS9首次与公众见面我们也会跟您一起回顾一下。

北京时间7月30日晚9点半,理想汽车在北京研发中心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云敲钟上市仪式。同一时刻,理想(股票代码为?“LI”)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每股ADS定价11.5美元。由此,理想汽车成为第二家登陆资本市场的造车新势力企业。通过上市募得的资金,理想汽车将主要用于重大核心技术布局——L4自动驾驶、战略扩张以及新车型的开发

当日收盘价为16.46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3.13%;以收盘价计算,理想汽车市值为139.17亿美元,逼近中国初创车企赴美第一股—蔚来汽车144.2亿美元市值。

理想汽车为什么会选择此时上市?业界普遍认为可能与当前美国资本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更为看好有关,我们发现目前特斯拉的股价已经达到1544.65美元,总市值为2863亿美元(约2万亿人民币),远超市值排名第二的丰田;此外,蔚来汽车的股价也在这半年持续走高。所以,理想汽车毅然决然的在7月11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招股书,而到7月30日正式上市,理想汽车仅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

那么,在当前市场与资本依然处于“冰冻期”,且多家造车新势力被淘汰出局的局势下,理想汽车却顽强的活了下来。该品牌成立五年的时间,融资近20亿美元。虽然不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最多的,但一定是花钱效率最高的:用10亿美元就实现了产品和工厂的从无到有,截止2020年6月底累计交付新车10473辆。并且,在同是造车新势力的企业中,罕见地实现了毛利率为正,同时握有大量现金储备。也就是说理想汽车从一个“讲故事的人”,已经向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人”开始转变。

成本控制可以说是理想汽车能够成功上市的看家本领之一,比如说品牌名称从“理想智造”简化到“理想”,不仅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记住这个品牌,也是为了能够降低车标以及线下店灯箱的制造成本。可以说理想汽车在花钱这件事上,真实“抠门”到了极致,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个理念成为了这家企业的准则。

此外,李想曾经透露,理想汽车50%的资金投入在研发上,30%左右的资金投入在工厂上,只有不到20%的资金投入在人员和营销上。正是这样的“变态”效率,理想汽车在12月才开始交付、只卖了1000多辆车的2019年,毛利只亏9.5万元。2020年一季度,理想汽车就实现毛利6828.8万元,毛利率8.01%。二季度交车比一季度增长一倍还多,毛利和毛利率还将提升。

但作为一家车企,光在控制成本上做文章只是向成功进发的一项准备工作,最终能否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才是最关键的。当然,理想汽车也在费尽心思的在提高产品力方面付出行动,而且还将继续提升核心技术、研发新产品,而下一步理想汽车就将自动驾驶技术作为了主攻方向之一。

理想汽车CEO李想曾表示:“理想汽车前五年时间的目标有一个关键是现金流为正。我们必须在那么艰难的行业里,让自己有造血能力,而不是持续依靠融资。第二个阶段,到2025年我们要拿到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20%份额,从而帮助我们进入下一个阶段,拿到自动驾驶竞争时代的入场门票。”

目前理想已经组建了自动驾驶系统、数据平台、整车集成和验证测试四大团队,今年4月完成了Li?OS实时操作系统的研发。在产业链的投资与合作上,理想汽车投资了两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和易航智能。2020年2月,理想汽车再次加码投资无人车创业公司新石器。而在新产品方面,理想将在2022年推出一款大型增程式SUV,未来还将开发中型和紧凑型SUV等产品,主打价格将在15-50万元之间,聚焦中高端SUV市场。

不过话说回来,能够继续提高销量才是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中之重。***用直营模式的理想,一直在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截至2020年6月底,在全国21家零售店,18个配送中心和17个服务中心部署了700多名销售和服务人员。但这远远不够支支撑10万辆的销售目标。

参考豪华品牌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很大部分也归功于背后强大的经销商网络。截至2019年底,BBA合计在全国共有1700个经销商网点。理想ONE所在的大中型SUV销量相对稳定,消化完一二线城市的订单之后,必然要抢占低线城市以及燃油车的订单。

此外,专注现有产品,提升理想ONE的产品竞争力,让这款车型越来越好,从而提升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度也是理想汽车将要继续坚持的事情之一。在今年4月,李想依然确认了未来三年内只专注于理想ONE一辆车。传统车厂在一个平台上出尽可能多车型,想尽办法降成本的做法,但在李想眼里对于汽车生活的进化没有任何意义。

综上所述,理想汽车能够在大环境尚未回暖的2020年成功登陆美股,依靠的不仅是其在企业经营方面比较极致的成本控制,也是依靠着对产品的执着以及比较清晰且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与企业规划。就如李想所说,“今天的竞争不是上来就比谁强,比谁有***,如果那样的话,巨头永远垄断市场。今天比的是谁的成长速度更快。”上一个五年目标,理想已全速达到,下一个五年依然可期。

7月28日,一汽红旗E-HS9量产版车型曝光。新车可以看做是红旗E115概念车的量产版本,随着未来上市,其将成为目前红旗品牌旗舰SUV车型。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品牌最顶级的大型纯电动SUV如何诠释“豪华”二字。

红旗E-HS9遵循“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的产品理念与红旗“尚·致·意”设计哲学,高大宽厚的车头体现出家族式“昂首挺胸”的姿态,营造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车身轮廓设计则是体现中国经典美学中的“气韵生动”表现手法,让曲面更加饱满流畅,富有生命力。新车配备低风阻样式多辐轮圈,样式较为运动,并提供21寸或22寸轮圈可选。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达到5209/2010/1731mm,轴距3110mm。

新车侧面线条非常整洁,可弹出的隐藏式门把手增加了仪式感;新车在前翼子版处增加红色装饰,配合宽大的前后轮眉也让新车气势提升不少。新车C柱位置***用镀铬装饰件覆盖,并有10个长条状灯带组成,有消息称C柱的灯带可用来显示新车电量。

尾部方面,红旗E-HS9***用了当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组,两侧边缘以Y字形进行收尾,搭配尾部镀铬饰条以及扩散器,整体整车质感。同时,新车未来还将提供双色车身、四座/六座/七座的座椅布局,从而满足不同用车需求。

新车内饰***用了全新造型,整体设计凸显出豪华感。新车中控台配备了由全液晶仪表与中控显示屏组成的一体式大屏,搭配中控台下方的液晶屏(预计是整合空调系统等功能的触控面板),营造出不错的科技质感。游艇式电子挡把搭配三辐式方向盘,为新车增添了更多的运动气息。同时,新车在车辆多处细节处加入皮质、实木、镀铬、钢琴烤漆等元素进行点缀,加强了视觉层次感与高级感。

智能配置方面,新车支持记忆式泊车、原路返回、遥控泊车等功能,此外新车还具备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投影距离7.5米,全彩可视距离覆盖30米,投影画面达到44英寸,能将导航和智驾信息融合与实际行驶道路中,提升驾驶安全。座椅方面,新车提供18向电动调节座椅,第二排座椅可支持通用、加热、***、半躺功能。此外,新车还增加了流媒体后视镜、电子保险箱、面部识别、情绪识别等配置。

此外,新车可实现L3级高级***驾驶,整车支持无线充电,充电效率达到90%以上,无线充电8.4小时即可完成充电。

动力方面,新车将在前后桥各搭载一台电机,并提供两种不同动力可选,其中高功率版的前置电机最大功率218Ps(160kW),峰值扭矩350N·m,后置电机最大功率续333Ps(245kW),官方公布该版本的0-100km/h加速时间或小于4s。新车搭载容量为92.4kWh的动力电池,官方称其续航里程或将超过500km。通过红旗最近推出的几款车型可以看出,在前劳斯莱斯设计总监贾尔斯·泰勒(Giles?Taylor)加盟后,设计风格开始变得愈加前卫且激进,而全新的设计理念赋予红旗E-HS9更是如此,且其领袖气质、霸气奢华溢于言表。(文/图?汽车之家?许博)

小鹏蔚来理想,三驾马车齐聚美股,新势力撑得起千亿市值?

7月26日,理想 汽车 通过了港交所聆讯。按照惯例,一般在一个月内,理想将正式登陆港交所。

这距离理想去年美股上市刚好1年的时间,也是继小鹏 汽车 7月回港上市后,又一个造车新势力回归港股。现在,仅剩蔚来还在美股独立,不过据新闻报道,蔚来早在3月就在港股申请上市,目前貌似受阻。

造车新势力这种频繁上市的操作,无疑暗示着新能源车的一次变局正在开始。最近又有新闻报道,车企正在抢人,一些关键岗位,像自动驾驶研发人员,已经开出了11万的月薪,火药味越来越浓。

无疑,经历过上一次的淘汰后,新能源车已经步入新的竞争阶段,未来的不确定性将会变得更大。尤其对于理想这个走增程式路线的新势力来说,变化的风险将会更大。理想要如何保持自己的位置?

说起理想 汽车 ,不得不提增程式技术,这是如今市场上唯一能够代表这项技术的车企。

过去的3年,理想通过增程式技术的长续航和低廉属性,完美地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吸引了一大批用户;在去年3季度,毛利率一度达到近20%。

就凭这一点,理想在新能源车的第一阶段竞赛中,挤走了拜腾、绿驰、奇点等对手,上市纳斯达克,成为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

现在,理想又准备开发X平台,以继承现有的增程式电动 汽车 平台,并配备了下一代增程式电动动力系统。

但是,理想在增程式技术继续发力的同时,一种转向也在发生。

理想在本次的招股书提到,自己正在投资高压纯电动 汽车 技术,为未来的高压纯电动车型开发两个平台——Whale、Shark。

理想做纯电动车,要搁在一年前,是万万想不到的。

李想在去年Q3财报会议上还提到,在400KW快充技术成熟前,理想 汽车 不会推出纯电车型,增程式技术在大型SUV、MPV上的应用具有5-10年的优势。

当初为了给增程式技术背书,粗口大骂的,也是李想。如今这种转向着实突然。

增程式技术已经过了它的黄金时代了吗?

其实,在更早的今年年初,理想发布的2025战略,就提到要在2023年交付首款纯电动车型。这个战略还是李想以内部信的方式发出来的。

撇开个人的技术偏好,增程式电动车确实不合主流了。

增程式技术本质上还是用汽油作为动力来源,以电池驱动,这是它为什么被归为插电式混动 汽车 之中的原因。

这种不纯粹的动力模式,使得它在政策上享受不到新能源车的优惠。比如,补贴被打折,在一些城市,如北京,增程式电动车无法享受绿牌。政策方向已经预示了这项技术的必然衰落。

然而,最终让增程式技术出局的还是技术的发展。

近日,科士达向媒体表示,旗下的快充充电桩和快充模块等产品,功率最高已经可以实现400KW;而在电池续航上,目前小鹏P7官宣700公里,特斯拉model Y接近600公里。

在电动车政策导向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夹击下,增程式已经不合时宜。

于是现在,增程式技术成了理想急切想要撕掉的标签。

对于理想来说,想要去掉增程式的标签很容易,但是要贴上一个纯电动车的标签,并让用户认同、买单,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从 汽车 销量来看,蔚来、小鹏和理想同属一个梯队,但前瞻性上,两者已经超出了理想。这几年,理想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理想ONE上,对于纯电动车的经验属于空白。

以纯电动车的续航来说,蔚来在造车三势力中占据了优势,在充换电技术和充电桩上拥有众多专利。

而新能源车竞争最火热的自动驾驶技术,无疑小鹏是最佳代表。在其它车企都在卖硬件的时候,小鹏已经通过其自主研发的XPILOT系统软件实现了收入

而理想,除了增程式技术外,没有其它的技术优势。

在驾驶技术上,理想在5月推出的理想ONE,虽然升级了NOA导航***驾驶的能力,但***驾驶还是在Level 2级别。而特斯拉Model3已经达到L3+,一些传统车企量产的车型也在L3级别。

去年六月,理想ONE在山东青岛发生一次事故。理想 汽车 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副驾驶亲友受伤,车身前侧损毁。

根据分析,这背后可能跟理想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关。在旧款理想ONE上,***驾驶芯片是Mobileye EyeQ4,水平视角52 。而且该款车型只有1个毫米波雷达,相比同行,小鹏G3则配备了3个、蔚来ES6配备了5个。

凤凰 科技 曾报道过,理想ONE可以识别长距离的障碍物,到了“中”“短”距离就会出现视障。

在2021新款理想ONE上,也可以看到新换上的地平线Journey 3 与其他品牌的算力差距。

当然,理想还有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就是它的车型开发能力。

从理想ONE出来到现在,理想一直没有做出来第二款车型。而蔚来 汽车 旗下已经拥有ES8、ES6、EC6三款主力车型;小鹏 汽车 旗下也有G3和P7两款车型,分别攻打低端以及高端市场。

虽然在2025战略中和本次招股书中,理想都提到以后每年要更新两款车型,但从三年一辆到一年两辆,具体的执行、产品设计、经营效率等会不会打折,都要打个问号。

除了技术与制造的区别外,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的另外一个区别是,传统车企卖车,新能源车企改卖服务。

这一点,蔚来估计是体会最深的。蔚来有一个“牛屋”,经常组织车主举行一些活动,与车主相互沟通交流。所以在这起“座椅缺陷”***前,蔚来的口碑一直是挺好的,它也以用户企业自居。

根据蔚来创始人李斌的说法,去年疫情,蔚来 汽车 60%的订单都是来自蔚来 汽车 老用户的推荐。可见用户企业的卖货能力。

相比之下,理想就被负面新闻消耗的比较多了。

2020年初,理想ONE发生一起前悬架下A摆臂球头脱落事故。理想 汽车 工程师认为事故概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过多的考虑。

但在2020年8月9日,又有一辆理想ONE发生“断轴”事故,官方仍然说这是由于撞击造成的,悬架系统“非常安全和可靠的”。直到后来又出现多起断轴事故,理想才承认悬架系统问题,召回一万多辆理想 汽车 。然而理想官方的用词却是“硬件升级”。

在11月1日的沟通会上,李想回应了此事:“升级肯定是因为当时有缺陷,这很正常。”尽管车辆出现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无视自己错误,心安理得地把“召回”改为“升级”的这种孤傲的态度,却不是一个企业该有的。

无独有偶。6月,浙江经济生活频道报道,一名购买理想ONE的车主在当天发现,车辆存在悬架异响的故障,维修后理想方面却需要车主签署一份“保密协议”,车主被要求不得向媒体、工商等反映或曝光相关问题。

从“断轴门”、“改款门”、“保密协议”,还有最近悬而未决的“水银门”,理想一次次陷入负面舆论的风波之中,背后暴露出来的恰恰是尚未成熟的用户服务理念。

对于互联网车企而言,需要补足的短板不仅是产品技术,还有“以用户为重心”的理念认知。

在纯电动大行其道之时,理想 汽车 ***增程式,其实是一条相对保守的道路。

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显然,理想做纯电动车在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上还远远不够,却又急着想去抢占市场。

而现在,李想将要为他的战略选择买单了。路线的错误,让理想 汽车 在造车新势力的迅猛发展中至少落后了几年。

在欧美车企主导了一个多世纪的燃油车市场后,这次,中国有机会抓住新能源车的机会,造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国有品牌。

而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等,虽然面对重重的技术困难,但却凭借自身的互联网基因和创新意识从一众车企中突围,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可能性。

但现在,新能源车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的争夺,更是 汽车 行业一种用户服务的升级,特别是在当前新能源车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的技术、基建尚未完善的时候,更应该认真对待用户遭遇的困难,沟通、解决,如此才是造车新势力胜出的关键。

李想卸任理想汽车科技公司职务,卸任的原因是什么?

[汽车之家?行业]?在资本眼中,传统车企拥有现在,而新势力拥有未来。8月27日,小鹏汽车正式上市,蔚来、理想、小鹏“三驾马车”齐聚美股。

上市首日,小鹏汽车股价超过21美元(人民币147元),总市值156亿美元(人民币1092亿元),和理想(151亿美元)基本持平,低于蔚来(237亿美元)。曾经自嘲“苦逼三兄弟”,如今坐实新势力第一阵营。中国造车新势力,再次在美国资本市场迎来高光时刻。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电动车产业十年发展基础上开出的花朵。但距离结出果实,还需要耐心和时间。

◆?股价暴涨:这是最好的时代?

小鹏上市后,三家头部新势力市值接近吉利、长城。但销量方面,只有后者百分之一。

难怪有“传统车企”抱怨,新势力吸引了太多关注。上市之后,这些关注都变成了真金白银。作为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本人持股31.6%,一夜身家暴涨300多亿元。小鹏背后雷军、阿里等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也赚得盆满钵满。

在资本市场,新势力正迎来“最好的时代”。8月初小鹏公布招股书时,股价预期为11-13美元,但最终发行价为15美元,还增发了150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

小鹏募资总额由此水涨船高,达到15亿美元,超过招股书中的12.71亿美元,也高于理想汽车11亿美元和蔚来汽车10亿美元。按发行价计算上市前市值,小鹏108.2亿美元,理想***.24亿美元,蔚来64亿美元。小鹏上市,一举成为目前电动车领域最大的IPO。

拿下这个“意外”的荣誉,一方面小鹏自身表现足够优秀。借鉴蔚来和理想经验,小鹏为上市做了充足的准备:上市前现金储备达到85亿元,累计销量超过2万辆,并在全国拥有147家体验店。2019年,小鹏总收入达到23.2亿元,同比增长238倍。良好的财务数据,使上市结果超出预期。

另一方面,美股在疫情后长期保持“亢奋”,线下经济受阻,大量美元流入股市,推动整体市场走高。特斯拉打肿了华尔街的脸,蔚来股价翻了10倍,理想也上涨超过6成。没有人想再错过另一次财富盛宴。市场热情助推小鹏股价一路走高,上市当日,小鹏股价上涨最大幅度超过60%。

资本的狂欢和热捧,对小鹏这样的头部造车新势力,确实是“最好的时代”,“千亿市值”只用四五年就能实现。但对“传统车企”来说,这似乎又是“最坏的时代”。虽然占据着市场的主流,也在加速向“新四化”转型,但仍然难以获得资本的青睐。

◆?相聚美股:智能汽车新战场

资本用真金白银为新势力站台。在名为汽车转型的牌桌上,资本方***“智能电动车”而非“传统燃油车”,***“新势力”而非“旧势力”。

作为新势力代表,蔚来、理想、小鹏选择的发展路线并不相同。如今同在美股上市,可谓殊途同归。

“三驾马车”中,蔚来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好手。用户服务、换电模式、车电分离,蔚来在模式创新方面常能引领行业。虽然受到过“烧钱”的质疑,但随着新模式被用户接受,创新成本逐渐降低,蔚来的前景渐趋明朗。

理想侧重于产品创新,***用C2M形式进行产品研发,将用户需求融入产品迭代。为了解决用户里程焦虑,沿着增程式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小鹏寄希望于技术创新。“前路依旧,更新起点”,这是何小鹏在上市当晚发出的感慨。“前路”指什么?无疑是智能。智能是特斯拉开山劈路的利剑,如今,小鹏也想拿起这把武器。

“智能汽车必将取代传统汽车”,这是资本市场对未来的判断。在产品层面,智能化将成为用户购车核心决定因素。商业模式层面,随着汽车智能化普及,汽车盈利模式将发生根本改变。在汽车之家联合德勤发布的《Z世代汽车消费洞察报告》中,愿意为车载数字内容付费的用户比例,在年轻群体中已达到25%。硬件一次购买,软件持续收费,汽车商业新时代正在来临。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汽车已从移动机械转变为移动智能终端”。一个鲜活的例子是,特斯拉已经在通过软件升级收钱,Acceleration?Boost服务,总收费将近2万。在可见的将来,卖服务将比卖车更赚钱。对资本来说,这远比传统车企“造车-卖车”***。

智能电动车一定会取代传统燃油车,但新势力一定会取代旧势力?如同三星在智能手机时代也能保持领先,那些正在快速转身的头部传统车企,在新世界也将拥有一席之地。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新势力角逐的新战场,如果新势力把资本市场的成功当做企业经营的成功,或许会在错误的定位中迷失自己。

◆?用户认可:还有很长路要走

虽然市值轻松赶超,但想要在销量方面追上传统车企,新势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小鹏来说,这既有电动车产品的共性问题,也有自身存在的个性化问题。

汽车之家用户大数据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小鹏的品牌印象主要停留在颜值、操控、性价比方面,对于小鹏强调的“智能”,用户目前还缺乏有效感知。

『小鹏P7用户购车关键因素;来源:汽车之家大数据』

这里有两个原因。主观原因上,小鹏对智能化的宣传并不充分。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小鹏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投入占比,在“三驾马车”中都是最高,2019年研发费用占总收入比重甚至达到89.2%。研发投入高,意味着营销费用少,用户短期内难以充分了解小鹏智能化特色。

客观原因上,小鹏智能化目前还没有取得绝对优势。占比只体现态度。从资金总量看,小鹏2019年研发总投入20.7亿元,和蔚来的44.3亿元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不是谁花钱多谁厉害,但小鹏的智能优势,尚不足以形成市场优势。以自动驾驶为例,小鹏的Xpilot?3.0系统感知能力弱于Waymo,运算能力也不如特斯拉升级后的Autopilot?3.0系统。

如今,智能已成为汽车产品“标配”,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共同追求。在小鹏上市第一天,蔚来披露了7500万股增发***,将筹资17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研发;理想也为自动驾驶筹备了10亿美元现金储备。在***都为智能奋斗的时代,小鹏暂时还没能做到领先一个身位。

这种局限会表现在销量上。截至7月,小鹏P7累计交付量为1966辆,不及ES6和理想ONE单月销量。小鹏G3虽然累计销量达到1.87万辆,但进入2020年后月均销量只有千台左右,后劲不足。主打智能化并未带来理想的效果。

但这可能也是一条最长远的路。上市当天,何小鹏在接受***访时表示,小鹏的思考路径是不做小定位,只做长线思考。这种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往往是成功者必备的要素。任何商业模式创新,基础都是技术创新。与其做简单的事,不如做困难的事,做长期主义的事。

上市为小鹏选择的路线提供了保障,但资本市场的短视和风吹草动,也可能带来反噬。9月,小鹏即将交出上市后首份成绩单,如果市场表现不符合预期,股价也会迎来波动。特斯拉和蔚来都经历过这种痛苦,小鹏也将时常面对这些挑战。

更核心的问题,是要平衡短期财务表现和长期发展目标。实现智能愿景,需要长期而坚定的投入,上市在提供资金的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掣肘。和资本市场打交道,需要信念也需要智慧。

◆?结语

蔚来、理想、小鹏先后美股上市,资本市场一时繁花看锦,烈火烹油。但上市只是新的开始,新势力“三驾马车”,将在新的维度展开竞赛。进入智能汽车时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小鹏还是蔚来、理想,都需要耐心。熬下去,活下来,真正的春天还在前方。(文/汽车之家?蒋平平)

新能源三巨头已经卷的不像样了

在理想汽车工作了1年多时间,在研发总部,还是有一些资格回答的。

首先说结果,已离职,并且在理想已经被虐生病了。自己对理想是绝对不可能喜欢得起来的,想着当时入职时,满怀***和希望,工作上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现在真是***裸的被打脸。在这里工作既没有让我多挣一分钱,而且还落下了终身病根,不恨他是***的。但是请不要说我黑他,我说的都是事实,没有夸大其词。信不信由你自己。

说说大家关心的薪资待遇,普遍12+2,之前是只要不是10月之前入职的,当年都没有年终,估计目前也是这样。说是14薪,实际上那个2是有条件的,是需要建立在销售量达到一定的指标上(反正今年是不会达标的)。在面试的时候,HR往往会跟你夸大其词,什么16、18薪,我真是呵呵了,可以去验证一下有几个人能拿到,并且看看能额外多1-2薪的人是多么的“能干”。

P6及以上的,给股票。反正5年行权。当然很多人来是冲着这个来的,毕竟美股、港股都上市了。不过我还是呵呵一下。首先,股票要扣税,其次,你能想象有一些黑心的老板,在你即将股票到期的时候就要千方百计整你让你嘛。你去告啊,可以,仲裁赔你啊,N或者N+1。

***什么的,就别想了。给你一个3、40块钱的玩意都非常贵了,见过最大方的是5、6月(忘了具体时间)的时候公司给了一人一个车模(这一批车模跟它商城卖的质量还不一样)。什么春节、中秋等等,没有任何***。团建费一年一人好像是200块?忘了,大概就是这个数。

理想的成本管理,业界有名的。李想大老板为此自豪。这背后呢,放到员工自己身上,自己脑补吧。说到这,我非常赞同,李想可能是个老板,但他永远成不了真正的领袖。Never,包括他下面的爪牙。

理想汽车看上去是个非常蓬勃向上的企业,它站对了风口,但实际上产品投机取巧,内部管理已经腐化到了一定程度,老员工对新员工基本无一例外都是打压排挤,能留下来的人,一定是有非常有心机手段去排挤他人并且只会向上管理不管下面活的。公司盛行PUA文化,阿里的崇拜者(之前马云的湖畔学院都被关闭了还在公司搞什么湖畔学院什么的),你来工作就是给你了机会,你应该感恩戴德。升职加薪,没有科学合理的机制,全部掌握在你的直属和部门老板手中。这就导致了,大批没有底线的舔狗泛滥。按照李想的思路,最开始招的都是一批60分的人,都配不上理想这个公司,老员工打下了江山,就开始往公司输送新鲜血液了,理想内部美其名曰“人员迭代”,老员工不给机会,工资严重倒挂,搞得大量的老员工怨气深重,这也是为什么排挤打压新员工的原因。里面真的一片乌烟瘴气,研发稍微能好点。

说说销量,理想这个车这两年成了网红车,靠标签出圈。具体的增程式叫嚷着要解决里程焦虑的,自己可以去看看科普了解一下,我自己觉得没有好坏,也比较符合现阶段的用户需求。理想这么看来确实是一个靠市场和销售出牌的企业,但之前很多事情得罪了大批的老粉,什么下摆臂的***、销售欺骗客户的***,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之前消协的投诉情况。智能化这件事,我只能说蔚小理中最后一名。理想走的是节约成本的路线,研发会烧大量的钱,他在这方面投入的钱是最少的。毕竟研发贵啊。

还有太多的事情,也不一一讲了。我只能说,理想汽车是我见过最扯蛋最无情的地方。当然,可能我比较倒霉,遇到了黑心的老板,肯定也有好的老板,但我只能说,概率真的不高。真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面,几个人能做到坚持自己的?有也没什么好下场。能够不说人话,天天challenge别人,要向上管理打压下属,具备深重的心机,才是必要素质。

好了,我再说一遍,我没有胡说八道,虽然说了一堆不好但这就是事实。唯一好的就是理想研发总部包饭吧,毕竟在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没地方吃饭啊。我也不看好理想。试驾试乘的体验不错,但是这样不真正考虑消费者也不考虑员工的企业,注定走不远。除非李想真的能意识到并且转型。

继小鹏 汽车 之后,理想 汽车 也回来了。

7月26日,港交所文件显示,理想 汽车 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将寻求作为具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发行人申请双重主要上市。

虽然是国内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但相比另外两个,理想 汽车 似乎要低调很多,诸多的经营指标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此次登陆港交所,又能否成为理想 汽车 新的起点,并在未来的竞争中完成逆袭?

从产品上看,理想 汽车 只有一款六座中大型豪华电动SUV--理想ONE;销量上,2020年,理想卖出了32624辆,名列年度中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第六位,占市场份额2.8%,在仅生产新能源 汽车 的 汽车 制造商中排名第三。截至2021年6月30日,理想一共交付超过63000辆理想ONE。

反观竞争对手,蔚来、小鹏都已量产两款以上的 汽车 产品,包括SUV和轿车, 2020年蔚来的销量达到43728辆,高于理想,小鹏则是27006辆,相对低一点。 但不同的是,竞争对手的都是纯电车型,而理想的增程式技术路线,多少沾了燃油车的方便性。

在财务数据上,理想仍处于亏损状态。2019-2020年,理想 汽车 总收入分别约为2.84亿、94.57亿元,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32.82亿元、7.92亿元,亏损有所收窄,而毛利上已经转正

但2021年前三个月总收入35.75亿元,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3.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扩大了3.67倍, 原因在于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增长较快。

要布局未来,研发费用就得维持,而出于抢占市场的需要,营销费用也很难减少。换言之,两项费用短期内都有很难降下来,所以预计今年的净亏损额超过去年的可能性还很高。

何时能够实现净利润转正,不好下判断,但这也是国内新势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套用特斯拉经历的事情,净利润实现转正的那一年,总销量是50万辆,那国内新势力的盈利道路,还遥远得很。当然,“蔚小理”和特斯拉差别还很大,强行对比并没有太多意义,只是想说明,要真正实现盈利,道路还很漫长。

不过,好在理想的月度销量还在持续增长,6月份还拿下了国内中大型SUV销量冠军,在总销量上也超越蔚来 汽车 ,在发展趋势上是不错的。

销售的持续给力,有赖于理想 汽车 在销售渠道方面的布局。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中国主要城市拥有***家零售门店,2021年7月10日,开设了第100家零售店。和特斯拉一样,理想将零售门店选址在目标用户可能光顾的购物中心,而非中心商业区或地标性建筑。

而竞争对手小鹏的门店数量,包括直营店88家,特许经营店90家,合计178家,是理想的1.8倍,但是今年上半年理想和小鹏的销量都是3万辆左右,这也表明在单店销售效率上,理想是有优势的。

综上的经营指标和财务数据,只是看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变化趋势,很难套用常规的价值模型去量化投资价值。

但理想 汽车 ,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增长红利很足且各发达国家都在争抢的赛道,所以得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看待它。

在重大的战略方向选择上,理想 汽车 并没有过多的理想主义,而是非常的现实。

当年,特斯拉在决定做电动车时,是从豪华的跑车切入,看中的不过是硅谷的 科技 富豪们,既有钱,又乐意尝试新 科技 的心理,同时还有一份为环保贡献力量的济世情怀。

这背后,其实是基于商业的通盘考虑,电动车技术尚未成熟,加上量产有限,价格必定很贵,如果一开始就贸贸然去敲基层市场的大门,结果大概率是吃闭门羹,而且很容易被燃油车厂联合围剿,甚至胎腹中。

所以,从相对差异化的市场入手,不失为一个稳妥做法,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特斯拉这个战略的成功。

理想 汽车 也一样,梳理一下它的各种战略思维脉络,有两点非常清晰。

第一, 从中大型SUV车型入手,和蔚来一样,它们看中的正是市场接受度和价格优势。 过去十年,SUV凭借着强劲的动力、宽敞的空间,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国人不断上升的消费力则支撑起了这股SUV热潮。因此,选择SUV车型打入市场,能够很好地平摊成本,消除和同类型燃油车的价格差距,使得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能源 汽车 。

第二, 增程式的技术路线。 这点也是理想 汽车 争议最多的地方,到底理想为何会选择这个路线?

先看看下面几张图。

三种技术路线一对比,你会发现,增程式技术路线其实是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HEV混合动力中间取了巧。

它可以像插电式混动那样加油充电两不误,也具备通过燃油发动机发电、储备、放电后带动电机从而提供动力的全过程,但它没有燃油发动机直接带动车轮的功能。

它也可以像HEV混动那样仅仅通过加油,然后由燃油车发动机发电提供动力,但它同样没有燃油发动机直接带动车轮的功能。

开过燃油车的人都知道,发动机转动时噪音很大,而且燃油的转化效率并不高,即使最牛的技术,也很难超过50%,这正是燃油车常常被诟病的热效率问题。但电动车就不一样,电机转动的噪音比燃油发动机低很多,动力转换效率也更高,常常可以达到80-90%。

所以,增程式的优势就在于,既充分利用了电机代替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优势,又保留了“可以加油”的好处,这就解决纯电车型里程焦虑、充电时间过长、充电桩太少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用燃油车的方便性,开出了电动车的优越性。

新能源车这个行当非常烧钱,蔚来的老板李斌有过一句名言: “没有200亿,不要做电动车。”

实事求是地问,有多少创业车企一出手就能拿到200亿?

蔚来自己都差点因为缺钱挂掉,所以能够顺利活下来,才有资格去谈“理想”。理想 汽车 上市前披露的融资数据,是146亿,如果盲目地烧钱进去,很可能车都没出来,公司就已经挂了。

不盲目吹大炮,从最务实的路线出发,目标是活下来,再谋划未来的大局,这正是理想做战略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

和很多技术密集型行业一样,技术路线的选择对于新能源 汽车 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从短期活下来的角度看,理想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无可否非,事实也证明它的正确性,年度销量上,它仅次于特斯拉和蔚来,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大幅领先蔚来和小鹏。

但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对于理想 汽车 ,这个远虑,就是纯电技术路线。

从长远的新能源车发展趋势上,纯电是必然,它能更好地解决人类对于石油的依赖,以及为更多智能化的落地运用提供支撑,虽然里程焦虑、充电便利性问题至今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能。这也正是增程式路线虽然有优势,但也并没有受到太多车企尤其是巨头的青睐的原因, 汽车 界更愿意将增程式视为过渡方案,而不是终极方案。

在纯电技术上,理想并没有优势,至今也没有一辆纯电车型面试。虽然在战略规划上,理想已经意识纯电路线的重要性,重点***了高压快充技术,但最快也得2023年才能推出首款纯电车型。

效果如何未可知,但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虽然渗透率还处在增长区间,但纯电车竞争已非常白日化,各路“神仙”,传统的、新的、跨界的,都赤膊上阵,争得不好开交,理想 汽车 还有多少时间去消耗,如果不能在纯电技术路线上迅速取得突破,理想在增程式路线上获得好处,还能挥霍多久?

在研发,理想 汽车 吃过增程式的好处,费用上大幅低于竞争对手。

但过分务实的反面,也可以是畏首畏尾,一旦加大投入,财务上必然会出现亏损扩大的可能性,理想又有没有足够的魄力去壮士断腕?

据聆讯后资料显示,理想 汽车 正在开发X平台,它继承了理想ONE现有的增程序电动 汽车 平台,并配备了下一代增程电动动力系统。公司***于2022年推出X平台上的首款产品——全尺寸豪华增程序电动SUV,并于2023年在X平台上推出另外两款SUV。

很明显,理想的重点之一仍然在增程式技术路线上,这能够解决它的远虑吗?

新能源 汽车 作为新生事物,是传统 汽车 和电子产品的合体,承载了人类对出行方式的革命理想,谁能够在这场大战中走到最后,取决于技术研发。

而技术研发比拼的,首先是战略方向,其次才是烧钱和人才。

增程式的选择令理想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成功地活下来,而且活得还不错。 但仅仅依靠这个技术路线,理想不可能赢得未来。

理想表示正大力投资高压纯电动 汽车 技术,为未来的高压纯电动车型开发两个平台—Whale及Shark,并自2022年起,理想 汽车 的所有新车型将配有与自主开发的未来L4级自动驾驶兼容的必要硬件作为标配,并立下“理想”--5年内占20%市场份额。

理想很丰满。

去年顺利登陆美股,现在又来到港股,从资本充裕的角度,理想是有着落了。而去年至今新能源 汽车 的火热,也让理想享受了股价翻倍的高光。

但在人才的问题,行业已经是“僧多粥少”的情况,即使理想愿意砸钱,就能够保证一定找得到人才吗?竞争对手个个都手握重金,比砸钱,理想不一定能过谁?

现实很骨感。

理想的回归,或许才是真正挑战的开始。

标签: #小鹏

上一篇奥迪a4价格曲线-奥迪a4贬值曲线图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