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工厂建在哪里-小米汽车工厂是谁建造的

tamoadmin 0
  1. 小米方面辟谣:江淮为小米汽车代工再次被否认
  2. 小米官宣代工厂是真的吗

十一年前,雷军带着林斌、周光平、洪锋等七人组成的初创团队喝了碗小米粥,于是一家叫“小米”的公司在保福寺桥银谷大厦悄然开张;时至今日,这个被雷军称之为“最后一次创业”的企业已经是一家年营收超2400亿元(2020年)的存在。发展速度之快,令整个业界侧目。

然而,奋斗不息的雷军终于在51岁这年,打破了他本人立下的“将小米视为最后一次创业”的FL***。

3月底,雷军带着小米集团1080亿元现金储备的底气走上舞台,并决定将造车视为人生“真·最后一次创业”。他在那天晚上说道:这将是我人生中第四次创业,也是最后一次,我很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 汽车 而战。

小米汽车工厂建在哪里-小米汽车工厂是谁建造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米造车赶了时髦。如今***资本不断涌入新势力造车,造手机的苹果、搞引擎的百度、酿酒的五粮液,搞金融的宝能、做地产的恒大……其领域跨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这也再次印证了 汽车 行业的未来是充满光明的,新能源 汽车 的未来是前景无限的。

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实际能源发展状况来看,新能源 汽车 都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为什么各领域的英雄们不谋而合,将发展的矛头指向造车。

而雷军在大潮之下选择吃着手机市场的“碗里肉”,惦记着造车行业的“锅里食”,同样是想借力上青云,实现小米的造车梦,从而打造出更加完善的小米生态。

小米汽车工厂建在哪里-小米汽车工厂是谁建造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造车绝非易事。那雷军为造车做着哪些准备呢?

取经,不断地取经

“这些年来,在小米高管会上,我们也偶尔讨论过几次造车。直到今年1月15号,董事会要求我们认真研究一下电动车产业。讲实话,一开始我心里是不愿意的。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代的大潮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

在面对造车问题时,雷军向大众分享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从不愿意造车到主动投身大潮、拥抱时代,雷军在小米决定造车与宣布造车之间的75天里,说干就干,参与了85次拜访沟通,与200位 汽车 行业人士深度交流,并召开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和2次正式董事会。

而在官宣造车后第三天,雷军就牵头组织了一场华夏同学会,这个和泰山会、江南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并称“四大顶级富豪圈”的聚会现场,几乎集齐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半壁江山,李斌、理想、何小鹏、王传福等悉数到场,怎么看这都是一场关于小米造车的誓师大会。

这还没完,随后雷军的行程更加密集,先后造访相关车企和供应链企业。

4月初,雷军拜访王传福,有人猜测小米造车是找比亚迪代工,有人猜测雷军是要用比亚迪的电池电控,虽然未露出谈话内容,但王传福曾公开表示:确实在洽谈相关项目;随后,雷军造访宁德时代,面对两家不同技术路线的电池厂家,如果雷军此行是为了选电池的话,那么,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还是更安全的磷酸铁电池,不知谁能入得了雷总的法眼。

接下来,重庆网友爆料并截图,小米创始人雷军到长安工厂参观两江工厂二厂区。消息爆出后,瞬间引爆重庆本地网络。从看,雷总乘坐的鱼化寨门口两块钱一趟的观光车,是他此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话说回来,如果爆料属实,长安也便成了小米合作意向车企之一,即便不属实,重庆也可以借此跟华为谈判,捞点话语权。

五月,在小米一季度财报发出的第二天,雷军就现身上汽通用五菱柳州生产基地,参观五菱宏光MINIEV的生产车型,并洽谈了合作事宜。

周知,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中,有两类(或者说两种)车型热度持久,一是“特斯拉”,一种是“宏光MINIEV”,前者依靠品牌影响力和智能化先入为主,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后者则以亲民的价格和市场把握力抢占了销量第一的位置。

据此雷军接受访问时透露,在车型定位上,小米本来已经确定好首款车型,但因为网友投票较高的车型是SUV和轿车,小米又将首款车型换成待定状态;在定价上,雷军表示价位大概在10万 30万之间,同样出于米粉投票考虑,最受欢迎的依旧是10万元以内的区间。

因此,此次探访宏光MINIEV生产基地,多半是雷总学习五菱在新能源市场的经验。如果未来能看到类似红米手机,小米造车推出一款亲民的低价微型电动车型,我们也不必太惊讶。

紧接着,雷军从柳州飞往武汉。这个曾就读于武汉大学的湖北人,在宣布造车后的足迹里没有忘记湖北。尽管东风否认了雷军到访,但由于当天武汉***程用文也出席了这场“非正式会谈”,让“小米 汽车 研发在北京,制造在武汉”的说法更加趋于事实。

随后的6月8日,雷军夜访位于保定的长城 汽车 研发中心。其实早在3月就有报道称,小米正在和长城 汽车 谈判使用其工厂生产电动 汽车 。尽管该报道遭到了双方否认,但长城 汽车 在互动平台回应称,该报道并不属实,但公司对与互联网公司开展新的合作保持开放态度。

对于造车,小米是“门外汉”,因此,赌上全部声誉的雷军自然要更加主动,不能停歇。从比亚迪到宁德时代,从柳州到保定,谁又能肯定小米 汽车 是否会配备宁德时代的电池,比亚迪的电控,在武汉组装,小米负责渠道。

雷军马不停蹄地到处取经,这一幕和他决定造手机前的四处奔波,如出一辙。

两次创业,一种模式

早在决定亲自做手机之前,雷军就看中了智能手机的发展空间,所以想凭借自己的资金来投资一家手机企业。于是,魅族就成为了雷军的选择目标,他认为魅族是一家真正用心做手机的企业。

当然,关于雷军和黄章,魅族和小米之间的恩怨情仇,那是后话。

彼时的雷军就已是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炮,当金山杀毒软件被周鸿祎的“免费”口号干掉后,雷军沉闷了很久,不过他也没闲着,五年时间里,以投资的名义广泛而认真地布局手机市场,从硬件到软件,都能见到他投资过的痕迹,IT 桔子数据显示,2016 年之前,雷军就有过 40 多起投资。

因此,哪怕千元机起家的小米没能在手机上赚钱,也可以从手机行业其他细分板块(比如应用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从中也不难看出雷军造手机的路子:不是因为赛道足够大,而是有了背后多年的积累,打造出成功的生态,规模制胜。由此诞生出了所谓“小米模式”--提供高性价比的硬件产品,硬件本身可以不赚钱,但形成规模后可以通过互联网业务赚钱。

现在轮到造车了,如果将来不在造车上赚钱,同一逻辑下,小米亦能在 汽车 行业的其它细分领域赚钱:小米手机能做到的,小米 汽车 也有机会。

根据36氪鲸准公布的数据,2013年之前,雷军只投资过两家和 汽车 有关的企业,一家是做锂电池的珠海冠宇集团,一家是 汽车 电商车品汇,但在拜访埃隆·马斯克之后,雷军带着顺为资本在七年时间里,先后投资了多家新能源 汽车 的相关企业,从车险到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从车用半导体,传感器芯片到人工智能视觉,车载 *** 音频,资金甚至超过30亿。

而小米选择造车,既是雷军对 汽车 赌局定音之锤,也是他对偶像埃隆·马斯克的正式宣战。

目前电动车市场可以分为三类:互联网造车、跨界玩家和传统的企业厂商,小米是第二类。作为初闯陌生领域的小米,必然对产品、营销、渠道等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同样是雷布斯的杰作,小米手机的成功能***到小米造车上吗?

恐惧,是前进的原动力

打破自己“最后一次创业”的FL***,毅然押上1080亿元现金储备,雷布斯造车是为什么?归根结底,乃是出于对企业未来前景的忧思。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小米手机正逐渐显出颓势。

2011年,M1以高配置和相对低廉的售价,异军突起;到了2013年,红米系列更是以799元的极致低价,带起一整高性价比智能手机的风潮。“性价比”三个字,可以说是小米崛起的根本。

小米的“成”,靠的正是“性价比”三个字,希望它千万别败在这三个字身上……

在最低的价格上做到最好的性能,以极致的性价比抢占市场,是小米赖以崛起和壮大的根本。为了证明自己的质优价廉,雷军甚至公开承诺:小米手机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

这话可是雷军你自己说的……

做到了当年功能机时代“山寨机”般的低价,但却在性能上不缩水打折,更有着极度重视用户体验的MIU。这些,都是小米品牌在短短时间内,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性品牌的关键。

然而,在“性价比”的另一面,却也隐含着“便宜货”的意味,在小米品牌诞生10年以后,这俨然已经成了这个品牌欲罢不能的魔咒。甚至,在所有小米进军的领域内:智能家电、飞行照相机等、智能玩具等等,都有着相似的问题。

无论手机还是电器、其他智能设备,高端品都有着更高的利润率,能够为品牌带来更好的美誉度。近年来,雷军并非没有做过努力,然而自诞生以来塑造起的市场观感,岂是那么好打破的?

这种状况最典型的恶果便是,华为在遭到美国实体清单制裁后,因芯片断供而被迫让出的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多被苹果收入囊中。以2021年第二季财报为例,苹果的大中华区营收同比激增达到87%之多。而包括小米在内的其他国内品牌,唯有干瞪眼的份。

放眼国内乃至世界市场,在手机产业里能够和苹果的品牌力掰几下手腕的品牌,可以说屈指可数,其中属于中国的也唯有华为而已

既然在手机这个堪称老本行的领域内,迟迟无法提升品牌形象,而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的增长黄金期已经结束,那么如何考虑为小米找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就成了雷军这个掌舵人的当务之急。毕竟最近20年的 历史 已经一再证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国际企业的生存竞赛犹如逆水行舟,不去力争上游的结果,只能是一溃千里。

鉴于 汽车 已成为我国当前最具增长潜力的大众消费品,又恰逢 汽车 产业百年未有之剧变时代。基于对苦心创立企业前途的忧虑,精明如雷布斯这般,会将新的目标选择 汽车 方向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小米造车原因的深层分析,可参见我司公众号 汽车 公社的《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小米不愿造车才有问题 | C次元》一文)

当然,车不是那么好造的。

汽车 行业历来有着“现代工业***上的明珠”美誉。一辆民用燃油车,通常集成了2万个零部件,甚至车上一个总成的产业链长度都要超过整台手机。全球能存活至今日的传统车企,无一不是积数十年发展之功,手握数以百计专利技术的巨头。

有 汽车 分析师就曾算过一笔账,按照自主品牌乘用车15万辆产能设计,前期研发一款车型的费用大约3 4亿元,再加上其它环节,一个乘用车项目正常运转需要至少30亿元。

新能源 汽车 时代以及 汽车 智能化的大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产业的格局,催生了门口的野蛮人——造车新势力的出现。但是和手机乃至家电产业相比, 汽车 产业无论从产业链/供应链长度、耐用/可靠性要求、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

当然,小米也不是没有其优势。除了手握1030亿现金这一“钞能力”之外,雷布斯现在入局还有一个优势——恰逢5G网络全面铺开,车联网正从概念向着现实落地,这就给了以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见长,有着很强的软件开发能力的小米一个难得的机会。

正因为怀着对前途的深刻忧虑,在这个正展示出前所未有变局的大时代,一家“为发烧而生”,立足于“做最适合中国人的手机系统”的消费电子产品提供商,不但在智能家电领域深耕不辍,现在正将未来的目光转向了电动 汽车 ,这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而为了避免“晚节不保”,为了八年前硅谷之行的震撼,为了打造更强的小米生态,51岁的雷军选择忙碌,从深圳到武汉,用步伐丈量小米与造车的距离,从五菱到长城,用态度探寻小米造车的逻辑。

小米方面辟谣:江淮为小米汽车代工再次被否认

在“10亿赌局”过去8年之后,雷军和董明珠再一次站在了舞台的两端。

9月1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晒出了一张合照,宣布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金100亿,由雷军担任法人代表。

而就在前一天,董明珠也终于拿下了她心心念念的的珠海银隆。8月31日,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公告,公司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女士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本次交易完成后,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五年之约

1

五年之约

2013年12月,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颁奖嘉宾分别将董明珠和雷军定义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代表人物后,两人在台上就发展模式展开了激烈地辩论。董明珠先后就小米手机的市场份额、小米的工厂和供应链、小米的营销等方面向雷军发起质问。随着董明珠的步步紧逼,雷军也展开了反击,并且抛出了赌约:“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可以了。”对此,董明珠也不甘示弱:“小米超过格力是不可能的;其次,要赌就不是一块钱,我跟你赌10个亿。”

时间来到2019年,4月份,格力电器披露了其2018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总收入2000.24亿元,而在此前,据小米发布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2018年小米集团实现总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从数据上来看,格力以251亿的优势赢下了这场赌约。然而,如果从营业额和净利润的增长率来看,小米已经将格力甩在了后面。实际上,在2019年,小米就已2058.39亿元的营收超过了格力电器的2005.08亿元。来到2020年,小米营收达到了2459亿元,而格力电器营收为1704.***亿元,差距进一步拉大。

2

充满信心

有趣的是,在定下第一个“五年之约”后,格力和小米都在尝试进入对方熟悉的领域,小米做起了智能家电,格力做起了智能手机,而现在,两者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在造车领域再次相遇。和以前不同的是,小米和格力这次可以说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相同的是,至少从明面上看来,无论是董明珠和雷军,都对造车表现了充足的自信。

在小米正式宣布造车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在台上深情地表示,“小米 汽车 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资料显示,小米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雷军在发布会上还表示,自己非常清楚 汽车 行业的风险,不过小米已经有了充分的积累,截至去年底,小米拥有1080亿元现金余额,10000人的研发团队,今年预计再增5000人,还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和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我们亏得起。”

镜头转到格力这边,在尚未收购银隆的前段时间,董明珠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被主持人杨澜问及关于新能源 汽车 以及银隆的话题时,董明珠表示,“我认为这不叫跨行。因为 汽车 的钣金、 汽车 的电机、 汽车 的模具我们都能实现,它是一个完美的延伸和结合。”、“(我们)收购这个企业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只不过银隆最大的股东出了问题,如果不是他,现在银隆已经发展得很好,他留下的后遗症太大。不是项目选错了,而是人不对。”

董明珠还表示,“我觉得我一般的决策是没有错过的,虽然在其他业务的布局上进展不明显,但那并不是决策错误,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力不够的问题。”

一边是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成立,另一边是格力电器拿下银隆,“虽千万人,吾往矣”,雷军和董明珠的“筹码”已经准备就绪。

3

康庄大道?

造车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需要看到的是,造车的赛道,可能没有想象中的平坦与宽阔。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接受***访时指出:“……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 汽车 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蔚来 汽车 CEO李斌也曾表示,没有200亿不要造车;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同属制造业,但造家电、造手机和造车有着本质的区别,技术、资本实力、还的对外供应链管控能力等缺一不可。

事实上,造车领域从来不缺乏挑战者,乐视、戴森、苹果……其中,乐视和贾跃亭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而戴森,也在烧光投入的25亿英镑后,宣布不具备商业上的可能性而终止了造车***。据网上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末,蔚来、小鹏、理想净投融资总额分别为835亿元、458亿元、362亿元,恒大 汽车 在新能源 汽车 产业累计总投入474亿,而恒驰 汽车 离量产仍有一段时间。

即便是成功跨越造车这一步,雷军和董明珠还需要面对的,是一个群雄环伺、竞争日渐血腥的市场。除了更早入局的造车新势力们,传统车企无疑也比新玩家更具经验和口碑。据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显示,2021年8月造车新势力上险量排行榜单中,前三位分别是理想、小鹏、蔚来,后面则是哪吒、零跑、威马、极狐、赛力斯、高合和岚图;而在这些造车新势力外,还有像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宝马、奔驰、奥迪等造车巨头,在经历了第一轮的试探和较量后,随着各方势力加大注码,一场更加惨烈的厮杀即将展开。

当然,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后来居上”的例子在哪里都不少见,至于下一个“五年之约”谁胜谁负,仍有待市场和时间来验证。

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后来居上”的例子在哪里都不少见,至于下一个“五年之约”谁胜谁负,仍有待市场和时间来验证。

小米官宣代工厂是真的吗

易车讯? 日前,从相关渠道获悉,对于近日传言小米***将收购江淮汽车的消息,小米回应称:“经过和汽车团队的同事确认,至今为止我们没有和江淮汽车就造车代工、资本收购层面合作有过任何商议和接触,我们不对市场传言置评。”

在今年7月份就有报道称小米汽车有望落户合肥,江淮或为其代工。但江淮汽车回应称内容不属实。江淮汽车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与小米就合作造车进行过商议,也未达成任何合作造车的意向。

小米造车的进度在加快,9月1日小米官方宣布小米汽车正式注册成立,公司名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为北京,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自出任法人代表。据悉,小米汽车首座工厂落户北京亦庄,首款车型***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

此外,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11月18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雷军。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技术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销售汽车、汽车零配件等,未来更多消息,持续关注。

该时间是真实的。

根据工信部公示的信息显示,小米牌纯电动轿车的申报企业是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网上讨论的代工厂北汽蓝谷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是兄弟公司。

虽然小米汽车是代工厂生产,但是该款车型同样受到网友的追捧,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标签: #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