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报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tamoadmin 0
  1. 新能源汽车未来何在?看业内大佬们怎么说
  2.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分布与趋势论文怎么写
  3. 花两分钟了解新能源汽车优势及前景分析
  4.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5. 新能源汽车前景及趋势
  6. 汽车行业的现状分析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澳洋顺昌(002245)、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与装机量、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国加氢站数量

1、动力锂电池呈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痛点待解决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报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疫情影响下,动力锂电池需求保持增长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研发重点,具有能量损失小、转换效率高、加速快等显著优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供需规模较2019年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为154.5

GWh,同比增长142.9%;出货量为220 GWh,同比增长175%。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报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续航短、充电慢、安全问题为主要痛点

电气化是双碳愿景下交通动力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排放的废气更少,若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便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锂电池作为交通动力存在续航短的劣势。相较于燃油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存在的最大痛点便是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只能跑200-400公里,而续航里程可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高性能纯电车则将面临价格难以下调的困境。在雨天或低温天气,动力锂电池受环境影响明显,纯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还会进一步下降。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报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次,充能耗时较长也是动力锂电池的一项短板。对比来说,传统燃油车仅需几分钟便能将油箱加满,而纯电动汽车即使是快充,充电至满格也需耗费一个小时左右,慢充耗时更是长达6-8小时。大幅上升的充能时间使得纯电动汽车使用体验感降低,是抑制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一大阻碍。

此外,安全隐患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根据电动汽车用户联盟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一共发生过72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至少涉及25个品牌车企,38款不同车型,包括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多个不同用处车型。除了电池的自燃隐患外,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也存在诸多事故风险,例如“智能化”核心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失灵及***驾驶功能过度营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氢燃料电池技术难度大,与锂电池互补为最佳发展方向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氢燃料电池在动力锂电池存在的续航短、充能耗时长、安全隐患等问题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而且氢燃料电池的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动力低碳化的一***展方向。然而,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面临着技术难度大、催化剂成本高昂等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落地的重要载体。从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仅有9246辆。可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据工信部于2021年初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

——中国加氢站建设慢,规模化应用困难

2016-2021年,中国加氢站数量逐步增长,但整体建设规模仍然较小。截至2022年3月底,中国加氢站有180座在运营、18座已建成,85座正在建设,148座规划建设。我国现有加氢站中多数投资规模超过1200万元,上海驿蓝金山加氢站甚至耗资高达5500万元。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报期是我国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现阶段多数加氢站还处于亏损状态,存在终端用户用氢难、用氢贵的问题,终端需求增长乏力必然又反过来制约加氢站的建设与扩张。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但其配套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困难,也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一大障碍。

注:饼图数据为截至2022年3月底最新数据。

——氢燃料电池在专用运输领域具备优势

分析发现,无论是动力锂电池还是氢燃料电池都存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痛点,如何解决或规避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成为新能源交通动力发展的关键。寻找各自最合适的应用场景便是优势利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从销量结构来看,目前商用车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重点。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新增销量1894辆,商用车为绝对主力,其中客车1042辆、重卡777辆。

与燃油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排放、转化效率高等比较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充能耗时短、安全隐患可控等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在长距离、连续工作时间长、载重大等应用场景的适用性较高。而针对加氢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氢燃料电池发展可从应用场景清晰、行驶路线固定的专用车入手(例如物流车、环卫车等),利于加氢站的布置和建设。

——氢燃料电池在航空运输领域大有可为

民用航空碳排放规模占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10%左右,而且航空排放是在高海拔地区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类似地源排放的2-4倍。可见,航空是交通动力降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而言,航空运输也是氢燃料电池的优势领域之一。氢能源的质量能量密度远超其他能源,且一个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可以比同等质量的电池电力系统多储存3-5倍的能量。要想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供应,除了通过技术研发提高能量密度外,一般还可通过扩大电池体积的方式实现,然而,飞机对动力系统的质量和体积均存在较大限制,动力电池在航空领域应用困难,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锂电池的有利互补。

总体而言,未来氢燃料电池将在长距离运输、专用车领域及航空领域发展较快,与锂离子电池形成良性互补。

3、燃油份额将逐步减少,但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完全取代

——“碳中和”目标下,燃油动力份额下降为必然趋势

“双碳”愿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碳减排”相关目标规划,对新能源汽车在新增交通工具中的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未来燃油作为交通动力的份额必然呈现下降趋势。

——同款燃油车指导价普遍低于同款新能源车补贴价

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存在诸多障碍,高生产成本带来的高售价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来看,从低价低端到高价高端,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动汽车,其补贴后的价格普遍高于燃油版同款车型的指导价。以长安逸动以及逸动新能源为例,燃油版逸动的指导价为7.29-10.39万元,而逸动新能源(纯电)的补贴后指导价为12.99-14.99万元,即使***对新能源车有补贴,新能源版的售价也比燃油版高出5.7万元。

注:指导价查询时间为2022年3月。

——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相较于燃油车而言,电动汽车的一大竞争优势为“绿色环保”。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排放上的绝对优势毋庸置疑,但值得思考的是,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不可视而不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力格局仍以火力发电为主要途径,其中煤电发电量占比在六成以上。在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的部分排放被转移到了上游。

此外,电池的循环利用寿命较低,大量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再度污染。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2030年,中国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过700

GWh,虽可通过有效地梯次利用减少部分碳排放,但电池回收端带来的污染仍不可忽视。

可见,电动汽车的清洁环保更多的只是在使用阶段,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传统汽车厂商仍然在内燃机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

与此同时,内燃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朝着高效化、低碳化方向进步,发动机热效率提升是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径。目前,全世界主流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0%-38%的范围内,少数发动机的量产热效率突破了40%。比亚迪推出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3.04%,超越丰田、本田、马自达成为当前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助力燃油车节能减排,未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燃油动力与新能源的环保效益差距有望缩小。相较而言发展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内燃机技术,或许仍会更受商业应用的青睐。

综上所述,未来传统燃油车可能会逐渐减少,但基于燃油车的价格优势和不断进步的内燃机技术,真实环保效益存疑的锂电动力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燃油动力。

4、未来或将形成燃油、锂电、氢燃料“三足鼎立”的格局

基于以上分析,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认为,燃油动力基于其长久以来积淀的稳定需求及部分性能的不可替代性,短时间内不会被新能源动力完全取代。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在各自的比较优势领域发展,可形成良性互补。未来几十年,交通动力市场或将由燃油、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三足鼎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未来何在?看业内大佬们怎么说

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高效率、长续航等显著优势,是目前氢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路线方向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引导、行业投资热情高涨、产业链体系不断完善、产品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等系列有利因素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正在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回落

燃料电池用途广泛,既可应用于军事、发电厂等领域,也可应用于机动车、移动设备等领域,目前电动车领域是燃料电池应用的主要方向。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FCV)是以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为驱动力的新型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FCV具有对环境零污染、续航里程长和能源补给时间短等优点。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还比较小,与纯电动汽车早期市场特征相似。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专用车销量为146辆,由于燃料电池专用车销量大幅下滑近10倍,这也导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下滑至1182辆,同比下降56.8%。

车型品类不断丰富

从车型品类来看,燃料电池车专用车型品类结构不断丰富。2020年燃料电池专用车以附加值较高的冷藏车和保温车为主,在上一年厢式运输车、冷藏车、保温车基础上增加了牵引车、垃圾车、洒水车,燃料电池汽车向多元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市场终端不同应用场景有了相应的车型供给。

2020年工业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上榜的281款燃料电池汽车中,专用车上榜75款,占比26.7%,总质量12t及以上36款,占专用车上榜数的48%。其中,18t及以上车型有34款,牵引车类13款。

从终端实际销售车型吨位结构看,9t以上车型占比大幅提升,氢能重卡已经破局,18t及25t车型也开始投放市场,燃料电池在中重型专用车上应用趋势明显,在售专用车种类、吨位结构不断丰富。

市场销售区域来看,2020年燃料电池专用车终端销售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同时也是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集聚区,体现了产业发展与示范应用协调发展、互推互进的良性循环。由于市场规模小,终端销量取决于示范应用的新增零散订单需求和已有订单的车辆交付,尚未呈现出明确的或差异化的区域市场特征。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专用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领先企业技术研发进展分析报告》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分布与趋势论文怎么写

2019年,130余款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以补贴退坡日期为分界线,呈现截然不同的走势,产业的挑战和迷思仍在延续。1月10日,海口国际新能源车展期间,由凤凰网汽车主办,知乎、车云网联合主办的和鸣实验室·相对论向左走,向右走?——2020年新能源前瞻沙龙,力邀专家、媒体及意见领袖共同预习2020年和新十年的产业必答题。

“当下的销量波动,是补贴退坡带来的阵痛。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补贴时代快速转轨进入市场化轨道的颠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副会长赵扬在致辞中指出,多重因素叠加共同构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长远的积极走向。除了坚定行业信心,赵扬会长也强调了行业存在的风险,并提示中国品牌要警惕日渐逼近的竞争对手,应当沉下心来争取技术和研发能力的突破。

向东平:开放才能成就世界级企业

在天际汽车董事、CMO向东平看来,电动车产品已经在不断进化当中,从产品供给的角度来讲,产业正在朝正向发展。但向东平也直言,推动行业发展绝非易事,需要***、媒体、厂商等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家电、汽车、手机,都是因为开放,有更多、更强竞争对手的加入才使得这个行业更加有活力和竞争力。”面对竞争,向东平认为开放是利好,他用华为的崛起为例,证明唯有以开放态度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才能成就国际化的企业。

肖勇:2019年下半年市场代表不了2020年市场的方向

对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在补贴退坡后的增长乏力,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有话说。在他看来,销量的下滑是两种非正常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是国六切换引发国五车恐慌性的抛售,而燃油车售价的混乱客观上抑制了车主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冲动。而补贴退坡和较长的过渡期,造成了企业成本调节的失控。肖勇的结论是,2019年下半年市场表现代表不了2020年市场发展的方向。

***程:生看淡,不服就干

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程认为,相比三十年前外国汽车品牌毫无阻碍的长驱直入,特斯拉最近的到来只是加速了中国品牌的优胜劣汰。***程指出:“如果特斯拉来了就关门的企业,特斯拉不来也应该关门。”与此同时,***程强调当前中国品牌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建立了一定优势,因此特斯拉的到来是一件大好事。一句“生看淡不服就干”,成了小鹏汽车坚定态度的最佳写照。

安继恒:新能源汽车到了跟燃油车直接比对的阶段

爱驰汽车副总裁安继恒也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充满信心。他从政策、使用成本、产品升级、用户体验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安继恒认为,第一,有了政策的风口之后,2020年会微增长;第二,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非常低;第三,新能源汽车到了跟燃油车直接比对的阶段;第四,从个人角度,开过电动车之后就不想开油车了;最后,当车的品质、安全性等基础性的东西越做越好,开放性越大,移动互联网生活越来越近,融合越来越好的时候,客户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

而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一些外部因素也成为行业发展重要的风向标。就在本周,随着国产特斯拉的交付,马斯克的热舞再度引发了行业内的争论。鲶鱼的到来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是喜是忧?

李岷雪:技不如人就认真做事

合众营销公司副总裁李岷雪认为,使用成本非常低,是很多人愿意选新能源车重要的原因,她认为,新能源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后会是越来越主流的趋势。作为一家初创企业的高管,在面对特斯拉的强敌入侵,李岷雪称:“现在技不如人就认真的做事,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她强调,特斯拉带来的广告效应可以加以利用,中国品牌要做的是做好市场定位,在产品方面快速跟上。

车云网、电动邦创始人程李也认为,过去供给端产品的品质相比于油车不具备竞争力,无论是价格或者品质。2019年是一个转折点。程李同时提醒,2020年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仍将处于非正常状态。

“特斯拉带来的影响在所难免。“知乎优秀回答者孙少军直言不讳,他将特斯拉比喻成猛虎,而中国品牌则是群狼。群狼战猛虎,孙少军强调,中国品牌应该重视C端用户的真实反馈。

同为知乎优秀回答者,高小强指出,中国人的生产能力毋庸置疑,很多事情中国人能做而外国人做不了,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把蛋糕做大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面临波谲云诡的外部环境,任何积极大胆的尝试都值得肯定和期待。对于行业走势的探讨仍在延续,而这些讨论都将成为日后解决行业问题重要基础。

春运来了,在各地车站码头的年味就是回家的味道。无论人潮多拥挤、路途多艰辛,为了回到温暖的目的地——家,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路上辛苦点又算什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花两分钟了解新能源汽车优势及前景分析

新能源车作为我国汽车行业众所周知的蓝海,目前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终端市场上的主要力量。不过面对这片蓝海,合资、进口品牌声势较弱。其实跨国品牌也并非熟视无睹,并且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从目前多个合资、进口品牌公布的战略来看,2020年或会成为新能源车竞争的一个关键节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1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和49.5%。累计方面,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7万辆和6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5.4%和88%。

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对消费者来说,2020至2025年将出现新能源汽车的最佳购买时间点。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800万辆,而燃油车销量则会达到峰值(约3200万辆),之后将经历断崖式下滑,预计到2030年燃油车销量将跌至2000万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劣势如下: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

1、新能源汽车是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非燃料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使用清洁能源,如电、太阳能、氢气等。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省钱。燃油车每公里的燃油成本在0.6-0.8元左右,但用电只需要0.2元。此外,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不易损坏,不需要频繁维护。

3、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出行。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为了缓解环境压力,许多城市都***用了限制汽车数量的方法来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不在限行范围内,出行更加方便。

4、效率高。通用新能源汽车***用新技术和新结构来提高效率。

新能源汽车的缺点是:

1、充电困难且缓慢。由于新能源汽车还未普及,很多城市或地区缺少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充电不方便。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系统还不是很成熟,充电慢,通常需要几个小时,不方便。

2、续航里程短。对于使用电力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车辆电池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也会受到限制,一般不可能行驶很长的距离。

3、售后服务还不成熟。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星”,各方面仍在探索和完善。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不能及时维修的熟练维修人员并不多,给车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新能源汽车前景及趋势

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汽车曾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在给我们带来快捷交通方式的同时,也产生了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战略方向。

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

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落后世界领先水平几十年。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有成本和市场优势,再加上***的大力支持,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潜力和有可能抓住发展机遇,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广阔,发展值得期待。

汽车行业的现状分析

未来十年中动力电池价格将以每年6%的速度下降,同时锂电池的寿命和比能量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材料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未来十年中将会有高镍三元电池、富锂锰基电池、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型电池出现。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达487家,其中具备资质的寥寥无几。而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中国电动汽车创业公司中只有10%能够在未来五年内存活下来。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69万辆,同比增长140.7%;出口额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6%;纯电动汽车出口2.15万辆,增幅为136%;出口额3.63亿美元,同比激增1122.9%。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分析

2012-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2012年以后,我国汽车产量由高速增长进入波动增长阶段,汽车制造行业进入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901.54万辆,同比增长3.19%;销量为2887.9万辆,同比增长3.0%,均达到近年最高值。2018年以来,一方面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消费信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开始逐年下降。2020年全球遭遇***疫情,上半年汽车行业受到冲击,全年总计汽车产量为2532.5万辆,同比下降1.37%;销量为2531.1万辆,同比下降1.78%。

2021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608.2万辆 和2627.5万辆,比2020年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局面。2022年1-11月,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462.8万辆和2430.2万辆,同***别增长6.1%和3.3%。

2、中国汽车销售产品结构分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我国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87%,达到近些年最大值,随着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出现连续下滑,2021年,我国乘用车销售量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81.76%。2022年1-11月,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87.61%。

2012-2021年,我国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19.7%,2016年,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为13%,较2009年下降6.7个百分点;随后商用车市场份额有所回升,2021年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18.24%。2022年1-11月,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12.39%。

3、中国乘用车产销量分析

2017年以来,购置税优惠减免造成产量及销量增长乏力。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首次出现产销双双负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全年乘用车实现产量1999.4万辆,同比下降6.4%;实现销量2017.8万辆,同比下降5.9%。

2021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比2020年分别增长7.1%和6.5%,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2022年1-11月,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70.2万辆和2129.2万辆,同***别增长14.7%和11.5%,累计增速放缓。

4、中国商用车产销量分析

2012-2015年商用车市场一直比较低迷,累计销量同比负增长。虽然2014年9月以来国家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有助于商用车走出低谷。9月商用车环比增长明显,但同比仍然负增长。10月份、11月份商用车月度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虽然在2014年,同比增速开始回升,但是到了2015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2016-2020年,商用车市场回春,2016年商用车产量为369.8万辆、销售量为365.1万辆,同***别增长8.0%和5.8%。2020年,商用车市场累计产量为523.1万辆、销售量为513.3万辆,同***别增长20%和18.7%。在疫情的影响和汽车整体及乘用车产销同步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2021年,中国商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下降10.7%和6.6%。2022年1-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92.7万辆和301万辆,同***别下降31.9%和32.1%,继续呈现两位数下滑。

5、中国汽车保有量分析

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其中汽车3.02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扣除报废注销量比2020年增加292万辆,增长59.2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64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

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3.1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超过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到4.63亿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签: #新能源

上一篇阿维塔股份-阿维塔是什么品牌轮胎好不好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