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问题-华为汽车缺点

tamoadmin 0
  1. 华为造车官方极力否认?其实他们早就开始布局了
  2. “解绑”问界,华为以竞合之道能否交到朋友?
  3. 华为再次声明不造车,华为是如何回应这件事的?
  4. 拆除“HUAWEI问界”物料,华为“上车”路在何方?
  5. 华为汽车“暗局”:4000人在激浪前行?
  6. “不造车”的华为,却给汽车行业带来最猛烈的冲击

最近,任正非又一次强调了“华为不造车”的主旨,核心就是“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华为’或‘HUAWEI’标识”。

而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进一步解释说:“华为不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华为在刚发布的内部文件中也明确要求,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或者作为汽车品牌,我们会回归到战略定位上来,华为的战略没有变,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

另一方,则是作为“造车派”的余承东,在华为内部社区写下了“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在几天后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余承东再次阐述了这个“时代变化”是什么意思。

华为汽车问题-华为汽车缺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余承东说:

“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时,想成为这个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类似另外一个博世和大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好像这个条件不太成立了。

华为做的不是像博世和大陆这种刹车、转向、自动驾驶等标准化的部件,而是软件、算法、云、芯片这些软的东西——而这类智能化的产品很难像标准化的部件那样去大规模售卖,需要的是跟车厂深度的卷入,不断的迭代,所以华为就做了一个Huawei Inside模式。”

华为汽车问题-华为汽车缺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余承东也坦诚表示,目前来看华为HI模式并不成功,现在只有一个阿维塔,广汽不做了,极狐则因为产品定义不行,也卖不动,浪费了华为的好东西。

余承东的言下之意:华为作为一个Tier 1的零部件供应商,如果不能让车企的产品卖起量,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才是智选车出来的原因。

同时,余承东承认,给智选车品牌“问界”打上“HUAWEI”,本质上还是一个营销策略,把问界打造成一个跨界生态品牌,同时有华为的背书,智选车自然销量会更好,而且品牌也会更统一。

华为汽车问题-华为汽车缺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毫无疑问,余承东的这番话算是把“华为不造车”和“HUAWEI上车”的原因讲得很清晰明白。

看懂了两方的表述,就知道,所谓“华为造不造车”的争论其实并非华为会不会真的下场造车,而是“HUAWEI”这个品牌、这个能够影响千千万万中国消费者的品牌,能不能在车头或者店头上出现。

其实很多人都看明白了一点,讨论华为“是不是下场造车”已经意义不大,从“智选车”模式来看,华为实质上已在造车。

因为从华为对赛力斯的掌控来看,赛力斯制造的“问界”甚至品控都是华为在管理,里面用什么材料、用什么芯片、用什么系统、用什么三电系统,都是华为车BU在主导。这就意味着赛力斯甚至对车辆的成本管控都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唯一提供的是“代工厂”,而这也是手机行业比较流行的模式。赛力斯就如同“富士康”,依靠自己研发的基础平台,赚点组装费。

但毫无疑问的是,余承东成功证明了“问界”模式在短期的可行性。比如2022年,问界卖出了7.5万辆车,姑且平均价格就以25万元来算,这就是180亿元的营收。根据华为最新披露的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全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20.77亿元,这里面显然大部分收益都是“智选车”贡献的。

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华为通过智选车模式可以获得10%的净利润率,毛利率估计会更高,因为据说经销商每台车高峰期收益在2-3万元左右。并且由于问界销售全部走华为的渠道,这些费用流水都是直接过的华为的账,现金流也是一个优势。

智选车模式依靠赛力斯这样一家三流车企,用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一百多亿的营收,也难怪余承东愿意“全力***”。比如按照余承东最早随口说的“目标年销量30万辆”,均价还是以25万辆来算,那就是750亿元的营收,下一阶段做到50万辆的话,就是1000亿规模。

给华为贡献1000亿规模意味着什么?

通过一组数据对比下:2020年华为消费者业务规模是4800亿,到了2022年大概只有2150亿——整个华为的营收掉了2500亿。如果智选车可以卖到50万辆规模,那么华为的消费者终端业务可以回到3000亿以上,也能够让华为营收回到7500亿的水平。

这还仅仅是50万辆规模,***如做到100万辆呢?

所以,对于主管终端业务的余承东来说,***智选车模式,是一次“单骑救主”的机会。而要达成这一切,那就不得不压上“华为”这个品牌,因为只有“华为”才可能拥有这个号召力。

那么为什么任正非和其他高管不愿意“HUAWEI上车”呢?

有人认为华为造车投入会很大,会有损华为的现金流,这点基本就是无稽之谈。按照智选车模式,华为第一年只是拿出了渠道,就能够拿到180亿的现金流,对于华为来说造车基本上就是“无本生意。”

所以明面上的原因是,华为依然是一家通信业务为主的企业,这是华为的增长根基。并且华为核心业务还是卖芯片、卖零部件、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一旦把华为品牌放到车上,那就意味着华为偏离了主航道,要和其他自主品牌分抢份额,华为也将丢掉供应商的位置。

但如果再往深层次讨论,华为高管们担心的或许并不是和车企的主营业务冲突,可能更担心的是投入造车以后,华为会被进一步制裁。

现在华为只是在高端芯片上被制裁,可是华为造车如果能够换来千亿级现金流,很难说华为车上的零部件和芯片不会被制裁。这样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包括自动驾驶、车载系统、云计算等方面的投入都可能打水漂,用一个“千亿梦想”换一个“一场空”,确实不值得。

另外,对于华为高层来说,造车毕竟还是一个辛苦活,变现时间长、不确定性大。

现在看着收益现金流很好,但是后续的投入也不菲。2022年问界M5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车大势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华为智选车的“新鲜感”,可并不是每一次(每一款车)都有M5的“运气”。比如后面的问界M7显然就不算成功。那么之后奇瑞、江淮、北汽的智选车,又有多少成功机会呢?

还有则是,智选车模式本质上还是代工,对于产品选择、产品售后都要依赖于代工厂,万一车型失败,那么华为一旦给“问界”背书了,如何来承担后续的高额支出?这一点其实和手机行业不一样,毕竟手机只是几千元的商品,又是一年一更,淹没成本小,而汽车则是五年一个周期,错一次就要承担数亿级别的损失。

事实上,或许余承东本身也不是那么坚定的“华为造车派”。

个人认为,余承东的“智选车”模式也更像是当年微软亲自下场造Surface Book类似。

在2015年的时候,由于智能手机和Pad的冲击,PC市场持续低迷,传统的OEM厂商也无法制造出让人心动的新品,Macbook的份额越来越高。这时候微软就悄然推出了第一代Surface Book—— 一款融合了轻薄本、平板电脑、触控操作的创新笔记本。当时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其实微软并不想真的自己去做笔记本硬件,而更多是把自己对硬件市场的思路传递给OEM厂商、教他们怎么和苹果竞争。后来轻薄笔记本再次迎来了复兴,部分OEM的高性能轻薄本重新站稳了万元级别市场。

所以,余承东的“智选车”也是类似,找一家车企来制造自己设想的智能电动车然后展示出华为HI在电动车零部件、系统体验、智能驾驶上的优势。最终来推动华为零部件的销售,形成“HI模式”和“智选车”双线并行——唯一的问题是,智选车介入问界M5的时候,HI是无法完成部署的,问界M5的核心也就成了鸿蒙车机和华为设计。

从商业角度来看,华为主推的HI模式,确实一个更优的模式,至少华为HI这个逻辑其实在IT行业已经被验证了两次。一次是PC市场上微软和intel的Wintel联盟,一次则是智能手机市场高通和安卓的联盟,那么华为HI则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幕后操控者。

比如华为芯片和华为鸿蒙系统,再加上智能驾驶的软硬件一体化,那么从华为的角度来说,车企只要做好机械部分,其余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直接在华为HI基础上做二次研发就行。华为只要统一了智能化的平台和接口,***购华为的软件和指定硬件,华为就可以“坐等收钱”,这或许就是华为想象中的智能汽车的“wintel”或者“高通-安卓”联盟。

然而,业内人士并不认为华为选择wintel模式完全可行。因为汽车设计的硬件千千万万,这里面要去统一平台和接口,要让涉及到的那么多零部件厂商给出权限,无异于“虎口夺食”,当年微软和英特尔搞出IBM兼容机的标准,那是因为它们两家出现得足够早。

这样看来,或许华为HI模式本质上也不可能走得很深入,而一旦深入了,那不就成了智选车吗?

总而言之,任正非的“华为不造车”和余承东的“问界是生态品牌,需要华为加持统一”,本质上只是“华为如何选择在汽车行业发展的路线”的问题——“我给大家打工”还是“我先教会大家造车”其实是两种思路,可结果必须是“华为要赚钱”。

只不过,路线不是说出来的,是争出来的。

所以,华为造车还是不造车,不是靠一个文件、靠只说就行,最终还是要看哪条路线真正有效果。最直接的一个KPI就是,哪条线路可以拿到1000亿的营收,哪条路就是正确的。

文|刘学晓

图|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华为造车官方极力否认?其实他们早就开始布局了

华为宣布,将进入汽车领域,但再次重申,华为不会造整车,而是把所有研发力量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并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华为是我国IT行业的巨头企业之一,有着深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在宣布进入汽车产业时,却一再重申不造整车,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中国车企市场已趋于饱和状态。

不得不说的是,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众多,不仅包含较多的中国自主品牌,也包括很多的合资企业及部分独资车企。华为如果在此时进行汽车整车制造领域,将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虽然华为的实力雄厚,但如果因此不顾一切地分一杯羹,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二.现在进入整车制造市场,机会渺茫。

现在中国的车企已经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汽车制造行业的技术也越发成熟,而华为在此之前主要是以IT行业为主来发展的,如果冒然进军整车制造领域,机会已经不存在了,也可以说是不具备的,这可能造成企业的经营困难。

三.选择成为车企的供应商,实现双赢目标。

所以华为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把成为车企的零件供应商作为目标,选择与众多的车企合作,实现与车企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目标,这个做法是非常切合实际的,也是华为很容易可以做到的。

华为是世界上的著名企业,实力强大,此次宣布进入汽车产业,将依靠自己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制造实力,实现与车企共同发展的目标,这是企业务实的态度。希望华为研发的汽车产品能够尽快投入市场,那么未来我们在汽车上将会看到更加高科技的产品,实现汽车驾驶智能化也将会成为现实。

“解绑”问界,华为以竞合之道能否交到朋友

现在的华为手机业务,几乎已经被美国逼上绝路了。具体原因大家都清楚,现在的情况是,麒麟芯片已经无法继续量产,华为手机欧洲业务在谷歌的封禁(禁用GMS框架,这是海外所有安卓机的生态核心,华为正在研发HMS替代,即鸿蒙系统)下遭遇重创,最近华为为了保生存,还把旗下最著名的手机子品牌荣耀分割出售(荣耀的接盘方实际上是深圳市***)。

在如此状况下,外界对于华为这家技术立身的企业的未来会怎么发展有着很多讨论。而最近的一系列舆论动态看来,华为在手机业务重创下,把目光,投向了汽车市场。

华为辟谣绝不造车,但相关布局早已完成

最近越来越多媒体开始疯传,华为准备造车。但华为官方对此事的回应非常决绝,他们表示华为绝对不会造车。甚至于有媒体爆料,华为内部定了规矩,谁敢再讨论造车这个话题,立马调离岗位。

事实上华为作为IT行业的巨头,直接以制造商身份进入汽车行业,并非明智之举。其一,如今的汽车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即便是华为入局,竞争力仍然存疑。其次,以制造商身份进入汽车制造业,光是启动资金和投产新车所需要的钱就超过百亿人民币,华为当然有这个钱,但总的来说,造车并不是华为现阶段需要考虑的事情,华为官方辟谣绝对不造车,也非常合理。

但这不意味着华为在汽车市场上没有布局,实际上华为目前在汽车前沿技术,特别是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技术上的造诣,已经足够让它在未来深度绑定汽车行业了。2020年北京车展上,华为展出了一整套完整的,L4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硬件。同时华为也表示,L5级的系统也接近完成。

在北京车展上展出的这套自动驾驶硬件里的所有部件,全都是华为自研的。这和目前市面上所有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零配件基本依赖进口都不一样。而且在自动驾驶最核心的处理器部分,华为的优势也很大。

华为的强大是你想象不到的

华为自己的麒麟手机芯片里,最强大的部分其实不是CPU,也不是GPU,而是NPU,即神经处理单元,也就是AI模块。麒麟芯片的AI模块的强大,是同时期所有手机SOC里仅次于苹果A系列芯片的存在,性能和计算效率比高通,MTK和三星的都要明显更高一截。

这个AI模块,就是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所最欠缺的。AI性能的高下,直接决定整套自动驾驶系统的效能。而现在,华为已经完成了把AI模块和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的深度融合。这就意味着,未来即便L4级自动驾驶系统普及,华为的解决方案,很可能是众多方案里效能最高,而且成本最低,最不容易被卡脖子的系统。

而且华为早就开始布局的鸿蒙系统,也可以适配车机(HMS1.0就已经可以了,现在2.0版本只会适配得更好)。这样一来,华为现在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从自动驾驶全套技术,人机互动界面到整车智能化,整车互联化的全部能力。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优势。硬件部分完全打通的,还有nvidia和高通,但软硬件完全打通而且深度融合的,目前市面上能做到的,只有华为一家。

我用一段简单的文字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华为在智能汽车上的技术优势之大。现在你要做一台智能汽车,你首先得做全套硬件,你得去找高通三星,人家上来就是狮子大开口。接着你得搞定软件,你可以去找百度(apollo),找阿里(斑马)或者谷歌微软。好了,东西都齐全了,你认为就完事了吗?

不,你还得做适配,这个就要命了。适配做不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用户能骂到你道歉。适配做好了,车企自己也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来搞,还有试错风险,舆论崩塌的口碑风险。这样一来整个智能系统的分摊成本就很高。如果华为正式入局之后,直接卖给车企的,就是已经高度完善,可用性极高而且绝不会有供货问题的打包方案。你设想一下这对于车企,对于车子的零售价会有什么影响?

可以说,未来华为一旦正式入局汽车,对其他相关企业带来的冲击,不亚于一次降维打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为再次声明不造车,华为是如何回应这件事的?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华为造车”有一番争论,不过,这次刮的“风”甚猛!

华为虽未亲自下场造车,但已经深度参与到造车的整个环节,严格来看,华为正在“无限接近造车”。之前,华为汽车业务已是动作频频:先是2月江淮和华为的新能源工厂宣布开始建设;紧接着华为透露,与奇瑞基本敲定了智选车的合作意向,并对华为“造好车”的三种模式大肆宣传;3月,华为授权门店更换了一波宣传物料,“HUAWEI问界”标识不仅登上海报,也正式“上车”……当大家正在议论“5年期满”的华为是否下场造车时,“剧情”峰回路转,让所有网友吃了个大瓜。

3月31日,华为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再次强调“造车禁令”。***转折点是广汽集团的一纸公告。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与华为联合开发的项目变更为自主开发。换句话说,广汽与华为两年前订立的“婚约”正式宣布解除。

也许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内部签发了一份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再次强调“5年内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华为造车一直备受非议,先有车企将与华为的合作解读为“会失去灵魂”,后有华为智选车模式被质疑是“以合作之名行造车之实”。

总之,希望在汽车圈广交“朋友”的华为,这几年并不讨喜。重申“不造车”后,华为是否能打消生态合作伙伴的顾虑,交到更多“朋友”?

合作“裂缝”有迹可循

在一款关键车型的量产节点,双方合作陡然生变,这不由得让人猜测华为重申“不造车”是对此***的一次正面回应。

时间回溯到2021年7月,广汽埃安与华为就联合研发“AH8项目”达成合作,这款车承载埃安品牌向上的使命,首款车型SUV***2023年推出。

就在近日,广汽集团突然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的“AH8项目”,从此前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

这意味着,该项目的研发将由广汽埃安占据主导权。这是继上汽集团之后,又一家将“灵魂”攥在手中的车企。

一直以来,关于双方合作进展的消息少之又少,与其说,这次“官宣”来得有些突然,不如说,草蛇灰线,双方合作的“裂缝”早就有迹可循。

2022年8月,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在一次活动中吐槽,华为是大牌供应商,价格比较高。“我们想跟华为合作,但发现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由此可见,即使面对广汽这样的国内大牌车企,华为亦是强势如斯。

随着广汽集团的拂袖而去,参与华为“HI模式”的合作车企只剩下阿维塔一家。

一直以来,华为HI模式的发展并不如预期顺利。今年2月,华为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被停职,华为车BU CEO余承东接管相关工作。业内就曾分析,这次人事变化让王军成了“背锅侠”,原因是其主管的HUAWEI Inside(HI模式或全栈式方案)业务未达预期。

最早应用HI模式的北汽极狐,也是一家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巴烂的汽车品牌,被网友戏称为“极糊”。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余承东直接将极狐排除到华为HI模式合作品牌之外,只承认了阿维塔一家。就在前几日,阿维塔与华为就终端云服务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将在终端云服务应用生态、鸿蒙智慧场景生态等领域达成全面合作。

不过,销量刚起步的阿维塔,对华为短期内的销量贡献十分有限。

关于华为“上车”难,余承东现场发言透露出几许无奈,“华为是被制裁的企业,国际巨头不会选我们;新势力出于市值等考虑,不太可能选择我们;传统车企中,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我们。这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如果规模不够大,华为就无法实现商业闭环和变现。”

华为“不造车”被重申

HI模式是华为向车企提供鸿蒙车机与自研车载计算芯片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并授权在车身上使用HI的Logo。

HI模式业务没能达到预期,华为只能寄希望于“智选模式”。而“智选模式”是华为与车企绑定最深的一种模式,已介入到产品开发和渠道售卖中。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就是华为“智选模式”的样板标的,自2022年3月交付以来,AITO问界不到一年卖出了7.5万台。

余承东曾提及,智选车业务在华为内部是可以做到盈亏平衡的,目前车厂出现“有些亏损”是因为规模太小,并将销量100万台设定为盈利平衡点。“我认为2025年可能会做到100万台,这也是自己主动给公司提的目标,希望2005年能够盈利。”

那么,如何实现100万台目标呢?凭借赛力斯和尚未敲定合作的江淮、奇瑞等几个品牌,显然是不够的。余承东之前强力推广“华为问界”也源于此,他坦言,“当时叫‘华为问界’是想成为一个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不困惑。因为现在是赛力斯生产,马上还有奇瑞、江淮也会生产搭载华为整套解决方案的车。”

敢于夸下海口的余承东,终究是太过急功近利。毕竟,华为造手机取得的巨大成功,不能直接“***”到汽车中来。

有消息称,华为内部也对余承东的“造车***”进行了批评,称其严重违背了公司战略。汽车业务强拉上华为做背书,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趋势——以牺牲华为品牌来消费大众,一旦做砸了,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一年前,就发生过赛力斯华为智选***5车主集体***的***,车主称车辆无法升级到鸿蒙OS系统、车载WIFI功能缺失,指责赛力斯涉嫌虚***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车主表示,当时买车是冲着华为品牌去的,但赛力斯***5的车机系统令人“心寒”。

“不造车”的华为,首先可以省去售后服务的各种麻烦。

其次,新能源业务也没想象中乐观。即便新能源最红火的2022年,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3.51万辆,与此前定下的“20万辆考核标准”相差甚远。今年1月、2月,赛力斯汽车销量分别环比下降了55.79%和21.94%,这是过去一年内首次出现连续两个月负增长,这与余承东的2025年实现100万销量的目标也偏差极大。

再者,造车本身是个“无底洞”,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而且行业内“卷”厉害,即便是大手笔投入也未必能取得最后成功,在风险和不确定性面前,华为终究放下了“挣快钱”的想法。

由此可看,华为短期内造车是行不通的。华为“亲密战友”赛力斯也站了出来,一边替华为造车“喊冤”,一边借势宣传一下自己。赛力斯集团CTO、赛力斯汽车(轮值)总裁许林称,“我们的合作模式是真正由赛力斯主导、华为高度赋能进行的联合设计、联合开发以及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跟华为造车是两回事。华为确实没有造车!”

严查滥用“华为”品牌

华为遭遇制裁时,确实有过一段迷茫期。正因此,华为才会不惜重金开发汽车业务,希望找到新的突破口。如今,高喊“过冬”的华为更加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不再“病急乱投医”。

在华为业绩发布会上,一个细节引起了小艾的注意。今年,华为首次通过产业组合的方式公布了经营报告,包括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终端、华为云、数字能源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件。这五大产业组合在2022年分别营收3540亿元、2149亿元、453亿元、508亿元和21亿元。

肉眼可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件在整个营收大盘中,微不足道。如果因为这项业务而过度消费了华为品牌,不值当!华为高层也终于忍不住对余承东滥用华为品牌一事开始了痛批。

先是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署名签发文件,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除此之外,任正非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紧接着,在华为业绩发布会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回应AITO问界变成“HUAWEI问界”一事时,用了非常严厉的措辞。“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会对旗舰店等内部宣传物料进行整顿,回归到战略上来。”

小艾周末走访了华为线下门店,相关海报、车型资料以及销售话术都进行了调整,展车上的“HUAWEI问界”贴纸不见踪影,销售人员介绍时已改口问界品牌,但与客户在私下沟通时,仍时不时会强调一下问界与华为的渊源,“问界车型都是华为主导设计的”。

华为真的不再造车了吗?一位前华为员工告诉小艾,华为是一家典型的“既要又要”公司,现在的“苦肉计”可能是为了不断试探,一旦风向变了,会马上调整动作。

爱点评

对华为来说,“半路出家”去造车实在是没有太多胜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短期内也无法成为营收支柱,所以,任正非才是“人间清醒”,重申“不造车”是竞合之道:少树敌、多交友。关于华为造车,大家的关注点说到底是华为品牌,但对华为“三电”系统到底如何却知之甚少。如果哪一天,华为能让消费者真正感知到产品的强大,那时候才可以说在汽车领域已有了“一席之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爱驾天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拆除“HUAWEI问界”物料,华为“上车”路在何方?

华为再次声明不造车,华为是这么回应的:

关于华为造车的不实言论,公司的发言人已经多次予以澄清,今天我们再次重审:华为不造车,这一长期的战略在2018年就已经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可以说,华为这次的声明还是非常的严肃和绝对的,从2018年到现在华为都没有造车的***,而且从公司长期的发展方向来看,华为也是没有造车的***的。

一、华为声明不造车。

智能汽车搭载了华为的技术之后,很多人更是期待华为能够出一款自己的汽车,但是根据华为的回应,他们根本就没有造车的***。我们认可的是华为的技术实力,但是这并不代表,华为得到这一种认可之后就开始进军汽车产业。毕竟作为互联网企业,转行到汽车产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小米由雷军带队,已经开始进行小车***,但是对于华为来说,自己想发展的只有技术。

二、华为的技术可以帮助车企制造更好的智能汽车。

但是华为也不是绝对的屏蔽汽车行业。根据华为的说法,自己已经和三家车企分别是长安,北汽和广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用自己积累三十多年的ICT技术能力,来帮助车企制造面相未来的智能汽车,也就是说,华为虽然不造车,但是它是为智能汽车提供智能网联部件的。

三、期望华为有更好的发展。

其实就算是华为不造车,我一点都不遗憾,作为科技实力比较强的龙头企业,我更希望华为能够好好的研发自己的技术。未来社会肯定会是一个互联网的社会,所以华为全身心的技术,也是一种战略。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华为汽车“暗局”:4000人在激浪前行?

从踏入汽车领域开始,华为就一直强调不造车,只是帮助车企造好车,不过如今面对越来越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华为深度合作的问界除了降价抢市场以外,更是打出了“HUAWEI问界”宣传标语,正当余承东想借着华为品牌力大肆收割市场的时候,任正非却给余承东踩了一脚刹车。

日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再次签发《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强调“华为不造车”,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华为”或“HUAWEI”标识,文件期限为五年。

在华为2022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又针对“华为不造车”的最新决议进行了回应。关于“华为不造车”的五年期限,徐直军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华为的相关文件签署一般会有一个期限,之前写的是三年,现在是五年。他再次明确:华为坚决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针对“AITO问界”更名“HUAWEI 问界”,徐直军称,“有些部门、有些个人和合作伙伴在宣传中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一直在查处过程中”,“华为用三十多年的发展构筑的品牌,不能被随意滥用”。同时问界生态汽车商业模式、合作策略不会改变。

宣传物料撤换,不能再提华为汽车

在余承东规划中,华为问界就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通过联合多家车企,打造分属不同价位段的生态联盟,余承东希望华为汽车业务能够在2025年实现盈利。

为了快速实现这一目标,今年3月8日,在余承东主导下,“AITO问界”正式被更改为“HUAWEI问界”,这被外界视为华为加强汽车业务主导权的重要信号。目前,几乎所有华为线下门店的AITO汽车车身都贴上了“HUAWEI问界”的logo,线下渠道也在销售时将此作为重点宣传话术,以突出华为的强势赋能。

而如今的这份《决议》中,特别强调到了“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华为’或‘HUAWEI’标识。对此,华为方面表示消息属实,该决定是由汽车BU CEO余承东亲自下达。

就《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提到的滥用华为品牌一事,汽扯扒谈对北京多家华为问界生态店进行了沟通调查,销售人员表示,已经接到了总部通知,店内涉及到华为宣传的物料需要撤换,卖车不影响,同时他也表示,以后销售的话术中不能提及华为汽车了,我们被通知要注意这个事项。目前,问界***已不再显示“HUAWEI问界”标识。

在被华为总部警告以后,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华为心声社区留言表示:“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似乎在表达着心有不甘。

不能伤害品牌,也不能影响合作伙伴

“在2023年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持续生存和发展都将是华为公司战略的核心命题。”徐直军表示。

所以为了防止华为经过30多年构筑的品牌影响力,不被滥用,保证华为品牌力不受影响,华为禁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等举措也在情理之中了。同时华为财务上的困境或许也成为任正非不愿加码造车的原因之一。财报显示,华为2022年营收6423亿元,同比仅增长0.9%,净利润更是下滑到356亿元,同比暴跌68.7%。

另一方面,华为目前主推的智选车模式,也遇到了问题。***用该模式的问界品牌,经历了2022年的销量高峰后,进入2023后销量增长乏力。1月,问界销量4475辆,环比下降55.88%;2月,问界销量进一步环比下降21.86%至3535辆;根据上险量数据,问界在3月第四周的销量只有676辆,这预示着其3月的市场表现又不容乐观。

“HUAWEI问界”标识的突然出现,算是问界挽回销量的第二个办法,试图通过在宣传层面提升“含华量”,吸引用户进店下单。但3月的销量表明,这种方法可能仍然没用。长此以往,对于华为品牌力有着积重难返的负面影响,并且还会影响到华为与其他车企的合作。

同时如果华为加码造车,还可能让越来越多车企对华为心生警惕,从而选择逃离华为。广汽就成了宣告与华为“分手”的又一家车企。3月27日晚,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这也意味着双方自2021年达成了联合造车协议中,华为的角色从深度合作的Huawei Inside模式,变更为最为基础的零部件供应商模式。

而与华为绑定最深的赛力斯集团,也于3月30日低调发布了旗下另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赛力斯集团的内部人士表示,“蓝电品牌和AITO品牌没有直接关系,它们分属不同的子公司。”据了解,蓝电品牌由东风风光销售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将建设独立的销售渠道,而AITO品牌则属于赛力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赛力斯此举也是在强调,其作为一家拥有近20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也有独立运营品牌、独立卖车的能力,并不是谁的代工厂。

业内人士表示,华为造车,对国家来说是重复建设,竞争的也是国内厂商,倒下的这些大都是国企,没必要把宝贵的***耗在上面,于国于民整体没有好处,有能打的比亚迪和吉利等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够了。华为更想以供应商的身份,存在于更多的汽车品牌中,服务于更广阔的人群。他们的目标是整个汽车市场,是想做中国的“博世”。

据了解,在华为内部,有关造车与不造车,一直存在分歧,余承东一直主张造车,但支持的华为高管甚少。在近日举办的2023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余承东也是回应了华为撤标风波。余承东表示,华为想成为车这个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过去我们的想法是,想成为零部件、Tier1的供应商,成为汽车领域类似于另外一个博世或大陆这样的供应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好像这个条件不太成立。

“新势力车企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追求,他们为了市值,为了自己的控制点各方面,都不会选择我们。国际的巨头们,因为华为被制裁,也不会选我们。因此,谁会选我们?传统的车企。传统的车企当中,如果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我们。”余承东无奈的表示。

通过此次任正非再次签发《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来看,华为再次明确了自己不造车,明确了自己供应商的身份,当然未来在车BU业务上,余承东可能不会那么“大嘴”了,不过面对内部策略的变动与越来越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为问界汽车带来新的考验。

同时华为在车业务上巨大的投入、技术上的领先,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转换成商业价值,目前仅有少数车企愿意和华为合作,远远达不到华为想成为供应商的目标,也不禁让人想问迫切希望形成商业闭环的华为“上车”路在何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不造车”的华为,却给汽车行业带来最猛烈的冲击

[汽车之家?行业]?如果一辆车的软硬件价值,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都来自华为,届时你会认为华为是一家汽车公司吗?业内对于华为造车存有猜测,华为的态度是“华为本身不造车,但可以帮助车企造车”。未来,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来临,汽车全生命周期价值被不断放大,华为从一辆车上可获得的价值必然会成倍增加。

今年北京车展,华为展台上,不断有车企高层前来一探究竟,深聊下华为的电驱动、感受下华为的雷达和智能座舱、听解下华为的云服务。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华为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供应商。近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又一次直面媒体,透露了华为汽车的雄心,解开了来自市场的一些疑虑。

徐直军在圈内是有名的“直”。在媒体面前,他彰显了三种个性,倒也像似华为内部的三种作风:直接、高效、自强。

面对汽车媒体专场,徐直军把有关华为手机和其他业务的问题直接怼了回去,“不作答”;他能用一句话回答的问题,绝对没有第二句的废话,高效回应每一个问题;面对车载计算平台MDC的7nm芯片产业化和供应问题,徐直军并不担忧,“先把库存用完再说,2022年以后呢(指大批量投产),着急什么!”

■?ICT延伸至汽车,华为都能做!

华为的汽车业务到底能做些什么?

在讨论华为汽车业务能做什么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华为想要什么。华为看中的是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软件可持续更新带来的价值,未来汽车智能化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软件。只要硬件基本要求足够,任何智能的功能都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定义和升级。

徐直军认为,软件定义汽车正是ICT行业(信息与通信技术)与传统汽车行业融合的关键所在。在未来的完全无人驾驶汽车身上,软件就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买了车以后像智能手机一样通过OTA不断升级,享受更好的体验。这个过程中,传统的部件厂商与车企买卖式的商业模式就不适合了,必须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才能应对汽车产业的未来。

『中间为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因此,华为从事汽车业务是在发挥其在ICT领域的技术优势,汽车相关业务正是华为原有ICT业务的延伸。

那么,华为如何做汽车呢?首要的就是改变车辆开发架构。复杂的事让华为来做。

在华为,汽车相关业务单元组成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华为汽车业务的目标是基于ICT领域技术积累,秉承“平台+生态”战略,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改变汽车智能网联的架构。

一年以前,徐直军就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架构要从EE架构(电子电气架构)走向CCA架构(计算与通信架构)。目的就是将现有汽车复杂的分布式架构简单化、集成化,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ECU进行分层、分组管理,将ECU之间的协调工作将至最低,将汽车开发从局部零部件(或总成)开发变身为整车级开发。

在CCA架构下,车辆的开发从底层至顶层可分为机械层、高压电池电气层、低压部件层(传感器和域控制器等)、软件层(包括***和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等)、应用层(座舱和自动驾驶应用程序等)、云服务层。

基本这样的理念,华为推出了三个域控制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电动化平台),三个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

围绕智能座舱,华为拥有鸿蒙操作系统HOS、车域生态平台以及智能硬件平台,硬件方面包括座舱模组、车载智慧屏和AR-HUD等;基于AOS、VOS,华为具备了MDC车规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系列产品和MDC?Core,可覆盖L2以上到L4级别的乘用车、商用车、作业车等多种智能驾驶应用场景。

徐直军称:“我们争取在2022年初,有车装上我们的这些部件或系统,大家可以体验体验。”他认为,只要架构设计的好,一辆纯电动汽车完全可以在全生命首期内演变成为无人驾驶汽车。当然,这辆纯电动汽车应该有必要的雷达、摄像头以及计算中心。

『华为智能车云服务包括四大项目』

在最顶层,还有华为智能车云服务,包括自动驾驶云服务(HUAWEI?Octopus)、高精地图云服务、车联网云服务和V2X云服务,每个项目下还有多个子项目。

自动驾驶云服务帮助客户构建一站式自动驾驶数据驱动的闭环方案;车联网云服务全新推出了三电云服务、OTA和智能增值服务等服务能力;高精地图云服务将打造高精度动态地图聚合平台;V2X云服务通过全新发布的云控平台为丰富的V2X业务场景赋能,构建智能网联云端大脑。

这个云有多强大?举几个好理解的例子。

自动驾驶云让相当于1年的实车路测里程,在仿真系统中仅需要1天半就跑完了;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的华为,通过高精地图云把全国的高精地图伙伴聚合,打造覆盖最广的地图数据服务能力;电池方面,三电云能实时诊断电池健康状态,实现电池安全预警

■?正在“聚圈”的华为

在2020北京车展E2馆内,非整车业务的展台,最热闹的就是华为。ADS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云服务、智能网联都有展示,也包括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

在智能座舱方面,华为展出了车机模组、8英寸超低反显示屏、座舱麦克风、***摄像头等;在华为mPower整体解决方案中,包括车载充电系统、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以及直流充电模块。

『华为超低反射屏幕』

最亮点的有两个,一个是MDC车规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另一个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

车展媒体日的前一天,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MDC产品部总经理李振亚正式向业界公开发布了MDC?210与MDC?610,分别可以提供48及160TOPS的算力,为L2+、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提供经济实用的算力***,加上此前的MDC600、MDC300,华为MDC形成了系列化产品。

『华为发布全新一代MDC系列产品』

徐直军表示,“华为MDC什么都能支持(指汽车所有的控制系统),MDC主体就是一个人工智能NPU加上通用计算CPU,两者加起来计算能力强大。MDC的硬件以及现在具备的能力可以把车上的所有计算和控制全部做完。”

据悉,此前华为推出的MDC?600算力过于强大(最高可超过350TOPS),超出用户的需求,因此开发了MDC?610。未来MDC可能还会推出新的系列产品。

“今年的目标(指自动驾驶)是在城市道路上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领先的,我们正在全力打造这样一个智能驾驶系统,或者叫自动驾驶系统。”徐直军说。

『华为MDC合作伙伴已经超过50家』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MDC系列产品,华为又在开始“聚圈”。

目前,华为MDC已与50多家主机厂、Tier1、应用算法、传感器、执行器等客户及生态合作伙伴,在乘用车(L2以上)、商用车(智能重卡、港口物流)、作业车(无人矿卡、无人配送)等领域,实现了基于华为MDC的可落地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舍弗勒、希迪智驾、Momenta、禾多科技、元戎启行、新石器等均是华为的重要合作伙伴。

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则更受整车企业关注。在北京车展的前一天,华为“秘密”地举办了一场业内推介活动。除了电驱动系统外还有车载充电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的集中展示和讲解。

华为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是业内首款超融合架构的动力域解决方案,集成了电机控制器(MCU)、永磁同步电机、减速器、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及电源分配单元(PDU)六大部件,支持融合BMS软件算法。而就在前两个月,华为在广州注册了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设立的目的就是销售充电系统、电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相关产品。

华为的销售人员介绍:“我们电驱动系统***用电机油冷的方式,整套系统都是华为自己设计的,由外面的厂商代工。”***用油冷,电机整体体积会减少15%,而关于代工企业,华为方面并没有透露。

『华为车载充电系统』

『华为车载充电系统』

北京车展媒体日当天,广汽、吉利、比亚迪、蔚来、北汽等数十家企业先后到华为展台参观交流。同时,徐直军也率队到长安等企业深入沟通。紧密的交流倒是给华为下一步的业务扩张埋下了伏笔。据悉,华为的“三合一”产品已获得主机厂的订单;“多合一”产品将率先应用于比亚迪车型上,预计明年量产。正在聚圈的华为就差爆发的那一刻。

『吉利研发总院高层参观华为展台』

■?破解来自行业的疑虑

华为从事汽车业务,有一个根本原则,即把有限的***聚焦投入在一些核心的产品和生态方面。华为将坚持“平台+生态”战略,共创智能驾驶新蓝海。但是,尽管华为足够开放,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入了华为的“圈”。

目前来看,华为的“朋友圈”还真不小。但是,其中似乎没有造车新势力的身影。难道华为不愿意与造车新势力合作?徐直军回应称,“既是有意,又是无意。”造车新势力新,但华为从事汽车业务也很新,只是双方还没有走到交集点上。

“不会排斥造车新势力。”徐直军强调。

从汽车业务合作的战略上,华为开放了足够大的空间,建立一个平台,把足够丰富的业务集成起来,客户按需索取即可。“合作方式千千万,不同车企的想法不一样,就好像女孩子选老公也不是一个标准。”徐直军这样比喻。

不同车企基于自己的能力和策略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些客户会完全基于平台开发;有些客户会做的更深入一点,比如双方联合开发;有些客户会选择华为的硬件。华为应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OEM厂商选择华为的时候,每个部件都可以独立选择。比如华为云服务,每一个云服务下面的子项同样可以单独为客户服务。

『华为激光雷达及各类传感器』

随着业务的深入和全球性竞争的加剧,华为汽车业务面临五个疑问。

一是华为汽车业务要不要、能不能做成博世汽车业务这样的体量?

徐直军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解答,“我们还没有理解清楚Tier1的含义,客户有需求,我们就做产品满足需求。至于业务到底能做多大就看这个团队的本事了。”华为这些年积累的技术和能力可以适配智能网联汽车场景,这的确是华为未来发展的坚强后盾。

二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规模有多大?

华为汽车业务整个团队规模已经达到了4000多人,每个部件就是一个部门。徐直军解释说,“每个汽车解决方案都与华为传统ICT业务相关,都是基于某个原有产业延伸出来,满足智能网联汽车这个场景。”比如,Pad业务延伸到智能座舱领域;毫米波雷达源于无线产品线。

三是7nm芯片需求如何应对?

“MDC610就是***用的7nm芯片。这些部件真正开到路上,要等到2022年以后。还有两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去应对了。”徐直军说。对于芯片供应的问题,华为没有否认当下的困处,但也不会惧怕难题,对于市场的变化,华为已经有了准备。

『华为全系列传感器』

四是华为做智能驾驶能比特斯拉更强吗?

“我们不做低等级智能驾驶,激光雷达只是起点。”徐直军称。尽管行业内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将视觉算法做得很好,但依然有天花板。尽管特斯拉当前不用激光雷达,仅依靠视觉计算,但这不能否认激光雷达的技术优势。

徐直军表示,在中国路况场景下,没有激光雷达解决不了的问题,华为要坚定地走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分析的融合感知路线,“只要方案做得好,成本高一点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少挣一点。”

五是华为汽车业务何时才能开始盈利?

“如果想盈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关闭。”徐直军称。据悉,华为汽车业务在2020年的支出超过5亿美元,想要追求盈利,把这5亿美金放在口袋里面最好。汽车产业发展是有规律的,时间周期非常长,华为短期内不会考虑汽车业务团队的盈利问题,长期来看总会有一年实现盈亏平衡。

徐直军说:“华为每一个产业都有发展曲线,从立项开发到走向当期盈利、再走向累计盈利,这个周期平均八年。因此我们对汽车业务的发展也是有耐心的。”

编辑总结:

今年北京车展,华为备受关注,甚至有人认为,华为正在冲击全球零部件老大博世。对于与博世的竞争,华为倒是认为,业务目前重叠度并不高。我们也向博世进行了询问,博世称与华为一直有沟通交流,具体合作内容不便透露,而就在华为的展台上,也有不少博世的前员工。华为虽然是后来者,但他深知汽车产业的精髓,跨界创新不能脱离本质,让华为的技术成为车规级的产品还是要靠人,靠合作,靠聚圈。后来者是有耐心的,或者华为真的会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一颗新星。(文/汽车之家?刘宏龙)

趁着上海车展的热度,华为在 汽车 领域的布局继续加快,并冲击着市场。

上周六发布搭载华为激光雷达的北汽新车型极狐阿尔法S,周天再次发布AR-HUD、4D成像雷达等一系列 汽车 零部件和系统产品,周一则直接引爆了A股 汽车 板块

同样是在两年前的上海车展上,首次参加车展的华为将自身定位为“Tier1(一级供应商)”,并一直声明华为不造车,只做智能 汽车 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如今,尽管仍然没有宣布造车***,但华为目前的 汽车 产品包括车载芯片、车载操作系统、车机应用、核心零部件、系统解决方案等等,已经远超多数“Tier1”的业务范畴。

华为大步迈进 汽车 行业,无疑将给整个 汽车 产业链造成冲击,而从华为目前的具体业务来看,其在智能座舱领域主要依靠自身的芯片和软件技术与零部件公司合作,而在自动驾驶软硬件领域则主要是自主研发。

同时,尽管华为一再秀肌肉,但想要真正在 汽车 领域有一番作为,在车载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也都面临高通、英伟达等国外巨头的竞争压力。

去年10月,华为发布HI品牌,正式对外界展示了其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的全貌,包括一个智能 汽车 数字化架构,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服务5大智能系统,以及30多个智能化零部件。

而此次与北汽极狐合作的阿尔法S以及后一天发布的一系列智能产品,更多关注于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部分,这两部分也是目前智能 汽车 最为重要的领域。

在智能座舱部分,华为是基于麒麟990a芯片打造,同时构建了鸿蒙OS作为车载操作系统,座舱芯片和车载OS支撑着中控大屏(车载 *** 系统)、HUD(抬头显示器)、液晶仪表等座舱硬件,共同构成 汽车 智能座舱。

在4月18日的新产品发布会上,华为则再次发布了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车载智慧屏以及热管理系统方案等座舱产品。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华为的智能座舱产品主要是以系统集成的方式展现,除了车载芯片和车机OS,其他硬件座舱产品主要通过优化其他零部件厂商的产品做系统集成。

根据华阳集团近日的披露信息,其HUD产品目前已绑定华为。 华阳集团是国内的 汽车 座舱电子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此前和北汽也有业务合作。目前看来,华为是在华阳产品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人工智能技术打造AR-HUD。

用于显示车速、导航等信息的车载HUD

同样是国内 汽车 电子头部企业的德赛西威,4月19日也表示, 公司与华为有业务合作,和华为合作带有HiCar功能的主机已在多个OEM项目中应用 ,德赛西威的核心业务就是中控主机(中控大屏、车载 *** 系统)的开发。

德赛西威中控主机

HiCar则是华为提供的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HiCar将移动设备和 汽车 连接起来,利用 汽车 和移动设备的强属性以及多设备互联能力,在手机和 汽车 之间建立管道,把手机的应用和服务延展到 汽车 ,实现手机为核心的全场景体验。

而首次对外展示的热管理系统显然也是以集成商的身份出现。 汽车 热管理系统包括电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和座舱空调热管理,此前, 国内 汽车 热管理系统头部企业三花智控曾表示,公司的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产品(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等)已供货华为座舱热管理系统。

而主打换热器产品的银轮股份也表示为华为的热管理系统提供零部件产品,华为则主要利用零部件做系统产品优化。

同时,根据近日在上海车展的消息,华为的智能后视镜合作方为天马微电子,智能座舱开发平台的合作方则为创思远达,该公司是中科创达的子公司。中科创达是国内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服务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是做手机、车机操作系统的二次软件开发。

在周一(4月19日),华为新产品掀起的A股 汽车 板块大涨中,三花智控、华阳集团、德赛西威、银轮股份、中科创达都位于前列。

绑定华为,可以助力零部件供应商更容易打入车企供应链。目前,国内的 汽车 电子企业和国外巨头相比缺乏竞争优势。拿HUD为例,目前其主要被国际Tier1占据,日本精机、德国大陆、电装、博世、伟世通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而在液晶仪表领域,此五家也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和在智能座舱领域更多以系统集成商的身份切入不同,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则更多是直接下场动手开发零部件。

4月17日发布的阿尔法S搭载了3颗华为的96线激光雷达,4月18日又发布了全新的4D成像雷达,加上视觉摄像头,再配以基于华为自身麒麟芯片打造的全新计算平台MDC 810,支撑着华为的自动驾驶。

选择自己开发自动驾驶软硬件,一方面是因为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都属于高阶自动驾驶实现的核心部件,另一方面则是目前该类产品还都属于新产品,国内没有太多成熟的传统零部件公司实现量产。

基于自身的技术实力开发自动驾驶软硬件,能给华为更好地进入 汽车 领域提供基础,但这将给国内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带来不小的压力。

我们已经看到,华为不仅提供 汽车 核心零部件,还提供一整套的系统解决方案,再基于华为自身的技术能力,不少车企想必会更加倾向于和华为合作。 此前,华为已经表示,除了和北汽合作开发 汽车 ,其还与长安、广汽深度开发了子品牌的 汽车 。

目前,国内研发自动驾驶软硬件的基本都是初创公司以及未上市公司,包括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一径 科技 ,自动驾驶芯片企业地平线以及诸多的自动驾驶算法企业。

相比于初创企业,华为在拥有技术实力的同时,更是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撑。 在上海车展上,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华为将会持续加大对 汽车 行业的投入,今年在研发上的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其中自动驾驶超过2000人。

尽管华为自身也推出了“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留有API和数据接口,试图建立合作伙伴生态,但在大多数自动驾驶零部件都已自主研发的状态下,似乎难以吸引创业公司做二次开发。

当然,创业公司也有自身的优势。目前,仍然有不少主机厂不愿意过分依赖像华为这样强势的供应商(比如合作车型要有华为的HI标志),此时,初创企业更容易依靠专业细分的产品获得主机厂的青睐。此前,地平线就已经与上汽和长城达成了战略合作。

但总得来说,华为的大步前进仍然将对自动驾驶领域的中小公司产生冲击。

可以看到,华为目前的 汽车 解决方案中包含了车载操作系统、车载芯片、核心零部件等,除了结构件和电池,华为几乎都有参与,已经超出了大多数 汽车 供应商的范围。

不过,尽管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但广撒网的华为,想要在智能 汽车 领域占据一定地位,同样面临国外厂商的竞争。

在智能座舱领域,华为是基于麒麟芯片打造座舱计算能力,而目前来看,在座舱芯片领域,不仅有传统的车载芯片巨头美国TI(德州仪器)、德国NXP(恩智浦)、日本瑞萨,还有从消费级芯片强势杀入车载芯片的高通、英特尔等。

TI、NXP、瑞萨等传统车载芯片巨头依靠成熟的业务占据着计算及控制芯片的中低端市场,仅恩智浦一家,2019年车载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就达到10.3%,而在车载计算类芯片领域,目前国内95%的市场被这些巨头占据。

新杀入的消费电子芯片企业目前则统治着高端市场,其中以高通最为明显。

尽管在2014年才正式进入车机芯片,但依靠强大的技术实力,高通目前紧紧掌控着高端 汽车 的座舱芯片市场。2016年发布的搭载820a芯片的第二代数字座舱平台,基本上包揽了过去几年的主流豪华车型和新能源车型。

搭载高通820A座舱芯片的车型

2019年发布的搭载8155芯片的第三代数字座舱平台则在今年步入规模量产阶段。 包括刚刚上市的威马W6,即将上市的蔚来ET7、智己L7和长城WEY品牌的摩卡车型都搭载了8155芯片,而这些都是目前国内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主要玩家。

座舱芯片之外,华为自动驾驶芯片以及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芯片被Moblieye和英伟达牢牢占据,小鹏、蔚来、理想***用的均是英伟达的产品。

这也是华为先选择目前有巨大转型压力的传统车企切入的主要原因,他们有着更强烈的智能化需求,而华为能赋予更全面的方案。

但问题是,尽管华为拥有技术能力,但不参与到整车制造部分,更多是往 汽车 上堆料,能否真正使车企造出的 汽车 具有竞争力还存在疑问。

拿此次与华为合作的北汽为例,由于早期过多关注B端市场,在当前补贴下滑、C端市场不具有竞争力的情况下,北汽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在2020年为25914辆,同比下滑82.79%。

而作为2019年新发布的高端品牌极狐,2020年10月首款车型ARCFOX阿尔法T上市后也是销量不佳,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仅1013辆。

此次发布的阿尔法S尽管有华为智能技术的加持,但华为HI版偏高的价位能否提升这款产品的销量还有不小的疑问。

阿尔法S的补贴后售价为25.19万-34.49万元,阿尔法S华为HI版的预售价分别为38.89万元、42.99万元,在这个价格下,目前缺乏品牌号召力的极狐似乎并无较好的竞争优势。

车企当然有需求,需要借助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化技术供应商来面对新型电动 汽车 企业的冲击,而华为先从目前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缺乏竞争力的车企做起也更容易切入 汽车 赛道。

但 汽车 最终依然要用产品,要用销量说话,面对当下不少已经形成品牌的车企,合作打造新品牌要面临产品、品牌的多种考验。

总的来看,华为在 汽车 领域的全面布局将给国内 汽车 产业来带不小的冲击,有实力的零部件公司能和华为展开合作,更好打入车企供应链,但也给其他 汽车 零部件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而对于华为自身来说,真正想在 汽车 界立足,华为依然有诸多挑战需要解决。

华为此前表示,只做零部件供应商,不造车也能赚钱。

在华为进入 汽车 产业的逻辑中,其将计算机作为基础, 汽车 作为计算机控制的外设。 似乎是由于这样的认知,即使是作为供应商,华为依旧显得十分强势。

“软件定义 汽车 ”确实有其道理,但作为现代工业***上的明珠, 汽车 产业依然需要强大的制造能力,才能打造出优秀的产品。

某种意义上说,基于品牌号召力以及强势的主导能力,华为真正下场造车或许更能实现在 汽车 领域的成功。

标签: #华为

上一篇唐骏欧铃汽车报价多少钱-唐骏欧铃汽车质量怎么样啊??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